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為虛構故事創作,部分細節經藝術處理,人物均為化名,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王美蘭手指顫抖著接過銀行的拆遷款轉賬憑證,300萬元的數字讓她老淚縱橫。整整大半輩子的積蓄加上拆遷補償,終于湊足了這筆錢。兒子張明和兒媳坐在一旁,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媽,您真的決定了?"張明小心翼翼地問。
王美蘭點點頭,又從包里取出另一張3萬元的支票,放在桌上:"這是給你妹妹的。"
兒子臉色微變,剛想說什么,王美蘭抬手制止:"分配就這樣定了。"
誰知三天后,當她看到文件第三頁最后一條,整個人如遭雷擊。
01
六月的一個下午,王美蘭坐在自家狹小的客廳里,周圍堆滿了打包好的紙箱。這套建于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是她和已故丈夫奮斗大半輩子的全部家當。雖然只有六十平米,卻承載了幾十年的家庭記憶。
"媽,您再檢查一下有沒有遺漏的東西,明天搬家公司就來了。"張明一邊整理著客廳的雜物,一邊提醒道。這個三十五歲的男人身材微胖,臉上寫滿了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絲期待。
王美蘭嘆了口氣,環顧著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屋:"差不多都收拾好了。這老房子住了這么多年,每個角落都是回憶啊。"
"媽,別感傷了。要不是趕上拆遷,我們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換大房子呢。"張明的妻子孫麗接過話茬,語氣中難掩興奮,"這次拆遷款加上您這些年的積蓄,咱們終于能買上像樣的房子了。"
王美蘭沒有回答,只是默默翻看著桌上的老照片。相片中,一家四口的合影定格在了二十年前。那時候,她的丈夫尚健在,一雙兒女正值青春年少,全家人其樂融融。物是人非,丈夫因病去世已十五年,兒子成家立業,女兒遠在他鄉,一家人再也沒有聚在一起拍過全家福。
"媽,您看這是我高中畢業那年,爸爸剛查出病沒多久。"張明坐到母親身邊,指著相冊中的一張照片說道。
王美蘭輕輕撫摸著照片中丈夫的臉:"你爸那時已經很瘦了,可還是堅持參加了你的畢業典禮。他一直說,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們兄妹倆成家立業,有個穩定的家。"
02
"媽,您放心,爸爸的心愿很快就能實現了。"張明眼中閃過一絲期待,"等拿到拆遷款,我和麗麗就能付首付買那套房子了。麗麗的肚子已經四個月,等孩子出生,咱一家人就能住進新房。"
提到即將出生的孫輩,王美蘭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是啊,你們的孩子出生,我就當上奶奶了。只是不知道你妹妹那邊什么時候也能有好消息。"
"小菊啊,她那么忙,估計短時間不會考慮這事。"張明隨口應道,表情卻略顯不自然,"對了媽,您跟小菊說過拆遷的事了嗎?"
王美蘭搖搖頭:"就簡單提了一下要拆遷了。你知道她在國外那個慈善組織工作,聯系少,等她回來再詳細說吧。"
"她什么時候回來?"孫麗插嘴問道。
"說是明天晚上到,正好趕上咱們搬進臨時安置房的第一天。"王美蘭邊說邊輕嘆一聲,"小菊這孩子,自從大學畢業就去了國外,一年到頭見不著幾次。前幾年你爺爺生病,她連最后一面都沒見上..."
張明聽出母親話里的責備,趕緊轉移話題:"媽,明天我和麗麗來接您去安置房。那邊雖然小點,但只住三個月左右。等拿到拆遷款,咱們就去看新房子。"
王美蘭點點頭,又看了一眼滿屋子的紙箱,眼中滿是不舍:"這么多年的東西,搬起來真費勁啊。"
"沒事,我叫幾個朋友來幫忙,很快就能搞定。"張明安慰道,然后壓低聲音,"對了,媽,那個事您考慮得怎么樣了?"
03
王美蘭知道兒子指的是什么,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復雜起來。她放下相冊,長嘆一口氣:"我都快六十了,這輩子沒啥追求了。你爸生前就常說,咱家就你們兄妹兩個孩子,家里的東西自然是你們的。"
"媽,您別這么說。"張明有些激動,"我是怕您錢不夠用。我和麗麗已經看好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大概需要四百多萬。首付三成,就是一百五十萬左右。我們手里有些積蓄,但差得還不少..."
