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李強站在公寓門口,行李箱里裝著五年奮斗的全部積蓄。
“你真要走?”陳美靠在門框上,眼神復雜。
“工程結束了,是時候回老家了。”李強低頭看了看手表。
“那我們這五年算什么?”陳美聲音突然變冷。
“什么意思?”李強抬起頭,疑惑地望著這個朝夕相處的女人。
陳美冷笑一聲:“既然要走,那咱們該算算賬了。”
李強沒想到在這最后一刻,女人的一句話竟如同一把利刃,將他五年來的情感夢境瞬間撕得粉碎。
01
那是個雨季。
李強剛到市里不久,在建筑工地當泥瓦工。
工地宿舍是用彩鋼板搭的臨時房,下雨天噼里啪啦響個不停。
那天晚上雨下得特別大,工地停工,工友們有的打牌,有的躺著刷手機。
李強受不了板房里的悶熱,決定出去透透氣。
雨水順著工地外的防護網流下來,像一道水簾。
他撐著傘走了一段,發現前面有家小餐館還亮著燈。
推門進去,只見一個女人坐在收銀臺旁看手機。
“還能吃飯嗎?”李強問。
女人抬頭,約莫三十出頭,眼角有些細紋,卻不顯老,反而多了幾分成熟女性的韻味。
“能啊,你想吃什么?”女人放下手機,微笑著問。
這就是他和陳美的第一次相遇。
那晚,陳美親自下廚給他做了碗面。
不知為何,也許是因為店里只有他一個客人,兩人聊了很多。
李強說自己是河北省來的,家里有老父母,來城市打工是為了多掙點錢。
陳美說她是本地人,離過一次婚,開這家小餐館已經三年了。
雨一直下,李強也不急著回去,兩人的談話從天氣聊到了房價。
“你住在工地宿舍?條件肯定不好吧?”陳美問。
李強笑了笑:“習慣了,干我們這行的,哪有講究這些的。”
“我家附近有個小屋,本來是用來放東西的,收拾一下能住人,要不你搬過來住?”陳美突然說。
李強有些意外:“租金多少?”
“不貴,比市場價便宜,你能幫我修修房子就更好了。”
李強想了想,工地宿舍確實條件差,而且私人空間幾乎沒有。
“行,我去看看。”
第二天雨停了,李強跟著陳美去看了那間小屋。
小屋在一個老舊小區里,是陳美家隔壁的一間單間,雖然簡陋,但比工地宿舍強多了。
“這里離你工地也不遠,走路二十分鐘就到。”陳美說。
李強很滿意,當天就跟工地請了假,把行李搬了過來。
陳美幫他打掃房間,還送了一床新被子。
搬進來的第一晚,下班后,陳美叫他去她的小餐館吃飯。
“以后你就在我這吃吧,算我一點小心意。”陳美笑著說。
李強不好意思地摸摸頭:“那多不好意思。”
“沒事,反正就是順手的事情。”
就這樣,李強的城市生活有了一個相對舒適的開始。
小區里雖然設施老舊,但勝在安靜,也有熱水。
每天下班后,李強會去陳美的小餐館吃飯,有時候幫忙洗碗或收拾桌椅。
周末的時候,他會幫陳美家修修補補,換燈泡、修水龍頭、貼瓷磚。
這種生活持續了幾個月,兩人的關系逐漸親密起來。
有一天晚上,餐館客人走后,陳美開了瓶啤酒,兩人坐在店里聊天。
“你為什么離婚?”李強鼓起勇氣問。
陳美沉默了一會:“因為錢。”
“錢?”
“我前夫是個銷售,收入不穩定,結婚前說得好聽,結婚后變了個人。”
陳美喝了口啤酒,繼續說:“他總想走捷徑,投資失敗了幾次,還欠了一屁股債。”
“后來呢?”
