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從出版“小白”到行業領頭人,一位資深編輯的“保姆級”成長秘籍

0
分享至

本文很實用,建議收藏!

商務君按: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編輯?《我的出版記憶》一書中記錄了資深出版人趙萌致年輕編輯的“一封信”。她從如何挖掘優質選題、如何提升書稿表現力和品質、如何與作者打交道等編輯必備的職業技能講起,手把手教年輕編輯修煉做書的基本功。


▲趙萌,1946年出生于河北威縣,曾任《少年科學畫報》主編,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總編輯,北京出版集團策劃總監。先后擔任過中國期刊協會常務理事、少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少兒委員會主任,北京科普創作協會秘書長。

都說編輯工作是為人做嫁衣,但總有人樂此不疲、甘之如飴,一做就是一輩子。近日,年近80歲的資深出版人趙萌的回憶錄《我的出版記憶》出版,書中回顧了她40多年的出版生涯,講述了她如何從一個出版“小白”,逐漸成長為雜志主編、少兒圖書出版領頭人的出版經歷。對于新手編輯如何適應出版環境,如何尋找作者,如何策劃選題,如何判斷書稿價值,如何拓展渠道、打造圖書品牌,如何進行文本創新、出版理念創新,她也給出了自己的認識和建議。


《我的出版記憶》

作者:趙萌

出版社: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5年1月

編輯是一份美好的職業


從事編輯工作,你常常要接觸不同內容的稿件,要對稿件內容做出判斷和選擇,所以要求你必須去學習、了解文稿背后的知識和學問。這種學習習慣的養成,會讓你受益終身。因為人都是有慣性或者有惰性的,如果沒有工作需要,人往往就會停滯在舒適區,一旦舒服慣了,就會缺乏學習的動力,漸漸落后于時代。而編輯工作需要你成為廣聞博識的雜家,迫使你通過學習不斷豐富自己。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

編輯工作是一個開放性的工作,要與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做編輯,你要不斷開發新的選題,不能重復自己,也不能重復他人,因此要不斷地去尋找選題和作者。你接觸的許多作者,往往是各個行業中的佼佼者,是對自己的行業有深刻體驗和認識、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突出成就和豐富積累的有識之士。和這樣高層次的人交往、做朋友,是你人生的財富。他們能夠豐富你的知識和閱歷,提升你對社會、對人生、對各種事物的認識和理解。

圖書是文化的載體,是表達,是傾訴,是交流。因此,編輯這種職業,需要你帶著情感去投入,在投入中體驗快樂,實現人生價值。你策劃的圖書選題,能透露出你的學識、學養、情感、價值觀;你通過自己的職業、自己所做的圖書,潛移默化地表達你對社會的態度、對是非的態度。你可以而且應該用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來影響你的讀者,影響社會風氣。這是我們出版工作者的責任、我們特殊的光榮,也是我們的快樂??梢哉f,與其他行業、其他職業相比,做出版,做編輯,更容易實現自身價值。

我贊賞一位年輕演員所說的:我不怕吃苦。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什么辛苦?做不好,你就多練習——這是熱愛者對待工作的態度。熱愛會滋養你,給你源源不斷的動力。

深入挖掘優質內容是編輯永遠的追求


個人的努力是難以抵擋大形勢的變化的,出版是需要敏銳感知社會與形勢變化的工作。所以,作為編輯,一定要打開眼界,注意大形勢、大時代、大環境的變化,不能只埋首于案頭,僅僅關注具體的業務工作。特別是今天,我們身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影響廣泛的媒體平臺、無所不在的網絡觸角,已經讓公眾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悄然變化。這種情況下如何看待編輯工作?傳統的紙質圖書前途怎樣?它會消亡嗎?