孫麗在一旁接話:"媽,我們不是要您全出。就是希望您能多支持一點,畢竟現在房價這么高,我們兩口子工資有限,存不下多少錢。"
王美蘭眉頭微皺,看了看兒媳,又看了看兒子:"我能理解你們的難處。我一輩子沒求過啥,就希望你們兄妹倆能有個安穩的家。拆遷款加上我的積蓄,大概有三百萬左右。我想著..."
張明的眼睛一亮,急切地問道:"媽,您是說全部給我們做首付?"
王美蘭遲疑了一下:"也不是全部。你妹妹那邊,我得給她留一點。她雖然在國外,但終究是我的女兒。再說,這房子也有她的一份。"
聽到這話,張明的臉色頓時變了:"媽,小菊在國外工作,收入比我們高多了。她一年到頭也不回來看您幾次,憑什么還分拆遷款?再說了,這房子是您和爸的,您想怎么分配是您的權利。"
"就是,媽。"孫麗也幫腔道,"小菊在國外過得好著呢,用得著國內這點錢嗎?咱們家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買房子啊。"
04
王美蘭的臉色沉了下來:"無論怎樣,小菊都是我的女兒。你爸生前一直說,家里的東西要公平分配給你們兄妹倆。"
"媽,什么叫公平啊?"張明聲音提高了幾分,"我和麗麗留在您身邊照顧您這么多年,小菊呢?除了每年過年寄幾張賀卡,她什么時候真正關心過您的生活?去年您感冒住院,是我們日夜守在醫院,小菊呢?連個電話都沒打來!"
"別這么說你妹妹。"王美蘭皺眉道,"她工作忙,又遠在國外,有些事情難免照顧不到。"
孫麗見狀,趕緊打圓場:"媽,我們不是那個意思。就是覺得,小菊現在不缺錢,而我們確實急需買房子。這錢您花在我們身上,以后孩子出生了,也是用來照顧您孫子的啊。"
王美蘭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我想了很久,準備給你三百萬,給小菊三萬元。拆遷款加上我的積蓄,總共就這些。"
張明和孫麗對視一眼,臉上露出喜色。三百萬幾乎是全部的錢了,意味著他們不僅能付首付,還能有剩余裝修新房子。
"媽,您真是太好了!"張明激動地握住母親的手,"買了新房子,一定給您留最好的房間。等孩子出生,您就能享清福了。"
王美蘭欣慰地笑了笑,但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小菊那邊,等她回來我再解釋。希望她能理解。"
張明和孫麗又對視一眼,表情中帶著幾分竊喜和幾分擔憂。
05
第二天,在幾位熱心鄰居的幫助下,王美蘭一家順利搬進了臨時安置房。這是一套僅有四十平米的小戶型,比原來的老房子更加局促,但好在只是臨時住所。
"媽,您先休息一下,我去買點菜回來做飯。"安頓好母親后,孫麗對張明使了個眼色,兩人一起走出了安置房。
樓下的小花園里,孫麗壓低聲音問道:"你媽真決定了?三百萬全給我們?"
張明點點頭,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當然是真的。媽平時最疼我了,我可是她唯一的兒子,不給我給誰?"
"那你妹妹回來怎么辦?她要是不滿意鬧事怎么辦?"孫麗有些擔憂。
張明不屑地擺擺手:"她不滿意又能怎樣?錢是我媽的,她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再說,給小菊三萬已經很給面子了。那丫頭常年不著家,連爺爺去世都沒回來,還好意思要我家的錢?"
孫麗沉思片刻:"我怕她回來搞事情。你媽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
"你放心,我心里有數。"張明信心滿滿,"等拿到錢,我們就趕緊付首付,把新房子定下來。到時候一切都塵埃落定了,小菊回來也晚了。"
孫麗滿意地點點頭:"那咱們晚上就去再看看那套房子,爭取早點定下來。對了,你爸媽名下還有一些存款和股票吧?那些怎么辦?"
