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王博士的手指觸碰墨鱗的鱗片時,他的表情凝固了。
林雨萱感到一股寒意從脊背爬上來。
博物館的燈光下,"墨鱗"安靜地停在檢查臺上,黑亮的身體像流動的墨汁。
"你從哪里得到它的?"
王博士的聲音帶著不自然的顫抖。
林雨萱回憶起七年前的那個秋日,她在公園偶遇的黑色小生命。
王博士緩緩直起身,他的手明顯發顫:"這根本不是蛇。"
01
上海的秋天總是讓林雨萱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孤獨。
三十二歲,一個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在別人眼里算是成功的女性。
可她知道,那些光鮮亮麗的背后,是一個人面對空蕩公寓的夜晚。
周末的世紀公園成了她逃避現實的避風港。
枯黃的落葉鋪滿小徑,踩上去發出清脆的聲響,像是在提醒她時間的流逝。
那天,如果不是她突然決定繞道人工湖的小路,也許就不會遇見改變她生命的那個小生命。
湖邊的雜草叢中,一個幾乎干涸的透明塑料盒格外顯眼。
林雨萱本想走過去,但一種莫名的直覺讓她停下了腳步。
她小心翼翼地靠近,看到盒子里有一條細長的黑色生物,弱弱地蜷縮著。
"是條蛇?"林雨萱自言自語,她天生對爬行動物有種本能的恐懼。
但那條小"蛇"似乎已經奄奄一息了,黑色的鱗片失去了應有的光澤,身體幾乎不動,只有微弱的呼吸證明它還活著。
林雨萱蹲下身,仔細觀察這個被遺棄的生命。
透明盒子邊緣有一些中文和外文的標簽殘片,她猜測這可能是某些非法寵物販子丟棄的"商品"。
"真可憐,就這樣被扔在這里等死嗎?"她自言自語。
一陣秋風吹過,林雨萱不自覺地拉緊了外套。
如果她就這樣離開,這條小蛇恐怕活不過今晚。
猶豫再三,她深吸一口氣,用隨身帶的紙巾小心地把塑料盒整個拿起來。
盒子很輕,那條小蛇沒有任何反抗的跡象,只是微微顫動了一下身體。
"別怕,我不會傷害你的。"林雨萱輕聲說,話一出口她就覺得自己有點可笑,對一條蛇說這種話。
可那一刻,她仿佛看到小蛇的眼睛里閃過一絲理解的光芒。
回家的路上,林雨萱的心跳始終沒有平靜下來。
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帶一條蛇回家,這完全違背了她的本能。
公寓里,林雨萱找出一個大玻璃碗,倒入一些溫水,小心翼翼地把小蛇放了進去。
"你需要水吧?蛇是喜歡水的,對嗎?"她不確定地自問。
小蛇在水中似乎舒展了一些,微微擺動著身體。
林雨萱驚奇地發現,它的皮膚在水中呈現出一種奇特的藍黑色光澤,像是緞子一般細膩。
"我應該給你起個名字......"林雨萱盯著碗中游動的身影,"墨鱗,就叫你墨鱗吧。"
墨鱗,這個突然闖入她生活的小生命,讓她第一次感到了一種奇特的責任感。
02
第二天一早,林雨萱就去了附近的寵物店。
店員看到她手機里墨鱗的照片,表情有些困惑。
"這看起來有點像水蛇,但又有些不太一樣,"店員說,"你在哪里找到它的?"
"公園里,被人丟棄了。"林雨萱如實回答。
"可能是某種特殊品種吧,很多人喜歡養一些稀奇古怪的寵物,養不了就隨便丟棄。"
店員搖搖頭,"不管怎樣,它需要一個合適的生活環境。"
在店員的建議下,林雨萱購買了一個中型爬蟲生態箱,各種裝飾物,還有適合小型蛇類的食物。
回到家,她按照店員的指導,用水和陸地造景組合,制作了一個半水半陸的環境,希望墨鱗能適應。
讓林雨萱驚訝的是,當她把墨鱗放入新家時,這條小"蛇"似乎表現出了明顯的喜悅,在水中快速游動,接著又爬上石頭,像是在探索每一個角落。
"你喜歡你的新家嗎?"林雨萱輕聲問,墨鱗停下動作,黑亮的眼睛似乎真的在看著她。
這個小動作讓林雨萱心頭一顫,"你能聽懂我說話?"
