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人名地名皆是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簽了吧,體面離職,拿三個月補償,總比被動挨刀強。”林浩推過那份文件,臉上帶著勝券在握的微笑。
“能給我們三天考慮嗎?”我平靜地看著這位趾高氣揚的項目經理。
“當然,不過...”他意味深長地瞥了一眼我丈夫,“公司的決定通常不會改變。”
回家路上,陳遠一言不發,握方向盤的手指節泛白。
“七年,就這么結束了。”他苦笑著搖頭。
我拿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許久未聯系的號碼:“老朋友,需要你幫個忙。”
誰也沒想到,三天后的那場會面,會讓林浩的臉色從得意到慘白只用了短短五分鐘。
01
我叫蘇晴,33歲,和老公陳遠結婚六年,有個4歲的兒子小寶。我們是個普通家庭——陳遠在一家科技公司當技術主管,我開了個小設計工作室,日子過得還行。
那天是周五,我早點回家,想給陳遠做頓好吃的。最近他總是情緒低落,我想給他個驚喜。剛進門,就看見小寶在客廳地毯上玩積木,保姆在廚房忙活。
“媽媽回來啦!”小寶撲進我懷里。
“小寶今天乖不乖?”我親親他的臉。
“超級乖!我和爸爸一起搭了座城堡,特別高!”
“爸爸回來了?”我很驚訝,陳遠平時加班到八九點很正常。
“陳先生下午三點多就回來了,”阿姨從廚房探出頭,“看起來不太舒服,在書房待著呢。”
我放下包,輕輕推開書房門。陳遠站在窗戶前,眼神空洞地盯著外面,連我進來都沒注意到。
“老公,怎么這么早回來了?”
他這才回神,勉強笑了笑:“沒什么事做,就提前回來了。”
我走到他身后,雙手搭在他肩上:“最近老是心不在焉的,到底怎么了?”
“沒事,就是有點累。”他敷衍道。
“你這樣已經一個多月了,”我坐到他對面,“是不是公司出什么事了?”
陳遠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沒什么大不了的,別擔心。”
晚飯時,陳遠幾乎沒說話,悶頭吃飯。小寶不停地和他說幼兒園的事,他只是機械地點頭,明顯心不在焉。
哄完小寶睡覺,我端了兩杯紅酒回到客廳,陳遠正坐在沙發上發呆。
“說吧,到底怎么回事?”我遞給他一杯酒,“別跟我說沒事,我又不是才認識你一兩天。”
陳遠接過酒杯,長嘆一口氣:“公司半年前被收購了,新來的管理層把原來的人幾乎都換掉了。”
“所以你也在被裁的名單上?”
“不是,”他苦笑一聲,“可能更糟。”
原來,公司被一家大型互聯網企業收購后,原本的技術總監離職,新空降了一位項目經理林浩。這個林浩帶來一批自己的人,對原來的員工基本不理,尤其是像陳遠這樣的老員工。
“他喜歡提拔那些剛畢業的年輕人,覺得他們'有活力','思想新潮',”陳遠一口氣喝完了酒,“我們這些老家伙,被當成了'思想僵化'的代表。”
我給他又倒了一杯:“那他們現在是怎么對你的?”
“就是...當我不存在唄。會議上發言被打斷,提的建議沒人理,做的項目被一個個轉給新來的年輕人。”
看著他落寞的樣子,我心里很疼。陳遠是標準的技術宅,內向,不善交際,但技術能力很強。他在這家公司已經七年,曾經是公司的核心技術骨干,開發了幾個重要項目,拿過不少專利。
“同事們呢?老同事應該還不少吧?”
“都明哲保身呢,”陳遠苦笑道,“誰敢和被邊緣化的人走太近?午餐時一桌子空位,就是沒人愿意坐我旁邊。”
“這群王八蛋!”我忍不住罵了句。
“別生氣,職場就這樣。”陳遠安慰我,“我會想辦法的。”
那晚,陳遠很早就睡了,我卻怎么也睡不著。看著身邊熟睡的丈夫,我忽然意識到,這個總是在我面前表現得堅強可靠的男人,現在是多么無助。
02
接下來的日子,我開始更關注陳遠的工作情況。他每天早出晚歸,但回到家總是很疲憊,不是工作的疲憊,而是那種被排擠、被孤立的精神疲憊。
一天晚上,陳遠回家特別晚,滿身酒氣。
“怎么喝這么多?”我扶他坐下,遞給他一杯溫水。
“部門聚餐,”他苦笑道,“我坐在角落,沒人和我說話,就只能跟酒杯交流了。”
看著他落寞的樣子,我很心疼:“那新來的項目經理沒找你聊天?”
