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媽,這是開發商的合同,我已經簽了字,您就別再固執了。"
王建軍將一沓文件重重地摔在桌上,聲音里帶著不容置疑。
"這是我和你爸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家啊!"
王秀英的手不住地發抖,滿臉皺紋中的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
"我哪也不去,就住在這老宅里!"
"您就別任性了!城里有電梯房,比這破房子強多了。"兒媳張麗在一旁冷聲道。
當晚,王秀英獨自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樹下,月光映照著她滿是淚痕的臉。院墻外,小孫子王小杰輕輕抽泣著。
他真的不想讓奶奶離開這個家,可是他又能做什么呢?就在老人被迫收拾行李的那天,小杰做了一個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的決定...
清晨五點,王秀英已經起床了。
這是她幾十年養成的習慣,即使現在年近七旬,她依然雷打不動地早起。她輕手輕腳地走出臥室,生怕吵醒還在熟睡的家人。
老宅的木地板隨著她的腳步發出細微的吱呀聲,這聲音她聽了大半輩子,耳朵早已習慣。推開后院的木門,一股泥土的清香撲面而來,這是城里的高樓住宅永遠也聞不到的味道。
王秀英從墻角拿起早已準備好的水壺,開始澆灌她精心栽種的蔬菜和花草。
這個不大的院子里,整齊地排列著幾畦小菜:青翠的小白菜、掛滿紅果的辣椒、正在開花的豆角...每一株都被照料得精精神神。
"秀英姐,又起這么早啊!"隔壁的李嬸隔著矮墻打招呼。
"老習慣了,睡不住。"
王秀英笑著回應,"李嬸,待會兒我摘幾個新鮮黃瓜給你嘗嘗,我家的黃瓜今年特別甜。"
"那感情好!你家種的菜就是比超市的香。"
兩位老人家的寒暄聲在清晨的空氣中顯得格外和諧。
這是王秀英生活中最享受的時刻——沒有兒媳婦的挑剔眼光,沒有兒子對她"老土"習慣的不耐煩,只有這片她用雙手精心培育的小天地,和幾十年的老鄰居。
澆完菜,王秀英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歇息。她抬頭看著這座有些陳舊但保養得宜的兩層磚房,眼里滿是深情。
三十多年前,她和丈夫王志國省吃儉用,日夜操勞,才在這縣城邊上蓋起了這座房子。那時候四周還是荒地,如今已經被縣城的擴張包圍,成了市中心的一塊"老區"。
房子的每一處細節都凝結著他們夫妻倆的心血:
門前那棵大槐樹是立房那年志國栽下的,說是要給后代遮蔭;二樓陽臺的欄桿是志國親手打造的,雖然簡單但結實耐用;客廳正中的那幅山水畫是他們結婚時的禮物,伴隨了整個婚姻生活。
十年前,王志國因病去世,留下了秀英一人守護這個家。兒子兒媳和孫子搬來同住后,雖然生活上有了幫助,但秀英總覺得這個家的氛圍變了。
特別是近兩年,兒媳張麗越來越看不上這老房子,三天兩頭說要搬到新小區去住。
"奶奶!"
清脆的童聲打斷了秀英的沉思。十二歲的小杰穿著睡衣,揉著惺忪的眼睛出現在院子里。
"哎呦,我們小杰怎么起這么早?"秀英的臉上立刻綻放出慈愛的笑容。
"我聽見您起來了,就也想出來看看。"
小杰跑到奶奶身邊坐下,親昵地挨著她。
秀英摸了摸孫子的頭,眼中滿是疼愛:"餓不餓?奶奶去給你做早飯。"
"我幫您一起做吧!"小杰跳起來,拉著奶奶的手往廚房走去。
廚房里,祖孫二人配合默契。秀英和面、搟皮,小杰負責包餡。這是每個周末早晨的例行活動,小杰的童年記憶中,最香甜的就是奶奶親手做的餃子和包子。
"小杰,你這包得越來越好了。"秀英看著孫子包的餃子,滿意地點點頭。
"那是!奶奶教得好嘛。"
小杰驕傲地挺起胸膛,"爸爸說,我們家就您最會做飯。"
秀英聽了,心里一暖。雖然兒子和兒媳婦常對她有不滿,但能得到這樣的認可,也算是一種安慰。
七點半,王建軍和張麗起床了。他們走進餐廳時,桌上已經擺好了熱氣騰騰的早餐:韭菜雞蛋餃子、小米粥、還有炒得香噴噴的青菜。
"又是餃子啊。"
張麗皺了皺眉,"天天吃這些家常菜,也該換換口味了。"
"媽媽,奶奶的餃子可好吃了!"小杰急忙為奶奶辯護。
"就你會討你奶奶歡心。"
張麗不置可否地坐下,"建軍,你今天不是要去看那個新樓盤嗎?"