張明若有所思:"那些都是小錢,我媽平時都交給我打理。等拆遷款到賬后,我會建議媽把所有資產都交給我集中管理。"
"你真聰明。"孫麗贊許道,"這樣以后我們就不用擔心錢的問題了。"
06
晚上十一點半,門鈴響了。王美蘭急忙起身開門,一個背著雙肩包的年輕女子站在門外。她留著干練的短發,穿著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面容清秀但略顯疲憊。
"媽!"張麗一把抱住王美蘭,"好久不見,您看起來氣色不錯。"
王美蘭拉著女兒的手,上下打量著:"瘦了,國外是不是又沒好好吃飯?走,媽給你熱了飯,咱邊吃邊聊。"
張明和孫麗也走出來打招呼:"小菊,回來了啊。"語氣中帶著幾分客套。
張麗點點頭,簡單問候了哥哥嫂子后,跟著母親進了廚房。母女倆在廚房忙活著,不時傳出低聲交談和笑聲。
客廳里,張明和孫麗面面相覷。
"她回來多久?"孫麗小聲問道。
張明搖搖頭:"不清楚,應該不會太久。她工作忙,以前回來最多待一周就走了。"
"那正好,等她走了,我們就能安心處理拆遷款的事情了。"孫麗松了一口氣。
廚房里,王美蘭一邊給女兒盛飯,一邊問道:"國外工作還順利嗎?"
張麗點點頭:"挺好的,就是太忙了。這次請了兩周假,想多陪陪您。"
"兩周?"王美蘭驚訝道,"你以前回來最多待三五天就走了,這次怎么有這么長時間?"
張麗笑了笑:"因為聽說家里要拆遷了啊。那可是我長大的地方,我當然要回來看看,順便幫您處理一些事情。"
07
吃過飯,張麗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打量著這個臨時的家。張明和孫麗已經回房休息了,只有王美蘭還陪著女兒。
"媽,拆遷款大概有多少?"張麗直接問道。
王美蘭有些驚訝于女兒的直接,但還是回答道:"大概有兩百多萬,加上我這些年的積蓄,總共三百萬左右。"
"哦,那還不少。"張麗點點頭,"有什么打算嗎?"
王美蘭猶豫了一下,斟酌著用詞:"我和你哥商量過了,準備給他三百萬,幫他付首付買新房子。他們看中了一套不錯的三居室,環境挺好的。"
"三百萬?"張麗挑了挑眉毛,"那可是全部的錢啊。您自己不留一點養老嗎?"
王美蘭搖搖頭:"我都這把年紀了,花不了多少錢。以后我就跟你哥一家住一起,他們會照顧我。"
張麗沉默了片刻,然后問道:"那我呢?"
王美蘭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小菊,你在國外工作,收入比你哥高。而且你一年到頭也不回國幾次,用不著國內這點錢吧?不過,我想著你也是我女兒,留了三萬塊給你。"
"三萬?"張麗重復了一遍,臉上沒有任何驚訝或不滿,只是平靜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王美蘭有些不安地觀察著女兒的反應:"小菊,你不會生氣吧?我知道這樣分配不太公平,但你哥確實需要這筆錢買房子。等他們安定下來,以后有錢了,肯定會補償你的。"
張麗搖搖頭,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媽,沒事的。我理解您的難處。我確實不需要那么多錢,三萬就三萬吧。"
08
第二天上午,王美蘭一家四口來到了售樓處。張明和孫麗顯得異常興奮,不停地向售樓員打聽細節。張麗則安靜地跟在后面,觀察著每一個細節。
"這套房子總價四百三十萬,首付三成就是一百二十九萬。加上各種稅費和裝修,大概需要兩百萬左右。"售樓員熱情地介紹著,"現在交五萬定金,可以先鎖定這套房源。"
張明迫不及待地說:"好,我們現在就交定金。"說著,他掏出銀行卡遞給售樓員。
王美蘭看著兒子的舉動,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孫麗則一直緊挨著婆婆,不時在她耳邊說著什么,臉上滿是喜悅。
只有張麗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一切。當售樓員開始打印合同時,她突然走過去,仔細閱讀起合同條款。
"這合同是寫誰的名字?"張麗問道。
售樓員看了看張明:"按照流程,是購房人的名字。"
"那就是我哥張明的名字了?"張麗確認道。
"對,房子登記在我名下。"張明有些不耐煩地回答,似乎對妹妹的插手感到不滿。
張麗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只是轉頭問母親:"媽,您確定要把所有的錢都給哥哥買房子嗎?您自己真的不需要留一些養老嗎?"
