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展現徐匯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徐匯區融媒體中心聯合區委組織部、各街道(鎮),特別推出“向新而生 匯心前行——我在街區當書記”系列報道。通過街區書記的視角,記錄他們在基層治理中的創新舉措、為民服務的點滴故事,展現黨建引領下社區治理的豐碩成果。
在徐匯區中山西路與宜山路交錯的繁華街區,135家商鋪如繁星般點綴于13條道路間,這里不僅是商業活力的聚集地,更成為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場。這片繁華背后,愛建街區黨支部書記劉超的身影始終活躍——帶著筆記本走商戶、攥著方案聯部門、握著話筒邀議事,他用“關心之心、服務之心、凝聚之心”的“三心”理念,將街區的“千條線”織成一張“同心網”。
劉超走訪街區商戶
“街面雜物堆積、道路坑洼,顧客都不愿多停留。”一位商鋪經營者曾向走訪中的劉超傾訴,這樣的聲音并非個例。劉超帶著筆記本,用半個月走遍街區135家商鋪,彎腰記錄每一處坑洼路面、仰頭記下每一盞故障路燈,更將商戶對政策“看不見、摸不著”的焦慮一一收進臺賬。隨即,一場聯合街道社管辦、城運中心的專項整治行動迅速展開:清理街面雜物、修復破損路面,商戶門前煥然一新。與此同時,劉超還化身“政策快遞員”,他安排專人通過街區微信群實時推送減免費用、技能培訓等政策,自己則化身“政策主播”,用語音條一條條拆解細則,讓商戶不再錯過“及時雨”。
街區開展冬季送溫暖活動
關心關愛新興領域群體
服務的溫度不止于此。冬日里,一杯熱茶、一件棉衣,從“愛吾家暖心站”傳遞到外賣員、快遞小哥手中;平日里,創意手工、公益課堂等活動,點亮新興就業群體的業余生活。這一方暖心陣地,成為街區服務的“樞紐站”。為盤活資源,劉超主動叩開上海榮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大門,爭取企業黨支部結對共建,引入志愿理發、義診服務,讓街區的溫情從商戶蔓延至整條街。
街區開展結對共建簽約工作
愛建街區召開議事協商會
如何讓商戶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愛建街區的答案是:搭建議事平臺,凝聚共識。每月一次的街區議事會上,商戶代表、居民代表與相關單位圍坐一堂,從環境整治方案到文化活動策劃,每一條建議都被認真傾聽。黨員帶頭示范,商戶紛紛加入清潔行動、活動籌備,曾經的“各家自掃門前雪”逐漸轉變為“眾人拾柴火焰高”。
街區為漕溪路258弄保租房項目租客提供政策咨詢
收到來自商戶老板的入黨申請書
中山西路上開了十年的餐飲店老板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保租房社區里在黨50年的老黨員也主動到街區黨支部報到。在這片充滿煙火氣的街區里,黨支部就像一根“繡花針”,穿起商戶、居民、企業的心,讓“同心圓”的半徑不斷延伸。劉超告訴記者:“‘愛吾家暖心站’將推出更多定制化服務,滿足新興群體需求;我們還要深化與周邊社區的聯動,讓資源流動起來。”從“走訪聽需”到“精準服務”,從“單向管理”到“多元共治”,愛建街區的改變看得見、摸得著。如今,這顆“同心圓”正越畫越大——商戶的笑臉多了,街區的“煙火氣”濃了,一幅基層治理的鮮活畫卷在此徐徐展開。
記者:姚麗敏
照片由田林街道提供
編輯:陳海笑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