王建軍正專注地吃著飯,聞言抬頭:"嗯,約了下午三點。"
"我跟你一起去。"張麗的眼中閃爍著期待,"聽說那個小區環境特別好,還有游泳池和健身房。"
"媽,您下午有空嗎?能不能去接一下小杰放學?"王建軍轉向母親。
秀英正往小杰碗里夾菜,聞言點點頭:"沒問題,我去接。"
飯后,王建軍和張麗匆匆出門去上班,只留下秀英和小杰在家。小杰背起書包準備上學,臨走前緊緊抱了抱奶奶。
"奶奶,我放學等您來接。"
"好,奶奶一定準時去。"秀英笑著目送孫子離開,然后開始收拾餐桌和打掃房間。
在做家務的間隙,秀英習慣性地看看老照片。客廳的柜子里擺放著全家福,那是小杰剛出生時拍的。
照片中,她和丈夫站在兒子兒媳身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當時他們全家還住在這老宅里,氣氛和睦融洽。
"志國啊,你走得太早了,留下我一個人..."
秀英輕聲自語,手指輕撫丈夫的照片。
她知道,如果丈夫還在,一定不會讓兒媳婦對她這樣無禮,也不會讓兒子變得這么勢利。
下午三點,秀英準時出現在小學門口。放學鈴一響,孩子們像一群小鳥般涌出校門。秀英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小孫子,正背著書包,左顧右盼地尋找著自己。
"小杰!這兒呢!"秀英揮手示意。
"奶奶!"小杰一看到奶奶,立刻笑逐顏開,小跑過來。
祖孫倆手牽手走在回家的路上。路過一家小賣部,秀英買了小杰最愛吃的冰棍。
"奶奶,我今天數學考了98分!"小杰自豪地宣布。
"真棒!奶奶就知道我們小杰最聰明。"
秀英眼中滿是驕傲,"要不要奶奶今晚做你最愛吃的紅燒肉慶祝一下?"
"太好了!"小杰歡呼雀躍。
回到家,秀英發現兒子和兒媳竟然已經回來了,而且看起來興致很高。
"媽,您回來了。"王建軍從沙發上站起身,臉上帶著少見的笑容。
"你們今天這么早就下班了?"秀英有些意外。
"我們去看了新樓盤,太漂亮了!"
張麗搶著說道,眼睛閃閃發亮,"一百二十平米,三室兩廳,全明戶型,還帶陽臺。最重要的是有電梯,不用爬樓梯了!"
"那挺好的。"
秀英淡淡地回應,并不想參與這個話題。她知道兒媳一直想搬走,每次提起都讓她心里不舒服。
"媽,我們正好想跟您商量個事。"王建軍語氣突然變得有些嚴肅。
秀英心頭一緊,放下手中的菜刀:"什么事啊?"
"這個老宅...我們打算賣了。"
這句話如同一道晴天霹靂,秀英感覺自己的雙腿突然失去了力氣,不得不扶住門框才站穩。
"賣房子?不行!這可是我和你爸辛辛苦苦蓋的..."秀英的聲音微微發抖。
"媽,您別急著反對,聽我說完。"
王建軍走近母親,語氣放軟,
"縣城這幾年發展得這么快,我們這塊地已經很值錢了。開發商出了個好價錢,比市場價還高出不少。賣了這個老宅,足夠在新區買套更好的房子,還能剩下一筆錢。"
"我不要什么新房子,我就要住在這里!"
秀英的態度異常堅決,"這是你爸留下的唯一念想,我哪都不去!"
"媽,您這就是思想落后了。"
張麗忍不住插嘴,
"現在誰還住這種老房子啊?沒電梯、沒物業、沒安保,多不方便啊!您想想,搬到新小區,小杰上學也更近,您買菜也更方便。"
"不行就是不行!這房子不賣!"秀英固執地搖頭。
"媽!"
王建軍的聲音陡然提高,
"您別太自私了!這房子不只是您一個人的,也是我們全家的!您考慮過我們的感受嗎?"
