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9日訊(山東經濟廣播記者 孫莎莎 鄭康)褚國棟,濱州市沾化區富源街道中魏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山東開放大學基層干部學歷教育2018屆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4月28日,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褚國棟2010年回村任職,歷經15年艱苦奮斗,將中魏村從一個負債累累、管理混亂的“落后村”變成了人心凝聚、美麗整潔、欣欣向榮的“市級先進村”,各項工作在上級考核中成績優秀。他先后獲評“沾化區優秀共產黨員”“濱州市擔當作為好書記”“山東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山東省勞動模范”“齊魯鄉村之星”,曾當選為省、市、縣三級當屆黨代表、第十屆濱州市委候補委員、濱州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堅定理想,堅守信念,回鄉當起“領頭羊”
2010年以前的中魏村,集體欠債多,基礎設施極差,村內僅有的兩條東西向柏油路也是坑坑洼洼,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4年換了3任村黨支部書記,土地承包關系混亂,干群關系緊張,信訪矛盾突出,群眾怨聲載道。干好村里的事,關鍵在黨支部班子,第一位的是村黨支部書記。充分意識到這一點的富源街道黨工委,誠心邀請并多番“勸說”褚國棟回村任職。當時,褚國棟是瑪鋼廠負責人,自己還有工程隊,妻子又有正式工作,可謂是收入可觀、事業有成、家庭和美。對他回村,家人反對,村里也有各種閑言碎語,而他卻說:“這里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有義務并且也應該為這個村干點事,作出自己的貢獻”。最后,他毅然接受了組織安排,成了中魏村的“當家人”。
精準調研,靶向發力,勇于擔當“挑大梁”
上任后,褚國棟堅持調研先行,摸實情、察實況,挨家挨戶走訪,與老黨員、德高望重的村民談心交心,打消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大家都把他當成了“知心人”。通過拉家常,也讓他真正掌握了群眾所思所盼,積累了第一手資料。通過走訪了解和深入分析,他找準了村里落后的關鍵原因:原“兩委”成員互相偏袒自己宗族,遇事不能“一碗水端平”,漸漸形成了派系,久而久之,村民對班子失去了信任。這時,他意識到“要把班子威信立起來,就得把最難的事辦成”。為重獲信任、重振信心,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頓低保。聚焦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低保認定有失公平問題,他按程序清退了12名不符合條件的低保戶,同時將11名家庭困難群眾納入低保范圍。此外,為更好更快地開展工作,他選出7名想干事、能干事、群眾公認的青年組成“攻堅隊”,僅半年多的時間,就化解了村內大小矛盾糾紛60余起。
不忘初心,踐行宗旨,俯身甘為“孺子牛”
褚國棟心里永遠揣著三個問題:我為什么回來?我要干什么?我怎么才能干好?面對村集體欠債8萬多元且上訪事件頻出,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的窘況,如何破好局起好步,成為擺在他面前的首道“必答題”。最終,他選擇刀刃向內,破舊立新,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收回100多畝村集體土地,并重新對外發包,徹底解決了困擾村里多年的承包土地管理混亂、費用難以收繳的問題。其間,他挨家挨戶做工作,帶領村“兩委”丈量土地,清點棗樹,主動公開清算賬目,歷時20多天時間,妥善做好了棗樹清理工作,獲得了廣大村民的一致認可。重新發包后,新增村集體收入8萬元,不僅債還上了,還有了盈余。他提議并經“兩委”班子討論決定,盈余資金全部用于困難家庭慰問、村居環境治理,使資金用之于民,讓村民得實惠。此后,村里議事決策機制逐步建立,土地和建設工程發包、救災物資發放、低保戶和貧困戶認定及其他重大事項,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后再具體落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從此,村民們成了真正的“主人翁”,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緊跟時代,向新圖強,爭當創業“千里馬”
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這讓褚國棟進一步明確了前進方向。經過努力,他多方籌措資金260余萬元,建成“兩縱三橫”主干道路1000米,硬化巷道1500米,襯砌路邊溝1000米,配套建設1000平方米文體廣場,安裝路燈60盞,建設了文化大院、養老院。2019年,又投資3萬元,實現村內電子監控全覆蓋;2022年,投資50萬元,利用廢舊池塘建成2400平方米人才振興廣場;2024年,投資20萬元,整修村內道路及排水設施,啟動孝善食堂,解決了老年人就餐問題。此外,他還多方聘請專家,結合本村資源條件,確定了發展新思路。一是保護耕地,激發農業種植新潛力。通過科學種植,良田、良種、良法、良機組合運用,推動小麥、玉米大面積提升單產。二是多元發展,開辟產業融合新賽道。引進光伏增收項目,帶動村集體年增收8萬元,為78名村民提供就近務工崗位。利用村內閑置房屋安置園區外來務工人員,做到了村民和企業雙贏。帶頭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人均年增收4萬余元。
15年來,在褚國棟的帶領下,中魏村變成了全市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全村文明家庭占比達76%,村民滿意度連續多年100%,成為遠近聞名的示范村。他以躬身力行的實干精神,將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責任扛在肩頭、化為行動,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勞動者開拓進取、勇毅前行的精神品格,在鄉土大地上樹起了一面耀眼的旗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