墨鱗沒有再做出回應,只是靜靜地盤踞在石頭上,黑色的身體在燈光下閃爍著奇異的光澤。
那晚,林雨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夢里,墨鱗變成了一條巨大的黑龍,帶著她飛越高山和海洋,飛向遙遠的地方。
醒來后,她對著天花板發了好一會兒呆,腦海中回蕩著夢中墨鱗低沉的聲音:"帶我回家。"
接下來的日子,林雨萱逐漸適應了與墨鱗共處的生活。
起初,她每次喂食都要鼓起極大的勇氣,手抖得幾乎拿不穩鑷子。
但隨著時間流逝,她開始享受觀察墨鱗進食的過程。
它有一種近乎優雅的進食方式,不像她想象中蛇吞食獵物那樣猙獰。
一個月后,林雨萱發現墨鱗已經成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墨鱗,跟它說說今天發生的事。
"今天客戶又拒絕了我們的方案,"她對盤踞在石頭上的墨鱗說,"明明是最好的創意,他們就是不懂欣賞。"
墨鱗似乎真的在聽,它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林雨萱,不時還會輕輕擺動身體,像是在回應。
林雨萱開始在網上搜索關于蛇的知識,希望能更好地照顧墨鱗。
她加入了一些爬行動物愛好者的論壇,分享墨鱗的照片,詢問飼養經驗。
"這是什么品種的蛇?看起來很特別。"論壇里有人問道。
"不確定,是在公園撿到的。"林雨萱回復。
"體型和鱗片結構不太像常見的蛇種,顏色也很獨特。有沒有更多照片?"
03
林雨萱發了更多墨鱗的特寫,引來一片討論。
大多數人都說從未見過這種蛇,有人猜測可能是某種罕見的變種或雜交品種。
"不管你是什么,我都會好好照顧你的。"晚上,林雨萱對墨鱗說。
墨鱗似乎理解了她的話,游到玻璃前,輕輕貼在上面,像是在親近她。
這一幕讓林雨萱決定為墨鱗開一個社交媒體賬號,記錄它的日常生活。
她給賬號取名"墨鱗日記",第一篇帖子是墨鱗盤在石頭上曬太陽的照片,配文:"不知名小蛇的城市生活,第一天。"
令林雨萱驚訝的是,這個賬號很快吸引了不少關注。
人們被墨鱗獨特的外表和林雨萱講述的故事吸引,紛紛留言表示喜愛。
甚至有專業的爬行動物飼養者給她提供建議,幫她改進墨鱗的生活環境。
"你成網紅了,墨鱗。"林雨萱笑著對生態箱里的小家伙說。
隨著時間推移,林雨萱發現墨鱗的一些行為越來越讓她困惑。
首先,墨鱗的生長速度極其緩慢,兩年過去,它的體型幾乎沒有明顯變化,這與她了解的蛇類生長規律不符。
第二,墨鱗能在水下停留異常長的時間,有時甚至整晚都在水底一動不動,第二天早上才重新爬上石頭。
第三,也是最奇怪的,墨鱗的皮膚會隨著情緒或環境變化而微妙地改變顏色。通常是深黑色,但當它興奮或緊張時,會呈現出帶有藍色或紫色光澤的黑色。
"你真的是條蛇嗎?"有一天晚上,林雨萱盯著生態箱里的墨鱗,喃喃自語。
就在那一刻,墨鱗做了一件讓林雨萱徹底震驚的事,它發出了一種輕柔的,類似鳥叫的聲音。
林雨萱瞪大了眼睛:"蛇會叫?"
她立刻上網搜索,發現雖然有些蛇會發出嘶嘶聲,但絕對不會發出鳥叫般的聲音。
"墨鱗,你到底是什么?"林雨萱隔著玻璃,與墨鱗對視,那雙黑亮的眼睛里似乎藏著無數秘密。
林雨萱沒有告訴網友們墨鱗會發出聲音的事,她擔心這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但私下里,她開始更仔細地觀察和記錄墨鱗的一切異常行為。
三年過去,墨鱗已經完全融入了林雨萱的生活。
她升職加薪,搬進了更大的公寓,為墨鱗準備了一個占據半個墻面的大型生態箱,里面有更復雜的水陸環境,甚至安裝了模擬自然光照的燈光系統。
"怎么樣,喜歡新家嗎?"林雨萱看著墨鱗在新環境中探索,笑著問。
墨鱗游到玻璃前,輕輕點頭,眼睛里閃爍著林雨萱熟悉的光芒。
04
這些年,林雨萱越來越確信墨鱗能聽懂她說的話,雖然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瘋狂。
有時,林雨萱會對著墨鱗傾訴自己的煩惱和喜悅,仿佛它是她最好的聽眾。
奇怪的是,每當她情緒低落時,墨鱗總會游到玻璃前,輕輕碰觸,像是在安慰她。
"你真的很特別,對嗎?"林雨萱常常這樣問墨鱗,而墨鱗會以一種幾乎是人性化的方式回應她。
輕輕點頭,或者發出那種奇特的鳥叫聲。
林雨萱的社交圈因為工作關系擴大了不少,但她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過墨鱗的特殊之處。
在別人面前,墨鱗只是她養的一條普通寵物蛇。
"你為什么養蛇?"新認識的朋友常這樣問她,表情中帶著難以掩飾的驚訝和一絲恐懼。
"緣分吧,"林雨萱總是笑著回答,"其實它很溫順,完全不可怕。"
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她與墨鱗之間的聯系,只有在社交媒體上,那些關注"墨鱗日記"的粉絲們才會表示理解和支持。
有人甚至在評論中寫道:"看得出來,你們之間有種特別的羈絆。"
第五年冬天,林雨萱第一次帶墨鱗去見了獸醫。
"我從沒見過這樣的蛇,"獸醫說,皺著眉頭檢查墨鱗,"鱗片排列很獨特,體溫也比一般爬行動物高。你確定這是條蛇?"
