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臺灣海峽的局勢真是越來越緊張,大家都盯著這個地方,感覺隨時都可能擦槍走火。美國一家挺有名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搞了一份報告,標題挺唬人,叫《下一場戰爭的首戰:模擬中國入侵臺灣》。
這報告里通過兵棋推演,模擬了2026年中國要是動手打臺灣會是個什么樣。結果里面有個場景特別扎眼:中國要是把美國的航母給干沉了,美國可能會氣得直接拿導彈轟中國本土。
1949年,國共內戰打完了,國民黨退到臺灣,從此兩岸就分家了。大陸這邊一直說臺灣是自己的一部分,誰也別想把它搶走;而美國雖然1979年跟臺灣斷了正式外交關系,但通過《臺灣關系法》還是給臺灣賣武器、撐腰。這幾十年下來,兩邊關系時好時壞,但最近幾年真是火藥味越來越濃。
中國這幾年軍事實力蹭蹭往上漲,海軍、空軍都上了好幾個臺階,特別在臺灣附近老是搞軍演、派飛機繞著飛。美國這邊也沒閑著,軍艦隔三差五跑臺灣海峽晃悠,還拉著日本、澳大利亞這些盟友一塊兒搞聯合軍演。這架勢,誰看了都覺得不消停。
尤其是2022年佩洛西訪臺那次,大陸直接在臺灣周圍搞實彈演習,美國也趕緊派航母過去盯著,差點就真干上了。
CSIS搞了個叫兵棋推演的東西,就是一群專家坐下來,用地圖、數據、規則,模擬打仗,看看會發生什么。這有點像下棋,但比那復雜多了,得算上武器性能、部隊調動、后勤補給什么的。這次他們模擬了24次中國入侵臺灣的場景,每次條件稍微調一調,看結果有什么不一樣。
報告里說,他們用的是公開數據,比如各國軍隊有多少船、多少飛機,導彈能打多遠,再加上一些歷史經驗,盡量讓結果貼近現實。核心結論是大多數情況下,美國、臺灣、日本一塊兒努力,能擋住中國的大規模登陸,保住臺灣不被占。
但這勝利的代價大得嚇人:美軍損失好多船和飛機,臺灣經濟直接崩盤,中國那邊也不好過,打輸了還可能動搖國內穩定。報告里有個特別的場景,就是中國把美國航母給擊沉了,然后美國反手就拿導彈砸中國本土。
報告里這個場景是這樣的:假設2026年,中國下決心動手打臺灣,第一步就是要用導彈把美國趕遠點。中國這幾年攢了不少厲害家伙,比如東風-21D和東風-26,這倆號稱“航母殺手”,能打幾千公里,還挺準。還有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速度快得防不住。CSIS模擬里,中國一開打就朝美軍航母戰斗群招呼,導彈跟下雨似的砸過來。
美軍航母也不是吃素的,周圍有驅逐艦、巡洋艦,帶著“宙斯盾”系統,能攔導彈。可中國要是玩命發射,幾十上百枚導彈一塊兒上,防線就扛不住了。報告里說,沖突頭幾天,中國就可能把一艘航母干掉。
比如“尼米茲”號或者“羅納德·里根”號,被東風導彈砸中,艦體炸開,幾萬噸的大家伙就這么沉了。這事兒一出,美國肯定炸毛了。
這事兒一出,美軍立刻從關島出動B-2隱形轟炸機,帶上那種能打一千多公里的遠程導彈(JASSM-ER),直接轟中國大陸的空軍基地和導彈陣地。潛艇也上場,在臺灣海峽里放魚雷,專挑中國軍艦下手,把海上補給線掐斷。
還有從日本、菲律賓基地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砸中國的指揮部和雷達站。這么一頓操作下來,中國進攻臺灣的勁頭被打掉不少,可美國自己也虧大了,飛機掉了幾百架,死了好幾千人。
這份報告一出來,軍事圈子里吵翻了天。美國有個退役將軍叫大衛·德普圖拉,說這報告“挺實在,讓大家知道打仗有多慘”。但也有人挑刺兒,說這模擬有漏洞。比如,它沒算上核武器,要是真打急眼了,誰能保證不扔核彈?還有人覺得,報告用的是公開數據,中國和美國的最新武器、真實實力沒全露出來,模擬結果可能偏樂觀或者偏悲觀。
不過,大伙兒都同意一點:這仗要是真打起來,誰都討不了好。美國航母沉了,中國本土挨炸,雙方都得吐血。專家們還說,這報告最大的用處不是預測誰贏,而是提醒大家別打。畢竟,打贏了也沒什么意思,輸了更慘,誰都不想看到這結果。
CSIS報告里說了,這仗要真打起來,不光是中美臺倒霉,全世界都得跟著遭殃。先說經濟,臺灣可是芯片大戶,全球一半以上的高端芯片都靠它。打仗一斷貨,手機、電腦、汽車什么的生產線都得停,全球經濟得亂套。
再說政治,美國要是吃了大虧,盟友可能會懷疑它靠不靠得住;中國要是沒打贏,國內可能得出亂子,政府壓力山大。還有人道主義問題,臺灣2300萬人,打起來跑都跑不掉,難民一堆,國際上救都救不過來。
報告里有個詞挺狠,叫“1945年以來最慘的破壞”。想想二戰那會兒,歐洲、日本被炸成什么樣了,這回可能更糟。因為現在武器更猛,經濟聯系更緊,一打起來誰都跑不掉。所以,這報告的意思很明白:別打,真的別打。
現在美國和中國都在使勁兒。美國的招是加強威懾,航母、軍演一個接一個,還拉著盟友一塊兒秀肌肉,想讓中國掂量掂量。外交上,美國老說要“維持臺海和平”,還賣給臺灣不少武器。中國這邊,嘴上說想和平統一,但也放話“不排除武力”,軍演也沒停過。國際上,聯合國、東盟這些組織也在勸架,希望大家坐下聊聊,別動手。
專家們還提了點主意,比如建個熱線電話,平時多通氣,別到時候誤判了就開干。還有人說,美國和中國得一塊兒管住脾氣,別老想著硬碰硬,找點合作的事兒干干,緩和一下氣氛。不然,真到2026年,誰也不敢保證這報告會不會成真。
CSIS這份報告乍一看挺嚇人,模擬臺海戰爭,分析中美兩軍一旦開打可能造成的巨大損失。里面提到,如果中國真動手武統臺灣,可能第一時間就得設法癱瘓美國干預的核心力量——航母戰斗群。
而美國要是眼睜睜看著自己航母被擊沉,那后續怎么反應幾乎不用猜,多半是反手直接打擊中國本土的關鍵軍事設施。這種你來我往,局勢一旦升級,戰爭根本就停不下來,不光是臺海,整個印太地區甚至全球都會被卷進去。
可問題是,中國如果打贏,勢必付出極大代價,經濟、科技、外交全面承壓,可能幾十年內都得喘口氣。而美國即便保住了臺海現狀,也難以避免在區域內影響力的滑坡。兩邊即使有一方“勝了”,也不過是慘勝,付出的人力、物力、國際代價都高得嚇人,更別提這種戰爭極可能拖累全球經濟,讓老百姓為此買單。
所以,報告里那句“勝利不夠,得避免戰爭”,其實才是最值得品味的部分。這不是示弱,而是理性。中美都是核大國,真要全面沖突,沒有誰能全身而退。
臺灣問題固然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但解決方式的選擇同樣需要戰略定力和長遠考量。而美國在這其中也不能一味挑釁和拱火,應該真正反思自己的印太戰略,別總想著通過軍事圍堵來“維穩”,結果反而刺激了局勢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