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根據真實社會事件改編,部分情節和對話經過藝術加工處理,人物名稱已做化名處理
"媽,我沒錢了,再給我轉五千吧。"47歲的劉強一邊打著游戲,一邊朝廚房里喊道。
"強子,你弟也要錢,這個月我和你爸的退休金都給你們了,我們自己都沒剩多少..."李玉珍的聲音透著疲憊。
"那讓我弟少要點唄!他才42歲,還能找工作,憑什么跟我搶?"
劉強和弟弟劉軍為了錢再次爭吵不休,兩人誰也不肯讓步。
客廳里回蕩著他們的怒吼聲,而父母只能嘆息著退到臥室,眼神中滿是無奈與失望。
01
"你又在玩那破游戲?"劉軍一腳踢開劉強房間的門,臉上寫滿了不滿,"爸媽的錢你又要了多少?"
劉強連頭都沒抬,手指在鍵盤上敲擊得飛快:"關你屁事?我花我爸媽的錢,礙你什么事了?"
劉軍撇了撇嘴:"咱倆加起來快90歲了,你不覺得羞恥嗎?整天窩在家里打游戲,連個正經工作都沒有!"
"呵,你不也一樣?"
劉強終于抬起頭,眼睛因為長時間盯著屏幕而泛紅,"別裝得自己多清高似的,你不也是靠爸媽養活?
就那幾個小買賣,能掙幾個錢?"
客廳里,劉父劉母相對無言。電視機的聲音被調得很小,仿佛是為了掩蓋兒子們的爭吵聲。
"我至少還有自己的事業,不像你,一無所有!"劉軍氣得胸口起伏。
李玉珍聽不下去了,放下手中的針線活,走進劉強的房間:"你們倆又吵什么?家里就不能消停一天嗎?"
劉強立刻換上委屈的表情:"媽,你看他,又來找我麻煩。我這不是最近生意失敗了嘛,等我東山再起,肯定好好孝順你們。"
"孝順?"劉軍冷笑一聲,"都幾十年了,你哪次不是這么說?我今年好歹還給爸媽買了臺新電視,你呢?"
劉強聽了這話,忽然站起身來,甩開鼠標,走到客廳打開電視柜:"這電視還是我的功勞呢!要不是我上個月給老楊做了那個網站,拿了兩千塊,哪來的錢?"
李玉珍搖頭嘆氣:"你們兩個啊,一個比一個能說。這電視是你們兩個一起給我們買的,行了吧?別再吵了。"
劉國棟從報紙后面抬起頭,聲音低沉:"都多大的人了,還像小孩子一樣爭這爭那的。"
劉軍不服氣地嘟囔著:"我明明給了三千,他才給了兩千。"
李玉珍瞪了他一眼:"小軍,別說了。"
劉強嘴角掛著勝利的微笑,回到自己房間繼續他的游戲,臨走前還不忘對弟弟說:"看吧,媽還是心疼我的。"
客廳里,李玉珍坐在劉國棟身邊,低聲道:"老劉,我真不知道這日子該怎么過下去了。"
劉國棟拍了拍妻子的手:"再忍忍吧,孩子們總有一天會懂事的。"
李玉珍苦笑著搖搖頭:"可我們的退休金能撐多久呢?
你的心臟病需要長期吃藥,我的關節炎也不見好...這么大年紀了,還要養活兩個成年兒子..."
02
那天晚上的爭吵,不過是這個家常態的縮影。
劉強和劉軍兄弟倆從大學畢業后,就再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過。
劉強大學畢業后換了幾份工作,都因為懶散被辭退。
后來干脆不工作了,整天宅在家里打游戲,偶爾靠著朋友介紹接點設計單子,但收入杯水車薪。
而劉軍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比哥哥強一些,有自己的小生意,但那家小店基本上是靠父母的退休金支撐,每個月還是要從父母那里拿錢。
李玉珍端著飯菜走進餐廳,喊了幾聲:"吃飯了!"
劉強慢吞吞地從房間里出來,邊走邊抱怨:"又是青菜啊?媽,我不是說了想吃紅燒肉嗎?"