秀英被兒子的態度震驚了,一時說不出話來。往日里,不管怎么意見不合,建軍還從未用這種語氣和她說過話。
"奶奶..."小杰在一旁小聲呼喚,眼中滿是擔憂。
"小杰,你先回房間做作業去。"張麗示意兒子不要插手大人的事情。
小杰依依不舍地看了奶奶一眼,最終還是聽話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但他并沒有關門,而是躲在門后偷偷地聽著。
"我是這個家里唯一的長輩了,房子的事我說了算!"
秀英努力維護著自己最后的尊嚴。
"媽,您別這樣。"王建軍語氣緩和了些,
"我知道您舍不得這房子,但您總不能為了一棟老房子,耽誤我們全家的生活。現在您腿腳也不好,住高樓不方便,大人孩子上下學、買菜也麻煩,搬到有電梯的新房子,對誰都好啊!"
"我腿腳不好怎么了?我照樣能上下樓,照樣能照顧這個家,你們從來不需要操心!"
秀英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房子是我和你爸的心血啊,怎么能說賣就賣?"
"媽,您別激動。"王建軍嘆了口氣,"這事不急,您先考慮考慮。"
晚飯時分,家里的氣氛異常沉悶。秀英默默地做著飯,眼角還掛著淚痕。
小杰坐在餐桌旁,目光不時地瞟向奶奶,滿臉心疼。王建軍和張麗則在客廳小聲地討論著什么,時不時地看向廚房。
飯桌上,幾乎沒人說話。秀英做了一桌子菜,包括小杰期待的紅燒肉,卻沒人有胃口。小杰勉強吃了幾口,就借口作業多,回房間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家中的氣氛越來越緊張。王建軍和張麗不斷地向秀英施壓,而秀英則堅決抵制。每當話題提起,必定是一場爭吵。
"媽,您不能老是這么固執!"
"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憑什么要我搬走?"
"就是因為您住了大半輩子,才更該換個環境了啊!"
"我看你們是嫌我這老太婆礙眼了!"
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張麗開始對婆婆冷言冷語,處處刁難。
以前秀英做的菜她總說好吃,現在卻嫌棄菜咸了淡了;秀英收拾的屋子她也說不干凈,自己重新打掃一遍。
王建軍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他甚至開始調查房屋的產權情況,想看看有沒有辦法繞過母親的意愿把房子賣掉。
經過了解,他發現房子當年是登記在父親名下的,按照遺產繼承法,現在產權應該是母親和子女共有。
這意味著,即使母親反對,他作為繼承人之一,理論上也有權處置自己那部分產權。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一家人正在吃早飯,門鈴突然響了。
"誰啊這么早?"張麗皺眉問道。
王建軍起身去開門,回來時跟著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
"媽,這位是開發商李總,專門來看看我們的房子。"王建軍介紹道。
秀英臉色立刻變得煞白:"你背著我約人來看房子?"
"李總就是路過,順便來打個招呼。"
王建軍尷尬地笑了笑,然后低聲對李總說了幾句什么。
李總環顧四周,評估著房屋的情況,不時點頭。他特別關注了房子的朝向和結構,還要求看看院子和二樓。
"王先生,您家這位置是真不錯,正好在我們規劃的商業綜合體中心點上。如果能盡快簽約,我們愿意再提高百分之五的價格。"
臨走時,李總意味深長地說。
秀英聽到這話,心如刀絞。她終于明白,兒子已經和開發商談妥了,他來"看房"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
"建軍,你太不像話了!"
等客人一走,秀英立刻發作了,"你怎么能背著我做這種事情?"
"媽,我這不是看您一直不松口,想讓您看看現在的行情嗎?咱們這房子真的很值錢了!"
"我不管什么行情!這房子就是不賣!"秀英拍著桌子站起來,氣得渾身發抖。
"您急什么?我又沒簽約。"王建軍嘴上這么說,眼神卻閃爍不定。
"我看你們是盼著我死了,好賣了房子吧!"秀英傷心欲絕,說完這話就回屋關上了門。
躺在床上,秀英的淚水打濕了枕巾。她第一次感到如此無助和孤獨。嫁到王家五十年,她付出了全部心血,含辛茹苦把兒女拉扯大,如今卻落得這般田地。
"志國啊,你在天上看到了嗎?兒子變成什么樣了..."
