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你憑什么動我兒子!" 小區(qū)湖邊,一位母親歇斯底里的喊叫聲劃破了傍晚的寧靜。
渾身濕透的李明愣在原地,手中還抱著剛從湖水中救出的小男孩。
這位每天穿梭于城市角落的外賣小哥,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伸出的救命之手,竟會換來一場災難。
當法庭上那段關鍵監(jiān)控畫面播放時,在場所有人都沉默了。
這究竟是一次普通的救援,還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真相,遠比想象中復雜。
李明是城市中千千萬萬個外賣小哥中的一員,每天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風里來雨里去。
作為一個來自農村的打工者,他的夢想很簡單——多送幾單外賣,多賺些錢,讓遠在老家的父母和正在上小學的女兒過上好日子。
這天下午,李明接到了一個送往青湖花園小區(qū)的訂單。
"估計又要被扣分了。"
李明看了看手機上顯示的時間,嘆了口氣。
前一單顧客久久不接電話,耽誤了不少時間,這一單怕是要超時了。
李明騎著電動車,一路飛奔。
進入小區(qū)后,他選擇了一條穿過中心花園的小路,那里有一個人工湖,平時是小區(qū)居民休閑的好去處。
"嘿,加速,爭取不超時!"
李明給自己打氣,正要加速通過湖邊,忽然聽到一陣微弱的呼救聲和水花濺起的聲音。
"救命...救...救命..."
李明猛地剎車,環(huán)顧四周。黃昏的湖面波光粼粼,只見湖中央有個小小的身影正在掙扎,小胳膊不斷拍打著水面,卻漸漸往下沉。
四周空無一人,這個時間點,大多數人還沒下班回家。
"有人落水了!"李明顧不上思考,立即將電動車靠在湖邊的長椅旁,外賣保溫箱也來不及取下,就飛奔到湖邊。
他迅速脫掉外套和鞋子,縱身跳入湖中。
水比想象中還要冷,初春的湖水像刀子一樣刺骨。
李明曾在老家的河里學過游泳,但從沒受過專業(yè)訓練。
他用力劃水,朝著孩子的方向游去。
"堅持??!我來救你!"李明一邊游一邊喊道,希望給孩子一些信心。
當他靠近時,發(fā)現是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已經嗆了不少水,臉色發(fā)青,眼看就要沉下去。
李明一把抓住孩子的胳膊,可孩子卻因為驚恐而本能地抓住他,差點把他也拖下水。
"別怕,別抓我!"
李明掙脫開,轉而從背后摟住孩子的腋下,按照自己記憶中的救人方法,慢慢向岸邊游去。
這短短的距離,對此刻的李明來說卻仿佛有千米之遠。
他的體力在快速消耗,雙腿也因為抽筋而疼痛難忍。
但每當他看到懷中孩子蒼白的小臉,就咬緊牙關,繼續(xù)向前。
"再堅持一下,馬上就到岸邊了。"
李明喘著粗氣,安慰著已經半昏迷的孩子,也是在給自己打氣。
終于,在李明感覺自己也快要沉下去的時候,他的腳觸到了湖底。
他幾乎是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將孩子抱上岸邊,然后自己也爬上岸,跪在地上大口喘氣。
"喂!孩子!醒醒!"李明拍打著孩子的臉頰,卻沒有反應。
他回憶起曾在手機上看過的急救視頻,立即將孩子平放,檢查口鼻,然后開始進行心肺復蘇。
"一、二、三、四..."李明一邊按壓孩子的胸口,一邊在心里默數。
他的手因為緊張而微微發(fā)抖,但動作卻很堅決。
按壓了約三十次后,他俯下身,對著孩子進行人工呼吸。
"咳咳咳..."終于,孩子劇烈地咳嗽起來,吐出一口湖水,微弱地睜開了眼睛。
"太好了!你醒了!"李明激動得幾乎要哭出來,他趕緊脫下自己還算干燥的外賣制服外套,裹在孩子身上。
"爸爸...媽媽..."孩子虛弱地呼喚著。
"別怕,我這就帶你去找家人。"
李明抱起孩子,環(huán)顧四周,想找個人來幫忙,卻發(fā)現小區(qū)里依然空蕩蕩的。
就在這時,李明的手機響了,是送餐平臺的提醒:訂單即將超時。
他這才想起自己還在送餐途中。
看了看懷中虛弱的孩子,李明毫不猶豫地按下了"延遲送達"按鈕,并簡單說明了原因。
"先救人要緊,扣分就扣分吧。"李明自言自語道。
他抱著孩子,剛走出幾步,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呼喊聲。
"小東!小東!"一對中年夫婦跑了過來,女人臉上掛著淚痕,一見到李明懷里的孩子,立刻沖上前。
"我的孩子!你怎么了?"女人一把從李明懷里搶過孩子,緊緊抱在懷里。
"你們是孩子的父母嗎?他剛才掉進湖里了,我把他救上來的。"
李明氣喘吁吁地解釋道,"孩子已經醒了,但最好送醫(yī)院檢查一下。"
男人上下打量了李明一眼,眼神復雜。
"你是誰?為什么會在這里?"
