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王浩站在古井路76號前,這是一棟看起來有些年頭的二層小樓,外墻漆已經斑駁,院子里雜草叢生,與父母曾經住的豪華別墅形成鮮明對比。
"這就是爸媽現在住的地方嗎?"他喃喃自語,心情復雜地按響了門鈴。
門開了,站在門口的是他日思夜想的父親,只是比一年前憔悴了許多:頭發全白了,臉上的皺紋更深了,身體也似乎佝僂了一些。
"爸!"王浩忍不住沖上前去,緊緊抱住父親。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王父拍著兒子的背,聲音哽咽。
王母聽到動靜,從廚房里走出來,臉上掛著欣慰的笑容:"浩兒,終于回來了!"
一家三口抱在一起,淚水打濕了彼此的衣襟。
客廳里,王浩注意到家具都很簡陋,甚至有些破舊。墻上的石膏有些脫落,地板也有些翹起。這與他記憶中父母的生活條件天差地別。
"爸,媽,你們這一年...還好嗎?"王浩小心翼翼地問。
八年前,王浩還是個朝氣蓬勃的大學生,憑借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全額獎學金。他勤工儉學,努力不給家里增加負擔。
"兒子,這是我和你媽給你準備的生活費。"王父把一張銀行卡遞給他。
王浩堅決地推辭:"爸,我有獎學金,還做了家教,不用你們的錢。"
王母欣慰地笑了:"咱兒子真懂事,不像隔壁老李家的,天天伸手要錢。"
那時的王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算小康之家。王父是建筑公司的項目經理,王母在銀行當主管,兩人收入穩定,攢下了一套市中心的房子。
王浩大學畢業后,憑借出色的能力很快在外企站穩了腳跟。短短兩年,從基層員工升為部門經理,月薪過萬,生活無憂。
轉折點出現在三年前。王浩的父親所在公司拿下了一個大項目,王父作為核心成員獲得了豐厚的項目獎金和股權。一夜之間,王家的資產翻了幾番。
他們賣掉市中心的老房子,在高檔社區買了一棟帶花園的別墅;王父辭去工作,開始做投資;王母也提前退休,開始環游世界的計劃。
"兒子,來,這是你的一份。"王父把一張支票放在餐桌上,金額赫然是一百萬。
"這...這太多了吧?"王浩驚訝地問。
王父豪爽地笑道:"這算什么?你是我兒子,我的就是你的!"
對于突如其來的財富,王浩先是謹慎,后來逐漸習慣,最終開始理所當然地享受。他辭去了外企的工作,打算自己創業。然而幾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投入的錢打了水漂。
"沒事,失敗是成功之母。"王父安慰他,又給了他一筆啟動資金。
就這樣,王浩的創業之路走走停停,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得到父母的資助。慢慢地,他不再那么勤奮,開始過上紙醉金迷的生活:豪車、名表、游艇、夜店...樣樣不缺。
"兒子,你這樣下去不行啊。"王母擔憂地勸導。
"媽,我這是在積累人脈,為下一次創業做準備呢!"王浩滿不在乎地回答。
實際上,他早已沉迷于揮霍的快感,創業變成了一個借口。每當資金即將耗盡,他就會以新項目為由,向父母要錢。
王父也從最初的全力支持,變成了猶豫和擔憂。然而每次看到兒子眼中的期待,還是心軟地掏錢。
"老王,你這樣慣著他不是辦法。"王母終于忍不住說。
"再給他最后一次機會吧。他是我們唯一的兒子啊。"王父嘆氣道。
然而這個"最后一次"變成了無數個"最后一次"。三年間,王浩揮霍掉了將近五百萬,他的朋友圈都是阿諛奉承的酒肉朋友,一旦他沒錢了,這些"朋友"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事情的轉折出現在一年前。
那天,王浩又一次找父母要錢。他計劃投資一個"絕對賺錢"的項目,需要三百萬啟動資金。
"爸,這次真的不一樣。我做了詳細的市場調研,回報率至少是三倍!"王浩信誓旦旦地說。
王父默默聽著,臉色凝重。王母坐在一旁,不發一言。
"三百萬不算多,你們的投資賬戶里應該有幾千萬吧?"王浩催促道。
終于,王父開口了:"浩兒,我有些話必須告訴你。我們破產了。"
"什么?!"王浩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投資的幾個項目都虧損了,加上你這幾年的花銷,我們已經負債累累。"王父的聲音里充滿疲憊,"這別墅已經抵押給銀行,隨時可能被收走。"
"不可能!我前幾天還看到你們的投資賬戶......"
"那是借來的錢,用來周轉的。"王父打斷他,"現在連利息都快付不起了。"
王浩坐在沙發上,如墜冰窟。他從未想過父母也會有經濟危機,在他的印象中,父母的錢似乎永遠花不完。
"那...那我們現在怎么辦?"他結結巴巴地問。
王母嘆了口氣:"我們準備賣掉別墅,還清債務,然后搬到郊區的廉租房住。"
"廉租房?!"王浩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不行,我們怎么能住那種地方?一定有其他辦法!"
