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2年里,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來華訪問,在與毛主席的會談中,尼克松尖銳地把問題指向臺灣,并問道:我聽說蔣介石稱您為土匪,您稱呼蔣介石什么?對于尼克松的這番試探,毛主席回了七個字,卻惹得尼克松哈哈大笑。那么,主席到底是怎么稱呼蔣介石的呢?他又說了什么,竟惹得尼克松大笑?
1945年重慶談判前,毛主席和蔣介石有過三封電報往來,當時兩人的關系還維持著明面的和諧,蔣介石在信中還親切的稱毛主席為先生,在蔣介石給主席的最后一封電報里,蔣介石寫著:
毛澤東先生勛鑒:
未養電誦悉,承派周恩來先生來渝洽商,至為欣慰。
收到電報的毛主席立即回電蔣介石,毛主席在電報中寫著:
蔣介石先生,接到你的來電深感欣慰,我愿意與先生會見,共商建國大計。
1945年9月份,毛主席在率領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前往重慶前,便已經知道了此行的風險之大,也明白蔣介石方面的手段,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臨行前的一天晚上,他讓警衛員把劉少奇同志喊了過來。
他對劉少奇同志說道:“我這一去,可能非常危險,在我離開的這一段時間里,也包括以后,就麻煩少奇同志代理我的職務了,務必事必躬親。”
聽到毛主席這樣的話,劉少奇心中明白毛主席話里的意思,此次一行,危機四伏,只好含淚接受了毛主席的委托。
此外,為了保證在毛主席、周總理不在的情況下能保持5人在書記處開會,還增補了兩位候補書記。做好這一切的準備后,毛主席一行人便前往了重慶。到了重慶,國共兩邊先后進行了四次談判,雙方各執己見,不愿向對方妥協,談判難以繼續進行。到了10月初,談判依舊毫無進展,周總理覺得不能再讓毛主席待在重慶了,便對他說:“主席你留在這里太危險了,這里是蔣介石的地盤,不能給蔣介石扣押你的機會,主席你先回去,這里有我就行了。”
毛主席要提前折返的消息,很快便被蔣介石得知了。
為此,他還召開了內部會議,會議上蔣介石說:共產黨的首領走了,還怎么談。于是,在毛主席走之前,國共雙方將經過43天的談判記錄整理成了一個文件,即《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并于10月10日在紀要文件上簽了字,這便是后來所說的“雙十協定”。
雖然重慶談判是毛主席和蔣介石二人真正的政治軍事才能的較量,但在重慶談判并不是二人第一次會面,二人第一次會面其實是在重慶談判近二十年前。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這次會議主要目的是促成為國共第一次合作。除了毛主席外,參加會議的中共黨員代表還有李大釗、譚平山、林祖涵等二十余人。其中毛主席當時是作為湖南代表參加的。
在這會議上,毛主席曾多次積極踴躍地發言,贏得了在場各地代表的諸多喝彩。其中就有蔣介石,但他在這次大會上并沒有作為代表參會,只是列席會議而已,當時蔣介石看著這位侃侃而談的年輕人,心中也升起了敬佩之情,但全程只是靜靜的聽完了整個會議,并沒有過多言語。
毛主席和蔣介石也都不知道,原來彼此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對手就在這次會議現場。
這次會議過后,國共兩黨合作的形勢正式形成,這不僅是國共兩黨進一步發展的需要也是當時中國,為了反帝國主義的迫切需要。
雖然這次大會上,毛主席與蔣介石有了第一次見面,但是并未有正式的交流溝通。而二人正式發生沖突,則是在1926年3月20日。
在當年著名的中山艦事件。3月18日,當時廣州國民政府海軍局代局長、共產黨員李之龍接到命令后,派遣中山艦前往黃埔等待下一步指示,但當中山艦到達黃埔后,蔣介石卻矢口否認自己有過調派中山艦的命令。與之一起傳出的則是共產黨員要伙同蘇聯顧問一起劫持蔣介石的謠言。這是一場赤裸裸的陰謀。
20日,蔣介石方面見時機已經成熟,迅速在廣州實行了緊急戒嚴,以擅自調派中山艦為由,逮捕了直接行動的共產黨員李之龍,并逮捕了大批的共產黨人,監視和軟禁了許多蘇聯顧問,此外還公然包圍了蘇聯領事館。
得到消息后的毛主席和周總理非常憤怒,在黨內提議對蔣介石的行為應該以強硬的態度處理。但蘇聯紅軍對這種提議并不贊同,陳獨秀也采取了妥協態度,中共中央只好接受了蔣介石的無理要求,退出第一軍。共產黨退出第一軍后,國民黨便成了第一軍的最大權利者。毛主席還是非常生氣,與蔣介石發生了爭執,并在不久之后,憤然辭去了自己的宣傳部代理部長的職位。這也是大革命時期國共關系發展中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在此后的第二次國共合作中,隨著抗日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國共兩黨也迅速成熟和強大了許多,此后便開始了密切配合,聯手抵御外敵。
在1945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終于被趕出了中國!此刻的華夏大地,處處都充滿了歡聲笑語,這一歷史性的勝利終于到來了!
