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爸,我考上北大了!"小雨沖進家門,眼眶泛紅,手里緊緊攥著錄取通知書。
林建國聽到女兒的聲音,臉上立刻綻放出久違的笑容,連忙從沙發上站起來:"真的嗎?我閨女真爭氣啊!"
"又吵又鬧的,我頭都疼了。"王美玲從廚房出來,臉上寫滿嫌棄,
"不就是考上個大學嗎?至于這樣大呼小叫的嗎?"
小雨的笑容瞬間凝固。她低下頭,小聲說:"是北京大學,985、211。"
"考得再好有什么用?我們家沒錢供你上大學,你還是趕緊找個工作吧!"
王美玲語氣冷淡,轉身走進廚房。
林建國看著女兒失落的表情,剛想開口安慰,王美玲的聲音又傳來:
"建國,你別忘了昨天說的事!峰子要買電腦,你答應今天給他轉錢的。"
林建國為難地看著女兒,欲言又止。
小雨攥緊了錄取通知書,望向窗外,眼里閃著堅定的光:"爸,我一定會上大學的。"
那時的她還不知道,四年后的升學宴上,她會拿出親子鑒定和一份驚天秘密,讓這個虐待她八年的繼母當場癱坐在地...
2008年的春天,貴州安順的小鎮上,櫻花盛開,十歲的林小雨卻沉浸在無邊的悲痛中。
母親剛剛因病去世,留下她和同樣悲傷的父親林建國。
葬禮過后的日子里,家里的氛圍變得異常沉默。
父親整日埋頭工作,很少回家,似乎只有在工地上揮汗如雨才能暫時忘記喪妻之痛。
"爸爸,飯好了。"小雨踮著腳尖,把飯菜端上桌。
林建國疲憊地點點頭,看著眼前這個與亡妻長得極為相似的女兒,心里一陣刺痛。
他伸手揉了揉小雨的頭發,卻不知道該說什么。
"爸,今天學校老師說要開家長會..."小雨小心翼翼地說。
"爸爸最近工地很忙,去不了,你自己跟老師說一聲吧。"
林建國低頭扒著飯,避開女兒期待的眼神。
就這樣,小雨開始學著照顧自己和父親的生活。
小小年紀,她學會了做飯、洗衣、打掃衛生,放學回家的路上,會順便買菜。
村里人看到她的身影,都會忍不住嘆氣:"這孩子,命苦啊。"
冬去春來,轉眼兩年過去。
林建國依然沉浸在悲傷中,但小雨不能。
她已經小學六年級,即將面臨小升初考試,她知道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2010年夏天,林建國的工友王師傅舉辦了一場飯局,邀請了在鎮上開小百貨店的王美玲。
那是一個體態豐滿、說話爽朗的女人,對林建國格外熱情。
"林工,聽說你一個人帶女兒不容易啊。"
王美玲坐在林建國身邊,殷勤地給他倒酒,
"我也是單身,帶個兒子,咱們境遇差不多。"
林建國不善言辭,只是點點頭,但眼神里透露出許久不見的生機。
三個月后,林建國帶著小雨去民政局,辦理了與王美玲的結婚手續。
王美玲帶著16歲的兒子王峰,搬進了林家的老房子。
婚后的頭幾個月,王美玲表現得體貼入微。
她每天變著花樣做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對小雨也是噓寒問暖。
林建國看到家里重新有了生氣,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小雨,來,這是阿姨給你買的新書包,你看喜歡嗎?"
王美玲笑瞇瞇地遞給小雨一個樸素的帆布包。
"謝謝阿姨。"小雨接過書包,禮貌地道謝。
雖然她更喜歡同學們背的那種印有卡通圖案的書包,但她知道不能挑剔。
"峰子,這是媽給你買的新手機,比你同學的都好。"
王美玲轉身從包里拿出一部當時最新款的手機,遞給王峰。
王峰接過手機,得意地沖小雨揚了揚下巴。
小雨低下頭,假裝沒看見,心里卻明白了什么。
從那以后,王美玲的真面目逐漸顯露。
她開始讓小雨承擔大部分家務,自己則整天玩手機或去打麻將。
王峰更是目中無人,把自己的衣服隨手亂扔,還理直氣壯地命令小雨:"喂,我衣服臟了,你去洗了。"
夏天,王美玲和王峰開著電風扇吃西瓜,小雨卻只能在旁邊扇扇子。
冬天,王美玲給王峰買了新棉襖,小雨還穿著去年的舊衣服,袖子都短了一截。
"爸,我的羽絨服袖子短了。"小雨鼓起勇氣向父親提出要求。
林建國還沒來得及回答,王美玲就插嘴道:
"你看看你,都初中了還長這么快,去年的衣服才穿一年就嫌小了。你知道現在物價多貴嗎?"
