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引言:
「拿著你的破爛滾吧,離婚!」張大慶嫌棄地看著妻子小芳。
村里人看到這一幕不禁連連搖頭,嘆息小芳命苦。
十五年前,小芳剛剛嫁入張家,公公就癱了。
丈夫和小叔借口去外地打工,實則逃避照顧老父親的責任。
一個月后,婆婆禁不住照顧公公的辛苦,也走了。
村里人說小芳傻,勸她改嫁,她卻固執地守著癱瘓的公公十五年。
如今兩個兒子要分家,公公把家里的地和房子都給了兩個兒子。
到小芳這兒,竟只有一個破舊的木箱子。
丈夫張大慶心中得意,一臉鄙夷地以為終于甩掉了這個包袱。
直到那箱子打開后,看到里面的東西,所有人都傻眼了。
1.
十五年前,小芳剛剛嫁到張家村。
那時的她才二十歲,是村里公認的美人。
本可以嫁到城里去,但她卻選擇了老實巴交的張大慶。
"你這傻丫頭,非要嫁到農村來受罪。"
臨出嫁那天,小芳的媽媽拉著她的手,眼里含著淚水說。
"媽,大慶人好,會對我好的。"小芳笑著安慰母親。
然而,小芳沒想到,婚后的生活會如此艱難。
嫁到張家不到半年,公公張老根就突發腦溢血,倒在了地里。
送到醫院搶救過來后,醫生宣布張老根下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長期臥床休養。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砸在了張家人的頭上。
"這可怎么辦啊?老爺子這一病,家里誰來照顧啊?"婆婆何氏哭天抹淚。
丈夫張大慶站在一旁抱怨道:"我正準備去廣東打工呢,這一下全泡湯了。"
小叔子張二慶也跟著抱怨:"我可照顧不了爹,我還年輕,有大把的青春要揮霍呢!"
小芳站在一旁,看著病床上憔悴的公公,又看看自己的一家人,心里不是滋味。
就在全家人爭吵不休的時候,張大慶突然拍板:"這樣吧,我和二慶出去打工掙錢,媽和小芳在家照顧爹,怎么樣?"
不等別人回應,張大慶又補充道:"家里總得有人掙錢吧?我不出去,咱家拿什么養活老爺子?醫藥費可不是小數目??!"
小芳沒有反對,她知道家里確實需要錢。
公公的后續治療,每天的藥費,這些都需要錢來支撐。
然而,讓小芳沒想到的是,婆婆何氏在張大慶和張二慶走后不到一個月,也收拾包袱離家出走了。
"小芳啊,我真的受不了了。"
"照顧老頭子太累了,我這把老骨頭啊,實在是扛不住了。"
后來聽說,她回了娘家,再也沒回來過。
這一下,照顧張老根的重擔全落在了小芳一個人身上。
起初,小芳還天真地以為丈夫會懂得體諒她,會定期寄錢回來。
可是,張大慶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既不打電話,也不寄錢回來。
直到第一年的年三十,他才風塵仆仆地回到家中。
"錢呢?你掙的錢呢?"小芳迫不及待地問道。
"錢?都花了啊。在外面不容易,吃飯住宿都要錢的。"張大慶一臉理所當然。
"那爹的藥費呢?這一年的醫藥費都是我借的錢啊!"小芳急得快哭了。
"借就借唄,反正咱家又不是沒親戚。"張大慶無所謂地說,然后徑直走進了房間。
村里人得知這事后,紛紛勸小芳離婚。
"小芳啊,你這是何必呢?嫁給這樣一個負心漢,還要伺候一個癱瘓的老頭子,你這輩子就毀了??!"村里的李大娘拉著小芳的手,苦口婆心地勸道。
"是啊,小芳,你還年輕,離了這個家,重新找個好人家,也不算晚啊!"王嬸也跟著附和。
甚至有人直接給小芳介紹新對象:"我娘家侄子剛離婚,沒孩子,在城里開出租車,一個月能掙三四千呢!要不要我介紹你們認識認識?"
