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賬本的第一頁寫著"張揚借款記錄",下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二十年來張揚向父母借錢的每一筆數據:日期、金額、用途、是否歸還。幾乎所有條目的"歸還"欄都是空白的。
最令人震驚的是賬本最后一頁的匯總:二十年間,張揚從父母那里拿走了將近三百萬元!這個數字讓張謙倒吸一口冷氣——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可能都沒有這么多!
他顫抖著打開第一封信,信封上寫著"致我們親愛的兒子們"。當他讀到信的開頭時,整個人如遭雷擊,僵在原地...
張揚推門而入,看見弟弟呆坐在地上,面前散落著文件。
"你在干什么?找到值錢的東西了?"他走過去,俯身查看。
當他看清賬本和信件的內容,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這...這不可能..."
他抓起父親的信,當讀到第一段時,雙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信紙從指間滑落...
二十年前,張家還是個讓人羨慕的幸福之家。
張父是當地一家國企的中層干部,張母在醫院做護士長。一對雙胞胎兒子聰明活潑,家境殷實,生活美滿。
然而命運的轉折從張揚高考落榜那年開始。
"沒考上就沒考上,還有明年呢。"張父安慰大兒子。
張揚卻不以為然:"誰說我還要考?開什么玩笑!讀書那么辛苦,還不如直接工作。"
張母勸道:"工作哪有那么容易?沒有文憑,能找到什么好工作?"
"放心吧,我有的是辦法。"張揚拍拍胸脯,滿不在乎。
與此同時,弟弟張謙順利考入省重點大學,成為全家的驕傲。兩兄弟從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張謙在大學努力學習,假期還打工貼補家用;張揚則在社會上游手好閑,換了一份又一份工作,沒一個做得長久。
"爸,我想做生意,借我兩萬塊錢。"這是張揚第一次向父母要錢。
張父猶豫了:"你有什么計劃?"
"開網吧!現在網吧特別賺錢,回本快,保證半年就還你!"
看著兒子信誓旦旦的樣子,張父最終妥協了。然而半年后,網吧因為經營不善關門大吉,張揚的錢打了水漂。
"沒事,年輕人嘛,失敗很正常。"張父寬慰道,"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下次會成功的。"
下一次很快就來了。張揚又瞄準了餐飲業,向父母要了五萬塊"最后一次創業資金"。
"這次我學乖了,找了有經驗的合伙人,肯定能成!"
結果可想而知,餐廳開張不到三個月就倒閉了,張揚的合伙人卷款潛逃。
接下來的日子里,張揚的"創業"項目越來越離譜:代理保健品、傳銷、地下賭場...每次失敗后,他都會回到父母身邊,理直氣壯地伸手要錢。
"爸,媽,你們不幫我,誰幫我?我可是你們親兒子啊!"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父張母的積蓄逐漸被掏空。他們從雙職工家庭變成了維持基本生活都困難的老人。
張父因為長期操勞,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不得不提前退休;張母的關節炎越來越嚴重,握針管的手都會顫抖。但面對大兒子的索要,他們仍舊有求必應。
與此同時,弟弟張謙大學畢業后,在一家外企找到了穩定的工作。他每個月都會寄錢回家,資助父母的生活和醫藥費。
"爸,媽,我這個月發獎金了,給你們買了些補品。"張謙每次回家都會帶禮物。
"你自己留著用吧,我們不缺。"張母推辭道。
"怎么會不缺?我知道您的關節炎藥很貴,爸的心臟病也需要長期用藥。"
每當看到父母的生活條件,張謙都心如刀絞。曾經寬敞明亮的家,如今變得擁擠破舊;父母的衣服穿了又穿,鞋子補了又補;冰箱里只有最便宜的蔬菜,很少見到肉類。
"哥哥最近還好嗎?"張謙小心翼翼地問。
父母對視一眼,勉強笑道:"挺好的,說是有個新項目,可能要賺大錢了。"
張謙嘆了口氣。他知道哥哥又在騙父母的錢,但每次勸說都會引發家庭矛盾,最后受傷的還是父母。
"爸,媽,我下個月要出差去上海,能不能請你們去我那兒住幾天?正好我們一起散散心。"
"不用了,你工作忙,我們在家挺好的。"
"我們不習慣大城市的生活,還是在這個老房子舒服。"
每次張謙的邀請都被委婉拒絕。直到后來他才明白,父母是怕離開家,沒人照顧張揚。
事實上,張揚早已沉迷賭博,欠下了一屁股債。他像幽靈一樣,不定時出現在父母家,向他們要錢,然后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媽,我遇到點麻煩,急需用錢。"深夜,張揚又一次敲響了父母的門。
"出什么事了?需要多少?"張母關切地問。
"兩萬塊,明天必須還上,不然..."張揚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張母臉色蒼白:"我和你爸的退休金加起來才六千多,哪來那么多錢?"