"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林建國弱弱地說。
"行行行,你最疼她。"王美玲一臉委屈,"我辛辛苦苦管家,到頭來還是外人。"
林建國頓時不知所措,最后只能選擇沉默。
小雨懂事地說:"爸,沒事,我不冷的。"
那一刻,她心里明白,這個家已經容不下她了。
初中時代,小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
她知道,只有考上好高中,才能離開這個令她窒息的家。
"考了多少分?"王美玲隨口問道,眼睛盯著電視劇。
"98分。"小雨輕聲回答。
"才98啊,人家小劉家的女兒考了99分呢。"王美玲冷哼一聲。
王峰坐在沙發上玩手機,頭也不抬地說:"學那么好有什么用,還不是得靠關系。"
小雨默默回到自己房間,埋頭復習功課。
她知道,在這個家里,沒人會為她的成績驕傲,但她必須為自己的未來努力。
2014年,小雨以全鎮第三名的成績考入縣重點高中。
學校離家有20公里,需要住校。
"住校要交宿舍費,還要生活費,哪來那么多錢?"
王美玲皺著眉頭,"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干什么,不如去打工賺錢。"
"美玲,小雨成績這么好,不能半途而廢啊。"林建國猶豫地說。
"你說得輕巧!錢從哪里來?"王美玲翻了個白眼,
"再說了,峰子馬上要上技校了,那學費更貴,家里哪有那么多錢供兩個孩子?"
"我...我工地上的工資還可以..."林建國的聲音越來越小。
"夠了!"王美玲站起來,
"你工地上那點錢,還不夠峰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哪有余錢給她?"
就在林建國陷入兩難境地時,鄰居張嬸來訪。
她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是小雨母親生前的好友。
"建國啊,你媳婦剛走,我就聽說小雨考上縣重點高中了,真爭氣啊!"
張嬸笑著說,"這孩子從小懂事,又勤奮,以后肯定有出息。"
"是啊,可是..."林建國為難地撓撓頭。
張嬸看出了什么,嚴肅地說:
"建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小雨媽在天上看著呢,你可不能辜負她的期望啊!"
在張嬸和村里幾個長輩的勸說下,林建國最終決定讓小雨繼續讀書。
他偷偷從工地預支了三個月工資,給小雨交了學費和住宿費。
高中生活對小雨來說,是苦澀又甜蜜的。
她每月只有200元生活費,遠低于其他同學。
中午,她只買最便宜的素菜,從不碰葷菜。
晚上,她經常餓著肚子復習功課,實在餓得不行了,才會拿出干饅頭充饑。
冬天特別冷的時候,她沒有足夠的錢買取暖設備,只能多穿幾件衣服。
晚上熄燈后,她躲在被窩里用手電筒看書,直到電量耗盡。
劉老師是小雨的班主任,一個慈祥又負責任的中年女教師。
她很快注意到了小雨的異常。
"小雨,你最近瘦了很多,是不是有什么困難?"劉老師關切地問。
小雨搖搖頭,勉強笑了笑:"沒有,老師,我很好。"
但劉老師不是那么容易被敷衍的人。
她暗中觀察,發現小雨的午餐幾乎從不變樣:一份最便宜的素菜,加一個饅頭。
更令她擔憂的是,小雨的冬裝明顯單薄,在寒風中顯得格外瘦小。
一天放學后,劉老師把小雨叫到辦公室。
"小雨,老師這里有幾本參考書,你拿去看看。"
劉老師遞給她幾本嶄新的教輔材料,
"還有,這是我們學校的特困生補助申請表,你填一下。"
小雨接過表格,眼眶濕潤:"老師,謝謝您,但我不是特困生..."