“后來我看不下去了,提出離婚,分手費是我的全部積蓄,這家小餐館就是我用最后的錢開的。”
李強點點頭,沒再多問。
那晚兩人都喝了點酒,回小區的路上,肩膀不時地碰在一起。
到了各自的門口,陳美突然轉身,輕輕吻了李強一下。
“晚安。”她說完就關上了門。
李強愣在原地,臉上還殘留著她的溫度。
第二天早上,陳美敲開了李強的門,手里拿著包子和豆漿。
“昨晚喝多了,別介意。”她說。
李強笑著接過早餐:“謝謝,不過我不介意。”
陳美抿嘴一笑,轉身回了自己家。
從那天起,兩人之間的關系似乎有了微妙的變化。
02
其實在李強搬來的半年后,他曾經生過一場大病。
那是冬天,工地趕工期,李強冒雨干活,結果染上了重感冒。
高燒不退的他躺在小屋里,是陳美發現了他的異樣。
“怎么不去醫院?”陳美摸著他滾燙的額頭,責備道。
李強虛弱地笑笑:“沒事,睡一覺就好了。”
陳美二話不說,叫了車,把他送去了醫院。
掛水、買藥、煲湯,陳美照顧他照顧得無微不至。
“你對我這么好干什么?”李強有一次迷迷糊糊地問。
陳美給他擦汗:“誰讓你是我房客呢?房客病了,房東有責任。”
那場病持續了一周,陳美幾乎每天都來照顧他。
李強病好后,兩人的關系自然而然地親密起來。
一個周末的晚上,兩人一起看完電視,李強鼓起抱住了準備離開的陳美。
那晚過后,兩人正式確定了關系。
雖然兩人住在隔壁,但實際上,李強幾乎每天都住在陳美家。
他的小屋更像是一個存放行李的地方。
兩年來,他們形成了一種默契的生活方式。
李強負責房屋的維修和一些體力活,陳美負責做飯和日常生活。
看起來,他們是一對恩愛的情侶。
陳美對待李強的態度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親密。
“你是我見過最踏實的男人。”她經常這樣夸他。
李強每個月拿到工資,會留一部分給自己零花,大部分都存起來。
“我想攢夠錢回老家蓋房子。”他跟陳美說過自己的計劃。
陳美當時只是笑笑:“你家還有地嗎?”
“有啊,老家有我爺爺留下的一塊宅基地,位置還不錯。”
“那挺好的。”陳美的回答總是簡短。
李強很少過問陳美的過去,但有一次,他在整理陳美家的柜子時,發現了一疊照片。
照片里的陳美穿著職業套裝,站在一棟寫字樓前,看起來精神煥發。
“這是你以前工作的地方?”他問陳美。
陳美看了看照片,臉上閃過一絲懷念:“嗯,我以前是一家外貿公司的銷售主管。”
“那為什么不繼續做?看起來比開餐館體面多了。”
陳美收起照片:“生活不總是按計劃走的,有時候你不得不接受現實。”
李強沒有繼續追問,但他能感覺到陳美在這個話題上有所保留。
后來他從小區的鄰居那里得知,陳美離婚后,因為經濟壓力不得不離開原來的工作,開始做小本生意。
知道這些后,李強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也更加努力工作。
他想著或許有一天,能幫陳美重新過上她習慣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強在工地上因為技術過硬,被提拔為小組長。
收入也隨之增長,從最初的月薪五千多漲到了上萬。
“李強,恭喜啊!”陳美聽說后,特意做了幾個菜慶祝。
李強笑著舉杯:“都是運氣好。”
“你這人就是太實在了,技術好還說運氣。”陳美給他夾了塊肉。
那晚,陳美破天荒地主動提起了未來。
“你存了多少錢了?”她問。
李強想了想:“有二十多萬吧。”
“哇,這么多啊。”陳美顯得很驚訝。
“都是這幾年省吃儉用存下來的,再干幾年,回老家蓋房子就夠了。”
陳美放下筷子,若有所思:“你有沒有想過,留在城里發展?”
“留在城里?干什么?”
“比如說,我們合伙開個大點的餐廳,我負責經營,你負責裝修和后廚。”
李強愣了一下:“你想開大餐廳?”
“小店畢竟賺不了多少錢,做大點才有前途啊。”陳美說著,眼里有光。
李強沒有立即回答,他的計劃一直是賺夠錢回老家。
“再說吧,我現在工作挺穩定的。”他最后這樣回答。
陳美似乎有些失望,但沒再說什么。
03
從那天起,李強感覺兩人之間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陳美開始頻繁詢問他的工作情況和收入。
“下個月那個工程能拿多少提成?”
