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臺灣中天新聞網報道了一個美國智庫布魯斯金學會的民調結果,這個民調顯示,約有37.5%的臺灣受訪者認為,美國“可能”或“非常可能”在臺海沖突時出兵協助臺灣。
而這個數字,還是大幅下降之后的數字,因為,一年前的2024年7月,當時的民調顯示,44.5%的臺灣人相信美國“可能或非常可能”協防臺灣。
臺灣對大陸的心態,其實在近幾十年有了過山車式的變化。
八九十年代時,臺灣在美國窗口計劃幫助下,當然也包括自己爭氣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臺灣的經濟率先騰飛,并步入了發達水平。
當時,臺灣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gdp,都對比大陸有著巨大的優勢。尤其是人均收入方面,幾乎是大陸民眾收入的幾十倍。
所以,當時臺灣人擁有極強的心理優勢,對于大陸是居高臨下的,是帶有非常豐富優越感的。
因此,那時候雖然從大陸來的老兵還活著,也有數以萬計的老兵回大陸探親,但總體而言,臺灣民眾都是居高臨下的。
當然,也因為當時第1批遷臺的大陸民眾并沒有去世,所以,臺灣總體而言雖然優越感極強,但民眾更支持一個中國,支持統一。
然而,到90年代和2000年第1個10年之后,臺灣的經濟依然不錯,對比大陸也依然有巨大的優勢,但是,大陸和臺灣之間的差距在迅速縮小。
尤其是大陸的經濟總量,早已超越臺灣,所以,作為一個小小的海島,臺灣民眾在恐懼大陸經濟和軍力迅猛增長的同時,也依然將自己人均收入高于大陸作為優越感的錨點,并自欺欺人一般拒絕承認大陸的發展。
當然,當時的臺灣居民們依然保持優越感也可以理解,畢竟,一方面人均收入依然遠高于大陸,而另一方面,得益于美國的支持和挑撥,臺灣在武器裝備先進程度上也領先大陸。
但是,從2010年之后,臺灣的這種心理優勢徹底破滅了。因為,此時大陸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武器裝備先進程度,都徹底超越了臺灣。
即便是臺灣聊以自慰的人均收入,其實如果算購買力的話,臺灣平均收入領先的程度也極為有限。
所有曾經居高臨下的心理優勢徹底破滅之后,臺灣人在幾十年如一日的臺獨教育之下,變得歇斯底里,他們開始效仿井底之蛙,拒絕承認一切大陸的變化和崛起,固執的將自己的思維固定在八九十年代。
當然,對于大陸的崛起和與大陸之間越來越懸殊的軍備差距,即便視而不見,也總是能聽聞。
面對這種鐵一般的事實,臺灣民眾臺灣開始拿出了傳承自國民黨的民國作風:我雖然不如你,但是我主子強,西方國家一定會救我的,一定會跟我主持公道的,一定會向著我的。
所以,此時,臺灣將唯一的救命稻草看向了美國這個唯一的超級大國,并將是美國會武裝介入臺灣,視為自己的救命稻草,一遍又一遍的說服自己。
這種作風,是不是似曾相識?
沒錯,這跟民國時期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如出一轍。
領導北伐勝利之后,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成為中國名義上的統治者,當然也只是名義上,因為,此時中國各地到處都是割據一地的軍閥。
但即便如此,蔣介石領導的中央軍依然是民國勢力最強大的一支力量,而且,蔣介石還擁有大義——他是當時中國各方承認的中央政府領袖。
然而,作為名義上統一全國的領袖,蔣介石不是帶領中國獨立自主,打跑列強,獨立建設新中國,而是將希望寄托于英美。
所以,每逢大事,蔣介石第一反應的就是找英美援助,讓英美介入,讓西方國家給他撐腰,為他評理。
比如,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后,蔣介石聽聞日本鯨吞中國東北三省,第一反應不是自己抵抗,打跑當時只有1萬多人的日本關東軍,而是一邊要求東北軍不抵抗,一邊極具誠意謙卑的希望國聯介入,希望借助西方力量趕跑日本。
九一八事變后不久,日本為了轉移國際視線,侵占中國最富裕的江南地區,又在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蓄意發動侵略事件。
當時,日本海軍第一遣外艦隊司令指揮日本海軍陸戰隊三路突襲上海。
面對日寇的侵略,駐守上海的第十九路軍奮起抵抗,與日本的軍隊在上海多地展開激戰,先后逼迫日軍4次更換主帥,給日寇帶來傷亡近萬人。
蔣介石雖然派遣第五軍增援19路軍抗戰,但是最終,還是在國聯的決議之下,與日本簽訂了十分丟人的《淞滬停戰協定》。
要知道,當時中國是被侵略的一方,完全占據大義,而日本在上海的兵力和實力也遠無法與蔣介石的中央軍相媲美,將日軍趕出上海是完全能做到的,蔣介石卻最終選擇妥協。
在這之后,無論是長城抗戰還是全面抗戰爆發,蔣介石幾乎所有的行動出發點,都是寄希望于國際調停,寄希望于西方列強能夠支持自己,甚至不惜給前線的中國軍隊帶來巨大的傷亡。
蔣介石這種從始至終將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強的買賣行徑,是不是與如今臺灣民調中渴望美國干涉的民眾如出一轍?
也許,正是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后,將這種民國買辦作風帶到了臺灣,并傳給了幾乎所有的臺灣人。
然而,蔣介石無數次失利其實早已證明,西方國家是靠不住的,西方主子們更不可能為了一個買辦,去犧牲自己的利益。
民國時期,英美的國家沒有保住蔣介石的天下,80年之后,美國更不可能為了一個小小的臺灣島和臺獨分子們,與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對決。
所以,與民國的買辦一樣,臺灣所謂的美國會協防臺灣,終究只是買辦和臺獨分子的妄想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