其實不管是藍營還是綠營,臺灣的“黨爭”是上不得臺面的,一是因為法理就不順,臺灣自始至終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也是因為臺灣終究還是小了,所謂的“黨爭”中的爭議,其實很隨便。
比如臺灣某些所謂的“名嘴”就比較喜歡說一些很沒有根據的話,也就比較喜歡走極端。
柯文哲就是一個,雖然他提出了所謂的“超越藍綠”自建白黨,說著主張“兩岸一家親”但是實際上卻是淡化了“九二共識”。
曾經還說過,“一旦開戰,大陸可能撐不過兩周”。
一、
其實柯文哲,算是一個比較“火”的政客,不少人應該都看過在網絡上他很火的一個表情包。
柯文哲的家庭,在臺灣算是小康之家,父親在日企做顧問,母親也是公務員,但其實這是柯文哲長大后。
小時候柯文哲的父親只是小學老師,還提前退休了,只是在后面去日企做了顧問家庭經濟情況才好,并且父親在剛剛開始是不同意柯文哲從政的。
因為柯文哲的祖父柯世元在“二二八事件”中早逝了,這里提一嘴,“二二八事件”從始至終都是反抗臺灣當局腐敗、暴力鎮壓的愛國事件,在活動中沒有一句關于“臺獨”的字樣。
現在臺灣的藍綠黨,特別是想要用這個搞悲情敘事的民進黨,沒有任何資格利用這起事情做文章。
也是因為祖父的早逝,柯文哲的父母從小就教導他要遠離政治。在他決定參選臺北市長時,其父還公開反對說:“我已經失去了父親,不想再失去兒子。”
這句話,在現在看來,可以說是一語成讖。
柯文哲是個政治素人,祖上和父輩都沒有從政的,他也是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并且他出名其實也是以醫學的專業背景出名的。
二、
柯文哲在醫學方面的能力是過硬的,1994年從美國進修回來后的他就創下了一個醫學神話。
當時的外科主任朱樹勛,要求柯文哲建立器官移植小組,以心臟移植為目標,為了增加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柯文哲帶領一眾團隊在臺大醫院里面大膽試驗,他們率先先引入體外心肺循環器葉克膜(ECMO),使臺大器官移植病人的存活率大增。
他所負責的創傷急救團隊,將病患存活率從19%提高到51%,并曾創下讓病患連續使用體外膜氧合117天再移除,成功復原的世界紀錄。
在后面,內地的葉克膜技術幾乎都是由他引入并傳授。
35歲的他就升任外科急救病房主任,是臺大醫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任。
前面提到的,臺灣很小,作為醫學新星的柯文哲可以說是一個“名人”,關注度很高,臺灣很小,有不少政客在出事的時候就跑到柯文哲這里救治。
這也打開了柯文哲的政治大門。
他曾經說過一句話,“臺灣社會的悲哀,就是每天都在想選舉。”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其實也是其中的一員。
在94年,他就是陳水扁醫界后援會干部,在陳水扁爆出貪腐丑聞的時候,他也多次“挺扁”,多次強調“我不是淺綠,而是墨綠”。
也是在這一年,原臺中市市長胡志強與妻子邵曉鈴出車禍受重傷。柯文哲帶領急救團隊,用葉克膜技術,成功挽救了她的生命。
2010年國民黨中常委連勝文輔選遭遇槍擊,經過柯文哲團隊搶救,連勝文迅速康復。
甚至他還為蔡英文的“選舉”出過力,雖然在后來他還炮轟蔡英文,他是小英之友會”常務理事。
柯文哲作為政治“素人”,作為“超越藍綠”的“白色力量”口號吸引大量青年支持,但其實他本身也逃不開藍綠的影子,甚至是有藍綠的底子。
在2014年11月29日,在民進黨與“臺聯黨”等的支持下,柯文哲最終以80萬的超高得票數及58.2%的得票率大勝國民黨籍參選人連勝文,成為60年來第三位無黨籍的臺北市長,也是第15任市長。
2019年7月31日,柯文哲幕僚到“內政部”遞件申請組黨,黨名為“臺灣民眾黨”,也結束了他作為政治“素人”的政壇生涯,開始以“民眾黨”的身份活躍、
三、
為什么說柯文哲也像臺灣某些所謂的“名嘴”就比較喜歡說一些很沒有根據的話,也就比較喜歡走極端呢?