雖然中國打贏了外敵,但這時國際社會便開始關注到了國共兩黨,“一山不容二虎”,所有人都不知道國共兩黨的合作還能持續多久,或許一場暴風雨就在蓄勢待發。
就在雙十協定簽訂不久,蔣介石公然撕毀了“雙十協定”,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得知消息的毛主席大拍桌子,并說,蔣介石這個土匪,不講信用!
為了盡快消滅中原軍隊,蔣介石在國民黨內部召開了大會,并決定在7月1日發起總攻。國民黨的作戰計劃很快便被共產黨中央得知了,毛主席下令,讓中原部隊規避其鋒芒,不要與之硬碰硬。于是,在1946年6月26日,中原解放軍提前轉移,使蔣介石殲滅中原軍的陰謀就此破滅。
經此戰役后,國共兩黨關系就此破裂,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國共內戰,在此期間,毛主席與蔣介石多次交鋒,提起主席的時候,蔣介石一改之前的先生之稱,并給他冠以土匪之稱。
1949年初,毛主席曾提出了一個口號:“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痹摽谔柋桓鞔髨罂菆?,一時間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此時的蔣介石已經知道自己兵敗如山倒,國民黨的敗局已無可挽救,于是在1949年底,蔣介石敗逃至臺灣,將臺灣作為國民黨最后的老巢。自此,海峽兩岸便展開了軍事對峙的局面。
在當時,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松常常訪問臺灣,并在臺灣周邊海域布下了大量軍隊,脅迫國民黨軍隊從金門等地撤離,從而切斷大陸與臺灣的聯系,對臺灣進行軍事控制,以達成“兩個中國”的目的。
這個消息也很快傳到了中共中央,針對這一新生的問題,毛主席沒有慌亂,也沒有急于求成,他向眾人說道:“臺灣現在被蔣介石作為國民黨的統治中心,我們的對臺策略也要與時俱進,不能還和以前一樣老一套的,我們要從長計議?!辈痪煤?,大陸便制定了新的對臺方針,爭取以和平的政策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于是,針對這一情況,毛主席決定利用美國和蔣介石的矛盾,加大美國和蔣介石的隔閡,采取“聯蔣抗美”的新策略。蔣介石對于美國的態度也十分明確,他多次提到對于“臺獨”、“兩個中國”的想法,這是“極大的錯誤”,并且表示“中國的事情應該由中國人解決”。
這一次,國共兩黨的領導人還是達成了這樣的一份默契。
但美國對于這樣的態度,決定不斷施壓,想要國民黨從金門撤離。金門是臺灣與大陸之間非常重要的地段,如果國民黨撤軍,美國就可以趁虛而入。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毛主席靈機一動,他決定在大陸方面向金門放炮攻擊。只營造聲勢,但不會傷及其他。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首次將自己的這一提議放到軍事會議上討論,獲得了一致的認可。自此,大陸便24小時不間斷地向臺灣金門放空炮,而蔣介石面對毛主席這樣的行為,也心領神會,他以防備共軍襲擊的理由匯報給美國,從而達到不從金門撤軍的目的。
在后來蔣介石年齡大了之后,還常?;貞浧鹈飨@一行為,他與自己的妻子宋美齡這樣說道:“他可不愧是共產黨的土匪頭子,這樣的計策也只有他能想出來了?!?/p>
20世紀60年代,中國與蘇聯的關系決裂,毛主席重新制定了新的外交策略。他把目光放在了美國的身上。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為了提防蘇聯這個眼前的威脅,也為了進一步解決遺留的臺灣問題。毛主席決定與美國緩和關系。一直僵持下去,對中國、對美國都沒有好處。
在一次的采訪中,尼克松這樣說道:“如果說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想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p>
毛主席的貼身秘書將尼克松的話告訴給了毛主席,毛主席開懷大笑地說道:“這樣最好,這樣最好,我愿意,美國也愿意,這下相信我很快就能看到中美關系走向正?;恕!?/p>
果不其然,就像毛主席預料的一樣,美國也早就有和中國和好的意思了。中共中央首先向美國的乒乓球隊發出來中國游玩的邀請。尼克松得到消息后立即同意了,派美國乒乓球隊前往中國的游玩,這就是非常著名的“乒乓外交”。
之后便是前文我們所說的尼克松訪華的事件了,對于尼克松問題,當時毛主席回答道:“我們也叫他土匪?!?/strong>聽完毛主席的話后,兩人哈哈大笑了起來。在這次會議上毛主席還向尼克松明確嚴肅地表示了“一個中國”的基本政策,并希望美國不要干涉中國的內部事情,不久后中美便簽訂了《中美聯合公報》,美國的軍事力量也從臺灣撤走了。
后來,尼克松面對媒體的采訪,曾這樣評價毛澤東:毛澤東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和謀略家,對于國際形勢,毛澤東看得比誰都長遠。
回顧完毛主席、蔣介石的糾葛往事還有中美關系的轉變,我們不難看出毛主席出眾的領導才能,他就是這樣一位偉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為改革、為中國人民服務。他的大義凜然和舍生忘死都讓今天的我們也受益匪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