面對村里人的勸說,小芳只是搖頭:"公公對我不錯,我不能在他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拋棄他。再說了,我和大慶還是夫妻,我得對這個家負責。"
村里人聽了這話,都用一種看傻子的眼神看著小芳:
"這年頭,還有這么傻的人???為了一個不是親生父親的老頭子,耽誤自己的青春,值得嗎?"
小芳倔強地回答,"我答應過公公要好好照顧他的。"
慢慢地,小芳成了村里的笑柄。
每當她背著公公去醫院復查,或者推著輪椅在村子里散步時,總會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
"看,那個傻媳婦又出來了。"
"真是傻得可以,自己的男人都不要她了,她還在那里伺候一個老頭子。"
"聽說她婆婆都跑了,這家里就剩下她和那個老頭子相依為命了。"
這些議論,小芳都聽在耳里,但她從不反駁。
公公張老根雖然癱瘓了,但腦子還很清醒。
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一次,當小芳推著他從村口經過時,又聽到了那些閑言碎語。
"小芳,你真的不后悔嗎?"張老根突然開口問道。
小芳愣了一下,然后笑著搖搖頭:"公公,您放心吧,我不后悔。您對我好,我對您好,這是應該的。"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小芳每天給公公洗澡,換尿布,做飯,喂藥,陪他說話,陪他散步.......
小芳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村里人的嘲笑沒有停止,反而越來越多。
"小芳,你都三十多歲了,還不為自己考慮考慮么?難道真的要耗死在張家么?"
"是啊,你這樣守著一個老頭子,等他走了,你又剩下什么呢?"
"聽說你那個沒良心的丈夫在外面都有新歡了,你還在這里傻等什么?"
面對這些話,小芳只是沉默。
2.
十五年的時光匆匆而過,小芳已經從當年那個二十出頭的姑娘,變成了一個飽經滄桑的中年婦女。
小芳依舊每天清晨五點起床,為公公準備早飯,喂他吃藥,幫他擦身子,換洗衣服。
白天,她會推著公公去村口曬太陽,順便和他說說村里的新鮮事。
晚上,她還要給公公按摩,幫助他緩解長期臥床帶來的酸痛。
"老根叔,你家這個兒媳婦真是個寶??!"村里的老人們經常這樣感嘆。
張老根總是笑著點頭:"是啊,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就是有小芳這個兒媳婦。"
時光荏苒,村子里的變化也越來越大。
許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在村中。
小芳的丈夫張大慶,這十五年來,只在每年過年的時候回來一次,每次停留不超過三天就匆匆離開。
今年的春節,張大慶又回來了。
不同的是,這次他開著一輛嶄新的汽車,穿著時髦的衣服,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
"喲,大慶啊,這次回來開車了啊,看來是發財了!"村里人看到張大慶的新車,紛紛圍上來恭維道。
張大慶得意洋洋地炫耀著自己的"成就":"在廣東混得還行,做了點小生意,月入過萬呢!"
小芳聽到這話,心里五味雜陳。
十五年來,張大慶幾乎沒給家里寄過一分錢。
公公的醫藥費,家里的日常開銷,全都是她靠著種地、做小工掙來的。
有時候實在揭不開鍋了,她還要向親戚朋友借錢度日。
"大慶,你回來了就好,爹這些年一直念叨著你呢。"小芳還是客客氣氣地迎接丈夫。
張大慶卻撇了撇嘴:"他念叨我干嘛?又不是我害他癱瘓的。"
這話一出,小芳心里一陣刺痛。
她沒想到,十五年過去了,張大慶對自己的父親竟然還是如此冷漠。
晚飯時,張大慶看著桌上簡簡單單的幾個菜,皺起了眉頭:"就這幾個土得掉渣的菜?我都好幾年沒回來了,連個像樣的飯都吃不上?"
小芳低著頭,輕聲解釋:"家里條件有限,這已經是最好的了。"
"條件有限?我看是你不會過日子吧!"張大慶冷笑一聲,
"我聽說你這些年沒少往外借錢,是不是趁我不在家,偷偷找男人了?"
小芳抬起頭,不可置信地看著丈夫:"大慶,你怎么能這樣想我?這些年,爹的醫藥費,家里的開銷,都是我一個人扛著的啊!"
