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校園,陽光傾灑,繁花似錦。5月14日下午,廣東省報告文學學會文學志愿者服務隊懷揣著對紅色文化的熱忱與傳承的使命,走進位于廣州鳳凰山下的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200余名師生送上了一場別開生面、意義非凡的文學志愿活動。
此次活動由廣東省報告文學學會、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聯合主辦,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協辦。活動邀請廣東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主席、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宣講團宣講員湯炎忠,為師生們帶來主題為“嶺南風骨:解碼廣東紅色基因”的精彩分享。
活動現場,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館長鄧中云擔任主持,廣東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謝友義等領導嘉賓出席,共同見證這場紅色文化的盛宴。
湯炎忠副會長對廣東紅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獨到的見解。講座伊始,他以自己投身紅色文化創作的歷程為引子,緩緩展開一幅在文學青年眼中絢麗多彩的“廣東紅”畫卷。他運用生動鮮活的語言和豐富詳實的史料,將一個個紅色事件娓娓道來,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深情款款。在“我眼中的英雄廣東”“廣東紅中的革命先烈”“解碼廣東紅色基因”等精彩篇章中,他引領著大家穿越時空的隧道,仿佛置身于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之中,共同回顧廣東在中國革命歷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廣東,這片充滿熱血與激情的土地,不僅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大革命的中心,更是紅色文化的重要承載地。他通過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和情節,將無數革命先烈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壯麗篇章,如同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歷史畫卷,展現在師生們面前。每一個故事都仿佛是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師生們的心靈,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講座接近尾聲時,進入了互動環節。師生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紛紛踴躍提問。他們的問題或深刻,或新穎,展現出對紅色文化的濃厚興趣和深入思考。現場氣氛熱烈,仿佛燃燒著一團熾熱的火焰。鄧中云館長和謝友義副會長分別對講座進行了精彩點評,為師生們進一步理解紅色文化提供了有益的指導。
這場“嶺南風骨:解碼廣東紅色基因”的講座,宛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師生們的心田,讓他們對廣東的紅色文化有了更為深入、全面的了解。它也為高職院校的紅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為紅色教育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許多同學在講座結束后紛紛表示,通過此次講座,他們仿佛觸摸到了歷史的脈搏,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的偉大精神。同時,這場講座也更加堅定了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激發了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決心,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帶著這份紅色基因賦予的力量,勇往直前,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
(廣東省報告文學學會辦公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