李玉珍嘆了口氣:"這個月錢不夠了,等下個月再給你做。"
劉父劉國棟一言不發地坐在餐桌旁,眼神空洞地盯著餐桌。
他今年73歲,曾是一名學校老師,一輩子節儉度日,退休金不高但足夠夫妻倆過上舒適的晚年生活。
然而,現在兩個兒子像兩個無底洞,把他們的積蓄一點點吞噬殆盡。
"爸,你今天怎么不說話?"劉軍夾了一筷子菜放進嘴里。
劉國棟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痛苦:"我和你媽商量了一下,以后每個月只能給你們固定的生活費,再多就沒有了。"
"什么?"劉強和劉軍幾乎是同時驚呼。
"你們都不小了,總不能一輩子靠我們養活。"
李玉珍補充道,聲音中帶著無奈,"你爸身體也不好了,醫藥費一大筆,我們自己也要留點錢養老。"
劉強放下筷子,難以置信地看著父母:"你們怎么突然說這個?
我上個月不是才幫你們換了臺新電視嗎?"
李玉珍搖搖頭:"強子,電視是生活必需品嗎?
你爸的降壓藥、我的關節炎藥,這些才是必需品。
每個月光藥費就得兩三千,再加上你們兩個要錢,我們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
劉軍放下碗筷,表情嚴肅:"爸媽,你們到底還有多少積蓄?"
劉國棟沉默了一會才回答:"上個月你大哥要的那五千,是我們最后的存款了。"
這句話讓餐桌上瞬間安靜下來。劉強和劉軍互相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驚慌。
"怎么可能?"劉強聲音有些發抖,"你們不是有幾十萬存款嗎?"
李玉珍苦笑著:"那是五年前的事了。
這幾年你哥倆一個月幾千幾千地要,還有你爸的心臟搭橋手術花了十幾萬,我們的積蓄早就見底了。"
客廳的鐘表滴答作響,在這片沉默中格外刺耳。
劉軍率先打破沉默:"那...那我的店怎么辦?我還等著下個月你們給我一萬塊進新貨呢。"
李玉珍無奈地說:"小軍,沒有了,真的沒有了。你已經四十多歲了,該學著靠自己了。
03
"我不同意!"劉強把碗筷一摔,"我現在沒工作,你們是想讓我餓死嗎?"
劉軍也不高興:"我那個店剛開始,正需要資金周轉,這時候斷我的錢,你們是想讓我去跳樓?"
李玉珍的眼圈紅了:"你們真的不能體諒我們一次嗎?
我和你爸都這么大年紀了,能給你們的都給了,可我們也要為自己的晚年考慮啊!"
"考慮什么?"劉強冷笑,"你們有房有車有退休金,還不夠花?再說了,我們不是你們的兒子嗎?養兒防老,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嘛!"
劉國棟臉色突變,猛地一拍桌子:"夠了!"
餐廳里一片寂靜。
這是劉國棟第一次在兒子面前發火。他平時性格溫和,對兩個兒子百般縱容,從未如此動怒過。
"我和你媽一輩子辛苦工作,不圖什么,就希望你們能獨立自主,有出息。
可看看你們現在,一個47歲,一個42歲,還靠著我們的退休金生活,你們不覺得羞恥嗎?"
劉強嗤之以鼻:"現在這個社會競爭多激烈,我們找不到好工作也不是我們的錯。"
劉國棟搖搖頭,眼中的失望更甚:"不是找不到,是你們不想找。你們只是貪圖舒適,不愿付出努力罷了。"
飯后,劉強和劉軍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間,把自己關了起來。李玉珍坐在沙發上,默默擦著眼淚。
"別傷心了,"劉國棟握著妻子的手,"孩子們總有一天會明白的。"
"可是要等到什么時候呢?"李玉珍低聲說,"我們已經等了二十多年了。"
劉國棟嘆了口氣,拿出一個舊相冊,翻開里面泛黃的照片:"還記得嗎?這是強子大學畢業那年,我們多么期待他能有一番作為。"
李玉珍看著照片上意氣風發的兒子,眼淚又流了下來:"他大學畢業那年,多有出息啊,成績優異,還拿了獎學金。
誰能想到二十多年過去了,他變成現在這樣..."
劉國棟又翻到另一張照片:"小軍也是,高中時多懂事,每天放學回來還主動幫你做家務。怎么長大反而越來越依賴我們了?"
李玉珍擦了擦眼淚:"老劉,是不是我們太溺愛他們了?"
