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李明放下收購合同,抬頭看見了那張十年未見的臉。
“李總,這位是我父親張建國,也就是咱們這次收購項目的負責人。”秘書小心翼翼地介紹著。
張建國面色灰白,眼中閃過一絲驚恐。
李明微笑著伸出手:“張叔叔,好久不見。”
會議室里的空氣瞬間凝固。
誰能想到,曾經被看不起的窮小子,如今會成為曾經高高在上的岳父的救命稻草?
01
2010年的春天,北京城的空氣里飄著柳絮。
李明穿著一件略顯發舊的襯衫,坐在咖啡廳的角落。
“你好,請問是李明嗎?我是張琳。”一個清脆的女聲從身后傳來。
李明轉身,看到了一個穿著淡藍色連衣裙的女孩。
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她的臉上,像是給她鍍了一層金邊。
那一刻,李明感覺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
“你好,我是李明,小王的同學。”他站起來,有些緊張地伸出手。
張琳笑了,眼睛彎成了月牙:“小王說你是創業公司的技術天才。”
李明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腦勺:“哪有,就是一個普通程序員,在一家小公司打工而已。”
“我覺得挺厲害的,我連電腦重啟都不會。”張琳調皮地眨了眨眼。
兩人聊得很投機,從電影到音樂,從工作到夢想。
李明喜歡張琳的坦率和活潑,張琳欣賞李明的才華和踏實。
咖啡廳的燈光暗了又亮,窗外的天色從明到暗。
“要不要一起吃個晚飯?”李明鼓起勇氣問道。
張琳看了看表,點了點頭:“好啊,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錯的川菜。”
從那天起,兩人開始了頻繁的約會。
李明雖然工資不高,但每次約會都會精心策劃。
有時是公園里的野餐,有時是郊外的騎行,有時只是簡單地在小區的長椅上聊天看星星。
“你看,那是北斗七星。”李明指著夜空說。
張琳靠在他肩上:“聽說看到流星可以許愿,你會許什么?”
“我希望時間能走得慢一點,這樣就可以多陪你一會兒。”李明輕聲說。
張琳臉紅了,輕輕地在他臉上親了一下:“真會說話。”
短短三個月,兩人確定了戀愛關系。
李明租住的小房間里,多了女孩子的氣息。
柜子上擺著張琳送的小擺件,冰箱里有她愛吃的水果,連窗簾都換成了她喜歡的淡藍色。
“你的編程能力真的很厲害。”張琳看著李明熬夜寫代碼。
李明揉了揉酸痛的肩膀:“還好吧,我相信總有一天我能靠這個技術創造點價值。”
“我相信你。”張琳給他遞上一杯熱牛奶。
李明接過牛奶,突然說:“我想帶你去見我父母。”
張琳有些驚訝,但很快笑了:“好啊,我也想認識他們。”
李明的父母是普通的工廠工人,住在郊區的小房子里。
見到張琳,他們熱情得有些過分,不停地往她碗里夾菜。
“阿姨,我真的吃不下了。”張琳笑著推辭。
“多吃點,看你瘦的。”李明的母親慈愛地說。
回去的路上,張琳挽著李明的手:“你父母真好。”
李明笑了:“他們就是普通人,沒什么大本事,但很善良。”
“這就夠了。”張琳靠在他肩上,“真實、善良,比什么都重要。”
一年的時間,在甜蜜中過得飛快。
李明的工作越來越忙,經常加班到深夜。
張琳從不抱怨,反而常常帶著宵夜去公司陪他。
“你不用這么辛苦的。”李明心疼地說。
張琳搖搖頭:“我喜歡看你專注工作的樣子,很帥。”
他們一起規劃未來,憧憬著有朝一日能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不用太大,有一個小陽臺就好,我可以養些花。”張琳說。
李明點點頭:“還要有一間書房,我們可以一起在里面看書。”
“再養一只貓。”張琳補充。
“好,一只貓,最好是只橘貓,胖胖的那種。”李明笑著揉了揉她的頭發。
他們肩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影在路燈下拉得很長很長。