"我是外賣員,剛好路過這里送餐,看到孩子落水就跳下去救人了。"
李明指了指不遠處靠在長椅上的電動車和保溫箱。
"你...你對我兒子做了什么?"女人突然尖聲問道,眼神中充滿了懷疑和敵意。
李明愣住了,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問題。
"我說了,我只是救了他。他掉進湖里,我把他救上來,做了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
女人的聲音更加尖銳,她仔細檢查著孩子,忽然發(fā)現孩子胸口有些發(fā)紅。
"你看這里!你弄傷他了!"
"那是做心肺復蘇時壓的,救人時難免會有點用力..."李明解釋道,但話還沒說完,就被男人打斷。
"你別解釋了!我兒子身上有傷,這是事實!"
男人的語氣突然變得咄咄逼人,
"你們這些送外賣的,整天騎電動車橫沖直撞,是不是撞到我兒子了,又怕擔責任,所以編出這么一套救人的故事?"
李明瞪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沒有撞到你兒子!我是看到他在湖里掙扎,才跳下去救他的!如果不是我,他可能已經..."
"你閉嘴!"女人歇斯底里地打斷他,"你憑什么動我兒子!要不是你,他怎么會成這樣!"
李明感覺一陣眩暈,不僅是因為剛才救人消耗了大量體力,更是因為眼前這荒謬的一幕。
他本以為自己會獲得感謝,卻沒想到換來這樣的質疑和指責。
"算了,孩子沒事就好。我還要送餐,先走了。"
李明不想再爭辯,轉身準備離開。
"站??!"
男人喊道,"你想走?沒那么容易!我兒子受傷了,你得負責!"
李明停下腳步,回頭看著那對夫婦。
"我救了你們的孩子,現在你們卻說我傷害了他?"
"救人?誰知道真相是什么!"
男人冷笑一聲,拿出手機,"我已經報警了,等警察來了再說!"
李明站在原地,渾身濕透,寒風吹過,他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他想不通,為什么一件好事會變成這樣。
警察很快趕到了現場。
在簡單了解情況后,先安排把孩子送往醫(yī)院檢查。
李明也跟著去了派出所做筆錄。
在派出所,李明反復講述了救人的經過,警察認真記錄著。
但從那對夫婦的陳述來看,事情卻變了味道——他們堅稱是李明騎車撞到了在湖邊玩耍的孩子,導致孩子落水,而李明救人只是為了掩蓋真相。
"我真的只是路過救人!"
李明急得額頭冒汗,"你們可以查監(jiān)控啊,肯定能看到當時的情況!"
警察告訴他,湖邊那段確實有監(jiān)控,但需要時間調取。
最終,在李明一再堅持下,警方同意調查監(jiān)控錄像,暫時沒有對他采取措施,但要求他配合調查,不得離開本市。
走出派出所時,已是深夜。
李明渾身疲憊,外賣也沒送成,今天不僅沒掙到錢,還惹上了麻煩。
他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出租屋,倒在床上,連衣服都沒換就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李明剛準備出門送外賣,就接到了醫(yī)院的電話,說孩子的父母要起訴他故意傷害,索賠醫(yī)療費和精神損失費共計十萬元。
"十萬元?"李明感覺天旋地轉,這對他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作為一個月收入不過七八千的外賣員,他根本拿不出這筆錢。
李明急匆匆趕到醫(yī)院。
在病房里,那對夫婦見到他后,態(tài)度比昨天更加惡劣。
"你來干什么?想看看我兒子傷得有多重嗎?"女人冷冷地說。
李明走到病床前,看到小男孩躺在那里,臉色已經好多了,但胸口和手臂上確實有些淤青。
"小朋友,你還記得昨天發(fā)生了什么嗎?"李明輕聲問道。
孩子剛要開口,就被母親打斷:
"別跟他說話!醫(yī)生說你可能有輕微腦震蕩,記憶會受影響。"
男人拿出一份診斷書遞給李明:
"看看吧,胸部淤青、右臂輕微骨裂、輕度腦震蕩...這些都是你造成的!"