張大慶不以為然:"誰知道你是不是拿我爹當借口,和村里的男人勾勾搭搭?"
小芳氣得渾身發抖,但為了公公,她忍了。
張大慶在家里住了三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沒跟公公說過一句話。
臨走前,小芳鼓起勇氣,向他要錢。
"大慶,爹的藥快吃完了,能不能留點錢?"
"你竟然敢向我要錢?"張大慶不耐煩地說,
"這些年我在外面打拼多不容易,你在家里就是伺候個老頭子,還敢問我要錢?"
"可是爹需要吃藥啊,這個月我手頭真的很緊..."小芳還想解釋。
張大慶直接打斷她:"不是我說你,小芳,這么多年了,你就不能自己想辦法掙錢嗎?我看你就是懶,總想著依靠我!"
說完,張大慶頭也不回地開著車離開了。
小芳站在門口,望著遠去的汽車,淚水在眼眶里打轉,但她沒有讓它流下來。
就在張大慶離開的第二天,小叔子張二慶也回來了。
與張大慶不同,張二慶是帶著妻子和孩子一起回來的。
張二慶的妻子楊美麗是個城里人。
她一進門就對家里的條件表現出了不滿。
"這就是你們家?也太破了吧!"楊美麗環顧四周,嫌棄地說道。
小芳微微一笑:"鄉下條件簡陋,讓弟妹見笑了。"
楊美麗撇了撇嘴,沒有說話。
張二慶倒是熱情地拉著小芳寒暄:
"嫂子,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
"我聽說我哥很少回來,家里的擔子都壓在你一個人身上啊!"
小芳搖搖頭:"都是一家人,說這些做什么。"
張二慶繼續說道:"嫂子,我這次回來,是有事和你商量的。"
小芳疑惑地看著他:"什么事?"
張二慶清了清嗓子:"是這樣的,我和美麗在城里買了房子,但是首付不夠。我想..."
還沒等張二慶說完,楊美麗直接插話:"我們想借點錢,你能不能跟老爺子說一聲?"
小芳微微一愣:"爹現在沒什么積蓄了,這些年的醫藥費花了不少..."
"怎么可能沒有?"楊美麗不相信,"村里人都說,老爺子年輕時做過生意,肯定有存款的!"
小芳無奈地解釋:"那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爹生病后,什么生意都沒做了。"
楊美麗和張二慶對視一眼,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那我們去問問爹。"張二慶說著,就往公公的房間走去。
小芳連忙攔住他:"爹現在正在午睡,別打擾他。"
楊美麗冷笑一聲:"我看是你不想讓我們和老爺子說話吧?怕我們揭穿你什么秘密?"
小芳被這無端的指責弄得哭笑不得:"弟妹,你這是什么意思?"
張二慶安撫道:"美麗,別這樣說嫂子。嫂子照顧爹這么多年,我們應該感謝她才對。"
楊美麗不滿地嘟囔著:"我看她就是在這里裝模作樣,騙取老爺子的信任,好獨吞家產!"
這句話如同一記耳光,狠狠地打在小芳臉上。
她強忍著怒火,轉身離開了。
晚飯后,張二慶突然提出要分家。
"嫂子,我想了想,還是分家吧。"
"我和美麗準備在城里定居了,村里的田地和房子也用不上了。"
"不如趁這個機會,把家產分一分,大家各自安好。"
小芳沒有反對,但她提醒道:"分家的事,得征求爹的意見。"
張二慶點點頭:"那我們就和爹商量一下。"
就在這時,張大慶也突然回來了。
兄弟倆一見面,立刻就吵了起來。
"二慶,你什么意思?想分家產?"張大慶質問。
"怎么?不行???爸還活著呢,我們問問爸的意思不行嗎?"張二慶寸步不讓。
"這些年,家里是誰照顧的?是我老婆!你們兩口子在外面享福,現在想回來分肥?門都沒有!"張大慶怒吼。
"呵呵,你老婆?你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把老婆扔在家里伺候老頭子,現在倒裝起好人來了?"張二慶冷笑。
"你!"張大慶氣得說不出話來。
兩兄弟的爭吵越來越激烈,眼看就要動手。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直在里屋的張老根突然出來了,看著爭吵的兩個兒子開口道:"行了!都別吵了!"