02
戀愛一周年紀念日,李明送了張琳一條銀項鏈。
“不是很貴重的禮物,但我攢了三個月的工資。”李明有些不好意思。
張琳感動得眼睛濕潤:“我很喜歡,真的。”
當晚,李明鼓起勇氣:“我想見見你的父母。”
張琳的表情突然變得復雜:“他們...可能沒有你父母那么好相處。”
李明握住她的手:“沒關系,我想認真地向他們表明我的態度。”
張琳猶豫了一會,最終點頭答應。
周末,李明換上新買的襯衫,緊張地站在張琳父母家門口。
張琳的家在市中心的一個高檔小區,裝修得富麗堂皇。
門開了,張琳的父親張建國站在門口,面無表情地打量著李明。
“爸,這是李明。”張琳緊張地介紹。
張建國點了點頭,沒有說話,轉身走進了客廳。
張琳的母親王美蘭從廚房出來,勉強笑了笑:“你好,請坐。”
李明禮貌地遞上帶來的禮物:“叔叔阿姨好,這是一點小心意。”
張建國看都沒看:“放那兒吧。”
餐桌上的氛圍壓抑得令人窒息。
“聽說你在什么互聯網公司上班?”張建國終于開口。
李明點點頭:“是的,一家創業公司,做技術研發。”
“創業公司?靠譜嗎?”張建國皺眉。
李明解釋道:“雖然規模不大,但技術實力很強,我們最近剛獲得一輪融資。”
“薪水多少?”張建國直截了當地問。
張琳有些不悅:“爸,這個問題不太合適吧。”
“有什么不合適的?了解一下不行嗎?”張建國看著李明,“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李明坦然回答:“我父親是工廠工人,母親在超市當收銀員。”
餐桌上陷入了尷尬的沉默。
張建國放下筷子:“不早了,我還有工作要處理。”
告別時,張建國和王美蘭的臉上寫滿了不認可。
回去的路上,張琳不停地道歉:“對不起,我爸媽就那樣...”
李明握住她的手:“沒關系,我能理解。我會努力讓他們看到我的價值。”
接下來的日子,張琳的父母開始明里暗里地干涉。
“王家的兒子剛從美國回來,在一家外企做高管,你要不要見見?”王美蘭對張琳說。
張琳不耐煩地搖頭:“媽,我有男朋友了。”
“那小伙子有什么出息?家里條件也差。”王美蘭不以為然。
張建國更直接:“你現在年輕不懂事,等過幾年你就會明白門當戶對的重要性。”
張琳堅持自己的選擇:“我喜歡的是人,不是房子和車子。”
“你現在這么說,以后吃苦的時候別后悔。”張建國冷冷地說。
王美蘭軟硬兼施:“媽媽是為了你好,你看看小李,條件太差了,以后你跟著他能有什么生活?”
張琳每次回家都要面對這樣的說教,心力交瘁。
“你爸媽又給你介紹對象了?”李明看著悶悶不樂的張琳。
張琳點點頭:“不用管他們,我有我自己的主見。”
李明嘆了口氣:“我會努力的,總有一天會讓他們刮目相看。”
張琳靠在他懷里:“我相信你,我永遠支持你。”
父母的反對沒有動搖張琳的決心,反而讓兩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李明開始更加拼命地工作,希望能夠早日有所成就。
張琳也一直站在李明這邊,面對家人的壓力毫不退縮。
“要不我們先分開一段時間?等我有了成績再...”李明又一次猶豫地提議。
張琳堅定地搖頭:“不,我不會因為任何人放棄你。”
李明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只能緊緊地抱住她。
在這場與世俗偏見的對抗中,他們選擇了堅守愛情。
03
2012年的春天,李明在公司升職為技術主管,薪水有了不小的提升。
“我們結婚吧。”一天晚上,李明單膝跪地,手捧著一枚小小的鉆戒。
張琳驚喜地捂住嘴,眼淚奪眶而出:“好,我愿意。”
當他們把這個消息告訴張琳父母時,迎來的是一片冷漠。
“你們還年輕,不著急結婚。”王美蘭試圖勸阻。
張建國更是直接:“我不同意這門婚事。”
張琳堅決地說:“我已經決定了,不需要你們同意。”
王美蘭哭了起來:“我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不就是希望你過得比我們好嗎?”