“林浩?”陳遠冷笑一聲,“他全程圍著那幾個新招的年輕人轉,恨不得把他們捧上天。張毅那小子,才來三個月,就被提拔成組長了。”
“就是那個接手你項目的人?”
“對,”陳遠點點頭,“剛畢業的研究生,技術一般,但很會來事。每天給林浩端茶倒水,嘴上永遠是'林總英明','林總高瞻遠矚'。”
我遞給他一塊解酒的糖:“那他做得怎么樣?”
“爛透了,”陳遠搖頭,“上周系統崩了兩次,都是他的代碼問題。每次都是我半夜被電話叫醒去救火。”
“有沒有人認可你的貢獻?”
“開什么玩笑,”陳遠苦笑道,“我修復的問題被他們報告上去說是'團隊協作解決',根本沒提我的名字。今天聚餐,林浩還當著所有人的面表揚張毅'解決了重大技術難題'。”
我氣得手發抖,“你難道就沒反駁嗎?”
陳遠搖搖頭:“有什么用?現在公司是他們的天下,我一個邊緣人物,說了也白說。”
這就是我丈夫,技術強,卻不懂得在職場上保護自己。在他眼里,技術才是硬道理,可惜現實不是這樣。
接下來的日子,陳遠的處境越來越糟。公司群里,他發的消息基本沒人回;重要會議“恰好”忘記通知他;一個個項目從他手中被奪走,給那些所謂的“新鮮血液”。
“今天他們開產品討論會,”一天晚上,陳遠回來告訴我,“會議名單里根本沒我的名字,我是無意中聽到才知道的。”
“那你怎么辦?”
“硬著頭皮去了唄,”他苦笑道,“進會議室的時候,所有人都看著我,好像我是個外星人。”
“那林浩呢?”
“假惺惺地說'哦,忘了通知你了',然后繼續開會,對我的發言置若罔聞。整個會議,我就像個透明人。”
聽著這些,我心里的火越燒越旺。陳遠是這家公司的元老級人物,為公司貢獻了那么多,現在卻被這樣對待。但我知道,現在不是發作的時候,我需要了解更多情況。
03
情況比我想象的還要糟。一個月后,陳遠被調到了離團隊最遠的角落位置,理由是“優化辦公空間”。
“我現在坐在靠近打印機的角落,”陳遠苦笑著說,“整天聽著打印機的噪音,離核心區域隔了一整層樓。”
更糟的是,他的名字已經從新項目人員名單中消失了。公司內網上的組織架構圖里,他被放在了“技術支持”而非“研發團隊”。
“他們這是明顯要把你邊緣化啊,”我忍不住說,“難道就沒人站出來說句話嗎?”
“老王私下跟我說他很同情我,但他自己也是危險邊緣,不敢公開支持我,”陳遠無奈地說,“其他人要么沉默,要么落井下石。”
諷刺的是,雖然陳遠被排擠得這么厲害,但每當系統出問題,還是會有人偷偷找他幫忙。那個接手他項目的張毅,三天兩頭遇到解決不了的bug,就會發私信給他。
“昨晚又是他,”陳遠說,“半夜兩點發消息說系統崩了,客戶瘋了,他搞不定。”
“你就應該拒絕他!”我氣憤地說。
陳遠搖搖頭:“那樣只會讓我更被動。而且說實話,那個項目是我一手帶起來的,看著它出問題,我心里也不好受。”
事情在一次緊急故障中達到了高潮。公司主系統在一次更新后崩潰,客戶數據面臨丟失風險。新團隊束手無策,最后不得不求助于陳遠。
陳遠加班到凌晨三點,終于解決了問題,挽回了數百萬的損失。但第二天的總結會上,林浩只是輕描淡寫地提了一句“老員工提供了一些技術支持”,然后大肆表揚張毅“在危機中表現出色”。
“這也太過分了!”我氣得直拍桌子,“你難道就不能站出來說清楚嗎?”
