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帶來的這部電影來自影史上不太受人關注的一個國家:哈薩克斯坦。導演艾蘇爾坦·塞伊托夫,這位年僅26歲的天才,用近乎黑白的4:3畫幅、窒息般的空鏡頭和魔幻現實主義的癲狂敘事,將1930年代蘇聯集體化運動下的哈薩克大饑荒,變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集體噩夢。
這部電影沒有英雄,沒有救贖,只有一個掘墓人拖著一具小小的“尸體”——他的弟弟——在無盡荒原上跋涉,壓抑的氣氛令人身臨其境,整部影片就像是一部哈薩克斯坦荒原版的《燈塔》。
影片的開場就奠定了它的殘酷基調:伊薩泰——一個專門負責把餓殍扔進萬人坑的掘墓人——面無表情地拖拽尸體,像搬運柴火一樣麻木。
村莊早已成為人間地獄,孩子們啃食樹皮,老人蜷縮在墻角等待死亡,而村長唯一的希望,是派伊薩泰前往遙遠的薩爾坎德送信求援。
這個任務本身就是一個荒誕的黑色笑話:在一個連信使都可能被吃掉的世界里,一紙文書能改變什么?但伊薩泰還是上路了,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他必須保護弟弟阿利姆——這個瘦得像骷髏的男孩,被他藏在行李箱里,像最后的珍寶。
《奔逝》最震撼的力量,在于它用視覺語言具象化了“饑餓”這種抽象的痛苦。導演塞伊托夫師承泰倫斯·馬利克的詩性影像,卻比后者更加鋒利。
荒原不是背景,而是一個吞噬一切的主角:蒼白的地平線永遠沒有盡頭,枯樹像伸向天空的鬼手,連飛鳥的陰影都像死神掠過。而最令人窒息的,是那些突如其來的魔幻時刻——伊薩泰的幻覺中,尸體從墳墓里爬出,弟弟變成了一具骷髏,而一個獨眼老人“皮特”(象征饑餓的惡魔)如影隨形,不斷蠱惑他:“殺了弟弟,你就能活。”
這些超現實場景不僅僅是炫技,它也是精神崩潰的外化:當身體長期處于極限狀態,現實與瘋狂的界限早已模糊。
導演塞伊托夫的作者性在影片后半部徹底爆發。當伊薩泰終于抵達所謂的“希望之地”——一座蘇聯軍營時,迎接他的是更大的荒誕:軍官制服整潔,桌子上擺放著的是墨水與打字機,而他的求救信不過是萬千從未被打開過的其中之一罷了。
這個場景的諷刺堪比《1984》,在歷史的齒輪下,個體的掙扎往往只是徒勞的塵埃。那些平日里掛在嘴邊的的標語與口號,在餓殍面前不過是空洞的回音。
這部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奪得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時,評委會稱它“讓每個人物直面殘酷的選擇,又充滿了電影語言的美”。
今天的觀眾或許很難想象1930年代的哈薩克慘劇(這場饑荒導致約150萬人死亡),但《奔逝》的恐怖正在于它的當代性:我們都知道,在當今的世界某地,電影中的事情依然正在發生。
看完這部電影不禁讓人想起艾略特的詩句:“世界就這樣終結,不是砰的一聲,而是噓的一聲。”而《奔逝》的偉大,就在于它讓我們聽見了那聲幾乎消散的“噓”——那是人性在滅絕前的最后一絲呼吸。
《奔逝》2023
導演: 艾蘇爾坦·塞伊托夫
編劇: Ablay Nurmanbetov
主演: 埃克布蘭·戴洛夫
豆瓣--IMDb7.5
好消息:為感謝影迷長期以來的支持,特推出千余種商品,幾百種精選圖書,粉絲超惠選擇,不妨逛一逛吧!件件親測,七天無理由退貨!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點個“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