王美蘭有些尷尬地看了看兒子,然后對女兒說:"小菊,這事我們已經商量好了。你哥需要這筆錢買房子,我以后就跟他們住一起,不用擔心養老問題。"
張麗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哥哥嫂子,然后說道:"媽,我尊重您的決定。不過,我建議您和哥哥簽一份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免將來有什么誤會。"
09
話音剛落,張明的臉色瞬間變了:"小菊,你這是什么意思?我是媽的親兒子,難道你懷疑我會虧待媽媽嗎?"
張麗平靜地回答:"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覺得,既然是這么大一筆錢,還是有個書面協議比較好。這也是對大家的保障。"
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孫麗忍不住插話:"小菊,你這話說得就不對了。我們照顧媽這么多年,難道還需要什么協議來約束嗎?這不是把我們當外人了嗎?"
王美蘭看出事情有些不妙,趕緊打圓場:"好了好了,都別吵了。小菊,我相信你哥哥會照顧好我的。簽不簽協議無所謂,我們是一家人。"
張麗看了看母親疲憊的臉龐,沒有再堅持。她只是輕輕地說:"媽,我尊重您的決定。不過,我希望您能考慮清楚,畢竟這關系到您下半輩子的生活。"
張明見狀,臉上的表情緩和了一些,但眼神中依然帶著不滿:"小菊,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媽的。你在國外工作,有什么資格來質疑我們?"
張麗沒有反駁,只是默默地走到一旁,掏出手機開始發信息。她的平靜反應似乎更加激怒了張明,但在母親的勸阻下,他最終沒有再說什么。
售樓員見狀,識趣地加快了手續辦理的速度。很快,五萬元的定金交付完畢,張明手里拿到了一份購房意向書。
"好了,這套房子現在正式為您預留了。"售樓員笑著說,"下周我們就可以簽正式合同,辦理按揭手續。"
10
從售樓處回來的路上,車里的氣氛異常沉默。張明開車,孫麗坐在副駕駛,而王美蘭和張麗則坐在后排。
"媽,我明天想去咱們的老房子看看。"張麗突然說道,打破了沉默,"雖然已經搬空了,但我還是想去看看最后一眼。"
王美蘭有些意外,但很快就點頭答應了:"好啊,那我陪你一起去。那畢竟是你長大的地方,有感情是正常的。"
張明從后視鏡看了一眼妹妹,皺了皺眉但沒說什么。孫麗則轉過頭來,勉強笑著說:"小菊,你有心了。不過那邊已經開始準備拆除了,可能不太安全。"
"沒事,我就是去看看,不會有危險的。"張麗平靜地回答。
晚上,當張明和孫麗去超市購物時,王美蘭終于有機會和女兒單獨談談。
"小菊,今天在售樓處的事情,媽希望你不要太在意。"王美蘭坐在女兒身邊,輕聲說道,"你哥就是那個性格,有話直說,其實心地不壞。"
張麗放下手中的書,看著母親蒼老的臉龐:"媽,我不是怪哥哥。我只是擔心您。這三百萬可是您的全部積蓄啊,就這么都給了哥哥,您自己怎么辦?"
王美蘭擺擺手:"我都這把年紀了,花不了多少錢。以后我就跟你哥一家住在一起,他們會照顧我的。"
"真的嗎?"張麗直視著母親的眼睛,"媽,您想過沒有,萬一哥哥和嫂子將來不照顧您了,您該怎么辦?"
王美蘭愣了一下,然后搖搖頭:"不會的,你哥是個孝順的孩子。這些年,是他一直在我身邊照顧我。"
張麗嘆了口氣:"媽,我不是說哥哥不好。但人心是會變的,尤其是當錢財已經到手之后。我只是希望您能為自己留一條后路。"
王美蘭沉默了片刻,終于下定決心說道:"小菊,有件事我得告訴你。其實,我和你哥已經簽了一份協議。"
張麗驚訝地看著母親:"什么協議?"