“說了又能怎樣?”陳遠的聲音里充滿疲憊。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看到陳遠如此消沉。這個曾經對技術充滿熱情的男人,現在只剩下了無盡的疲憊和挫敗。
04
事情在季度評估時達到了轉折點。陳遠回家時,臉色灰白,像是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怎么了?”我連忙問道。
他默默地從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遞給我——季度績效評估表,最低等級“D”,評語是“融入團隊不足,工作積極性有待提高”。
“這怎么可能?”我難以置信地看著評估表,“你加班加點,解決了那么多關鍵問題!”
“這只是個借口,”陳遠苦笑道,“他們需要一個理由來證明我不適合這個團隊。”
更糟的是,這份評估直接導致陳遠被排除在公司培訓計劃和年度加薪名單之外。
“人力資源的小張私下告訴我,”陳遠低聲說,“連續兩次D評級的員工,會被列入'優化'名單。”
“優化?”我皺眉。
“就是裁員的委婉說法。”陳遠的聲音很平靜,好像在談別人的事。
我握住他的手:“你有什么打算?”
“找新工作唄,”他嘆了口氣,“雖然這個年齡再找技術崗不容易,但總比等著被侮辱性地裁掉強。”
看著他疲憊的眼神,我忽然意識到這不只是一份工作的問題,而是關乎一個人的尊嚴和價值。陳遠在這家公司付出了七年青春,參與了核心項目開發,拿了好幾項專利,現在卻被當成垃圾一樣扔掉。
“老公,你別急著找工作,”我說,“先把情況都告訴我,我們一起想辦法。”
那晚,陳遠第一次完整地向我傾訴了這半年來的遭遇:如何被一步步排擠,如何被剝奪項目主導權,如何在會議上被無視,如何被迫接受不公正的評價。聽完這些,我氣得渾身發抖,但表面上盡量保持冷靜。
“他們憑什么這么對你?”我盡量控制著語氣。
“新官上任三把火唄,”陳遠苦笑道,“林浩想建立自己的團隊,老員工在他眼里就是絆腳石。”
“但你的技術能力明明很強,為什么非要趕你走?”
陳遠沉默了一會兒:“可能...因為我知道太多了。”
“什么意思?”
“公司現在主推的幾個新項目,核心技術其實都是我早期設計的。如果我留在團隊,很容易暴露某些人的'創新'其實是剽竊。”陳遠的眼神突然變得銳利,“張毅那個所謂的'突破性算法',就是我兩年前的方案翻新版。”
這番話讓我若有所思。看來,這不僅僅是新舊交替的問題,還牽涉到更復雜的利益糾葛。
“那你有沒有保留那些設計文檔和記錄?”我問道。
“當然有,”陳遠點點頭,“所有項目文檔和郵件我都有備份,包括專利申請資料。”
“那就好,”我拍拍他的肩膀,“別急著認輸,我們先看看他們到底想怎么樣。”
雖然表面上安慰著丈夫,但我心里已經開始盤算對策。陳遠是個技術天才,但在職場博弈上確實太過單純。而這正是我可以幫上忙的地方。
05
兩天后,陳遠比往常更早回家,臉色凝重。不等我問,他就開口了:
“林浩約我明天談話。”
“什么事?”
“人力資源部的人也會參加,”他的聲音有些發抖,“基本上是那種...離職前的談話。”
我讓他坐下,給他倒了杯水:“告訴我詳細情況。”
原來,林浩通過助理發了一封郵件,說要討論陳遠“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提到了“組織結構調整”和“人員優化”這樣的詞。
“他們這是要逼你走啊,”我直接說,“但要注意,一定是要你主動提出離職。”
陳遠點點頭。
“除了這些,你最擔心的是什么?”我問道。
陳遠沉默片刻:“找新工作不容易,尤其是我這個年齡。現在行業里都流行要'有活力'的年輕人,35歲就開始被視為'老'了。”
“那公司現在的項目情況怎么樣?我是說,那些從你手里拿走的項目。”
“一團糟,”陳遠苦笑,“張毅他們根本駕馭不了那么復雜的系統。前天客戶投訴嚴重,說新版本bug不斷。”
我若有所思:“那你負責的核心技術,現在有人能完全掌握嗎?”
“應該沒有,”陳遠思考了一下,“最了解的就是我,畢竟是我設計的架構。張毅他們只懂一些皮毛,經常出問題就是因為不了解底層邏輯。”
聽到這里,我心中已有了大致的計劃。
“把你參與過的所有項目、拿過的專利、解決過的關鍵問題都告訴我,”我拿出筆記本,“越詳細越好。”
陳遠有些困惑,但還是一一道來。我仔細記錄,不時提出一些看似簡單卻直指核心的問題:誰從你的工作中獲益最多?公司現在主推的項目有哪些是基于你的設計?有沒有證據證明某些“創新”其實是你早期工作的延續?