張建國拍著桌子:“你要是嫁給他,以后別說是我女兒。”
“爸,我愛他,這就夠了。”張琳堅定地說。
李明站在一旁,心里既愧疚又堅定。
婚禮定在了2012年的秋天,簡單而溫馨。
張琳的父母最終還是來了,但全程面無表情,幾乎沒有親戚參加。
李明的父母忙前忙后,熱情地招待每一位賓客。
“謝謝叔叔阿姨能來。”李明真誠地對張父張母說。
張建國冷冷地點頭,一言不發。
新婚之夜,張琳靠在李明懷里:“對不起,讓你受委屈了。”
李明吻了吻她的額頭:“沒關系,我們在一起就好。”
他們租住在城郊的一個小區,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溫馨。
李明每天早出晚歸,張琳也在外企兢兢業業。
他們省吃儉用,期待著能夠早日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等我再升一級,工資還能漲不少。”李明充滿信心。
張琳笑著點頭:“我們不著急,慢慢來。”
一天,張琳帶回了一個好消息:“公司要選拔一批人轉正,我被提名了。”
李明興奮地抱起她轉了個圈:“太好了,我就知道你能行。”
“但是要準備英文演講和材料,我有點緊張。”張琳咬著嘴唇。
李明立刻表示全力支持:“我來幫你,我們一起準備。”
接下來的半個月,李明每天下班后就幫張琳修改材料,陪她練習演講。
“'我們的目標是...”張琳站在客廳里練習。
李明認真地記錄每一個需要改進的細節:“這段可以再自信一點,你完全有這個能力。”
凌晨一點,張琳疲憊地靠在沙發上:“夠了,睡吧,你明天還要上班。”
李明搖頭:“再來一次,就快成功了。”
終于,在李明的鼓勵和幫助下,張琳成功通過了考核,轉為正式員工。
“謝謝你,沒有你我做不到這些。”張琳感激地說。
李明笑著搖頭:“這是你自己的努力,我只是在旁邊加油而已。”
轉正后,張琳的薪水翻了一倍,工作也變得更加忙碌。
她開始頻繁參加公司的各種社交活動,有時深夜才回家。
“今晚又要應酬嗎?”李明看著張琳換上精致的晚禮服。
張琳點點頭:“重要客戶,必須去。”
李明理解地笑了笑:“注意安全,早點回來。”
隨著時間推移,張琳變得越來越陌生。
她開始買各種奢侈品,對李明的工作和收入表現出不耐煩。
“你就不能找個更好的工作嗎?看看我同事的老公,都是大公司高管。”張琳有一次抱怨道。
李明沉默了一會:“我正在努力,公司馬上要開發新項目了。”
張琳嘆了口氣:“算了,你不懂。”
李明發現張琳和一位外企高管走得很近,經常一起出入高檔場所。
“馬克是我重要的客戶,對我工作幫助很大。”張琳解釋道。
李明選擇相信妻子:“我明白,工作需要社交。”
心里的不安卻越來越強烈。
張琳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有時甚至整夜不歸,只發條信息說在加班。
李明默默承受著,專注于自己的工作,希望能有所突破。
轉正三個月后,一個周末的早晨。
“我們談談吧。”張琳坐在餐桌對面,表情嚴肅。
李明心里一沉:“怎么了?”
“我想離婚。”張琳直視著他的眼睛。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李明幾乎喘不過氣來:“為什么?”
“性格不合,我們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了。”張琳冷靜地說。
李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們可以溝通,可以調整...”
張琳搖頭:“沒用的,我已經決定了。”
李明聲音顫抖:“是不是有別人了?”
“沒有,就是覺得我們不合適。”張琳回避著他的目光。
李明苦苦挽留:“我可以改變,我會更努力工作,我...”