"傻孩子,"劉老師語重心長地說,
"接受幫助不是軟弱,而是為了走得更遠。你的潛力這么大,老師不忍心看你被困難打倒。"
在劉老師的幫助下,小雨獲得了學校的特困生補助,生活條件稍有改善。
她更加刻苦學習,期中考試名列全年級前十。
寒暑假回到家中,小雨發現情況變得更糟。
王美玲對她的態度越發惡劣,幾乎把她當成免費勞動力。
清早五點,小雨就要起床做飯,洗全家人的衣服;白天,她要打掃衛生,去菜市場買菜;晚上,她還要備課復習到深夜。
王峰上了技校后,經常帶著同學回家打游戲,吃喝拉撒全由小雨收拾。
有一次,他的同學故意把飲料灑在小雨剛拖完的地板上,王峰不但不制止,反而哈哈大笑。
"小雨,把地拖干凈點,待會我朋友還要來。"王峰翹著二郎腿,對她呵斥道。
小雨沉默地拿起拖把,一遍又一遍地擦著地板,眼淚悄悄滑落。
林建國看在眼里,心疼不已,但每次他想說什么,王美玲就會裝出一副委屈的樣子:"我把她當親生女兒一樣對待,她非要跟我對著干,你說我冤不冤?"
面對妻子的眼淚攻勢,林建國只能無奈地選擇沉默,心里卻暗暗決定多攢些錢給小雨上大學用。
有一次,小雨生病發高燒,王美玲只給她買了最便宜的退燒藥,還嫌她"矯情"。
張嬸得知后,偷偷送來營養品和好藥,才讓小雨慢慢康復。
"小雨啊,再苦也就這幾年,等你考上大學,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張嬸安慰她。
小雨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2017年,高考臨近,小雨每天學習到深夜。
王美玲多次打擾她學習,故意在她房間外制造噪音,有時甚至斷電,導致小雨只能用手機的微弱光線看書。
"小雨,都幾點了還不睡覺?電費多貴啊!"王美玲站在房門口,不滿地說。
"阿姨,我快考試了,再復習一會兒。"小雨懇求道。
"復習?天天復習有什么用?你以為你能考上大學?"
王美玲冷笑,
"別做夢了,像你這種條件的農村女孩,考個專科就不錯了。與其浪費時間,不如早點去打工,幫家里分擔點。"
小雨低下頭,不再爭辯,但心里的火焰燃燒得更加旺盛。
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好大學,離開這個家。
高考那天,林建國難得請假,說要送小雨去考場。
王美玲卻突然喊著頭痛,要林建國陪她去醫院。
無奈之下,林建國只能給小雨塞了100元錢:"自己打車去考場,路上小心。"
小雨獨自一人往考場趕,路上遇到了同樣去考場的劉老師。
"老師,早上好!"小雨加快腳步迎上去。
劉老師驚訝地問:"你父母呢?怎么自己來?"
"他們..."小雨勉強笑了笑,"有事來不了。"
劉老師看出了什么,沒有多問,而是親切地說:"走吧,老師陪你去考場。"
在劉老師的陪伴下,小雨順利到達考場,安心參加了高考。
考試結束后,小雨感覺自己發揮得不錯,但也不敢太樂觀。
回到家,王美玲正在客廳看電視,頭痛病已經不藥而愈。
"考完了?"王美玲頭也不抬地問。
"嗯,考完了。"小雨簡短地回答。
"考得怎么樣?"
"還行。"
"還行就是不行。"王美玲冷哼一聲,
"我就說嘛,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峰子技校畢業都開始賺錢了,你還在花錢。"
小雨不再搭話,默默回到自己房間。
她知道,無論她考得多好,在王美玲眼里都是不夠的。
一個月后,高考成績公布。
小雨以超出一本線95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錄取。
她拿著錄取通知書,激動地沖回家。
"爸,我考上北大了!"小雨沖進家門,眼眶泛紅,手里緊緊攥著錄取通知書。
林建國激動地站起來,臉上滿是驕傲:"真的嗎?我閨女真爭氣啊!"
"又吵又鬧的,我頭都疼了。"
王美玲從廚房出來,滿臉不悅,"不就是考上個大學嗎?至于這樣大呼小叫的嗎?"
小雨的笑容瞬間凝固。
"是北京大學,985、211。"她小聲說。
"考得再好有什么用?我們家沒錢供你上大學,你還是趕緊找個工作吧!"
王美玲轉身進廚房,聲音冷淡。
林建國急了:"美玲,這可是北大啊!多少人想考都考不上!"