"沒有其他辦法了。"王父搖搖頭,"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你能養活我們。"王父直視著兒子的眼睛,"你已經三十歲了,是時候承擔起責任了。"
王浩啞口無言。他這些年一直在"創業",幾乎沒有積蓄,更別說養活父母了。
"我...我需要一點時間考慮。"他支吾道。
當晚,王浩沒有回家,而是在酒吧借酒消愁。他撥打了幾個"朋友"的電話,希望能借到啟動資金,繼續他的"創業計劃",但得到的要么是拒絕,要么是敷衍。
第二天一早,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卻發現大門緊鎖,門上貼著一張紙條:
"浩兒,我們必須立即搬走,銀行要收回房子了。我們會在郊區安頓下來,等情況好轉再聯系你。愛你的爸媽。"
紙條下方有一個信封,里面是一萬元現金和一張紙條:"這是我們僅存的積蓄,留給你應急。希望你能振作起來,重新開始。"
王浩慌了,他立即撥打父母的電話,卻提示"暫時無法接通"。他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卻沒人知道父母去了哪里。
就這樣,王浩的啃老生活戛然而止。他拿著父母留下的一萬元,開始了獨立生存的艱難嘗試。
沒有了父母的資助,王浩很快嘗到了生活的艱辛。
他嘗試找工作,但三年的"創業"經歷在簡歷上幾乎是一片空白,沒有公司愿意給他提供與以前相匹配的職位和薪資。
"王先生,您三年沒有正式工作經驗,我們只能提供基層崗位。"一位HR委婉地說。
"基層?我可是有五年管理經驗的!"王浩不滿地說。
"但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市場變化很快..."
最終,王浩不得不接受了一份銷售員的工作,月薪只有四千元,遠不足以維持他以前的生活水平。更糟的是,他很快就因為無法適應基層工作的辛苦而被辭退。
一萬元積蓄很快見底。他不得不搬出公寓,住進了廉價旅館。每天省吃儉用,卻依然入不敷出。
"當初要是好好工作,現在也不至于這樣..." 王浩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
他再次嘗試聯系父母,電話依然無法接通。一些不好的念頭開始在他腦海中浮現:父母是不是出事了?或者他們是故意躲著他?
絕望中,王浩想起了父母的一位老朋友李叔叔。李叔叔是父親的大學同學,兩家關系一直很好。
"李叔叔,您知道我父母在哪嗎?"王浩焦急地問。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浩兒,我確實知道一些情況,但你父母讓我不要告訴你。他們想讓你自己走出困境。"
"可是我現在真的很困難,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這正是他們的用意。浩兒,你三十歲了,該學會獨立了。"李叔叔語重心長地說,"不過看在你這么困難的份上,我可以告訴你,你父母很安全,只是暫時不想見你。"
這個回答讓王浩既松了一口氣,又感到委屈。父母為什么要這樣對他?他不過是遇到了一些挫折而已!
接下來的幾個月,王浩經歷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時期。他做過傳單派發員,做過外賣騎手,做過保安,但都因為不適應或者態度問題而無法長久。
他嘗試聯系以前的"朋友",但那些曾經圍著他轉的人現在連見面都推辭。
"對不起,最近太忙了,改天吧。"——這句話他聽了無數次。
眼看著冬天來臨,王浩連御寒的厚衣服都買不起。他已經瘦了一圈,眼神中的光彩也消失了。
就在他幾乎絕望的時候,一位前同事偶然在快餐店遇到了他。
"王浩?真的是你嗎?怎么變成這樣了?"
王浩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遇到一些麻煩而已。"
得知他的處境后,這位同事伸出了援手,介紹他去自己的創業公司做銷售助理。工資不高,但至少能維持基本生活。
"謝謝你,我會好好干的。"王浩感激地說。這是他一年來聽到的最好消息。
慢慢地,王浩開始適應新的生活。他不再抱怨工作辛苦,不再嫌棄薪水低,而是認真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公司的老板看他態度端正,漸漸給他更多的責任。
生活雖然清苦,但王浩第一次體會到靠自己雙手賺錢的滿足感。每天晚上躺在出租屋的小床上,雖然比不上以前別墅的舒適,但他睡得出奇地香。
就在他逐漸找回生活信心的時候,那條神秘短信出現了:
"地址:城東古井路76號。"
王浩站在古井路76號前,這是一棟看起來有些年頭的二層小樓,外墻漆已經斑駁,院子里雜草叢生,與父母曾經住的豪華別墅形成鮮明對比。
"這就是爸媽現在住的地方嗎?"他喃喃自語,心情復雜地按響了門鈴。
門開了,站在門口的是他日思夜想的父親,只是比一年前憔悴了許多:頭發全白了,臉上的皺紋更深了,身體也似乎佝僂了一些。
"爸!"王浩忍不住沖上前去,緊緊抱住父親。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王父拍著兒子的背,聲音哽咽。
王母聽到動靜,從廚房里走出來,臉上掛著欣慰的笑容:"浩兒,終于回來了!"
一家三口抱在一起,淚水打濕了彼此的衣襟。
客廳里,王浩注意到家具都很簡陋,甚至有些破舊。墻上的石膏有些脫落,地板也有些翹起。這與他記憶中父母的生活條件天差地別。
"爸,媽,你們這一年...還好嗎?"王浩小心翼翼地問。
王父點點頭:"能活下來就是好的。我找了個看門的工作,你媽在附近市場賣菜,勉強夠生活費。"
王浩心如刀絞:"都是我不好,如果我早點獨立,你們也不會..."
"別自責了,命運無常,誰也預料不到。"王母安慰道,"來,吃飯吧,我做了你愛吃的紅燒肉。"
飯桌上只有簡單的三菜一湯,但王浩吃得格外香甜。這一年的磨難讓他學會了珍惜,不再像從前那樣挑剔。
"爸,媽,我現在有工作了,雖然工資不高,但我可以每月給你們一些錢。"王浩認真地說。
王父王母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
"浩兒,吃完飯,我帶你去個地方。"王父突然說。
飯后,王父帶著王浩來到小樓的地下室。地下室門上掛著一把大鎖,王父掏出鑰匙,小心翼翼地打開。
"爸,這是......"
當地下室的燈亮起時,王浩瞪大了眼睛,整個人如遭雷擊,僵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