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中國受瑞士邀請,順道在日內瓦和美國代表團會面,舉行了一趟經貿高層會談。從事后的雙方表態來看,事態發展還是積極的,但也僅此而已。用官方的話來說,叫“坦誠深入有建設性”,熟悉我國往外交辭令的,基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核心的進展其實就一個,叫“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說簡單點,中美遷了一個電話線。但圍繞中美貿易戰的實質性討論,還沒有開始。
說起來挺有意思,美國團隊在會后是比較沮喪的。有這么一個例子,是會開完了之后,美方牽頭人、美國財長貝森特被問“中美貿易協議有沒有希望”,結果貝森特拒絕回答問題,直接扭頭就走。唯一的回答,是說會議有成效。而事后,特朗普也罕見的沒有在社交媒體上“吹牛”了,只說后面會公開相關細節。
很大程度上來說,美國是有點急的,想要通過日內瓦的這次會面,一次性達成很多中美貿易協定。這可能和美國國內的問題相關,比如通貨膨脹,比如國內物資短缺,又比如美債的即將到期等等,都是迫使特朗普不得不調整策略、唾面自干的大麻煩。
當然了,為了能夠有“電話線”這個進展,美國是不是做了其他讓步,我們還無法確定,畢竟特朗普比較要面子,美國民粹情緒又強,估計就算讓步了,也不敢公開。甚至可能會故意制造一些假消息,搞出“對華談判大勝利”的輿論風浪。這一點,大家后續可能要留意一下。
而中國這次就挺從容的,基本是照著打“持久戰”的思路,在和美國接觸。當然,我們也早就留好了后手,根本不怕特朗普事后翻臉或者后悔。所以雙方10多個小時的會議“拉鋸戰”,到最后也沒有在任何問題上讓步,僅僅是同意后面拉個“電話線”,以后再說。
為什么說有后手呢?在開會當天,巴西總統盧拉訪華,而巴西政府在出發前,給了外界一個消息,大致意思就是中國悄悄取消了對巴西多個大豆供應商的進口禁令。而大豆,恰恰是這次中美貿易戰里,中國精準反制特朗普基本盤的重要方向。巴西這次過來,瞅準的時間點,正好是中美脫鉤的時間點。可以幫助中國抵消很大一部分負面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