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5月16日,土耳其外交部表示,土耳其、美國、烏克蘭的三方會談已經結束。
同日下午,俄羅斯與烏克蘭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談判已開始。此次會談是2022年3月以來,時隔三年俄烏首次直接對話。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稱,俄烏直接談判開啟后,作為東道主的土耳其方面代表預計將在問候寒暄后離場。此前曾有消息稱,土耳其將參與俄烏談判,形成三方會談。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俄稱擊毀和攔截65架烏人機,烏稱擊落73架無人機
就在俄烏重啟談判的同時,雙方戰場形勢依然膠著。
俄羅斯國防部16日通報稱,15日22時至16日早晨8時30分,俄防空系統在多地共擊毀和攔截65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黑海上空43架,克里米亞地區21架,別爾哥羅德州1架。
烏克蘭空軍16日通報稱,今天凌晨以來,俄軍共向烏克蘭發射112架無人機。截至今日上午9時,烏軍確認擊落73架無人機。
烏空軍16日還稱,今日凌晨約3時30分,一架執行攔截空襲任務的烏軍F-16戰機失聯。初步信息顯示,該戰機擊毀了多個空中目標,隨后出現“緊急情況”,飛行員彈射逃生。烏方正在調查這起事件。
美俄被曝計劃重啟“北溪-2”,德國總理拒發許可
當地時間15日,德國新任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就美國與俄羅斯被曝計劃重啟波羅的海海底輸氣管道“北溪-2”表態,稱德方不會批準這條管道運營。
德國《時代》周報援引默茨的說法報道:“‘北溪-2’目前未獲運營許可,預計這一狀況不會改變。”
綜合美國、德國和英國媒體報道,美俄近期就俄烏停火舉行談判時討論了重啟“北溪-2”項目的可能性。雙方擬議由美國投資方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再貼以美國品牌向歐洲轉售。這一動向引發德國政界擔憂。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3月底向俄羅斯第一頻道證實,確實“有關于北溪天然氣管道的討論”。俄外交部網站發布的消息顯示,拉夫羅夫認為:“如果美國利用其對歐洲的影響力,迫使歐洲不再拒絕接受俄羅斯天然氣,那將耐人尋味。”
“北溪-1”天然氣管道于2012年開通,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直通德國,向歐洲輸氣。“北溪-2”與“北溪-1”大致平行,2021年完工后,因美方阻撓遲遲無法投入運營。
2022年2月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后,德國決定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包括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和石油,同時俄羅斯也停止通過“北溪”向德國“供氣”。同年9月26日,“北溪-1”和“北溪-2”在丹麥、瑞典附近海域發生劇烈爆炸,大量天然氣泄漏。調查發現,4條管道中的3條發生泄漏,疑遭人為破壞。事發后,丹麥、瑞典和德國分別啟動調查,但拒絕俄羅斯參與。2024年2月,瑞典、丹麥相繼宣布結束調查。德國表示仍將繼續調查。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