秀英對著天花板喃喃自語,仿佛丈夫就在天上聽著她的傾訴。
小杰悄悄推開門,走到床邊坐下,輕輕握住奶奶的手:"奶奶,您別難過了。"
秀英看著孫子關切的眼神,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奶奶沒事,你別擔心。"
"爸爸媽媽為什么一定要賣掉這個房子啊?我也不想搬走。"小杰委屈地說。
"他們覺得新房子住著更舒服吧。"秀英不想在孫子面前說兒子兒媳的不是。
"可是我喜歡這里啊!有院子可以玩,有您種的蔬菜可以吃,鄰居家的小狗也常來找我玩。"
秀英摸了摸孫子的頭,心里升起一絲暖意。至少,還有小杰站在她這邊。
晚上,秀英聽到兒子和兒媳在臥室里的談話。
"你媽這么固執,實在沒辦法了。"張麗的聲音透過墻壁傳來。
"我已經和李總約好了下周簽合同。我雖然不能賣整棟房子,但可以賣我繼承的那部分產權。到時候開發商進場,她一個人也住不下去了。"
王建軍低聲回答。
"這樣不會有法律問題吧?"
"我咨詢過律師了,遺產繼承中,我有權處置自己那部分。如果媽繼續固執,我們就把房子分割,先賣我們的部分,剩下的讓她自己考慮。"
"那萬一她告你呢?"
"她哪會告自己兒子啊!再說了,官司打也是我們有理。"
聽到這番對話,秀英如遭雷擊。她從未想過,自己的兒子會用這種方式逼迫她就范。一瞬間,她感覺自己的世界崩塌了。
第二天清晨,秀英沒有像往常一樣早起。她整夜未眠,眼睛紅腫,心如死灰。直到快中午,她才強撐著起床,發現家里靜悄悄的,兒子兒媳都去上班了,只有小杰因為周末在家。
"奶奶,您終于起來了。"
小杰關切地問,"您餓不餓?我給您熱了牛奶。"
秀英心頭一暖,點點頭:"謝謝小杰,奶奶沒胃口。"
"奶奶,您是不是生病了?臉色很難看。"
"奶奶沒事,可能是沒睡好。"秀英勉強笑了笑。
下午,王建軍回來了,手里拿著一個文件袋。他直接走到母親面前,神情復雜。
"媽,我有事跟您說。"
秀英抬頭看著兒子,眼神黯淡無光:"還有什么好說的?我昨晚都聽見了,你要賣房子,不管我同不同意。"
王建軍愣了一下,隨即嘆了口氣:
"媽,我也是為了全家人考慮啊。這老房子住著確實不方便,新房子環境好,設施全,您住著也會更舒服。"
"我就問你一句,這決定是不是已經做好了?"
王建軍沉默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是的。"
他從文件袋里拿出一份合同:
"這是開發商的合同,我已經簽字了。媽,您別難過,我們已經幫您聯系好了,可以去省城和麗華住。麗華那邊有大房子,您過去住著也舒服。"
"你妹妹知道這事嗎?"
"還沒告訴她,我想等塵埃落定再說。"
秀英苦笑一聲:
"你們姐弟倆打算背著我把這事全部定下來,然后通知我搬家,是嗎?"
"媽,不是您想的那樣..."
"夠了!"秀英突然提高了聲音,"什么時候搬?"
"合同上說一個月內要交房..."
"知道了。"
秀英站起身,轉身向自己的房間走去,"我去收拾東西。"
看著母親佝僂的背影,王建軍心中有一絲愧疚,但很快被即將得到的利益沖淡了。他告訴自己,這是為了全家人的未來,是值得的。
接下來的日子里,秀英變得異常沉默。她不再和兒子兒媳爭辯,也不再提起房子的事,只是默默地準備著搬家的事宜。
白天,她一個人整理著幾十年來積攢的物品;晚上,她則一個人在院子里坐到很晚,看著滿天的星星,不知在想些什么。
張麗對婆婆的轉變感到有些意外,但也松了一口氣:"看來她終于想開了。"
王建軍則有些愧疚:"媽這幾天都沒怎么說話,您多關心她一下吧。"
"我關心什么啊,她不是一直都看不上我嗎?"
張麗毫不留情地回應,"再說了,一個月后她就要去麗華那里住了,我們又見不著面。"
小杰是唯一注意到奶奶異常的人。他發現奶奶不再笑了,眼神里只有深深的疲憊和失落。放學后,他總是第一時間跑回家,陪奶奶說話,幫她整理東西,希望能帶給她一些安慰。
一天傍晚,秀英坐在老槐樹下,凝視著夕陽。這棵樹是丈夫栽下的,如今枝繁葉茂,遮蔽了半個院子。
她不禁想起了和丈夫一起在這院子里忙碌的日子:
蓋房子時他們就在這塊地上扎了帳篷住了大半年;小杰出生后,夏天的晚上,全家人經常搬著小板凳坐在樹下乘涼聊天;丈夫生病的那段日子,她推著輪椅帶他在院子里曬太陽...