李明仔細看了診斷書,心中更加疑惑。
他記得自己救人時雖然用力但并不過分,何況孩子落水時就已經很虛弱,不太可能是他造成了這些傷勢。
"我真的沒有傷害你們的孩子,我只是救了他。"
李明真誠地說,"如果不是我,他可能已經..."
"夠了!"男人打斷他,"我們已經委托律師起訴你了,法庭上見吧!"
離開醫(yī)院,李明心情沉重。
他拿出手機,想給遠在老家的父母打個電話,卻又放下了。
他不想讓年邁的父母為他擔心。
正當他發(fā)愁時,手機響了,是送餐平臺的通知——因為昨天的訂單超時嚴重,他被平臺扣了信用分,近期接單量會受到限制。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李明苦笑一聲。在回出租屋的路上,他撥通了一個電話號碼——那是他大學同學王律師的聯系方式。
雖然畢業(yè)后聯系不多,但這位朋友一直在法律行業(yè)工作,或許能給他一些建議。
電話很快接通了。
"李明?好久不見,怎么想起給我打電話了?"王律師的聲音依然溫和。
李明將事情的經過詳細告訴了王律師,包括救人的過程和后來那對夫婦的態(tài)度。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
"這事確實蹊蹺。
按理說,你救了他們的孩子,他們應該感謝你才對。
不過現在的情況...我建議你盡量收集證據,證明自己確實是在救人,而不是他們說的撞人致傷。"
"能收集什么證據呢?"李明問道。
"首先是監(jiān)控錄像,你說湖邊有攝像頭,那錄像是關鍵證據。
其次,看看有沒有目擊證人。
另外,我需要看看那份醫(yī)療診斷書,了解孩子的具體傷情。"王律師分析道。
"警方說正在調取監(jiān)控,但我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到。
至于目擊證人...當時湖邊好像沒人。"李明嘆了口氣。
"別灰心,我會幫你的。"
王律師承諾道,"這兩天我會抽時間查閱相關案例,看看有沒有類似情況。
你先別急,繼續(xù)上班,有消息我再聯系你。"
掛斷電話后,李明感到一絲安慰。
至少還有人相信他,愿意幫助他。
接下來的日子,李明一邊繼續(xù)送外賣,一邊等待消息。
因為扣分的關系,接單量減少了不少,收入也隨之下降。
但他沒有抱怨,反而更加認真地對待每一單外賣,希望能盡快恢復正常工作狀態(tài)。
然而,好消息遲遲不來。
一周后,李明收到了法院的傳票,那對夫婦真的起訴了他,索賠金額增加到了十五萬元。
看著手中的傳票,李明感覺呼吸都變得困難。
他趕緊聯系了王律師,對方也收到了相關文件。
"別擔心,我會代理你的案子。"
王律師安慰道,"先準備一下證據和說辭,下周開庭。"
開庭前一天晚上,李明輾轉難眠。
他不斷回想那天救人的場景,試圖找出任何可能被自己忽略的細節(jié)。
忽然,他想起一個關鍵點——自己當時按下了送餐軟件的"延遲送達"按鈕,并簡單說明了原因。
這是不是也算一種證據?
第二天一早,他將這個想法告訴了王律師。
王律師眼前一亮:"對!這是個好線索!我馬上聯系送餐平臺,看能否調取當時的記錄。"
法庭上,氣氛緊張。
那對夫婦帶著孩子坐在原告席,看到李明進來,眼神中充滿敵意。
他們的律師是個經驗豐富的中年人,一上來就鋪陳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在小區(qū)湖邊玩耍,被一個粗心的外賣員撞倒落水,導致多處受傷,如今還留下了心理陰影,需要長期治療。
輪到王律師發(fā)言時,他冷靜地陳述了李明的版本:
他只是一個恰好路過的外賣員,看到有孩子落水,奮不顧身跳入湖中救人,卻被反咬一口,遭受不白之冤。
雙方各執(zhí)一詞,證據成了關鍵。
原告方提供了醫(yī)療診斷書和孩子父母的證詞,而李明這邊則有送餐軟件的延遲記錄和自己的陳述。
就在證據僵持不下時,法官宣布:"現在,我們將播放案發(fā)現場的監(jiān)控錄像。"
整個法庭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大屏幕上。李明心跳加速,這段錄像將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