"那就把房子抵押了!這不是還有套老房子嗎?"
"不行!那是我們唯一的住所了!"
最終,張母偷偷把自己的嫁妝首飾拿去典當,勉強湊了一萬五給兒子。剩下的缺口,她向幾個要好的朋友借了。
這樣的場景在張家幾乎每月都會上演。父母的積蓄越來越少,債務卻越來越多。
張家的變故發生在一個寒冷的冬夜。
張謙接到社區主任的電話,說父母雙雙送醫,情況危急。他連夜從外地趕回,卻只來得及見父親最后一面。
"謙兒,照顧好你哥..."這是父親的遺言。
醫生解釋說,張父因心臟病突發猝死,張母則是在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后,悲痛過度,導致腦溢血。雖然搶救過來了,但已經喪失了語言能力,只能靠眼神交流。
張謙強忍悲痛,處理了父親的后事,同時照料住院的母親。這期間,張揚始終沒有出現。
直到葬禮前一天,張揚才踉踉蹌蹌地回來,渾身酒氣,衣衫不整。
"爸真的走了?"他的眼睛紅腫,不知是因為哭泣還是酗酒。
張謙點點頭,心中既痛恨又同情這個迷失的兄長。
"那房子歸我們了對吧?咱們趕緊賣了分錢!"話一出口,張揚就被弟弟一拳打倒在地。
"爸爸的葬禮都還沒辦,你就惦記著賣房子?"張謙怒不可遏。
"我欠了一屁股債,再不還錢就要死人了!"張揚爬起來,抹了抹嘴角的血,"你不知道這些年我有多難!"
"難?你知道爸媽這些年過得有多苦嗎?爸爸的心臟病拖了三年沒去大醫院,就因為你說需要錢周轉;媽媽的關節炎嚴重到拿不起碗,還堅持做清潔工賺錢給你還賭債!"
張揚沉默了,眼中閃過一絲愧疚,但很快又被貪婪取代:"不管怎樣,我現在需要錢,很多錢!"
葬禮過后,張母的病情有所好轉,但醫生表示她可能再也無法開口說話了。張謙決定把母親接到自己家照顧,這也是為了避免張揚繼續騷擾她要錢。
就在準備搬家的前一天,拆遷辦的人找上門來。
"您好,根據城市更新計劃,這片老住宅區將被拆除重建。您父親生前已經同意了補償方案,簽了初步意向書。現在需要您們兄弟倆作為繼承人正式簽約。"
張揚聽到這個消息,眼睛立刻亮了起來:"補償多少錢?"
"根據面積和地段評估,這套房子的補償款是六百萬。"
"六百萬!"張揚興奮得幾乎跳起來,"太好了!我們這就簽!"
然而張謙卻皺起眉頭:"等等,我需要先看看評估報告和合同細節。"
"有什么好看的?趕緊簽了拿錢啊!"
"不行,這套老房子承載了我們全家的記憶,我不能草率決定。"
兩兄弟爭執不下,張揚最終憤怒地離去,揚言一定要想辦法讓張謙同意賣房。
當晚,張謙獨自一人在老屋整理父母的遺物。他翻開一本發黃的相冊,看著全家福照片,淚水不受控制地流下。照片中,張父張母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兩個小男孩調皮地做著鬼臉。那時的他們,多么無憂無慮啊!
驀地,一張紙從相冊中掉了出來。張謙撿起來,發現是一張保險柜的使用說明。
"家里有保險柜?"他喃喃自語。
經過一番尋找,他在父母臥室的衣柜背后發現了一個嵌入式保險柜,被厚重的衣物遮擋著。保險柜看起來已經很久沒有打開過了,上面布滿灰塵。
張謙思索片刻,試著輸入了父親的生日,沒有反應;又輸入母親的生日,仍然無效。當他嘗試輸入自己和哥哥共同的生日時,保險柜發出"滴"的一聲,緩緩打開了。
保險柜里并沒有想象中的現金或首飾,而是一摞整齊的文件和一個U盤。張謙拿出文件,發現是一本厚厚的賬本和幾封信。
賬本的第一頁寫著"張揚借款記錄",下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二十年來張揚向父母借錢的每一筆數據:日期、金額、用途、是否歸還。幾乎所有條目的"歸還"欄都是空白的。
最令人震驚的是賬本最后一頁的匯總:二十年間,張揚從父母那里拿走了將近三百萬元!這個數字讓張謙倒吸一口冷氣——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可能都沒有這么多!
他顫抖著打開第一封信,信封上寫著"致我們親愛的兒子們"。當他讀到信的開頭時,整個人如遭雷擊,僵在原地...
張揚推門而入,看見弟弟呆坐在地上,面前散落著文件。
"你在干什么?找到值錢的東西了?"他走過去,俯身查看。
當他看清賬本和信件的內容,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這...這不可能..."
他抓起父親的信,當讀到第一段時,雙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信紙從指間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