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句話,在官場中流傳已久,我卻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親身體驗這句話背后的復雜博弈。
那天的常委會上,我首次提出人事調整方案時,空氣瞬間凝固。十幾雙眼睛盯著我,有期待,有憂慮,更多的是試探。而坐在角落里的政協主席曾文山,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
"同志們,我調任這個縣已經一個月了,經過深入調研,決定對幾個關鍵崗位進行調整,以更好地推動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我的話音剛落,曾文山就不動聲色地放下茶杯,那輕微的聲響在安靜的會議室中格外刺耳。
這是一場無聲的宣戰。作為新任縣委書記,我清楚地知道,要想打破這個縣多年形成的利益格局,就必須掌握人事任免權。而曾文山作為在這個縣待了十五年的老政協主席,顯然對我這個"空降兵"不太友好。
會議結束后,縣委辦主任趙明追上我,小聲說:"書記,您可能不知道,您要調整的那幾個位置,都是曾主席的人。"
我心里一沉。難怪曾文山反應那么大。不過既然已經開弓,就沒有回頭箭。我對趙明說:"按程序走,我會親自跟曾主席溝通。"
當晚,我翻看著縣里各部門的人事檔案,越看越心驚。這個小縣城的權力網絡竟如此盤根錯節,曾文山經過十幾年布局,幾乎掌控了縣里大半的關鍵崗位。我的前任雖是縣委書記,但在人事上幾乎沒有多少實權。
午夜時分,一通電話打斷了我的思緒。是縣政法委書記王建國,語氣急促:"書記,不好了,縣環保局剛剛被舉報大量材料送到了市紀委,舉報人點名是您授意的!"
我愣住了。環保局長是我計劃調整的第一個人,這事還沒正式啟動,怎么就被舉報了?更荒謬的是,為什么會扯上我?
掛了電話,我的手機又亮了起來,是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新來的書記,最好別碰不該碰的事,否則縣里的水有多深你會知道的。"
看來,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次日一早,我直接去了曾文山家。他正在院子里練太極,看到我時微微一愣,隨即恢復了溫和的笑容:"林書記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啊。"
"曾主席,我們談談。"我開門見山。
曾文山請我進屋,他的妻子端上茶就識趣地離開了。茶幾上擺著一盤精致的點心,看得出是精心準備的。
"林書記,昨天的提議我覺得有些倉促。"他慢條斯理地說,"縣里的情況復雜,很多干部都是多年積累的經驗,貿然調整,恐怕會影響工作穩定性。"
我沒有繞彎子:"曾主席,調整是必要的。至于環保局的事,我希望不是您授意的。"
他臉色微變,隨即恢復平靜:"林書記言重了。我曾文山在縣里這么多年,最講規矩。至于舉報信,現在網絡發達,誰知道是誰發的呢?"
正說著,他的手機響了。他接起電話,神色立刻變得異常柔和:"好的,晚上我一定到。"掛了電話后,他對我笑笑:"市委王書記邀請我今晚小聚,林書記要不要一起?"
這是在向我展示他的人脈關系。市委王書記是他的老領導,兩人關系密切是眾所周知的事。
我站起身:"不必了,我還有工作要處理。曾主席,希望我們能和諧共事,為縣里發展出力,而不是內耗。"
離開曾文山家,我心里很清楚,這場較量不會輕易結束。當天下午,我做了兩件事:一是加快人事調整方案的制定;二是秘密約見了市紀委的老朋友,了解環保局被舉報的詳情。
晚上,我正在辦公室加班,突然接到一通陌生電話。電話那頭是一個女人,聲音有些顫抖:"林書記,我是環保局辦公室主任李梅,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訴您,但不能在電話里說。"
我約她在辦公室見面。半小時后,李梅匆匆趕來,她神色慌張,遞給我一個U盤:"這里面有曾主席和環保局長合作的所有證據,包括他們是如何操控環評項目、收受賄賂的詳細記錄。"
"為什么給我這些?"我警惕地問。
李梅苦笑:"因為我丈夫就是被他們陷害進去的原環保局副局長。他們利用完我丈夫就把他送進了監獄。林書記,您是我們唯一的希望了。"
接過U盤,我開始審視這場角力的真正方向。看來,這不僅是一場人事調整的較量,更可能是一場反腐敗的硬仗。
我讓李梅先離開,自己則連夜查看了U盤內容。證據確實詳實,但我總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如果李梅說的是真的,那么這些年來,曾文山已經在縣里構建了一個龐大的利益網絡。我這個新來的縣委書記,想要撼動這個網絡,無異于蚍蜉撼樹。
但我不是沒有準備。調任前,市委書記找我談話時就明確表示,要我好好"清理"這個縣的政治生態。只是沒想到,阻力會來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夜深人靜,我站在辦公室的窗前,望著縣城的萬家燈火,心中暗暗做了決定:既然曾文山敢明里暗里對抗組織決定,那我就要讓他知道,新一屆縣委班子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