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印度首都防空警報劃破天際,三架機身涂著新月標志的梟龍戰機突然出現在新德里東南方向。 印軍雷達站值班軍官剛要抓起電話,監視屏上突然爆出刺目紅光——中國制造的CM-400超音速導彈已撕開防空網,莫迪官邸40公里外的軍用機場瞬間陷入火海。
當印度空軍司令部的咖啡還沒涼透時,伊斯蘭堡郊外突然升起六道火龍。 印度苦心經營二十年的努爾汗空軍基地在CM-400導彈暴雨式打擊下,跑道直接熔化成玻璃狀物質,停機坪上的蘇-30MKI戰斗機殘骸在800度高溫中扭曲變形。 這場震驚全球的軍事沖突中,中巴聯合研制的武器系統展現出令人膽寒的實戰威力。
梟龍戰機閃電突擊
10日凌晨2點17分,印度邊境雷達站突然丟失巴方空域信號。 這個價值3.2億美元的以色列EL/M-2083雷達系統,在遭遇中國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干擾后,屏幕上只剩雪花噪點。
6架掛滿彈藥的梟龍Block3型戰機從斯卡杜空軍基地騰空而起,機翼下方攜帶的CM-400AKG導彈閃著冷光。 這款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專門為山地作戰設計的利器,能在10秒內加速至4.5馬赫,其鎢合金穿甲戰斗部足以貫穿3米厚混凝土掩體。
印度西部防空司令部作戰記錄顯示,新德里周邊的"天空"防空導彈系統根本來不及反應。 當CM-400導彈群以70度俯沖角砸向軍用機場時,部署在跑道旁的俄制"鎧甲-S1"彈炮合一系統,連保護罩都沒能完全打開就化作了廢鐵。
印度基地遭導彈暴雨洗禮
伊斯蘭堡時間凌晨3點02分,印度空軍參謀部下達反擊指令。 12架幻影2000戰機攜帶"布拉莫斯"導彈升空,卻在邊境線遭遇梟龍機群攔截。 中國設計的SD-10B中距空空導彈在此次對抗中取得驚人戰績——電子戰系統全程壓制印軍數據鏈,6枚導彈全部偏離預定軌道自毀。
當印度人還在爭論是否要動用陣風戰斗機時,三枚CM-400導彈已貫穿昌迪加爾空軍基地的地下油庫。 監控畫面顯示,2000噸航空燃油引發的二次爆炸,直接掀飛了兩座重達80噸的機庫防爆門。
中國導彈實戰封神
硝煙彌漫的戰場上,中國制造的武器系統正創造著現代戰爭神話。 CM-400導彈配備的北斗-III制導模塊,在強電磁干擾環境下仍保持0.3米級精度。 巴基斯坦軍官向《防務新聞》透露:"每枚導彈落地時,計時器顯示從發射到命中僅耗時182秒。 "
更令軍事觀察家震驚的是,梟龍戰機掛載的雷石-6滑翔制導炸彈在返程途中,順手摧毀了印軍設在克什米爾的S-400防空陣地。 這種配備折疊翼的精確打擊武器,能在100公里外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其碳化鎢侵徹彈頭輕松鉆透六層鋼筋混凝土。
鋼鐵生產線暗藏殺機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的車間里,第十二條梟龍生產線正全速運轉。 工人們不知道的是,每架戰機的垂尾根部都嵌著神秘代碼——這是中國電科14所研發的智能蒙皮系統,能讓機身雷達反射面積縮小到飛鳥級別。
洪都航空的導彈組裝線上,技術員正在調試CM-400的主動雷達導引頭。 這些搭載著128組微處理器的戰斗部,具備實時地形匹配和威脅目標自主分級功能。 在最近的模擬對抗中,該型導彈成功突破由美國"愛國者-3"、俄羅斯S-400和印度"巴拉克-8"組成的聯合防空網。
南亞火藥桶全面升溫