柯文哲的政治立場總是很“自適應”。
在2017臺北、上海兩市“雙城論壇”,他說:“……秉持兩岸一家親的信念,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
柯文哲還稱,雙城論壇溝通沒有困難,因為“講中文還是比講英文順”,兩邊有共同的語言、文字,互相交流對兩邊都是好事。
但是在之前,柯文哲在2015年接受美國《外交政策》雜志采訪時,不僅大談特談“兩國一制”,還拋出驚人言論。
在全球四個華語地區,被殖民的歷史越久,這個地方就越進步。“不好意思的講,就文化而言,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臺灣好,臺灣比中國大陸好。”
隨后,他又光速“滑軌”,在15年3月,接受新華通訊社、中央電視臺和中國評論通訊社聯合采訪,柯文哲對之前“兩國一制”的所謂失言,表示兩岸交流的目的應當是“促進交流、增加善意”。
柯文哲的講話直接是他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柯文哲曾說,如果說謊就要下臺的話,臺北政壇可能早就空無一人了。這話聽起來有點夸張,但卻深得民眾認可。
但是不少人都忽略了,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
四、
在剛剛當市長的時候,他就公開質疑“九二共識”,指“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為什么要拿22年前的共識作為今天討論的基礎。
在市政議題上,被指以“文化轉型正義”推動“去中化”,如將紀念清代官員沈葆楨的“沈葆楨廳”改為中庭。
直到2023年,他宣布參加臺灣的“總統”大選。
為了大選,因為“臺獨”勢力的洗腦,臺灣“臺獨”的基本盤是很穩固的,所以以跨越藍綠的“白色力量”自居的他也是“兩邊跑”。
在6月民眾黨舉辦的活動上,柯文哲表示“如果我來做(臺灣地區領導人),網軍會是第一優先”。
他還宣稱,以后每年都選一天、挑題目跟大陸說,例如10月1日國慶節,今年就把他們的高鐵系統全部癱瘓,明年把ATM全部癱瘓,讓大陸知道臺灣有能力癱瘓網絡。
“不要亂動,真的動,我就搞你。”
這番大言不慚的舉動,也引起了臺灣不少人的質疑,“反正又選不上隨便你講”“你確定不是我們被癱瘓嗎?”。
不過柯文哲是沒有機會展示臺灣癱瘓內地網絡的能力了。
在2024年8月,柯文哲因為涉嫌收賄、圖利、公益侵占三罪被逮捕,也爆出了政治獻金貪腐的丑聞。
據后來的調查公布顯示,剛剛開始的時候柯文哲是不配合檢方、行使緘默權,之前還拒絕提訊,但在接受偵訊后,隨著看到的事證越來越多,他懷疑被出賣“然后就憤怒”。
這個時候的他和參選時期和當市長時期的意氣風發不同,他眼神充滿戾氣和過去完全不同“這個人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在2024年競選期間,其團隊被曝916萬元新臺幣支出賬目不實,涉嫌偽造文書。
他也自2024年8月起多次被羈押,期間經歷保釋、再羈押等反復。
2024年12月,檢方正式起訴并求刑28年6個月,柯文哲也被臺媒稱為“史上墮落最快政客”。
在今年的2月17日早晨,柯文哲父親柯承發辭世,享耆壽94歲,好的消息是,這位父親沒有看到“政治”讓自己失去兒子的一幕。
五、
其實臺灣不清晰的大多數一直都是政客,或者說利益讓他們不愿意清醒。
比如“臺灣民意基金會”曾經有一個民調,臺灣島內有超過一半的民眾認為,大陸如果“武力攻臺”,臺軍撐不過100天。
在軍隊這并態度也是差不多,臺灣退役“陸軍中將”帥化民在一檔政論節目中表示,這要看大陸準備以什么方式來“武統”臺灣。
還認為,如果解放軍采取“首戰就是決戰”的作戰方式,臺軍若扛不住第一擊,“七天、三天就結束了”。
帥化民認為臺灣的防御要考慮很多因素。一方面臺灣島四面環海,一旦爆發戰爭很容易陷入孤立無援。臺灣要想撐過100天,就需要花費大量預算購買武器彈藥,但如果最后沒有開戰,這些資金也就浪費掉了。
對于這些言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近年來,島內討論兩岸關系緊張的氣氛和熱度都在上升,甚至討論所謂“武統”或者戰爭的議題。這種現象反映了臺灣民眾、臺灣社會對民進黨當局謀“獨”挑釁所帶來危險性和危害性的深層次擔憂。
馬曉光說,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沒有變。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沒有誰比我們更愿意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但對于膽敢分裂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臺獨”分裂行為,我們絕不會坐視不管。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大陸若武統臺撐不過100天?臺退將:可能七天三天就結束》
央廣網《大言不慚!柯文哲宣稱要養網軍癱瘓大陸網絡、高鐵等 臺灣網友這樣回》
觀察者網《連勝文:柯文哲“親中”跑得比國民黨還快 跟3年前判若兩人》
臺海網《面容滄海巨變,柯文哲案到了“最后收尾階段”》
人民網《柯文哲勝選的三張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