"那又怎樣?"王美玲回頭,
"你知道北京的學費和生活費多貴嗎?一年少說也要三四萬!咱家拿得出這么多錢嗎?"
"我...我再多接些活..."林建國結結巴巴地說。
"得了吧!"王美玲不屑地說,
"你那點工資,還不夠峰子花的。要我說,就讓她去打工,反正女孩子早晚要嫁人。"
眼看父親又要妥協,小雨站了出來:
"爸,我申請了國家助學金和學校的特困生補助,每年能減免不少費用。劉老師說,以我的成績,還可以申請其他獎學金。"
林建國眼睛一亮:"真的嗎?那就好,那就好!"
王美玲見狀,冷臉離開了客廳。
晚飯時,她把最后一塊肉夾給王峰,故意說:
"峰子,多吃點,媽知道你在外面辛苦。不像有些人,只會花家里的錢上學,一分錢都不往家里拿。"
林建國為難地看著小雨,欲言又止。
小雨低著頭,默默扒著碗里的米飯,沒有吭聲。
晚上,林建國悄悄塞給小雨一個信封:"這是爸這些年攢的一點錢,你拿去交學費用吧。"
小雨打開信封,里面是兩萬元現金。
她知道,這是父親多年來省吃儉用攢下的血汗錢。
"爸..."小雨眼眶濕潤。
"去吧,好好讀書。"林建國拍拍女兒的肩膀,"爸爸為你驕傲。"
就這樣,小雨帶著父親的期望和自己的夢想,踏上了北上求學的路。
2018年,小雨來到北京,開始了大學生活。
這里的一切都讓她感到新奇。
寬敞明亮的教室,藏書豐富的圖書館,熱情友善的同學...這些都是她過去不敢想象的。
大學里,小雨依然保持著刻苦學習的習慣。
她申請了勤工儉學的崗位,每月能賺一千多元,緩解經濟壓力。
同時,她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獲得了多項獎學金。
寒假回家,小雨帶了一些北京特產和父親愛吃的茶葉。
王美玲見她買了禮物,臉色稍微好看了些,但看到精致的包裝后,又開始指責她亂花錢。
"這茶葉多少錢一斤?"王美玲拿起茶葉袋掂了掂。
"三百多..."小雨小聲說。
"什么?三百多一斤?"王美玲瞪大眼睛,"你瘋了嗎?在外面花錢這么大手大腳!"
林建國趕緊打圓場:"孩子一片孝心,別這樣說她。"
"孝心?"王美玲冷笑,
"買這么貴的東西,不如把錢省下來給家里。老林,你別慣著她!我辛辛苦苦把家里打理得這么好,她一回來就亂花錢。"
小雨默默忍受著王美玲的數落,心里卻有了新的疑惑。
她注意到家里多了不少新家電,王峰穿的都是名牌,王美玲的手腕上還戴著一塊看起來價值不菲的手表。
父親建筑工地的工資雖然不低,但也不至于能負擔這些開銷。
一天,小雨在整理自己的舊書時,無意中在一本高中課本里發現了母親的一封信。
這封信是母親生前寫給小雨的,本打算在她18歲生日時交給她,但母親去世得太突然,這個心愿沒能實現。
信中,母親寫道:
"親愛的小雨:
當你讀到這封信時,你已經18歲了。作為母親,我有一些話想對你說。
首先,無論將來發生什么,都要記住,媽媽永遠愛你。你是我生命中最大的驕傲。
其次,我想告訴你一個關于我們家的秘密。
你外公去世前,留給了我一塊地,位于縣城西郊,現在那里可能已經發展起來了。
地契放在我們老家的地窖里,藏在一個紅色的鐵盒中。
那塊地是留給你的嫁妝,千萬不要告訴你爸爸,他這個人太實在,萬一被別人騙了就不好了。
最后,小雨,無論前路多么艱難,都要堅強。
記住,真正的平靜來自于內心的強大。
永遠愛你的媽媽"
小雨讀完信,淚流滿面。
她想起母親生前常說的"留了后路",原來指的就是這塊地。
但為什么母親不讓告訴父親呢?
帶著疑問,小雨找到了張嬸。
作為母親的閨蜜,張嬸可能知道些內情。
"張嬸,我想問您點事。"小雨坐在張嬸家的小院里,低聲說。
"什么事啊,孩子?"張嬸親切地問。
小雨把信的內容簡單說了,問道:"我媽留的那塊地還在嗎?"