當印度總理府召開緊急安全會議時,伊斯蘭堡的作戰指揮中心正播放衛星監控畫面:中國高分七號衛星傳回的圖像顯示,印度塔爾沙漠腹地的彈道導彈發射場,有六臺特制運輸車正在緊急撤離。
巴三軍情報局官員握著的保密電話突然震動,屏幕上跳出加密信息——中國天基紅外系統已捕捉到印度"烈火-5"導彈的熱信號。 幾乎同時,停靠在卡拉奇港的054AP護衛艦上,32單元垂發系統全部解除保險。
全球軍火商集體失眠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庫連夜更新,梟龍戰機實戰數據引發連鎖反應。 埃及國防部凌晨致電成都,要求提前交付12架Block3型戰機;伊朗革命衛隊緊急派出代表團,希望用石油換購CM-400導彈產線。
最焦慮的當屬新德里軍需官——他們剛剛清點的倉庫里,價值22億美元的俄制防空系統在實戰中形同虛設。 莫斯科傳來的消息稱,克里姆林宮已暫停向印度交付S-500系統,理由是"需要重新評估南亞戰場環境"。
硝煙中的生產線
南昌瑤湖機場,六架運-20運輸機正在裝運神秘貨物。 地勤人員佩戴的輻射計量儀顯示,這些覆蓋帆布的集裝箱內裝著某型導彈燃料添加劑。 知情人士透露,這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最新研發的含能材料,能讓CM-400導彈射程再提升120公里。
與此同時,在巴基斯坦卡姆拉航發維修中心,中方工程師正在給梟龍戰機的WS-13發動機加裝黑色匣子。 這種由中航工業研制的智能調節器,可讓發動機在極端海拔條件下保持106%推力,高原起降時間縮短37%。
衛星過頂引爆情報戰
長春光機所的地面接收站突然忙碌起來,高分十二號衛星傳回的數據顯示,印度科欽造船廠內的國產航母出現異常移動。 五分鐘后,伊斯蘭堡郊外的導彈陣地上,六輛8軸運輸起豎發射車開始調整仰角。
更精彩的情節發生在電磁空間——中國電科38所部署在緬甸的量子雷達,成功破譯印度東部軍區通訊密電。 這套價值17億的偵測系統,能在1秒內解析256位加密信號,印軍指揮官的通話內容實時出現在伊斯蘭堡作戰指揮屏上。
南亞天空的鋼鐵暴雨
當國際社會還在研究聯合國憲章第7章時,克什米爾前線的士兵目睹了此生難忘的場景:48枚CM-400導彈組成六個波次突擊群,在200平方公里空域形成立體打擊網。 印度花費8年打造的"加金防線",在鋼雨洗禮下如同紙糊的玩具。
幸存的地勤人員在接受《簡氏防務周刊》電話采訪時,聲音仍帶著顫抖:"那些導彈就像長了眼睛,專門盯著價值最高的目標打。 我們剛買的三架阿帕奇直升機,連導彈告警系統都沒響就變成了火球。 "
軍火黑市暗流涌動
仰光某地下軍火市場,掮客們瘋狂打聽CM-400導彈的殘骸價格。 泰國某軍閥開出2.3億美元懸賞,要求搞到梟龍戰機的雷達干擾模塊設計圖。 這些原本屬于機密的信息,此刻正在云南某科研所的量子加密服務器里靜靜沉睡。
最戲劇性的場面出現在迪拜航展——原本門可羅雀的中航工業展臺,突然被二十國武官圍得水泄不通。 工作人員不得不調來三臺驗鈔機,用來清點科威特代表支付的梟龍戰機訂金。
鋼鐵巨獸的致命之吻
伊斯蘭堡時間上午10點整,努爾汗空軍基地的硝煙尚未散盡。 地面搶修隊發現,印度發射的"大地"戰術導彈殘骸上,清晰可見六個未爆的中國制造反導攔截彈。 這些單發成本僅12萬美元的攔截器,成功化解了價值800萬美元的彈道導彈威脅。
當印度記者試圖拍攝基地損毀畫面時,頭頂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轟鳴——四架完成第二輪打擊任務的梟龍戰機,正以5機編隊通場致敬。 陽光穿透機翼上的彈孔,在地面投射出令人膽寒的死亡陰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