最近我看到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許靜教授的一篇文章,文中談到新聞出版人才培養將要發生變化:“在人才培養和專業設置上,將不再以媒介作為劃分的唯一依據,而是以傳播內容或其他新的尺度作為依據,重新規劃專業類別,改造原有人才培養體系,以適應媒體融合或多媒體傳播的需要。”

這是一個信號,它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新聞出版業即將發生的變化。一是出版的功能將要被重新定位。傳播的媒體形式不再是最重要的,內容以及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內容產品服務,將成為出版工作的重點。二是隨著AI技術融入出版工作,出版的運營流程可能會被重塑,文字審校這樣的工作可能會受到沖擊,內容策劃和產品運營可能會愈發重要。

所以我的看法是,紙質圖書已經伴隨人類走過了千百年,它還會繼續陪伴人類走下去。只要人類的文化、文明存在,承載文化和文明的圖書就會存在。人類所開發出來的優質內容資源會以圖書為母體,被多種媒體從多個角度以多種形式進行二度創作,形成“好內容無疆界”的無限表達與傳播,滿足不同層次受眾的需要。而好的編輯,應該就是好內容的發現者、開發者、創造者

著名導演張藝謀曾說:我非常想拍出好電影,但是我還缺少好的本子。而眾所周知,好的影視劇、話劇劇本,大多來自好的文學作品。那些內容有深度、直擊人的心靈、給人思考的好的文學作品,就需要編輯去挖掘,去發現。所以圖書編輯應該耐得住寂寞,去深入關注時代動向,關注作者與作品,下大氣力開發好書。

我始終認為,圖書要給讀者人性的關懷,引發情感的共鳴,留給人充分思考的空間。專注于原創,深入挖掘內容資源,用優秀圖書來傳播人類的文明,傳遞人類的智慧和思考,這才是圖書的特質,也是圖書編輯永遠的追求。

用編輯的二度創作給作品賦能


編輯是什么角色?是將內容資源變成圖書產品的開發者、設計者、生產者,是出版產業中最重要的一環,是架設在文化創作者與文化消費者——也就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一座橋。

新聞出版署原副署長、中國編輯學會首任會長劉杲說,編輯活動是對科學文化成果的選擇和加工。面對眾多作者和作品,編輯的責任就是從中選擇最好的。加工也是一種選擇,是對書稿內容和形式的局部或者細部的選擇,以使內容更完善,形式更完美,也最能顯示編輯勞動的創造性。

編輯在圖書出版中的創造性勞動,就是編輯含量,實質上是編輯對作品的二度創作。有效提升編輯含量,對提升書稿的內容、質量及表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編輯工作的基本職責,首先是選擇。選擇的基礎是判斷——對書稿進行價值判斷,這個判斷能力是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反復的比較獲得的,是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的。好編輯必須具有好眼力,而編輯的好眼力是通過“一萬個小時”的匠人精神磨煉出來的。沒有匠人精神,沒有多看、勤思,編輯的眼力、判斷力、選擇力是無法天然獲得的。所以我們常常說,編輯的眼力很重要,會看才會編。

對書稿內容的糾錯與提升也是一項具有極高編輯含量的工作。一個具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編輯,應該能夠成長為一個比較成熟的編輯,對書稿有一定的提升能力——可以對書稿的內容提出自己的想法。更資深的編輯,應該對時下圖書的現狀和發展動向有自己的看法,對圖書的各種文體、表現形式有自己的認識,對書稿有較強的提升能力——可以針對書的內容、結構、表現形式等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清楚如何去實現,具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能力。

舉幾個例子。在2003年的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和國家圖書獎的評選中,“解讀生命叢書”和另一本科普類圖書的呼聲都很高,最后是“解讀生命叢書”勝出。評委們給出的理由是:“解讀生命叢書”的編輯含量很高,在創作隊伍的組織上和文體表現方面具有創新意義。

“全民健康十萬個為什么”叢書第一輯的出版,也凝聚了我的許多創造性勞動。記得是在2010年,中國科協科普部找到我,希望我可以按照一套書的思路來整體設計這個項目。當時,具有豐富科普工作經驗的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藥學會,已經找了合作的出版社,并不情愿把已經主編完成的書稿拿到北京出版社來統一出版。但是,等我拿出策劃方案后,他們就很少有閑話了;到我動手修改了兩本書的書名及一級標題后,大家都服氣了。