"我一直以為是,"林雨萱說,"有什么問題嗎?"
"它很健康,只是......"獸醫遲疑了一下,"或許你應該咨詢一下專業的爬行動物專家。這個物種看起來很特別,可能需要特殊的照顧。"
林雨萱沒有太在意獸醫的建議。墨鱗看起來很健康,活潑,這就足夠了。
第六年,林雨萱的"墨鱗日記"已經積累了十萬粉絲。她定期分享墨鱗的日常,甚至開始收到一些商業合作邀請。
墨鱗成了一個小小的網紅,吸引了不少爬行動物愛好者的關注。
有一天,一個自稱是生物學研究生的粉絲給她發了私信:"你的'蛇'真的很特別,我一直在研究爬行動物,但從未見過這種類型。它的行為模式和外觀特征都很獨特,你有沒有考慮過它可能不是普通的蛇?"
林雨萱猶豫了一下,回復道:"你覺得它會是什么?"
"不確定,但有些特征更像兩棲動物或者某種特殊的蜥蜴。如果方便的話,能發一些它的特寫照片給我嗎?特別是頭部和鱗片的細節。"
林雨萱照做了,過了幾天,那個研究生回復:"這真的很奇怪,它的某些特征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爬行動物分類。你有沒有考慮過咨詢專業的生物學家或者自然博物館的專家?"
林雨萱把這條消息截圖給墨鱗看:"你聽到了嗎?有人說你很特別,不是普通的蛇。"
墨鱗靜靜地看著她,眼睛里閃爍著林雨萱無法解讀的光芒。
05
那天晚上,林雨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夢里,墨鱗變成了一個模糊的人形,對她說:"帶我回家。"
醒來后,她躺在床上,莫名其妙地流下眼淚。
第七年冬天,上海遭遇了異常寒冷的天氣。
即使有恒溫設備,林雨萱的公寓也比往常冷了不少。
墨鱗開始表現出不安,食欲不振,經常一動不動地盤踞在生態箱的角落。
"你不舒服嗎?"林雨萱擔心地問,輕輕敲了敲玻璃。
墨鱗抬起頭看了她一眼,眼神中充滿疲憊,然后又低下頭,繼續保持不動。
林雨萱注意到墨鱗的皮膚開始異常脫落,不是正常的蛻皮,而是一塊塊地剝離,露出下面淡藍色的新皮。
晚上,墨鱗會發出從未有過的奇怪聲音,不再是那種類似鳥叫的聲音,而是更低沉,幾乎像是某種語言的呢喃。
"我需要幫助,"林雨萱自言自語,"墨鱗病了。"
她登錄爬行動物愛好者論壇,詳細描述了墨鱗的癥狀,尋求建議。
"聽起來不像普通的蛇類疾病,"一個資深飼養者回復,"建議立刻咨詢專業人士。上海自然博物館有個王博士,專門研究爬行和兩棲動物,或許他能幫上忙。"
林雨萱聯系上了王博士,發了墨鱗的照片和視頻。
王博士的回復很快:"這個生物很特別,我需要親自看看。明天你能帶它來博物館嗎?"
第二天,林雨萱小心翼翼地把墨鱗裝進專用的攜帶箱,趕往自然博物館。
王博士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戴著厚厚的眼鏡,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他接過裝著墨鱗的箱子,小心地打開。
"你說你養它七年了?"王博士問,同時仔細觀察箱子里的墨鱗。
"是的,在公園撿到的,以為是被遺棄的寵物蛇。"林雨萱回答。
王博士輕輕地把墨鱗取出,放在檢查臺上。
墨鱗沒有反抗,只是安靜地躺著,黑亮的眼睛盯著天花板。
王博士拿出放大鏡,仔細查看墨鱗的鱗片和頭部結構。
他的表情越來越凝重,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
"它一直都這么安靜嗎?"王博士問。
"不,平時很活潑,最近才變得這樣。"林雨萱越來越擔心,"它病得很重嗎?"
王博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繼續檢查。
他用一個小鑷子輕輕碰觸墨鱗的身體各個部位,觀察反應。
接著,他拿出一個特殊的儀器,似乎在測量什么。
整個過程中,墨鱗一直很配合,只有當王博士觸碰它頭部某個特定區域時,它才會輕微顫抖,發出那種奇怪的低沉聲音。
06
"非常有趣,"王博士喃喃自語,"這個聲帶結構......"
王博士的手指觸碰墨鱗的鱗片時,他的表情凝固了。
林雨萱感到一股寒意從脊背爬上來。
博物館的燈光下,"墨鱗"安靜地停在檢查臺上,黑亮的身體像流動的墨汁。
"你從哪里得到它的?"王博士的聲音帶著不自然的顫抖。
林雨萱再次回憶起七年前的那個秋日,她在公園偶遇的黑色小生命。
"世紀公園,人工湖邊,它被放在一個干涸的塑料盒里,奄奄一息。"
王博士緩緩直起身,他的手明顯發顫,隨后他驚呼一聲,"這根本不是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