"奶奶,在想什么呢?"小杰不知何時站在了她身邊。
"想過去的事情。"秀英笑了笑,攬過孫子,"小杰,你喜歡新房子嗎?"
小杰搖搖頭:"我喜歡這里。這里有奶奶種的菜,有爺爺種的大樹,還有我小時候留下的各種痕跡。"
秀英點點頭,心中稍感慰藉。至少,還有一個人和她一樣,珍視這個承載了太多記憶的老宅。
拆遷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秀英開始收拾自己的物品。她決定只帶走最重要的東西:幾件換洗衣服、一些日常用品,還有丈夫留下的照片和紀念品。
"媽,需要我幫忙嗎?"
王建軍站在門口問道。自從合同簽了之后,他的態度軟化了不少,可能是出于內疚。
"不用,我自己來就行。"秀英的語氣平靜,似乎已經接受了現實。
"媽,您別有太大心理負擔。新房子真的很好,比這老房子條件好多了。等你住幾天就會習慣的。"
秀英沒有回應,只是默默地繼續收拾著。
王建軍站了一會兒,見母親不理會自己,只好嘆了口氣離開了。
房間里,秀英小心翼翼地從床底下拖出一個舊木箱。
這是她和丈夫結婚時用的嫁妝箱,里面裝著他們夫妻倆最珍視的物品:婚禮上的紅蓋頭、兒女的滿月禮物、丈夫留下的手表和煙斗...每一件都承載著難以割舍的回憶。
她一件一件地拿出來,仔細端詳,然后輕輕擦拭干凈,放入準備好的行李箱中。
"這是你爸留下的老懷表,當年是他爺爺傳下來的。"
秀英自言自語著,摸著那塊有些磨損的古董懷表,"本來是要傳給建軍的,可他現在只認錢,不認人了..."
淚水再次模糊了她的視線。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輕輕的腳步聲。
"奶奶,我回來了。"是小杰放學回來了。
"小杰乖,先去洗手吃點心吧,奶奶給你準備了紅豆沙糕。"
秀英趕緊擦干眼淚,不想讓孫子看到自己難過的樣子。
小杰走到門口,看著奶奶收拾行李的背影,眼里含著淚水。他已經知道,再過幾天,奶奶就要離開這個家,去很遠的地方住了。
爸爸媽媽告訴他,奶奶會去姑姑家住,以后假期才能見面。
"奶奶,您真的要走嗎?"小杰忍不住問道。
秀英停下手中的動作,深吸一口氣,轉身面對孫子擠出一個笑容:
"奶奶不是要走,只是去你姑姑那里住一段時間。你放假了可以去看奶奶,奶奶也會回來看你的。"
"可是為什么您不能繼續和我們住在一起呢?新房子不是很大嗎?"
秀英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她不想在孫子面前說兒子兒媳的不是,也不想讓小杰為難。
"因為...因為姑姑一個人在省城太孤單了,奶奶去陪陪她。"秀英勉強找了個理由。
小杰雖然年紀小,但已經能感覺到大人們之間的矛盾。
他知道爸爸媽媽為了賣房子賺錢,不顧奶奶的感受,強行把她趕走。這些天,他經常偷聽大人們的談話,心里已經明白了很多事情。
"奶奶,我不想您走。"小杰突然撲進奶奶的懷里,緊緊抱住她。
秀英輕輕撫摸著孫子的頭,心中百感交集:
"奶奶也不想走啊,可是奶奶不走不行了..."
那一刻,祖孫倆相擁而泣,屋內只有低低的啜泣聲。
小杰放學后的一天,秀英正在整理丈夫的遺物,這些是她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她與過去唯一的聯系。老照片、結婚證、丈夫用過的煙斗...每一件都讓她淚眼婆娑。
當秀英收拾到一半時,小杰悄悄走進房間。
他看著奶奶忙碌的身影,猶豫了一下,然后從口袋里掏出一張折疊得很整齊的紙條,緊張地塞到奶奶手中,隨即轉身就跑。
"小杰,這是..."秀英疑惑地展開紙條。
紙條上,只有短短的八個字。卻如同一道閃電,擊中了秀英的心。
她愣在原地,淚水不受控制地流下來。
這是怎樣的八個字,竟能讓這個堅強了一輩子的老人如此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