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一個人的真正價值,往往在失去時才被看見。"這句話用在職場上再貼切不過了。多少年來,我們苦心經營的工作關系,在離開的那一刻才顯露出真相;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奉獻與付出,只有當它們消失時,才被真正珍視。我親身經歷的一場退休風波,或許能給正在職場中奮斗的你一些啟示。
"老李,能回來幫個忙嗎?機器又出問題了,急著交貨呢。"手機里傳來趙總急切的聲音。
我愣了一下,看了看墻上的掛鐘——下午三點整。這個時間,我本該在太極拳班上舒展筋骨,享受剛退休的閑適時光。可誰料到,我拿到退休證不到五個小時,公司就打來了求援電話。
"趙總,我已經退休了。"我平靜地提醒他。
"我知道,我知道,"趙總的聲音帶著懇求,"可那臺老設備就你最熟悉,新來的小張完全搞不定。這批貨要是耽誤了,公司得損失幾十萬啊!"
我沉默了。那臺設備確實是我負責了近二十年的"老伙計",它的脾氣秉性,恐怕這世上沒人比我更了解了。但現在,我已經是個退休人員,不再屬于那家工廠,也沒有義務為他們解決問題。
"老李?你還在聽嗎?"趙總見我不回應,聲音更加焦急,"咱們這么多年交情,幫幫忙行嗎?我派車去接你。"
交情?我在心里冷笑一聲。三個月前,當我申請退休前安排幾個徒弟接手技術時,趙總一口回絕,說公司效益不好,不能再增加人力成本。一個月前,我提出整理多年工作經驗編寫一本操作手冊,他也以"浪費時間"為由否決了。直到昨天的歡送會上,他還在講"公司會更上一層樓"的場面話,絲毫沒有對我這個老員工即將帶走的經驗表露出半點擔憂。
現在,機器壞了,新人搞不定了,就想起我來了?
"趙總,我正和老伴在郊外踏青呢,今天可能不方便。"我撒了個小謊,想看看他的反應。
"李師傅,事關公司生死存亡啊!"趙總的聲音更急了,甚至帶上了哭腔,"我給你一萬塊錢顧問費,就幫這一次忙,行嗎?"
一萬塊顧問費?這個數字讓我眉頭一挑。在我退休前的工資標準,這幾乎等于兩個月的薪水了。但在這筆誘人報酬的背后,我感受到的卻是深深的不尊重。
"趙總,"我深吸一口氣,"那臺設備出問題了,我知道怎么解決。但我想問問你,如果今天我在外地,或者生病住院了,你打算怎么辦?"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那...那可能只能停產等備件了,起碼得耽誤三五天。"
"那為什么在我退休前,你不愿意多培養幾個懂設備的員工?為什么拒絕我編寫操作手冊的建議?"我的聲音很平靜,但每個字都像一把刀,直指問題核心。
趙總又沉默了,這次更長,幾乎能聽到他急促的呼吸聲。
"老李,之前是我目光短淺,考慮不周。"他的語氣軟了下來,"現在公司確實遇到困難了,您能不能先幫這一次?以后的事我們再好好規劃。"
我看了看茶幾上擺放的退休證和歡送會上同事們送的紀念品,心中五味雜陳。三十年的工廠生涯,對那臺設備的熟悉程度幾乎達到了人機合一的境界。理智告訴我應該拒絕,但情感上,我又不忍心看著曾經共事多年的同事們因為停產而受罰。
"趙總,"我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決定,"我—"
正當我要說出答案時,電話里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接著是趙總對著旁人的訓斥:"什么?備件找到了?那你們怎么不早說!"
電話那頭亂作一團,過了好一會兒,趙總才尷尬地回到通話中:"那個...老李啊,可能暫時不用麻煩你了,他們剛才在倉庫角落找到一個備件..."
我握著電話的手緊了又松,一種復雜的情緒在胸腔翻涌。原來,我這個"救命稻草"這么快就不需要了?可轉念一想,如果備件真找到了,那我確實可以安心享受退休生活了。
"那就好。"我淡淡地說。
"不過..."趙總話鋒一轉,聲音又帶上了之前的懇求,"那個備件是舊的,能不能讓你遠程指導一下小張安裝?我開視頻給你看。"
我剛升起的一絲輕松感又被澆熄了。果然,沒那么容易擺脫啊。
"行。"我簡短地答應了,然后走到陽臺,接通了趙總發來的視頻通話,準備遠程指導。誰知畫面剛一連接,我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