“不必了,我的決定不會改變。”張琳起身離開。
接下來的日子,李明像行尸走肉一般。
他去找張琳的父母,希望他們能勸說女兒。
出乎意料的是,張建國居然早已知道此事。
“孩子的婚姻自己做主,我們不干涉。”張建國冷漠地說。
李明這才明白,這場離婚恐怕有岳父的參與。
離婚手續辦得很快,張琳帶走了大部分值錢的東西。
簽字的那天,李明看到了馬克就在律師樓外等著。
所有的疑惑都有了答案,一切都那么明顯。
李明在一片廢墟中,看著曾經的愛情化為灰燼。
04
離婚后的李明像是老了十歲。
公司同事都發現他瘦了一大圈,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兄弟,別這樣,生活還要繼續。”好友小王擔憂地說。
李明苦笑:“我知道,只是需要時間。”
夜深人靜的時候,回憶如潮水般涌來。
他想起初次見面時張琳明媚的笑容,想起一起規劃未來的甜蜜時光。
“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李明常常自問。
有時他會經過他們曾經約會的地方,心如刀割。
公園里的那條小路,電影院門口的長椅,甚至是超市里的某個貨架。
每一個地方都有他們的回憶,如今卻成了心里的荊棘。
一個月后,李明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張琳和馬克的合影。
照片里的她光彩照人,笑容燦爛,絲毫看不出離婚的陰影。
李明關掉手機,決定不再關注前妻的消息。
工作成了他唯一的寄托。
李明開始廢寢忘食地鉆研技術,常常通宵達旦地編程。
“你這樣會累垮的。”小王勸道。
李明搖頭:“工作讓我忘記痛苦,這樣剛好。”
痛苦的是,李明日夜工作的成果并未得到公司的重視。
他提出的新項目方案被束之高閣,升職加薪的機會也總是與他擦肩而過。
“為什么不考慮換個環境?”小王建議,“你的能力在這里被埋沒了。”
李明思考再三,決定辭職創業。
“太冒險了吧?”朋友們都為他擔心。
李明卻前所未有地堅定:“我想證明自己,也想掌控自己的命運。”
辭職后,李明用積蓄租了一間小辦公室,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創業初期異常艱難,他常常為了省錢,一天只吃一頓飯。
辦公室就是他的家,一張折疊床就是他的全部家當。
深夜,他對著電腦屏幕,敲打著代碼,設計著產品。
“這次一定要成功。”李明咬著牙告訴自己。
半年后,李明開發的一款技術工具獲得了業內的關注。
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采用他的解決方案,小小的辦公室也有了第一批員工。
李明開始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但內心的傷痕依然未愈。
每當看到幸福的情侶,他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過去。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明在一場技術論壇上認識了田小雨。
田小雨是一名設計師,溫柔善良,對李明的產品有著獨到的見解。
“你的產品很棒,但界面設計可以更友好一些。”她真誠地建議。
李明虛心接受:“你說得對,這方面確實是我們的短板。”
兩人開始了工作上的合作,田小雨為李明的產品提供設計支持。
“不如我們一起吃個飯,邊吃邊聊項目細節?”田小雨提議。
李明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
這是離婚后他第一次和異性單獨吃飯,感覺既陌生又熟悉。
田小雨很好相處,沒有張琳的強勢,更多的是一種踏實的溫暖。
“你對工作很投入啊。”田小雨觀察道。
李明笑了笑:“工作是我現在唯一的寄托。”
“生活不只有工作,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田小雨輕聲說。
李明看著她真摯的眼神,心里的某處開始融化。
合作中,田小雨的專業和敬業給李明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不僅完成設計工作,還主動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建議。
“這個功能可以做得更直觀一些。”田小雨指著屏幕說。
李明點頭:“你說得很有道理,我這就調整。”
不知不覺中,兩人的關系從同事變成了朋友。
李明開始嘗試著敞開心扉,偶爾會和田小雨分享一些生活瑣事。
“周末有空嗎?我朋友開了家咖啡館,一起去看看?”李明鼓起勇氣邀請。
田小雨笑著點頭:“好啊,我正好想放松一下。”
陽光下的田小雨笑容溫暖,像一縷春風吹進李明冰封的心。
李明開始意識到,生活或許還可以繼續。
田小雨從不追問李明的過去,但她的耐心和理解讓李明逐漸卸下防備。
一次喝酒后,李明忍不住向她傾訴了自己的婚姻經歷。
“人生有起有落,重要的是你沒有被打倒。”田小雨溫柔地說。
李明看著她,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理解和接納。
時間一點點流逝,李明的公司在他的努力下逐漸壯大。
從最初的小作坊,發展成了擁有數十名員工的科技企業。
田小雨也成為了公司的設計總監,兩人共同見證企業的成長。
在田小雨的陪伴下,李明慢慢走出了過去的陰影。
“謝謝你,這幾年一直陪著我。”李明真誠地對田小雨說。
田小雨笑了:“我只是做了我想做的事。”
2019年的冬天,李明在一次公司年會上向田小雨求婚。
“我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我保證會用余生好好愛你。”李明深情地說。
田小雨眼含淚水:“我愿意,不管順境還是逆境。”
2020年初,李明和田小雨舉行了簡單而溫馨的婚禮。
這一次,李明感受到了真正的祝福和幸福。
05
婚后的日子平淡而充實。
李明專注于公司的發展,田小雨則用心經營著他們的小家。
“我們要個孩子吧?”田小雨輕聲提議。
李明有些猶豫:“公司正在關鍵時期...”