張嬸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這事啊..."她四下看看,確定沒人,才壓低聲音說,"你媽那塊地,前幾年被人占了。"
"什么?被誰占了?"小雨驚訝地問。
"就是鎮上開百貨店的王老板的親戚,好像姓李。那人有點背景,辦手續很快,說是你媽欠他錢,拿地抵債。"
小雨一頭霧水:"我媽怎么可能欠他錢?"
"這誰知道呢。"張嬸搖搖頭,
"當時你爸整天在外地工地上,也不懂這些。等反應過來,地已經過戶了。"
小雨回家后,悄悄檢查了母親留下的老箱子,果然在夾層里找到了那個紅色鐵盒。
盒子里裝著地契和一些照片,證明那塊土地確實屬于她母親。
更令她震驚的是,她還發現了母親的日記。
最后幾頁寫著:
"王美玲又來店里問地的事了,真煩人。她表面熱情,背地里打什么主意,我心里清楚得很。絕不能讓那塊地落在外人手里,那是留給小雨的。"
看到這里,小雨如遭雷擊。
原來王美玲早就知道這塊地!難怪她會接近父親,原來一切都是有預謀的!
小雨當即決定,一定要查清楚真相,拿回屬于自己的財產。
大三那年暑假,小雨去了縣檔案館,調查母親那塊地的情況。
經過多方打聽,她終于找到了當年辦理過戶手續的工作人員。
"當時那塊地過戶,確實有些蹊蹺。"
那位工作人員回憶道,
"來辦手續的是個女人,拿著欠條和你媽媽的身份證復印件。我們也問過她為什么地主不親自來,她說你媽媽身體不好,特意委托她辦理。"
"您還記得那個女人長什么樣嗎?"小雨急切地問。
"胖胖的,說話很大聲..."工作人員描述的特征,與王美玲非常相似。
小雨心如刀絞。
她查詢了那塊地目前的情況,發現已經被開發商收購,補償款高達600多萬元。
這一切都落入了王美玲親戚的口袋。
更令她心寒的是,她發現王美玲和那個所謂的"李老板"經常有聯系,很可能是共謀詐騙。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王家最近幾年突然"富裕"起來。
回到家,小雨看著王美玲的眼神變了。
她開始悄悄收集證據,聯系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準備討回公道。
林建國發現女兒的異常,關切地問:"小雨,你最近怎么了?有心事?"
小雨勉強一笑:"沒事,爸,就是學業壓力大。"
她不想貿然告訴父親真相,怕他接受不了。
她決定等證據確鑿后,再一次性解決這個問題。
在學校,小雨認識了學法律的學姐李夢。
在李夢的幫助下,小雨了解了遺產繼承相關法律知識,并制定了詳細的維權計劃。
為了確認自己的猜測,小雨需要做一件事:親子鑒定。
她想確認林建國確實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這樣才能合法繼承母親的財產。
利用寒假回家的機會,她悄悄收集了父親的頭發,和自己的一起送去做了親子鑒定。
結果很快出來:林建國確實是她的親生父親,親子關系無疑。
有了親子鑒定和地契證明,小雨開始著手收集王美玲和"李老板"的犯罪證據。
她通過李夢聯系到一位專業律師,對方聽完情況后,認為她的案子很有勝算。
"這是明顯的詐騙行為,一旦證據確鑿,不僅能追回土地補償款,還可能追究刑事責任。"律師嚴肅地說。
小雨點點頭:"我不在乎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我只想拿回屬于我母親的東西。"
2022年春天,小雨順利完成學業,被推薦保送本校研究生。
這個好消息讓林建國高興不已,他在電話里激動地說:"閨女,爸要給你辦個升學宴,讓全村人都知道我林建國的女兒多出息!"
"爸,不用這么鋪張..."小雨本想拒絕,但想到這是展開計劃的好機會,便答應了下來。
回到家鄉,父親已經聯系好了村里最好的飯店。
王美玲表面附和,私下卻處處刁難。
"辦什么升學宴?浪費錢!"
王美玲在廚房里抱怨,
"讀個研究生有什么了不起,還不是花家里的錢。"
林建國難得強硬一次:"這次必須辦!小雨是咱們安順市考上北大的為數不多的學生之一,我必須讓她風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