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語陽 余暉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湖北武漢出席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開幕式并致辭。
丁薛祥指出,數字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融入教育,要把握智能時代教育發展脈搏,深化數字教育國際合作,加快落實《全球數字契約》,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發式發展,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知識供給模式和科研創新范式,進而重塑思維方式與觀念。
智能時代、教育何為?答案是教育數字化。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數字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催生數字教育。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要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
什么是數字教育?
微觀上看,是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數字技術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打造“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的無邊界教學。
宏觀上看,是指教育支撐系統重塑,革新教育理念、再造教育流程、重構教育內容、重組教育結構、創新教育模式,構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連接、開放、共享、個性化、智能化的教育新格局。
數字教育公平、全納、開放、共享等優勢,為解答教育如何更好的服務現代化,更好的成就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新路徑。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5月14日的開幕式上說,教育已經進入資源共創分享、消弭數字鴻溝,素質能力重構、促進全面發展,全球開放合作、推動文明互鑒的智能時代。
我國高度重視發展數字教育。
2022年6月,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將“加強在線教育國際合作”列入對話成果清單;2022年9月召開的聯合國教育變革峰會上,教育數字化變革是峰會各國領導人重點討論領域之一。
我國正在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豐富數字教育資源供給,推動教育治理數字化轉型。今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指出,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其中,要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
在5月14日的開幕式上,丁薛祥表示,中國將持續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更具智慧、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數字教育體系,更好發揮教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
丁薛祥還提出4點建議:一是攜手構建高水平數字教育國際開放合作體;二是攜手推進數字技術賦能教育轉型變革;三是攜手推動數字教育成果普惠共享;四是攜手夯實數字教育倫理安全保障。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寫入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2023年、2024年分別在北京、上海舉行。 今年是第三屆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辦,主題為“教育發展與變革: 智能時代”。
為何是湖北? 政知君注意到,湖北是坐擁132所高校、200萬大學生的教育大省,擁有科創優勢、學科優勢,同時湖北有雄厚的基礎優勢,有重大算力平臺15個、數據中心矩陣144個,算力網絡運載力全國第3。
“湖北做強數字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在世界數字教育大會開幕式上介紹,湖北是經濟大省、科教大省、生態大省、農業大省,2024年經濟總量跨越6萬億元臺階,發展一路向好、優勢愈發凸顯,為數字教育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