中國藥學會主編的分冊原書名是《合理用藥知識篇》,我修改為《用藥有道》;第一章的原標題是“藥物基本知識”,我修改為“了解藥物的ABC”;第二章的原標題是“購藥常識”,我修改為“學會正確用藥,才能把病治好”;第三章的原標題是“藥物的正確用法”,我修改為“用藥有誤區,要做明白人”。

中華預防醫學會主編的分冊原書名是《傳染病的防與治》,我修改為《知“瘟”防“疫”》。我還增加了開篇第一章“‘非典’之后,傳染病怎么成了流行語?”,以緊扣社會熱點,拉近圖書與時代、與社會、與公眾的關系。

在這個項目里,我修改書名及標題的主要思路,是將原來平鋪直敘的敘述方式改為能夠引發思考的提問式;從一般化的知識解讀,轉為突出傳染病的特殊危害性——不只影響個體健康,而且對社會具有巨大危害。因為做科普圖書不能只注重知識普及,更要關注社會熱點,關注科學與人的關系,要在尋找視角和切入點上下功夫。書名及一級標題的修改,改變了整部書的敘述風格,增強了可讀性,為科普圖書增加了新意。在強調創新性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評獎中,這種因編輯二度創作而帶來的創新特色,成為圖書獲獎的重要因素。

還有2023年出版的《走近最可愛的人——李蕤赴朝家書日記》。這部書稿原本是知名作家李蕤當年赴朝鮮戰場留下的文字,包括幾十封紙張泛黃的家書和一本保存完好的戰地日記。這些文字既展現出大時代下作者的家國情懷,又透露出一個愛國知識分子家庭的融洽與溫暖,無比難得。我把稿子推薦給北京出版集團北京人民出版社總編輯呂克農,他慧眼識珠,慨然應允出版。

這部書稿的編者是李蕤的子女,他們最初的想法就是要原汁原味地保留父親的文字,把這些史料留給后代、留給國家。但進入編輯階段后,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日記、家書兩個部分的內容,有時斷裂,有時重復,會有不連貫的碎片感;出現的很多人物讀者不熟悉。這些不足,都會妨礙閱讀的通暢感,影響閱讀體驗。

我開始琢磨了。編輯是連接作者與讀者的一座橋,既需要了解作者與作品的特質,更需要了解社會與市場的需要,了解這部書的主要受眾是什么人,他們在哪里。弄清楚這些,才能搭建好這座橋。我認為這部書不該只是一部歷史資料集,更應該成為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年后,當下的讀者仍然感興趣而且讀得懂的紀實文學作品——這才是我們的目標。

編輯對作品的提升應該本著揚長避短或者揚長補短的原則,我決定用揚長補短的方法來嘗試。首先是改變書的結構,打破書信和日記的界限,以時間為軸來重新組合素材,貫穿全書。其次是讓編者走到幕前,交代事件發展的脈絡,這樣就需要增加一個“編輯導讀”。最后,增加輔助閱讀的板塊,對陌生的人物、事件加以解讀,同時增加敘述性的“照片說明”,使照片成為正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既豐富了內容,又使得版式設計活潑、生動。

我把這些想法向呂克農總編輯做了匯報,他也正在考慮該書如何呈現的問題,我倆一拍即合,立即行動。呂總編隨即安排設計人員拿出設計樣稿,利用當代紙媒排版技術的各種手段,對版式、字體、字號加以設計。比如家書這一部分,就采用了信箋形式,增加了鴻雁傳書的意境。這些別具匠心的設計,得到書稿編者的認可,也讓此書最后成為一部具有厚重的歷史價值、資料價值的紀實性文學作品,在同類作品中獨樹一幟。這本書入選了2023年度“中國好書”,并獲2023年度文津圖書獎。

可以說,作者是內容方面的專家,而編輯則應該是圖書出版方面的專家。編輯有權力,也有義務對書稿發表真知灼見,和作者充分溝通,完成對書稿的二度創作,提升書稿的表現力和品質。

