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的外交之路一直走得非常艱難。盡管周總理等人鞠躬盡瘁,日夜操勞,但很多國際外交問題往往都牽扯復雜的利益合作和對抗問題,中國很難單方面去獨自改變一切,只能等待歷史機遇期的到來。
1974 年,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決定召開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中國代表團準備出席,這次出席意義重大。那么問題來了,誰擔任代表團的負責人呢?
毛主席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安排鄧小平擔任,沒想到江青因為此事在會議上大鬧,迫使毛主席出面才平息問題。而且毛主席還直言:“我死了,看你怎么辦?”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當時中國代表團之所以能參加此次會議,和70年代中國外交局面發生重大變化有關。
隨著美蘇關系越來越緊張,中美關系逐漸改善,歷史機遇期終于到來了。
1971年10月,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為中國打開外交困局創造了條件。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近,這讓很多原本對中國不滿的西方國家改變態度,極大地緩解了中國的外交壓力,等于又把壓力全甩給了蘇聯。
所以1974 年的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至關重要,中國代表團必須借助這次機會,向全世界傳達中國的聲音和態度,這是外交破冰的重要一局。
但令人無奈的是,擁有豐富外交經驗且在國際上很有聲望的周總理染了重病,情況不容樂觀,沒有辦法出國。只能在其他人中選拔一個得力之人,毛主席反復考慮了好幾天,決定推薦鄧小平擔此重任。于是在毛主席的要求下,鄧小平擔任代表團團長,喬冠華任顧問,這個安排沒有任何問題,符合實際情況。
但毛澤東考慮到當時國內的局勢比較微妙,還處于特殊時期,當時鄧小平剛恢復工作不久,還有人反對他。所以毛主席不方便公開表示是自己支持鄧小平擔任該職務,所以專門對外交部作出指示,提到“這件事不要講是我的意見,還是由外交部向中央提出為好。”外交部按照指示,向中央政治局呈送了關于代表團團長人選的請示報告。
江青看了報告后,第一時間提出反對。本來她就反對鄧小平復出,如今又讓鄧小平擔任這么重要的職務,她十分不滿。
于是她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請求見面詳談,毛主席看了信件,猜到了她的想法,于是直接回信表示:“不見還好些。過去多年同你談的,你有好些不執行,多見何益?你有特權,我死了,看你怎么辦?你也是個大事不討論、小事天天送的人。”這段話沒有明說,但已經提醒了她,不要反對這件事情。無奈她卻沒有聽懂,直接給外交部副部長王海容打電話,要求撤回這份請示報告,被王海容果斷回絕。她直接在電話里大罵王海容“昏了頭”。
在3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圍繞這份報告,參會領導除了江青,全都表示贊同,她直接在會議上大吵大鬧。
這件事傳開后,毛主席頗為不滿,他主動寫信提醒江青:“鄧小平同志出國是我的意見,你不要反對為好。小心謹慎,不要反對我的提議。”她看了信件后,這才意識到問題,不再提出任何反對意見,畢竟她能成為政治局領導,離不開毛主席的支持,這一點上,她還沒有犯糊涂。
接到任務后,鄧小平同喬冠華等外交部同志一起修改發言稿,鄧小平認為應該向世界亮明中國的主張,那就是不稱霸,于是他親自加上了這樣一段話:“中國現在不是,將來也不做超級大國,如果中國有朝一日變了顏色,變成一個超級大國,在世界上稱王稱霸,到處欺負大家,侵略大家,剝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應當給中國戴上一頂社會帝國主義的帽子,就應當揭露它,反對它,并且同中國人民一道,打倒它!”對于這段話,有人不太認可,但毛主席看了后,第一時間表示贊同,支持鄧小平的想法。
4月10日,在聯合國大廈的會場上,鄧小平講出了這段話,期間各國代表掌聲不斷,鄧小平還闡述了“三個世界”理論,用一番話團結了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
事后,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同鄧小平見面,提出了中美建交的具體方案,鄧小平給出積極回應,圓滿完成了外交任務。事實證明,毛主席在用人的問題上可以說是獨具慧眼,而江青卻把個人恩怨放到了國家利益的前面,為了反對而反對,人和人的差距,高下立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