劉國棟沉默了許久,才緩緩說道:"也許是時候做些改變了。"
04
接下來的日子,家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劉強和劉軍不斷地向父母索要錢財,而劉父劉母則堅持按月給他們固定的生活費。
兄弟倆的怨言越來越多,甚至經常在父母面前大吵大鬧。
一天晚上,劉強又一次因為錢的問題和父母爭吵。
"網費都交不起了,你們到底有沒有把我當兒子?"劉強聲音尖利。
李玉珍疲憊地說:"強子,你不能一直這樣下去。你看看隔壁老張家的兒子,比你小十歲,現在都當經理了,每個月孝敬父母三千塊。"
"那你去把他認作兒子啊!"劉強怒吼,"我恨不得不是你們生的!"
李玉珍被這句話刺痛,眼淚奪眶而出。劉國棟站起身,臉色鐵青:"你給我滾出去!現在就滾!"
劉軍聽到動靜跑出來:"又怎么了?"
"你哥說他恨不得不是我們生的,"李玉珍抽泣著說,"我們把他養這么大,容易嗎?"
劉軍看了看劉強,又看了看父母,不知道該站在哪一邊。畢竟他自己也是靠父母養活的那一個。
劉強怒氣沖沖地回到自己房間,砰地一聲關上門。屋里傳來他摔東西的聲音。
李玉珍抹著眼淚,對劉國棟說:"老劉,我們真的老了,管不了他們了。"
劉國棟沉默了一會兒,突然說:"我們走吧。"
"走?去哪兒?"李玉珍不解地問。
"離開這個家,"劉國棟聲音低沉而堅定,"或許我們離開了,他們才能真正獨立起來。"
李玉珍驚訝地看著丈夫:"你是認真的?"
劉國棟點點頭:"我已經想了很久了。
你看,他們已經四十多歲了,還像十幾歲的孩子一樣依賴我們。
如果我們繼續這樣下去,他們永遠不會成長。"
李玉珍沉思良久,最終點了點頭:"好,我們試試吧。"
當晚,趁著兩個兒子都睡了,劉國棟和李玉珍悄悄收拾了一些必需品。臨走前,李玉珍寫了一張紙條,放在床頭柜上。
"強子、小軍: 我和你爸決定出去住一段時間。
冰箱里還有些菜,柜子里有兩萬塊錢,你們先用著。
我們老了,管不了你們了,也許我們離開,你們反而能學會獨立。 愛你們的爸媽"
第二天早上,劉強和劉軍驚訝地發現,父母的臥室門開著,人卻不見了。衣柜里的衣服少了一大半,床頭柜上放著一張紙條:
"強子、小軍: 我和你爸決定出去住一段時間。
冰箱里還有些菜,柜子里有兩萬塊錢,你們先用著。我們老了,管不了你們了,也許我們離開,你們反而能學會獨立。
愛你們的爸媽"
劉強拿著紙條,半晌說不出話來。劉軍則翻遍了整個房子,想找出更多線索,但一無所獲。
"他們能去哪兒?"劉軍問。
劉強聳聳肩:"說不定就是想嚇唬我們呢,過幾天就回來了。"
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父母始終沒有回來。
劉強和劉軍打電話給親戚朋友,都說不知道老兩口去了哪里。
他們甚至去派出所報了案,但警方調查后告訴他們,父母是自愿離開的,沒有失蹤的情況。
劉強試著撥打父母的手機號碼,卻提示"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他們查看了父母的銀行賬戶,發現余額所剩無幾。
"他們是認真的,"劉軍坐在沙發上,聲音顫抖,"他們真的離開我們了。"
劉強不愿相信這個事實:"不可能,他們上哪兒去啊?他們這么大年紀了,離開家能去哪兒?"
劉軍苦笑:"也許是去投奔他們常說的那個老張家吧,人家兒子可是每月孝敬父母三千塊呢。"
劉強惱火地瞪了弟弟一眼:"現在什么情況你還有心思開玩笑?"
"我是認真的,"劉軍說,"爸媽這些年為我們付出了太多,我們卻從來沒有回報過他們。也許,他們真的累了。"
劉強默默地看著父母的房間,眼中閃過一絲悔意,但很快又被憤怒取代:"他們怎么能就這樣走了?我們是他們的兒子啊!他們有義務照顧我們!"
