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意濃濃,
踏入廣州市黃埔區文沖街道石化大院,
這個有著50年歷史的老舊小區
令人眼前一亮。
一處處精巧別致的花園,
錯落點綴在樓宇間,
芬香的泥土上還豎著
“鄰里同馨園”“鄰里綠享園”
“鄰里沐光園”“鄰里詩畫園”等銘牌。
原來,居民們集體創意提出“一梯一園”方案,即每加裝一部電梯,建一座共享花園。
如今社區里11座“花鄰里”共享花園蕩漾著春意,成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溫馨家園。
志愿服務隊
牽頭加裝“一梯”
在20世紀70年代建成的石化大院,是黃埔最大的房改生活區。這里生活著近1萬常住人口,社會化退休人士有1747人,大部分都是老工友。
一言概括,這是個“熟人社會”,存在有老年人、老干部、老黨員多的“三多”特點。光是黨員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的離退休黨支部就有13個。
隨著年齡漸長,在退休工友茶余飯后的閑聊中,加裝電梯演變成為中心話題?!拔覀冃^很多老人,有的走得慢,有的拄拐杖,都迫不及待想要坐電梯上下樓,”老黨員劉友連通過“民生微實事”主動向文沖街道石化社區黨委書記岑煥誼提出,組建一支“星光”加裝電梯志愿服務隊,通力幫助居民實現心愿。
最早,服務隊16人的隊伍里就有10位退休人員,他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上門做宣傳,推動加裝電梯。
不過,加裝電梯總是一個老大難題,每個環節都可能遇到“卡殼”的事?!靶枪狻奔友b電梯志愿服務隊隊長劉友連說。
目前,經過幾個月的大力宣傳,社區已經獲得24棟樓大部分業主的同意簽名,也有不少電梯待上報公示或者已經公示完等待開工,這些都離不開志愿者們的努力。
社區鄰里攜手打造“一園”
60棟之一在電梯加裝完成后,因為隨著歲月變遷,社區基礎設施逐步老化,缺少修繕的花壇雜草叢生,影響了小區容貌?!澳懿荒芙▊€共享花園?”這個問題在群里一拋出,就獲得了熱烈的反響。居民們更加積極地討論起一樓門前共享花園的設計方案。
60棟之一共享花園
“我們小區總共有189個樓梯,物業管理費是0.6元/月平方米,如果每個梯前都建一個花園,那么物業的維護工作量是很大的”,岑煥誼說,要解決人力、物力和財力缺乏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動居民共同參與。
52棟三梯門前花基,曾經這里草皮裸露,還有單車隨意擺放。社區黨委牽頭發起微心愿,樓宇退休支部書記溫媛華帶領社區居民們也從零開始籌集資金,到敲定設計方案,再到動手建設,每個環節居民都親力親為。
52棟共享花園
為了進一步節省成本,老黨員秦志鋒自告奮勇承擔起布局設計的工作。線條簡樸的手繪設計稿勾勒出整體樣貌,花卉種植區、鵝卵石鋪設地、綠色地毯覆蓋處皆標記得一清二楚。
他還巧妙利用花箱將原有的空地兩端進行阻隔,以防止行人隨意踩踏。還有居民自發幫忙購置水泥、花卉、花盆、圍欄等多種改造物資。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筆開支都會在樓棟居民群、黨員群中公示,哪怕是三張9元的紅紙也要詳細列明去向,這份“較真”轉化成居民的信任感。
最終,經過鄰里和志愿者20多天的齊心協力,原本荒廢綠地煥然一新,變身“鄰里百花園”。
從去年10月份開始,目前石化大院已經建成11個共享花園。它們堪稱無聲的“調解員”,化解了一二樓住戶對于電梯加裝造成光線阻擋和花基破壞的顧慮,“有的一樓的居民一開始拒絕加裝電梯的態度非常堅決,但聽到我們要建成一個花園,很快就答應了?!?/strong>
岑煥誼笑道:“現在好幾個棟樓的居民都說,我們裝完這個電梯,也想要擁有一個這樣的花園?!?/p>
黃埔區住房保障服務中心主任陸耀滔表示,“一梯一園”的推行,一方面充分發揮居民自治能力,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電梯加裝對于一樓住戶所產生的影響,推動加裝工作的順利開展。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社區治理經驗。
每個人都是社區治理的“主角”,
電梯里的寒暄、花園里的笑聲
都讓老舊小區迸發出新活力!
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