11
就在這時,張明和孫麗回來了。
張麗提出了另一個建議:"對了,媽,我有個想法。我手頭正好有點閑錢,想捐給一個山區兒童的慈善項目。您給我的三萬元,我也準備一起捐出去。您覺得怎么樣?"
王美蘭有些驚訝,但很快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啊,這是好事。我一直覺得你在國外做慈善工作很有意義,能幫助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張明和孫麗對視一眼,似乎對這個話題不太感興趣。張明敷衍地說了句"挺好的",就轉移了話題,開始討論新房子的裝修風格。
當天下午,正如張麗所說,她帶著母親去了老房子看最后一眼。這個她長大的地方即將被夷為平地,重新開始新的生命。
"媽,我明天要去一趟慈善機構,辦理捐款手續。"回來的路上,張麗對母親說,"您要一起去嗎?"
王美蘭想了想,搖搖頭:"不用了,我年紀大了,不想到處跑。你自己去吧,有什么事情回來告訴我就行。"
"那您需要辦一張新的銀行卡,專門存放您的那一百萬。"張麗建議道,"我可以幫您辦一個特殊賬戶,這樣更安全。"
王美蘭點點頭:"好啊,有你幫我真好。"
晚上,當所有人都睡下后,張明悄悄溜進了妹妹的房間。
"小菊,我有話要跟你說。"張明壓低聲音說道。
張麗放下手中的書,看著哥哥:"什么事?"
"關于媽只給我兩百萬的事情。"張明有些尷尬地搓著手,"我想請你幫個忙。"
張麗挑了挑眉毛:"什么忙?"
12
"你能不能勸勸媽,讓她還是按原計劃給我三百萬?"張明懇求道,"我和麗麗真的很需要這筆錢。如果媽只給我兩百萬,我們真的很難湊齊剩下的錢。"
張麗冷笑一聲:"哥,你不覺得你的要求太過分了嗎?媽已經幫你付了首付,還給了你額外的七十萬。剩下的錢,你和嫂子自己想辦法不行嗎?"
"你說得輕松!"張明急了,"我每個月到手才七千多,麗麗現在懷孕在家。家里的所有開支都靠我一個人。如果媽不給我那一百萬,我們真的很難撐下去。"
"那你們為什么要買這么貴的房子?為什么不考慮一個更便宜的?"張麗反問道。
張明無言以對,最后只能惱怒地說:"好,很好。我算是看清楚了。你從小就是這樣,表面上裝得很懂事,實際上卻一直在背后搞小動作。這次你回來,就是為了挑撥我和媽的關系,對吧?"
張麗搖搖頭,沒有反駁,只是簡單地說:"哥,你累了。回去休息吧。"
第二天一早,張麗就出門了,說是去慈善機構辦捐款手續。王美蘭本想陪她一起去,但張麗說路途遙遠,不想讓母親奔波,所以最終王美蘭留在了家里。
張明和孫麗表面上沒說什么,但私下里卻不停地嘀咕。尤其是孫麗,幾次試探性地問王美蘭:"媽,您真的決定只給我們兩百萬了嗎?"