如何判斷一部書稿的價值


接觸到一部書稿的時候,如何判斷它的價值、決定它的去留呢?一部好書,既要有意義(認識價值),也要有意思(趣味和表現力)。我們在審讀書稿的時候,第一看選題,從社會需要和市場需要兩個維度判斷它的價值;第二看整體框架結構,判斷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講得清楚明白;第三看語言文字風格,判斷它的表現力如何。

我曾經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協擔任多年的圖書項目評審專家,有機會接觸各個出版社的非虛構類圖書項目。作為評審專家,我們對圖書項目的判斷也主要依據以上幾個層面。

第一看選題。一本書的選題體現在書名上,它是這本書的主題、主旨、內容方向。一個好編輯,能夠思路清晰地說出該類選題在國內外的出版情況,知道該類選題中的佼佼者,了解它們的特色、獨有價值。要做好充分調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選題有客觀準確的判斷。

我們強調編輯要“抬頭看路”,要關注時代變化、社會需求,要熟悉業界的動態信息。我們不僅要知道自己的單位在做什么,還要掌握兄弟單位在做什么。我們要做差異化選題設計,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現在資訊十分發達,通過專業的圖書市場調研數據,查閱相關資訊,就可以大體了解相關情況,為什么不去做呢?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一個選題目前圖書市場上沒有,你就要思考一下,它的確是市場空白呢,還是已經被市場淘汰的落后產品?

第二,要看圖書是否有符合邏輯的框架結構。書的框架結構好比是支撐人體的骨骼。一般來說,非虛構類圖書都會有比較詳細的目錄,如果同是一級目錄,有的標題內容很宏大,有的標題內容卻很細小,不在一個層次上,這樣在邏輯上就講不通;或者同是一級目錄,互相之間沒有內在聯系,邏輯上也是講不通的。我們同時還要注意科普圖書與教材的區別,避免科普圖書教材化的表達。

第三,看它的語言文字風格,了解它的表現力、表達能力。如果一部書稿還沒有完成,那么樣張是一定要看的。通過一個完整的單元樣張,不僅可以了解作者是怎樣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而且可以看到作品的文字風格和文字的感染力。

了解作品和了解作者是密不可分的。總的來說,作者的思維大體上有兩種類型,一類是作者的邏輯思維能力強而形象思維能力弱,寫出來的東西容易從道理到道理,概念清楚,闡釋比較干巴,缺少感染力。另外一類是作者的形象思維能力強而邏輯思維能力弱,往往對細節描述得繪聲繪色,但是容易枝蔓繁多,思路旁移,全書的邏輯框架不夠清晰。編輯在審讀稿件的時候,要通過文稿掌握作者的思維類型,找到作者的特色和不足,這樣給作者提建議的時候,才可以揚長避短或者揚長補短。

有的項目選題很有新意,但是作者的寫作能力跟不上。在這種時候,如何對作者提出明確的修改意見,如何想辦法揚長補短,就是編輯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了。如果是出版社編輯自主策劃選題,就更需要有充分的作者資源儲備,充分了解作者的能力與水平,為合適的作者匹配合適的項目。這些都是好編輯必須具有的能力。

與形形色色的作者打交道


成功的編輯要善于溝通,善于與作者交流,和作者平等對話。要做好一部書,一半功夫要下在書稿上,另一半功夫要下在與作者的溝通上。

無論遇到哪種類型的作者,我們都要誠懇相待。作者初出茅廬,編輯不能趾高氣揚;作者知名度高,權威性強,編輯也不能百般遷就,放棄要求。我們是以不同身份通過書稿相遇的合作者,作者是內容方面的專家,我們是圖書出版方面的專家,優勢互補,才能出好書。

我們在與大牌作者打交道時,首先要做到尊重和了解,盡量多地閱讀他們的作品,了解作者的特色、特長以及脾氣秉性,有準備地去接觸,然后再約稿。拿一套客氣話去接觸所有的作者,是膚淺的,是不被歡迎、不被接受的。這就像拿著一份求職信去不同單位求職一樣,沒有真誠的、有針對性的交流,很難約到優秀作者的稿件。

比如,我們最初接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專家郎景和院士,是想約他參加“大家人生——醫學家卷”叢書的寫作。當時他沒有時間,遺憾錯過。一年后,這套書即將出版,我們又一次向郎先生約稿,請他為叢書寫序言。他終于答應,并且很快拿出文章。我當時給郎景和院士寫了這樣一封約稿信。

(向上滑動啟閱)

郎先生:

您好!