“聽說你們工地要擴建,是不是意味著你能賺更多?”
這類問題越來越多,讓李強有些不自在。
他也注意到陳美的小餐館生意越來越差。
周圍新開了幾家連鎖快餐,價格便宜,環境又好,分走了不少客源。
有幾次,他下班回來,發現陳美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店里發呆。
“生意不好?”他問。
陳美勉強笑笑:“是啊,可能要考慮轉行了。”
李強想了想,從口袋里掏出一千塊錢:“你先拿著用吧。”
陳美看了看錢,沒有推辭,直接收下了:“謝謝,我會記著的。”
這讓李強有些意外,以前陳美從不輕易接受他的錢。
晚上回到家,陳美的情緒明顯低落。
“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嗎?”她突然問。
李強點點頭:“記得,那天下雨,我去你店里吃面。”
“那時候我剛開店不久,充滿希望,覺得只要努力就能東山再起。”陳美苦笑一聲。
“現在怎么了?”
“現在我才明白,這個社會不是靠努力就能成功的,你需要資本,需要人脈,需要很多東西。”
李強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能輕拍她的肩膀。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天我們分開了,你會怎么樣?”陳美突然問道。
這個問題讓李強心里一驚:“為什么突然問這個?”
陳美搖搖頭:“沒什么,就是突然想到了。”
但從那天起,李強總覺得兩人之間有了一道看不見的隔閡。
某個周末,李強接到了老家的電話。
“強子,你爸病了,醫生說可能是肺炎,你要不要回來看看?”電話里,母親的聲音充滿擔憂。
李強心里一緊:“嚴重嗎?”
“還不確定,但醫生說年紀大了,小病也不能大意。”
掛了電話,李強立刻開始收拾行李。
“怎么了?”陳美見他急匆匆的樣子,問道。
“我爸生病了,我得回去看看。”李強一邊收拾一邊說。
陳美的表情有一瞬間的凝固,但很快恢復正常:“嚴重嗎?”
“不知道,但我得回去。”
陳美沉默了一會兒:“你工程款結算了嗎?”
這個問題讓李強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還沒有,怎么了?”
“沒什么,就是問問。”陳美轉身去廚房倒水。
李強感到一絲不適,但沒多想,繼續收拾行李。
“我可能要回去一段時間,你一個人沒事吧?”他問。
陳美遞給他一杯水:“我又不是小孩子,能有什么事。”
李強點點頭,總覺得陳美的態度有些冷淡。
“那個,我明天一早的火車,今晚能不能不去店里,在家陪你?”李強試探著問。
陳美搖搖頭:“不用了,店里還有事,你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就行。”
李強心里有些失落,但沒說什么。
那晚,兩人都睡得很晚,卻很少交談。
04
第二天一早,李強拖著行李準備出門,陳美才剛剛起床。
“我走了。”李強站在門口說。
陳美點點頭:“路上小心。”
就這樣,沒有擁抱,沒有親吻,李強回了老家。
到家后,他發現父親的情況并不算嚴重,只是普通的肺部感染,吃了幾天藥就好多了。
李強本打算處理完父親的事情就回城,但母親留他多住幾天。
“你都好久沒回來了,多住幾天吧。”母親說。
于是李強跟工地請了假,在家多住了一周。
這期間,他時不時給陳美發消息,但陳美的回復總是簡短,有時甚至要等很久才回。
“店里很忙?”他問。
“還行。”陳美只回了兩個字。
這種冷淡讓李強心里越來越不安。
待在老家的這段時間,李強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
回老家蓋房發展,還是留在城里打拼?
老家雖然條件比不上城市,但勝在熟悉,而且房子蓋好后,父母也能住得更舒適。
城市機會多,但競爭也大,而且永遠有一種漂泊感。
最重要的是,如果回老家發展,陳美會跟他一起嗎?
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他心頭。
一周后,李強回到了城市。
推開家門,他發現屋子里冷冷清清的,陳美不在家。
他給陳美打電話,沒人接,于是他去了小餐館。
推開門,只見陳美正在跟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交談,兩人說說笑笑,看起來很熟。
看到李強進來,陳美臉上的笑容一僵:“你回來了?”