王美蘭每次都很堅定地點頭:"是的,兩百萬已經夠你們付首付了。剩下的錢,我留著養老。"
"可是媽,裝修也需要不少錢啊。"孫麗不甘心地說,"您看,我們現在住的這個臨時安置房多簡陋。新房子肯定要好好裝修一下,這樣您住著才舒服啊。"
王美蘭搖搖頭:"裝修可以簡單一點,或者分期慢慢來。兩百萬已經是我能給的最多的了。"
13
中午時分,張麗回來了,臉上帶著輕松的表情。
"媽,捐款手續辦好了。"她笑著說,"慈善機構的人非常感謝您的捐款,說這筆錢將用于山區兒童的教育項目。"
王美蘭欣慰地點點頭:"好啊,能幫助那些山區的孩子是好事。"
下午,張麗提議帶母親去辦理那個特殊賬戶。王美蘭欣然同意,兩人一起去了銀行。在銀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王美蘭很快就辦理了這個特殊賬戶。按照協議,這筆錢只能由王美蘭本人操作,而且每次大額取款都需要進行身份驗證。
"媽,等拆遷款到賬后,您就把一百萬轉入這個賬戶。"張麗叮囑道,"記住,這個賬戶的存在,最好不要告訴哥哥和嫂子,以免他們有壓力。"
王美蘭點點頭,心里有了底氣:"好的,我知道了。謝謝你,小菊。"
第二天,張麗說她要回國外了。臨行前,她再次叮囑母親:"媽,記得我們說好的事情。有任何問題,隨時給我打電話。"
王美蘭點點頭,依依不舍地送別女兒:"你在國外好好照顧自己,有空常回來看看。"
張明和孫麗也出來送行,表面上客客氣氣,但眼神中卻透露著"總算走了"的如釋重負。
一周后,拆遷款終于到賬了。王美蘭收到短信通知后,立刻去了銀行。按照之前的約定,她將兩百萬轉給了兒子,剩下的一百萬則存入了那個特殊賬戶。
當天晚上,張明興高采烈地拿著銀行轉賬憑證回來:"媽,錢收到了!明天我們就去售樓處簽正式合同,下周就能辦理按揭手續了。"
王美蘭點點頭,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好啊,你們終于有自己的房子了。"
孫麗湊過來,小心翼翼地問道:"媽,您那一百萬...存哪里了?"
王美蘭警覺地看了一眼兒媳:"存銀行了,怎么了?"
孫麗趕緊擺手:"沒什么,就是關心一下。那筆錢畢竟是您的養老錢,得存好。"
接下來的幾天,張明和孫麗忙著和售樓處簽合同、辦理按揭手續,幾乎沒時間回家。王美蘭一個人在安置房里,有時會給女兒打電話,聊聊近況。
"小菊,你哥已經簽了購房合同,下個月就能拿到新房子了。"王美蘭在電話里說道,"他們已經開始計劃裝修的事情了。"
電話那頭,張麗的聲音傳來:"媽,那很好啊。您那一百萬安全嗎?"
"安全,都按你說的存進了那個特殊賬戶。"王美蘭回答,"你哥和你嫂子好像很好奇我把錢存哪了,但我沒告訴他們具體情況。"
張麗松了一口氣:"那就好。媽,記住,那筆錢是您的養老金,千萬不要輕易動用,更不要因為哥哥的要求就拿出來。"
幾天后,張明和孫麗興沖沖地回來,告訴王美蘭所有手續都已經辦完,新房子將在一個月后交付。
"媽,您看看我們的戶型圖。"張明展示著一張彩色的平面圖,"這間朝南的臥室將是您的房間,陽光最好,還有獨立的衛生間。"
王美蘭看著圖紙,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不錯,比我們現在住的地方好多了。"
14
孫麗在一旁補充道:"是啊,媽。等裝修好了,您就可以搬進去享清福了。對了,裝修的事情,您有什么特別的要求嗎?"
王美蘭搖搖頭:"沒什么特別要求,簡單舒適就好。你們按自己的想法來吧。"
張明和孫麗對視一眼,然后張明猶豫了一下,開口道:"媽,關于裝修費用...我們算了一下,大概需要八十萬左右。我們手里的錢不太夠,所以..."
王美蘭立刻明白了兒子的意思,臉色一變:"你們想讓我再出錢?"
"不是出全部,媽。"孫麗趕緊解釋道,"我們就是想借用一部分,等裝修好了,我們慢慢還您。"
王美蘭堅定地搖頭:"不行。我已經給了你們兩百萬,剩下的一百萬是我的養老金,不能動用。裝修可以簡單一點,或者分期慢慢來。"
面對母親的堅決拒絕,張明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媽,您真的不再考慮一下嗎?裝修費用也是必須的,不然新房子怎么住人?"
王美蘭依然堅持:"我的決定已經很明確了。兩百萬已經足夠買房子了,裝修可以簡單一點,或者分期來做。我這把年紀了,需要留點錢防備萬一。"
孫麗忍不住插嘴:"媽,您說的什么話?有我們在,您還需要防備什么萬一?您的養老由我們負責,您還留那么多錢干什么?"
王美蘭搖搖頭:"錢放在我自己手里,我心里踏實。"
張明和孫麗相視一眼,張明突然換了一種語氣:"媽,您是不是受了小菊的影響?她回來這幾天,是不是和您說了什么?"