陳遠越說越興奮,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他拿出電腦,給我展示了各種技術文檔、郵件往來和會議記錄,這些都是他職業生涯的見證。
“你為什么突然對這些這么感興趣?”他終于忍不住問道。
“因為,”我合上筆記本,微微一笑,“我想看看那個林浩到底有幾斤幾兩。”
“你該不會是想...”陳遠瞪大了眼睛。
“明天的談話,我陪你去,”我打斷他,“在此之前,幫我找一下你們公司投資人的資料。”
“投資人?你要干嘛?”
“我就是想了解一下,”我笑笑,“畢竟他們才是真正的老板,不是嗎?”
陳遠雖然不明白我的計劃,但還是按我說的做了。那晚,當他睡著后,我開始了行動。首先,我仔細梳理了陳遠提供的所有資料,重點標注了那些他主導開發但現在被他人占據功勞的項目。
然后,我打了幾通電話。第一通是給我多年的朋友李文,她在科技媒體做資深編輯;第二通是給法學院的同學張律師;最后一通,是給一個陳遠可能怎么也想不到的人。
掛斷電話,已是凌晨兩點。我看著熟睡的丈夫,心中暗暗發誓:這一次,我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他的尊嚴。
06
第二天早上,陳遠一臉忐忑地準備出門。
“你確定要陪我去?”他再次確認,“這種談話可能會很難堪。”
“當然,”我一邊整理文件袋一邊說,“這不僅關系到你的工作,還關系到我們家的未來。”
“但你知道,公司那些人可能不會給你好臉色,”陳遠擔憂地說,“林浩那種人,最看不起家屬插手工作的事。”
我笑了笑:“別擔心,我不會讓你難堪的。”
我們到達公司時,前臺小姐看到陳遠身邊的我,明顯露出詫異的表情。
“陳經理,林總在會議室等您呢。請問這位是...?”
“我太太,”陳遠回答,“林總同意她一起參加今天的談話。”
前臺小姐猶豫了一下,拿起電話通報。不一會兒,她放下電話,勉強笑了笑:“林總說可以,請跟我來。”
會議室里,林浩和一位人力資源部的女士已經等在那里。看到我,林浩眉頭微皺,但很快調整了表情。
“陳遠,這位是?”他客套地問道。
“我太太,蘇晴,”陳遠介紹道,“這次談話關系到家庭未來,所以她想一起聽聽。”
林浩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屑:“當然可以,畢竟我們今天討論的是陳經理的職業發展,家人的支持很重要。”
人力資源部的女士——自我介紹叫孫經理——遞給我們一份文件:“我們先看看這個吧。”
那是一份“員工職業發展評估報告”,措辭委婉但意圖明顯:陳遠“不適應公司新的發展方向”,“與團隊協作存在障礙”,建議“尋找更匹配的職業機會”。
“陳經理,”林浩開門見山,“公司最近進行組織結構調整,你所在的崗位可能會有變動。考慮到你在公司的資歷和貢獻,我們特別安排了這次談話。”
“什么變動?”陳遠問道。
林浩和孫經理對視一眼,孫經理接過話頭:“說實話,陳經理,您的崗位在重組中可能會被取消。但考慮到您的資歷,公司愿意提供一份優厚的離職補償方案。”
她推過來一份文件,上面詳細列出了補償內容:三個月工資、未休年假補償、一定的股票期權提前行權等。
“當然,這是基于您自愿離職的情況,”孫經理強調,“如果是公司主動解除合同,補償標準會按勞動法規定執行,可能沒有這么...全面。”
話里話外,就是威脅陳遠要么主動離職拿這些補償,要么等著被裁員拿最低標準的賠償。
陳遠沉默地看著文件,我能感覺到他的手在微微發抖。
“林總,可以問一下嗎?”我突然開口,“陳遠被認為'不適應公司新方向'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林浩顯然沒料到我會直接發問,微微一愣,然后用一種對小孩子說話的口氣回答:“這涉及到公司內部評估,比較專業,可能不太好解釋清楚。”
“那就簡單說說吧,”我微笑著追問,“畢竟這關系到我們全家的未來。”
林浩顯得有些不耐煩:“簡單來說,就是陳經理的工作方式較為傳統,而公司現在需要更具創新精神、更能融入團隊的人才。”
“哦?那公司最近的創新成果有哪些呢?”我繼續問道。
“蘇女士,”林浩的語氣強硬起來,“我理解你的關切,但這次談話主要是和陳經理討論他的職業選擇,而非公司業務情況。”
我點點頭:“明白了。那請問,陳遠的離職會對目前的項目產生影響嗎?特別是他主導開發的那些系統?”
