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18日,2025年國際劍聯花劍大獎賽(上海站)將在上海市松江區舉行。國際劍聯本賽季花劍項目共設八站,中國上海站是收官戰,共有209名男子運動員和163名女子運動員報名參賽。
這是上海第21次舉辦國際劍聯頂級花劍賽事,今年賽事將首次走進松江區,旨在依托“上海之根”文化底蘊,大力推廣擊劍運動、打造文旅商體展融合新標桿。
作為國家體育總局A類國際賽事,2025年國際劍聯花劍大獎賽(上海站)由國際擊劍聯合會主辦,中國擊劍協會、上海市體育局、松江區人民政府承辦,松江區體育局、松江區體育總會和岳陽街道辦事處協辦。
星光熠熠 世界頂級選手云集松江
本次賽事堪稱花劍界“夢之隊”集結。男子賽場,現世界排名前16的頂尖選手全員出戰,巴黎奧運會男子個人冠亞季軍更是齊聚松江:兩屆奧運冠軍、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香港“劍神”張家朗將重返“福地”上海,劍指衛冕;上一站秘魯利馬站冠軍、巴黎奧運會亞軍、意大利選手Filippo MACCHI,以及世界排名第二、巴黎奧運會季軍、美國劍客Nick ITKIN,皆攜雷霆之勢而來,冠軍之爭一觸即發。
女子陣營同樣高手如林,世界排名前16的選手中有14人悉數報名。美國選手Lee KIEFER作為東京和巴黎兩屆奧運會個人冠軍、現世界排名第一,她早在2016年便在上海站折桂,此后曾三次在此獲得季軍,對上海站有著深厚的感情。現排名世界第二的意大利選手Martina FAVARETTO作為上屆比賽的衛冕冠軍,自然希望成功守擂。加拿大劍手Eleanor HARVEY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這位上海站的“老朋友”在2018年上海站收獲季軍,如今排名世界第三,她也期待在松江取得更好成績。
以賽促練 中國隊全力出擊謀突破
自2002年上海首次舉辦國際劍聯花劍世界杯系列賽以來,歷經多年發展,賽事不斷升級。2015年起,國際劍聯全新賽事體系將上海站賽事升級為大獎賽,只設個人賽,積分系數大幅提升。如今,上海站賽事憑借豐富的辦賽經驗和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已成為國際劍聯花劍項目的核心賽事之一。回顧歷史,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曾在此摘得金牌,其中意大利隊在男、女金牌榜上獨占鰲頭,中國男花選手董兆致更是在2004年勇奪金牌,書寫了中國擊劍的輝煌篇章。
東道主中國隊此次將派出男、女各20名選手滿額參賽,全力爭取國際劍聯個人積分,提高世界排名,為本賽季最重要的兩項大賽——世錦賽和亞錦賽做好準備,同時也借此檢驗前期訓練成果。
中國擊劍協會主席王海濱表示,為進一步強化后輩人才培養,協會特別選拔了本年度參加世青少賽、亞青少賽以及國內成年組個人實時積分靠前的運動員參賽,充分利用東道主參賽名額,為國內優秀年輕劍手搭建與世界高手切磋交流的寶貴平臺。
感受魅力 在“上海之根”享視覺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國際劍聯花劍大獎賽(上海站)首次在松江區舉辦,并且創新采用雙會場模式。5月16日至18日的小組賽至1/4決賽階段,將在松江體育中心舉行;而5月18日的半決賽及決賽則選址于廣富林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讓體育競技與歷史文化深度交融。
松江區是上海的西南門戶,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蓬勃的發展活力,被譽為“上海之根、滬上之巔、浦江之首、花園之城、大學之府、制造重鎮”。作為上海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區、高端制造業的核心主陣地以及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的策源地,松江在上海發展特別是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前,松江區正致力于打造“文旅商體展”融合聯動發展新空間,形成資源集聚、拉動消費的良性循環。
廣富林文化公園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被譽為“攬盡上海千年歷史”之地,它填補了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譜系的空白,是上海悠久歷史與燦爛文明的鮮活見證。如今,廣富林文化公園內特色景點與博物館林立,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本次賽事決賽將與廣富林文化公園景觀巧妙結合,打造沉浸式觀賽體驗。同時,賽事主辦方也熱忱歡迎世界優秀花劍選手在參賽之余,深度游覽松江,全方位了解上海的歷史與現代風貌。
2025年國際劍聯花劍大獎賽(上海站)不僅是一場匯聚全球頂尖劍客的體育盛會,更是一次文旅商體展融合的創新實踐。它將為全球花劍愛好者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也必將為擊劍運動在上海乃至中國的推廣與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