"這和你妹妹沒關系。"王美蘭辯解道,"我只是覺得自己應該有點積蓄。"
"真的沒關系嗎?"張明冷笑一聲,"那您怎么解釋您和小菊偷偷去銀行的事?以為我不知道?您們是不是合謀把錢藏起來了?"
王美蘭臉色一變:"你...你怎么知道我們去銀行了?"
張明接著追問:"她是不是讓您把錢存進了什么特殊賬戶?還美其名曰'為了您的安全'?"
王美蘭驚訝地看著兒子:"你...你怎么會知道?"
"媽,您太天真了。"張明搖搖頭,露出一副痛心的表情,"您難道不知道,那種特殊賬戶其實是可以被他人操控的嗎?小菊所謂的'幫您保管',其實是在控制您的錢!"
"不可能!"王美蘭難以置信,"小菊不會這樣對我的。"
孫麗這時候也加入進來:"媽,您真的太單純了。那種特殊賬戶都是有貓膩的。銀行工作人員私底下和我們透露過,許多老人都是這樣被騙的。表面上說是為了老人的安全,實際上都是為了控制老人的財產。"
15
王美蘭的心開始動搖:"可是...小菊說那是為了防止別人動用我的錢..."
"防止誰?"張明冷笑道,"防止我和麗麗是嗎?我們是您的親人啊!而她呢?一年回來幾次?電話打幾個?這么多年,是誰一直照顧您?是誰陪您看病吃藥?是誰在您生病時寸步不離?"
王美蘭坐在沙發上,手足無措:"我...我不知道該相信誰了..."
張明見母親開始動搖,趕緊乘勝追擊:"媽,您想想,小菊為什么突然回國?為什么正好趕在拆遷款到賬的時候回來?她是早有預謀的!"
"不會的..."王美蘭喃喃自語,但語氣已經不那么堅定。
孫麗遞給王美蘭一杯水:"媽,您別生氣,消消氣。我們都是為了您好。那個特殊賬戶很可能是個陷阱,您最好查查那筆錢現在還在不在。"
王美蘭的手顫抖著拿起杯子:"你們的意思是...小菊可能已經拿走了我的錢?"
"很有可能。"張明嚴肅地點頭,"那個所謂的捐款,說不定也有問題。三萬塊雖然不多,但這事透著蹊蹺。我建議您去慈善機構看看,那筆捐款到底是怎么回事。萬一小菊用您的名義做了什么,您可就麻煩大了。"
經過兒子和兒媳的一番分析,王美蘭心中的疑慮越來越深。如果女兒真的圖謀不軌,那她辛苦攢下的養老金豈不是要打水漂了?
"可是...去哪里查呢?"王美蘭無助地問。
張明迅速查了一下:"那個慈善機構叫'陽光助學基金會',地址就在市中心。媽,要不我陪您去看看?"
王美蘭思索片刻,搖搖頭:"不用了,我自己去。如果真有問題,我得親自問清楚。"
第二天早上,王美蘭沒有告訴張明和孫麗,獨自一人來到了女兒提到過的"陽光助學基金會"。她的心情忐忑不安,一方面不愿相信女兒會欺騙自己,另一方面又被兒子和兒媳的話弄得滿腹疑慮。
陽光助學基金會的辦公室裝修簡潔大方,墻上掛滿了世界各地兒童的照片和救助項目的介紹。王美蘭徑直走向前臺。
王美蘭推開慈善機構的大門,雙腿發軟地走向服務臺。
"對不起,請問能取消昨天我女兒張麗的捐款嗎?那筆錢有問題..."
工作人員友善地搖頭:"女士,捐款已經轉入山區兒童基金賬戶,無法撤回了。"
王美蘭急得滿頭大汗:"不行,那錢關系到我兒子的房子和婚事!"
正當她激動爭辯時,一位記者模樣的年輕人走過來:"您好,請問您是張麗的母親嗎?我們正在做一期關于拆遷款分配的專題報道。"
記者遞給她一份文件:"您女兒提供了這個,說是您和兒子私下簽訂的協議書。想請您看看這份文件第三頁最后一條......"
王美蘭驚恐地看著那份協議書上最后一條條款,整個世界仿佛在眼前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