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領導干部下基層是了解民情的最佳方式,但有時這條路并不平坦。我作為市長秘書,親眼目睹了上司在暗訪過程中經歷的驚心動魄一幕,那個普通的下午如何變成了一場生死較量,又如何在短短一個小時內扭轉乾坤。
血從洪市長的額頭上流下來,染紅了他那身普通的深藍色中山裝。四周圍著五六個彪形大漢,他們手里拿著鋼管和木棍,眼神中透著兇狠。洪市長的相機已經被摔在地上,碎片散落一地。
"你他媽是哪里來的記者?敢偷拍老子的工廠?"為首的光頭男子一把揪住洪市長的衣領,粗暴地將他推到墻上。
我躲在不遠處的車后,手心已經被汗水浸透。作為秘書,我遵照洪市長的指示,沒有暴露身份,但現在情況危急,我不得不做出決定。
"再問你一遍,誰派你來的?"光頭男子揚起手中的鋼管。
洪市長擦了擦嘴角的血,出人意料地笑了:"你打吧,打死了我看你往哪逃。"
他的鎮定讓那群人愣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復了兇相。
"給臉不要臉,兄弟們,給我上!"
看著那群人舉起武器向洪市長圍去,我果斷拿出手機,撥通了那個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能使用的號碼。
"代號青山,啟動緊急預案,坐標發送完畢。"我壓低聲音,快速說完,然后掛斷。
這時,一聲悶響傳來,洪市長被重重地打倒在地,他蜷縮著身體,試圖保護自己的頭部和要害。我的心跳幾乎要停止,但我知道,援兵很快就會到來。
這一切要從三天前說起。洪市長上任剛滿半年,以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為民辦實事的態度贏得了不少好評。但近期,他收到了多封關于城郊新鑫工業園區的舉報信,反映那里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和非法用工問題。
"張秘書,你說這些舉報信可信度有多高?"洪市長放下手中厚厚的一疊信件,沉思著問我。
"從形式上看很真實,字跡各不相同,內容也有細節差異,不像是統一組織的惡意舉報。"我分析道,"而且市環保局和勞動局的日常監測數據也顯示那個區域有異常。"
洪市長點點頭:"我來之前,那個區域的環評和勞動監察審批是誰負責的?"
"主要由前任分管副市長林志剛經手,現在他調任市政協副主席。"我回答。
"嗯,有意思。"洪市長微微瞇起眼睛,這是他思考問題時的習慣動作,"安排一下,后天我要實地暗訪,只帶你一個人去,別驚動任何人。"
我表示理解,但仍有擔憂:"市長,這樣會不會有風險?要不要通知公安局隨行保障?"
"不必了。"洪市長擺擺手,"先摸清情況再說,如果打草驚蛇,可能什么也查不到。再說了,我們只是去看看,能有什么風險?"
那時的我們都沒想到,這個決定差點讓洪市長付出生命的代價。
第三天,洪市長換上一身普通的中山裝,戴上口罩和帽子,乘坐我的私家車前往工業園區。為了避人耳目,連司機都沒帶。
車行至園區外圍時,刺鼻的化學氣味已經撲面而來。洪市長擰著眉頭,指著一條小路說:"從這邊進去,應該能看到排污口。"
我們沿著小路步行,很快發現了一個隱蔽的排水管,黑色的污水正源源不斷地流入附近的小河。洪市長拿出隨身攜帶的采樣瓶,小心地取了樣,又用相機拍下了排污口和周圍環境。
"這水的氣味和顏色都不對勁,很可能含有重金屬和有機溶劑。"洪市長皺著眉頭說,"走,我們再去看看工廠內部情況。"
我們繞到工業園區的后門,那里有一個小型倉庫區,幾名工人正在搬運貨物。洪市長悄悄接近,透過圍墻的縫隙拍攝著里面的情況。突然,一個聲音從背后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