“嗯,剛到。”李強看了看那個男人,心里一陣不舒服。
“這是?”那男人問陳美。
“我朋友。”陳美簡短地介紹道。
朋友?李強心里一沉,但面上沒表現出來。
男人離開后,李強問陳美:“他是誰?”
“一個老朋友,在談合作的事。”陳美的語氣很平靜。
“什么合作?”
“開一家新餐廳的事,他有資金,我有經驗。”
李強頓時明白了什么,但沒說出來:“哦,是好事啊。”
陳美笑了笑:“是啊,終于等到機會了。”
回家的路上,兩人都沉默不語。
進門后,李強主動提出了那個一直想問的問題:“如果我決定回老家發展,你會跟我一起去嗎?”
陳美愣了一下,然后搖搖頭:“不會,我不適合農村生活。”
盡管心里已有預感,但聽到這個回答,李強還是感到一陣失落。
“那我們怎么辦?”他問。
陳美看了他一眼:“各自生活唄,又不是沒法聯系。”
這話說得輕描淡寫,但李強聽出了其中的疏離。
那晚,兩人雖然住在一起,卻像是兩個陌生人。
第二天,李強回到工地上班,一切如常,但他知道,有些東西已經變了。
05
時間匆匆,轉眼間,李強在城市已經工作了五年。
這五年里,他從一個普通泥瓦工成長為工地上的技術骨干,手底下帶了十幾個工人。
這五年里,他和陳美的關系也經歷了起起伏伏。
自從那次回老家后,兩人之間的親密度明顯下降。
陳美忙著和那個“老朋友”籌備新餐廳的事,經常很晚才回家。
李強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常常加班到深夜。
兩人的交集越來越少,連對話都變得簡短而公式化。
“吃飯了嗎?”
“吃了。”
“明天早上要早起,記得設鬧鐘。”
“知道了。”
就像兩個合租的室友,而不是戀人。
李強心里清楚,這段關系已經走到了盡頭,但他不知道該怎么結束。
某種程度上,他還是依賴著與陳美的這種生活方式。
直到最近,工地上的大項目終于完工,李強作為技術負責人,拿到了一筆不小的工程款。
包括提成在內,足足有五十萬。
這筆錢讓他看到了回老家發展的希望。
“工程結束了。”一天晚上,李強對陳美說。
陳美正在看手機,頭也不抬:“嗯。”
“我拿到款了,準備回老家了。”李強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這次陳美抬起了頭:“什么時候走?”
“后天吧,東西不多,收拾一天就夠了。”
陳美點點頭,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舍:“那行,到時候我送你去車站。”
李強心里有些失落,但也松了口氣。
看來分手對雙方都是解脫。
第二天,李強開始收拾行李。
五年的城市生活,積累的東西其實不多,主要是衣物和一些工具。
陳美一整天都不在家,說是去新餐廳看進度。
李強獨自一人整理著行李,回憶著這五年的點點滴滴。
雖然最近兩人關系疏遠,但曾經也有過美好的回憶。
他在心里默默對這段感情告別。
第三天一早,李強把行李箱放在門口,最后環顧了一下這個住了五年的家。
陳美站在一旁,表情平靜。
“時間還早,要不要吃個早飯再走?”她問。
李強搖搖頭:“不用了,車站有得吃。”
“那我送你下樓吧。”
兩人沉默地走下樓,仿佛兩個陌生人。
到了樓下,李強伸出手:“那我走了,謝謝這幾年的照顧。”
他本以為兩人會像這樣平靜地道別。
沒想到,陳美突然攔住了他。
“等等,還有事沒說清楚。”
李強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陳美要說什么。
他看到陳美的眼神突然變得冷硬,完全不似往日的溫柔。
“該給錢了。”陳美面無表情地說。
李強一時沒反應過來:“什么錢?”
他此時腦袋在想著,那些深夜的纏綿,那些親密的撫慰,難道都能被如此赤裸裸地標上價格嗎?
可接下來陳美附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
讓李強的目光凝固,臉色瞬間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