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這句古話道出了為人子女應有的孝道。可在現實生活中,當老人需要照顧時,子女們往往各有各的理由推卸責任,而那些看似合理的"輪流照顧"計劃,最終卻常常變成了某一個人的獨自負擔。尤其是在多子女家庭中,照顧老人的責任分配往往成為一個敏感而復雜的話題,既牽動著家庭和諧,也考驗著親情的深淺。
"姐,媽她又不讓我們照顧,非說只認你一個女兒,這不是存心讓你累死嗎?"電話那頭,二弟小剛的聲音帶著幾分不耐煩,"我們都商量好了輪流照顧她,可她就是不配合啊!"
我揉了揉酸痛的太陽穴,看著躺在病床上沉睡的母親。她瘦弱的身軀在白色被單下顯得格外單薄,臉上的皺紋比前幾天更深了。這已經是她第三次中風,病情比之前更加嚴重。
"你們說的輪流照顧,到現在才輪到誰啊?"我忍不住反問,"從媽第一次住院到現在,不是我就是我丈夫在照顧,你們倒好,一個比一個能找借口!"
"姐,你這話就不對了,我工作忙啊,公司離醫院那么遠,來回折騰誰受得了?"小剛的語氣里滿是委屈,"再說了,媽不是總說只要你照顧她嗎?昨天我來,她連看都不看我一眼。"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控制情緒:"小剛,媽現在行動不便,說話也困難,她需要的是真心的照顧,不是你們走個過場。你和小海、小紅一人一周,這本來就是你們自己提出來的安排!"
"姐,別生氣,我明天一定來。"小剛敷衍道,"對了,媽的醫藥費......"
果然,又是錢的問題。我心里一陣苦澀:"醫藥費我先墊著,等媽好點了,我們再細算。"
掛了電話,我望向窗外漸暗的天色。這已經是母親住院的第十五天,按照之前的"輪流照顧"計劃,應該是小紅照顧的第一天,可她以孩子生病為由推脫了。接下來是小海的七天,他卻因為"出差"一天都沒來。現在輪到小剛,看樣子他也是找各種理由逃避。
"小莉......"病床上,母親虛弱的聲音傳來。
我連忙轉身,握住她的手:"媽,您醒了?有什么需要嗎?"
母親艱難地看著我,眼中含著淚水:"只要...你......"
我的心揪了起來。每次母親清醒的時候,都會重復這句話——只要我照顧她。這句簡單的話像一把雙刃劍,一邊是母親對我的依賴和信任,另一邊卻是無形的壓力和委屈。為什么是我?為什么總是我?
母親微微搖頭,用盡力氣說出完整的話:"只有...你...才是...我的...孩子......"
這句話像一盆冷水澆在我頭上。我忍不住問:"媽,您這是什么意思?小剛他們也是您的孩子啊!"
母親的目光突然變得復雜,她想說什么,卻被一陣劇烈的咳嗽打斷。我趕緊幫她順氣,遞上水杯。等她平靜下來,又沉沉睡去。
夜深了,醫院的走廊上只剩下零星的腳步聲。我靠在病床邊的椅子上,思緒飄回了過去。為什么母親只認我一個人?為什么弟弟妹妹對照顧母親這事如此冷淡?這些問題像一團亂麻,纏繞在我心頭。
正當我陷入沉思,手機突然震動起來。是小海發來的短信:"姐,媽的病房我已經交了下個月的錢,你別太累了,有需要隨時喊我。"
我冷笑一聲。又是錢。在他們眼里,只要給足了錢,就盡到了孝道。可媽需要的是什么?是陪伴,是照顧,是子女真心實意的關愛啊!
看著母親憔悴的睡顏,一個從未深思過的問題突然擊中了我:難道母親和弟弟妹妹之間,真的存在什么我不知道的隔閡?那句"只有你才是我的孩子",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