劉軍搖搖頭:"哥,你還是不明白。我們早就不是需要照顧的孩子了。"
05
沒有了父母的退休金,兄弟倆的生活很快陷入困境。
劉強被迫去找工作,但因為年齡大又沒有特長,只能做些低薪的臨時工。
劉軍的小店因為資金周轉不靈,最終倒閉。
兩人不得不開始學著自己做飯、打掃衛生、支付賬單。
家里冰箱里的食物吃完了,柜子里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
劉強嘗試聯系父母的同事和朋友,但都一無所獲。
他甚至去了父母常去的公園、超市、棋牌室打聽,依然沒有他們的消息。
"我們是不是真的把他們逼走了?"一天晚上,劉軍坐在沙發上,突然問道。
劉強沒有回答,只是盯著手機屏幕。他已經連續幾天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尋人啟事,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消息。
"如果他們真的不回來了怎么辦?"劉軍又問。
劉強煩躁地放下手機:"怎么可能不回來?這是他們的家,他們的房子。他們上哪兒去啊?"
"可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劉軍的聲音低了下去。
劉強嘆了口氣:"別想那么多了,他們肯定會回來的。"
然而,父母似乎真的人間蒸發了。他們的手機號碼已經注銷,銀行賬戶里的錢也取空了。
兄弟倆甚至去了父母的老家,但那里的親戚也說多年沒有見過他們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劉強和劉軍不得不面對現實:他們必須學會獨立生活。
一個月后,劉強從一家快遞公司找了份分揀員的工作,工資不高,但至少能維持基本生活。
劉軍則利用自己開小店的經驗,在一家超市找到了理貨員的工作。
兩兄弟開始分擔家務,劉強負責做飯,劉軍負責打掃衛生。他們學著精打細算,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大手大腳花錢。
"沒想到這么大年紀了還要重新學著生活,"劉軍一邊擦著桌子一邊感嘆,"以前真是太依賴爸媽了。"
劉強點點頭:"可不是嗎?連洗衣服都不會,現在倒是都學會了。"
三個月后,劉強找到了一份平面設計的工作,工資比分揀員高了不少。劉軍則開始送外賣,收入雖然不穩定,但比理貨員要好。
半年后,他們終于適應了沒有父母的生活。劉強開始在網上接一些兼職設計工作,劉軍則攢錢準備重新開一家小餐館。
"我想通了,"一天晚上,劉軍對劉強說,"爸媽離開是對的。如果他們不走,我們可能一輩子都改不了這種啃老的習慣。"
劉強點點頭:"我也開始理解他們了。不過,我還是很想知道他們現在在哪里,過得好不好。"
劉軍沉思了一會兒:"也許有一天他們會回來的,到那時,我們要讓他們看到我們真的變了。"
劉強看著墻上父母的照片,輕聲說:"嗯,我會讓他們為我們感到驕傲的。"
時間一晃就是八年。
時間一晃就是八年。
這八年間,兄弟倆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劉強不再整天打游戲,而是通過自學成為了一名平面設計師,雖然收入不高,但足以維持生活。
劉軍則憑借送外賣的經驗,開了一家小餐館,生意還算不錯。
他們仍然住在父母的老房子里,每天都會擦拭父母的照片,希望有朝一日能等到他們回來。
一天,劉強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
"請問是劉強先生嗎?"對方問道。
"是的,請問您是?"
"我是李律師,受您父母的委托聯系您。他們希望見您和您弟弟一面。"
劉強的心猛地一跳:"我父母?他們在哪兒?他們還好嗎?"
"他們很好,"李律師的聲音很平靜,"他們希望你們明天下午三點到老房子去見他們。"
劉強立刻給劉軍打了電話,告訴他這個消息。
兄弟倆約定第二天一起回老房子。
第二天下午,劉強和劉軍站在那扇熟悉的大門前,心情既緊張又期待。
"你確定是這里嗎?"劉軍緊張地問。
"地址就是這個沒錯。"劉強掏出鑰匙,手微微發抖。
當他們終于推開那扇塵封已久的大門,邁進昔日的家門時,眼前的情景讓兩人瞬間僵在原地,劉強的嘴巴張大卻發不出聲音,而劉軍則猛地后退一步,臉色慘白如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