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首屆中國—中亞教育部長會議在烏魯木齊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致歡迎辭,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作主旨發言。
馬興瑞代表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和自治區人民政府,向中外嘉賓表示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新疆教育事業發展的教育部、兄弟省區市和國內外朋友表示感謝。他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和中共中央始終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作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大部署,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新疆深入貫徹習近平主席和中共中央戰略部署,把教育作為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大力推進教育強區建設,持續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中亞五國教育合作,推動教育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教育合作是增進各國人民了解和友誼的重要紐帶。新疆將充分發揮獨特區位優勢,聚焦打造中國教育“面向‘一帶一路’國家開放合作橋頭堡”和“教育對外合作戰略高地”,深化與中亞國家高水平教育科技人才合作,支持新疆高校與各國高校常態化交流,共建孔子學院、“絲路工坊”,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以教育促進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共創美好未來。
懷進鵬指出,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中國中亞合作,多次強調要不斷做優做強中國—中亞機制,推動中國中亞合作取得更多新成果。中國與中亞國家教育均肩負著國家繁榮發展和人文交流的重要使命,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中國高度重視與中亞國家教育合作,近兩年來,在友誼合作、創新發展、文明互鑒的理念下,中國與中亞五國在教育領域交流合作更加密切,成果更加豐碩。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負責任大國,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都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鄰國共謀發展,同世界共享機遇。就進一步深化中國—中亞教育合作、打造中國—中亞教育合作共同體,懷進鵬提出五點倡議:一是打造全方位多領域交流合作新平臺。二是構建人才共育的高等教育合作新體系,在新疆設立高等研究院,服務新疆發展,服務中國中亞合作。三是挖掘因地制宜的職業教育合作新潛力。四是開拓資源共享的數字教育合作新領域。五是探索文明互鑒的人文交流合作新實踐。
教育部副部長吳巖主持會議。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秘書長,哈薩克斯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部長、教育部部長,吉爾吉斯斯坦教育和科學部部長,塔吉克斯坦教育和科學部部長,土庫曼斯坦教育部部長,烏茲別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學和創新部部長在會議上發言。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中亞教育部長會議機制工作章程》,通過了《首屆中國—中亞教育部長會議烏魯木齊宣言》。
在成果發布環節,中國—中亞產教融合聯盟、全球教師發展學院中亞學院同時揭牌,中哈卓越工程師學院簽約,中外院校合作建立“阿斯塔納國際醫學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水資源高效利用與河湖健康國際聯合實驗室”“絲綢之路經濟帶作物生物育種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中國—中亞能源電力創新聯盟”集體揭牌,中外高校集體簽署有關備忘錄和建設協議。
本文來源|微言教育
攝影 | 張勁松
責任編輯|王佳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