田小雨理解地點頭:“不著急,等你準備好了再說。”
李明緊緊抱住她:“謝謝你的理解。”
公司的發展超出了李明的預期。
他們開發的智能辦公系統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融資數千萬。
李明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程序員,成長為業內知名的科技企業家。
“李總,創業邦雜志想對您做個專訪。”秘書通知道。
李明笑著搖頭:“暫時不想太高調,還是專注做產品吧。”
田小雨全力支持李明的事業,從未抱怨他的忙碌。
“今晚又要加班?”田小雨遞給他一杯咖啡。
李明點頭:“對不起,最近項目太忙了。”
田小雨笑了:“沒關系,我做好飯等你回來。”
2020年底,李明的公司成功上市,估值過億。
媒體爭相報道這個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李明一夜成名。
“恭喜你,終于實現了夢想。”田小雨為他倒上一杯香檳。
李明握住她的手:“這是我們共同的成就。”
成功并沒有讓李明忘乎所以。
他依然保持著當初的初心和勤奮,每天第一個到公司,最后一個離開。
“不必這么拼了,我們已經很成功了。”田小雨心疼地說。
李明搖頭:“成功不是終點,維持成功才是挑戰。”
財富帶來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改變,還有人際關系的變化。
曾經的朋友紛紛聯系李明,希望能夠合作或者投資。
“李總,您老同學王磊想見您,說有個項目想合作。”秘書匯報。
李明想了想:“約在公司吧,按正常流程評估。”
田小雨欣賞李明的原則性:“你沒變,還是那個踏實的李明。”
李明笑了:“因為我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2021年初,李明和田小雨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健康的男孩。
“他長得好像你。”田小雨抱著孩子,幸福地說。
李明親吻著妻子的額頭:“謝謝你給我一個完整的家。”
有了孩子后,李明開始更多地關注家庭。
他減少了加班時間,周末也盡量留給家人。
“你變了,以前可是工作狂。”朋友們調侃道。
李明微笑:“人總是會成長的。”
田小雨對李明的改變感到欣慰:“看到你這樣,我很開心。”
李明摟著她的肩膀:“家人比什么都重要。”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李明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產業布局上。
他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機會,希望能夠拓展業務范圍。
“這家公司的技術很有潛力,但經營不善,正面臨破產。”財務總監匯報道。
李明看著報告:“詳細調查一下,可能是個好機會。”
這是一家傳統制造企業,因為轉型不力而陷入困境。
“收購價格很合理,但需要大刀闊斧地改革。”副總裁分析道。
李明思考再三:“準備收購方案吧,我親自出馬談判。”
誰也沒想到,命運會在此時安排一場戲劇性的重逢。
06
2023年的一個普通工作日,李明正在辦公室審閱收購文件。
“李總,關于明天的收購會議,對方團隊名單已經發過來了。”秘書敲門進來。
李明接過名單,隨意掃了一眼,突然如遭雷擊。
名單上赫然寫著“張建國”三個字——前岳父的名字。
“確認一下,這個張建國是哪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李明聲音有些發抖。
秘書點頭:“是的,他是創始人,也是最大股東。”
李明陷入沉思,往事如潮水般涌來。
當晚回到家,李明心不在焉,連田小雨叫他吃飯都沒聽見。
“怎么了?工作上有問題?”田小雨關切地問。
李明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告訴妻子真相:“明天要談的收購對象,是我前岳父的公司。”
田小雨驚訝地睜大眼睛:“真的假的?這么巧?”
李明苦笑:“世界真小啊。”
田小雨擔憂地看著他:“你打算怎么辦?要不要換個人去談?”
李明搖頭:“不,我要親自去。”
第二天,會議室里的氣氛格外緊張。
李明早早地到達,坐在主位上,翻看文件,等待對方到來。
門開了,助理領著一行人走進來。
李明抬頭,看到了張建國——十年不見,他已經蒼老了許多,頭發全白了,臉上的皺紋也深了。
張建國看到李明的那一刻,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身體明顯晃了一下,幾乎站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