這個問題顯然戳中了要害,林浩的表情僵了一下:“我們有完善的交接計劃,不會有問題。”
“那就好,”我看著陳遠,故意問道,“親愛的,最近那個核心算法的問題解決了嗎?就是張毅上周求助你的那個。”
陳遠一愣,然后明白了我的意圖:“還沒有,那個問題比較復雜,需要對整個系統架構有深入理解才能解決。”
林浩的臉色變了變,顯然知道我們在說什么。那是上周系統崩潰的問題,至今沒有徹底解決,客戶一直在投訴。
“時間不早了,”林浩打斷道,“我們還是回到正題吧。陳經理,這份補償方案您考慮得怎么樣?公司希望三天內得到答復。”
“三天?”陳遠皺眉,“這么急?”
“公司重組進度比較緊張,”孫經理解釋道,“如果能盡快確定,對雙方都好。”
我看著陳遠,他的眼中充滿了糾結和無奈。七年的付出,就這樣被輕描淡寫地一筆勾銷。
“林總,”我突然說道,“我們需要時間考慮一下。畢竟這關系到全家的生計,不是小事。”
林浩點點頭:“理解,但還是希望能盡快得到回復。如果陳經理同意這個方案,公司可以立刻安排相關手續。”
“如果他不同意呢?”我問道。
林浩臉上閃過一絲不悅:“那公司將按照正常程序評估崗位需求,但恐怕結果對陳經理不會太有利。”
言下之意,不接受這個“體面”的離職方案,就等著被強制裁員吧。
“我們明白了,”我站起身,拉著陳遠,“我們會好好考慮的。”
離開會議室,陳遠長舒一口氣:“他們這是鐵了心要我走啊。”
“別急,”我拍拍他的手,“事情還沒結束呢。”
07
回家的路上,陳遠一直沉默不語。晚上,他告訴我他決定接受離職方案。
“與其等著被侮辱性地裁掉,不如體面地離開,”他疲憊地說,“這份補償還算可以,足夠我們緩沖一段時間,找下一份工作。”
我看著他,心疼不已:“你就這么認輸了?”
“這不是認輸,是理智的選擇,”他苦笑道,“職場就是這樣。林浩現在是老板信任的人,我斗不過他。”
“那如果我說,”我慢慢地說,“我有辦法讓你不必屈辱地離開,甚至可能扭轉局面呢?”
陳遠驚訝地看著我:“什么辦法?”
“明天,我們再去見林浩,”我神秘地笑了笑,“這次,讓我來主導談話。”
那天晚上,我把陳遠的所有工作資料都仔細研究了一遍,特別是那些他主導開發但現在被他人占據功勞的項目。同時,我不斷地打電話,有時低聲交談,有時激烈討論。
“到底在計劃什么?”陳遠忍不住問道。
“老公,你不是一直擔心年齡問題嗎?”我反問,“35歲就被視為'老'了,很難找到新工作?”
“是啊,這是行業現狀。”
“那如果我告訴你,問題不在于年齡,而在于價值呢?”我意味深長地說,“只要你的價值足夠大,沒人會在乎你幾歲。”
陳遠困惑地看著我:“你什么意思?”
“明天你就知道了,”我微笑道,“現在,幫我把你們公司最近在申請的那三項專利資料找出來。”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穿上了一套正式的職業裝,化了淡妝,戴上了平時很少戴的珍珠耳環。
“哇,”陳遠看著我,“這是要去參加什么重要場合嗎?”
“當然,”我一邊整理文件一邊說,“今天可是決定我們未來的重要一天。”
我撥通了林浩的電話,直接要求今天再見一面,說我們已經有了決定。林浩聽起來有些意外,但很快同意了。
“他肯定以為我們是去接受離職方案的,”我掛斷電話后對陳遠說,“準備好看一場好戲了嗎?”
陳遠半信半疑地點點頭。我能理解他的猶豫——在他眼里,我只是個小設計工作室的老板,對付一個大公司的高管似乎力不從心。但他不知道的是,我的工作室只是我職業生涯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