老人用盡全力喊出這句話,嚇得兩兄弟立刻安靜下來。
"爸,您別激動,血壓會升高的。"小芳趕緊上前安撫公公。
"我沒事。"張老根擺擺手,然后看向兩個兒子,
"你們都想分家?行,那就分吧!"
這個決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要知道,在農村,分家往往意味著父子關系的破裂。
而且,按照農村的傳統,只有在老人百年之后,子女才會分家。
"爸,您...您是認真的?"張大慶結結巴巴地問。
"當然是認真的!我老頭子難得清醒一次。"
張老根的語氣堅定,"既然你們都想分,那就分個明明白白。"
"三天后,我親自主持分家儀式!"
"爸,您的身體..."小芳擔憂地看著公公。
"我沒事,小芳。有些事情,是時候了結了。"張老根拍拍小芳的手。
3.
三天后,張家的分家儀式如期舉行。
村里的長輩們都被請來作證,連村長都來了。
這在村里是件大事,一時間,張家門前圍滿了看熱鬧的村民。
"哎喲,老張頭居然要分家了,這是咋了?"
"聽說是兩個兒子鬧的,都想要家產呢!"
"有啥好分的?老張家除了幾畝薄田,也沒啥值錢的東西??!"
議論聲中,分家儀式開始了。
張老根坐在輪椅上,由小芳推著來到院子中央。
雖然身體虛弱,但他的精神狀態出奇地好,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
"各位鄉親父老,今天請大家來,是要見證我張老根給兩個兒子分家。"
村長好心勸道:"老張頭,你這身體,不如等等再分吧?"
"不用等了,今天就分!"張老根態度堅決。
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張老根開始宣布分家方案。
"二慶,你是小兒子,按理說應該多得些。"
"家里的田地,除了自留地,其他的都歸你。"
"另外,村東頭的新房子,也給你。"張老根首先宣布了張二慶的份額。
張二慶和李娟聽了,喜形于色。
尤其是李娟,眼睛都笑成了一條線:"謝謝爸!"
"大慶,你是長子,理應照顧家里的老小。"
"家里的存款,雖然不多,一萬八千塊,都給你。另外,那輛三輪車也是你的。"張老根又宣布了張大慶的份額。
張大慶雖然沒有得到田地和房子,但也沒太失望。
畢竟,現金在手,他可以立刻拿去享受。
分完兩個兒子后,張老根轉向了小芳:"小芳,這十五年,你辛苦了。我給你的,是這個。"
說著,張老根從輪椅下面拿出一個破舊的木箱子,遞給了小芳。
全場一片嘩然。
"就一個破箱子?"
"老張頭也太不是東西了吧?人家照顧了他十五年啊!"
"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嗎?"
村民們議論紛紛,而張二慶和李娟則偷笑不已。
張大慶更是趁機落井下石:
"爸,您就給小芳一個破箱子?她照顧您這么多年,就值這個?"
"閉嘴!"張老根呵斥道,"這箱子是我的心意,小芳會明白的。"
小芳接過箱子,默默低著頭,沒有說話。
"小芳,既然爸都這么說了,你就認命吧!"張大慶見勢不妙,立刻轉變態度,
"對了,我正好有個事要告訴你。"
"我在外面認識了個姑娘,人家愿意跟我,所以...我們離婚吧!"
雖然早有預料,但當親耳聽到這句話時,小芳還是感到一陣心痛。
"大慶,你這是什么意思?"村長看不下去了,
"小芳照顧你爹十五年,你不感激也就罷了,還要休妻另娶?"
"這是我們的家事,村長您就別管了。"張大慶滿不在乎地說。
"我沒意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小芳平靜地說,"我同意離婚。"
"小芳,你..."村長還想再勸。
"村長,沒事的。既然大慶心里沒有我,我也不會強求。"小芳的聲音很平靜,但眼睛已經紅了。
就在這奇怪的氛圍中,小芳突然彎腰打開了那個破舊的木箱子。
隨著箱子的打開,全場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呆住了,包括張大慶和張二慶。
他們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
"這...這是..."張二慶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