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實戰震撼西方:臺軍若戰,將遭遇降維打擊
殲10C在南亞上空劃出的彈道,不僅擊落了印度的“萬國牌”陣風戰機,更擊碎了西方對中國軍工的固有偏見。這場看似局部的空戰勝利,實則是中國體系化作戰能力的一次全球公演。當英國媒體驚呼“敗得又快又慘”時,臺海對岸的民進黨當局或許該重新審視:他們賴以“以武拒統”的西方戰機,在解放軍的體系化作戰面前,究竟能撐過幾分鐘?
01. 殲10C實戰:打破西方認知的空中手術刀
5月初的印巴邊境,巴基斯坦空軍駕駛殲10C戰機,在共享數據鏈支持下,上演了一場現代空戰的經典案例。面對印度空軍裝備的法國陣風戰機,巴基斯坦飛行員利用預警機、防空系統和衛星構成的立體化網絡,實現了“A導B射”的跨平臺協同作戰。當PL-15導彈在末端突然開機時,陣風戰機的電子戰系統形同虛設,最終以4:0的戰損比,創造了近年來最懸殊的空戰記錄。
英國《每日電訊報》對此評論稱,這場勝利不僅展示了中國單一機型的性能,更凸顯了中國“體系化作戰”能力的巨大優勢。歐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員霍夫曼指出,中國軍工已從追趕者轉變為引領者,其建立的現代化作戰體系足以與美軍較量。這一評價,無疑是對那些仍抱著“中國武器落后”刻板印象的西方媒體的有力回擊。
更令西方尷尬的是,俄烏沖突中俄羅斯裝備的拉胯表現,曾讓部分歐美專家想當然地認為解放軍也會步其后塵。但殲10C的實戰表現證明,中國軍工早已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道路。正如英媒所言:“如果臺海爆發沖突,絕對不能指望中國裝備像俄羅斯武器那樣不堪一擊。”
02. 臺軍困境:體系代差下的降維打擊
與巴基斯坦相比,解放軍的作戰體系更為完善。除了殲10C,中國還擁有殲20、殲16、空警500等先進戰機,以及更為強大的海軍和火箭軍力量。在體系化作戰的支持下,這些裝備能夠形成完整的空中優勢鏈條,對臺軍構成壓倒性優勢。
臺軍主力戰機為美制F-16V,雖然性能稍強于陣風,但在解放軍的體系化作戰面前,仍顯得力不從心。臺軍預警能力有限,電子戰能力更是遠遠不足。一旦開戰,解放軍能夠迅速奪取制空權,臺軍甚至沒有還手之力。
更殘酷的是,解放軍的作戰體系是專門為應對美軍而設計的。在臺海這個狹小戰場,臺軍將面對的是海陸空天電五維一體的立體打擊。當殲20隱身戰機穿透防空網,當東風導彈精確打擊機場跑道,當電子戰機癱瘓指揮系統時,臺軍的F-16V甚至來不及起飛,就會成為靶子。
03. 戰時場景:臺軍機場將成首輪打擊目標
在解放軍的體系作戰能力面前,臺軍戰時甚至沒有起飛的機會。臺島的戰略縱深幾乎為零,機場數量有限。戰時,解放軍的超飽和打擊能夠在數分鐘內癱瘓臺軍全部機場。即使臺軍試圖在公路上起飛戰機,也難以逃脫解放軍立體化作戰體系的獵殺。
英國媒體對臺軍在“武統”中的遭遇預測仍顯樂觀。實際上,臺軍面對的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陸空天綜合作戰體系。這一體系不僅包括殲20、殲16等先進戰機,還包括055型驅逐艦、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等“殺手锏”武器。在如此強大的體系面前,臺軍的任何抵抗都將是徒勞的。
結語:體系制勝時代的戰爭法則
巴基斯坦的空中大勝,不僅展示了中國作戰體系的實戰能力,更折射出中國軍工從追趕者到引領者的歷史性跨越。對于臺軍而言,他們賴以自豪的西方戰機,在解放軍的體系化作戰面前,不過是螳臂當車。當殲10C的轟鳴聲在南亞上空回響時,臺海對岸的民進黨當局或許該清醒地認識到:任何“以武拒統”的幻想,都終將化為泡影。因為在這個體系制勝的時代,戰爭的法則已經改變——沒有體系支撐的先進裝備,不過是戰場上的昂貴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