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紀念勝利的閱兵,突然變成了國際關系的火藥桶。
中國軍隊受普京邀參加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卻沒想到,烏克蘭那邊炸了鍋,居然公開指責中國:稱中國的行為將被基輔視為替俄羅斯侵略背書。
對于烏克蘭的離譜言論,中方只用了三句話就懟得澤連斯基啞口無言,那么中方說了什么?烏克蘭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攪渾水?
歷史回響,豈容隨意解讀
這出戲,表面是閱兵儀式的政治后效應,實則是國際格局中的一次隱形角力。烏克蘭的“義正辭嚴”,背后是焦慮;中國的“不卑不亢”,背后是智慧;俄羅斯的高調舉辦,則是孤中求生。三國言語交鋒,牽動著更大的棋局。
5月9日,是蘇聯戰勝納粹德國80周年紀念日,這本該是二戰勝利者之間的歷史回望,卻在戰火未熄的背景下,被貼上了“支持戰爭”的標簽。
烏克蘭方面強硬放話:“任何外國軍隊參加莫斯科閱兵,都將被視為支持俄羅斯。”言下之意,就是要把所有敢去的國家拉入“敵人名單”。
這番話一出,火藥味撲面而來,但是北京對此的回應則意外冷靜,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的回應,只有三句不急不躁的“歷史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全世界愛好和平、支持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
“中國人民和蘇聯人民為此付出巨大犧牲,作出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中方參加紀念活動,是對歷史的尊重與銘記,也是對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的堅定決心。”
外交部的回應,邏輯起點深植于那段血與火的歲月,但同時至少表達了三個意思。
首先是提醒烏克蘭的“身份”。
中方在相關回應之中,也明確提及了“蘇聯各族人民”這一表述,很顯然,中方此舉有可能就是在“點”烏克蘭。
因為我們知道,烏克蘭在二戰時期,也是蘇聯的一部分,烏克蘭人當時也是蘇聯人,同樣的,烏克蘭廣大民眾,也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和而二戰的勝利作出過貢獻和犧牲,結果。烏克蘭如今卻對別國參加二戰勝利閱兵指手畫腳,大放厥詞,這就是對烏克蘭本國歷史和經歷的背叛。
其次是表達中方的態度。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從來不是哪個國家的獨角戲,而是全球愛好和平與正義力量共同譜寫的史詩。在這部史詩中,中國與前蘇聯各族人民的角色都重千鈞。他們不僅承受了巨大民族犧牲,更以不朽功績,鑄就了戰爭勝利的基石。
這段守望相助、并肩作戰的歷史,是兩國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那份情誼,那份貢獻,不該被時光遺忘,更不容被歪曲。
最后是展現中方的立場。
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雖然二戰后奠定的國際秩序基礎依然還在,但是不少野心家已經開始蠢蠢欲動,甚至有妄圖動搖二戰后建立的國際秩序的心思。
從歐洲到亞洲,為二戰戰爭販子“招魂”的可怕活動層出不窮,這都讓全球熱愛和平的人憂心忡忡,中方參加二戰勝利日閱兵,就是展現中方堅定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的決心和立場。
紀念還是站隊
在當前的俄烏沖突中,中國的立場一貫明確:客觀公正。北京多次強調,自己既非沖突制造者,也非直接參與方,核心訴求始終是勸和促談。沖突爆發以來,中國呼吁各方克制,倡導對話協商,并在國際場合積極斡旋。
更關鍵的是,中國并未向沖突任何一方輸送武器,經濟上也沒有單方面傾斜。因此,中方認為,參與俄羅斯閱兵,與俄烏現實紛爭并無直接關聯。這種參與,根植于尊重歷史,旨在弘揚反法西斯精神,跟烏克蘭所說的“支持俄羅斯侵略”,完全是兩碼事。
有觀點甚至挑明,中國若真如某些人猜想那般“力挺”俄羅斯,俄烏戰局恐怕早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這番話雖不中聽,卻也間接回應了外界的某些不實解讀。
基輔方面之所以反應激烈,把歷史紀念與現實沖突死死捆綁,恐怕也是戰事壓力下的無奈之舉,國際輿論場自然成了其爭取支持、孤立對手的重要陣地。
歷史的鏡子
將純粹的紀念活動政治化、工具化,不僅曲解了歷史,也無助于俄烏沖突的和平解決,反而可能傷害那些曾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并肩作戰、擁有共同歷史記憶的國家的感情。
這種做法,無疑是將莊重的緬懷儀式窄化為地緣博弈的籌碼,多少顯得有些短視,甚至是對先輩浴血奮戰精神的某種褻瀆。
北京也借此機會,希望烏克蘭當局能謹言慎行,別對其他國家基于自身歷史認知和國際交往慣例的正當行動指手畫腳。
說到底,這背后關乎對二戰勝利成果及其奠定的戰后國際秩序基礎的維護。近年來,國際風云變幻,這一秩序雖在,卻也面臨挑戰。
一些勢力蠢蠢欲動,甚至想從根本上動搖二戰后的國際體系。從歐洲到亞洲,為戰爭罪犯和法西斯“招魂”的行徑時有發生,這不能不讓所有愛好和平的力量警惕。
中國選擇參與俄羅斯的閱兵,傳遞的信號已超越雙邊范疇,更深層地展現了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維護歷史真相的決心。
烏克蘭的片面之詞,若經由部分西方媒體放大,確有可能誤導一些不明真相的受眾。但中國清晰闡述立場,堅持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參與慶典,這本身就是一種擔當。國際社會中真正有遠見的力量,應能穿透喧囂,認清此類言論背后的真實意圖。
至于未來這場戰爭怎么收,和平談判能否落地?我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連紀念歷史都不能達成共識,那和平就是個遙不可及的奢望。
所以,當中國用三句話回擊烏克蘭的“戰狼式喊話”時,其實在說的不只是一個國家的態度,而是全人類該如何面對過去、理解現在、走向未來的問題。
紀念,不是遺忘;中立,不是冷漠;和平,不是妥協。這三句話,聽懂了,是智慧;聽不懂,是悲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