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廣東省水利廳獲悉,《廣東省水網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期公開發布,《規劃》提出構建廣東現代水網的規劃目標、總體布局、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廣東省水網建設和管理的指導性文件。
《規劃》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廣東水網總體格局,省級水網主骨架全面建成,與國家骨干網互聯互通,省市縣三級水網基本完善,構建與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務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基本建成與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相匹配的高品質供水、高水平安全、高質量生態的水網,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智慧化程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粵東地區建成與汕潮揭同城化發展相適應的區域統籌、江庫聯調、秀水長清的水網,打造碧水暢流、潮客交融的水脈文脈。
粵西地區建成與沿海經濟帶西翼高質量發展相協調的外引內連、多源互濟、集約高效的水網,建設具有熱帶田園特色的綠美水鄉,打造廣東現代水網建設的“粵西樣本”。
粵北地區建成與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相統一的調控有序、江河安瀾、綠色生態的水網,打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典范。展望2050年,全面建成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向往相適應、與廣東高質量發展要求相協調、具備世界領先水平的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水網。
《規劃》突出聯網、補網、強鏈,構建以“五縱五橫、百川百樞”為“綱目結”的廣東水網總體布局,打造集防洪、供水、灌溉、生態保護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安全韌性現代水網。
其中,以東江、西江、北江、韓江、鑒江等跨區域骨干江河水系為“縱”,以東深供水、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珠中江水資源一體化配置等跨區域骨干工程為“橫”,構建廣東水網之“綱”;以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重點中小河流、珠江三角洲網河區主要河道及分洪通道、區域水資源配置工程、大型灌區骨干渠系等為輸排水通道,織密廣東水網之“目”;以已建和規劃新建的大中型水庫、蓄滯洪區為重要調蓄節點,打牢廣東水網之“結”。
《規劃》提出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明確優化集約高效的水資源配置網、完善江河安瀾的防洪安全網、打造秀水長清的綠色生態網、建設優質普惠的農村水利網、構建智慧增效的數字孿生水網等五張網,并通過推進水網統籌融合發展、提升水網綜合管理能力、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完善水網多元籌資機制、加強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等措施,全面深化水利改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