今天和您聯系,是請求您為“大家人生——醫學家卷”叢書寫序,您欣然應允,讓我喜出望外。遵囑將策劃書及3位先生的書稿目錄及摘要發給您,供參考。策劃書中有我們出版這樣一套科學人文叢書的動因、主旨、風格、體例要求,以及作者人選。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為這套圖書,為您的幾位朋友作序,當然我更希望有機會去拜訪您,非常期待。

看到策劃書您就可以了解,我們原來是將您作為這套書的第一人選的,也曾經和您聯系過,后來您太忙,就聯系不上了。有知情人說,您曾經出過一本類似的書,無奈,我們錯失了和您合作的機會。

我們為了約您的稿件,曾經買了幾本您的書學習,包括《婦科手術筆記》。您寫得真好!您不能參加我們這套書的創作,真是太可惜了。不過沒有關系,萬事開頭難,“大家人生——醫學家卷”這個項目,我們還準備繼續組稿第二輯、第三輯,每一輯34人。因為醫學家中的大家、名醫,百姓口碑中的仁醫、大醫,實在太多了。他們的人生故事才真正構成中國的醫學史,才體現了醫學家的真面貌,是應當讓公眾了解的。這些醫學大家對于中國醫學發展方向的思考,對于當前醫改的思考,很有價值。如果您愿意,參加第二輯怎么樣?現在就向您約稿了。

我們的這套書很快就要出版了,時間有點緊張,好在“總序”文字不要求太長,在乎精彩,在乎思想的深刻和文字的靈動,能夠說出這套書的特色、價值就可以了。您在公眾心目中的威望,足以使總序產生廣泛影響。一周時間,可以嗎?

再介紹一下這套書的來歷:近年來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協、北京市新聞出版局,都加強了對重點圖書創作出版的管理力度。我經常參加北京市的重點選題論證會,也一直用心思考選題。前年北京市科委找一些專家開了策劃會,想要抓一些重點項目,我的這個選題就是在這個會上提出來,被專家一致認可而立項的。北京出版社也是將此書作為重點圖書來管理,還請了最好的美術設計,希望能夠做成北京的品牌圖書。我們覺得為了做好它,用多大心力都是值得的。

好了,等您的“總序”,迫切期待。

致禮。

趙萌敬上

在收到自稱“郎大夫”的郎景和院士發來的序言后,我又馬上寫信回復。我是這樣寫的:

(向上滑動啟閱)

郎先生:

您好!

我剛才在科協開會,沒有能夠及時看到您的信息,請原諒。

剛剛回來即打開電腦看您的叢書總序,好!特別好!我一連讀了3遍,感動!閱讀它,能夠讓人進入一種境界,呼喚出一種心境,讓人心潮澎湃。這正是我一直在等待、在期盼的。感謝?。?/p>

您開篇的第一句話,高屋建瓴,大氣磅礴,把人帶入到人類醫學發展的背景之下,來看醫學發展到現時代所遭遇的困境。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才可以真正認識和破解我們現在醫學發展以及醫療管理的困局。當然,這不是某一位大家,或者某一位領導能夠憑借一己之力實現的。但是,我們總要做一些事,做一些有益的事。

我們的“大家人生——醫學家卷”后改名為“大家小書——醫學家卷”,就是要請出百姓心目中的仁醫、大醫,通過他們的筆,真真切切地寫出自己的醫學人生,來和公眾進行心靈的溝通。百姓可以不信任某個醫生,甚至某個醫院,但是他們會全心全意地信任他們心目中的這些仁醫、大醫,這是百姓心中的豐碑。當我們的醫學大家出來說話了,百姓便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了解了我們大多數醫學家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了解了他們的人格魅力,了解了他們為破解這些醫學發展難題所做的思考。這樣,就可以給醫患之間的溝通以橋梁,給醫學管理者以啟發。您說是嗎?

又想給您提一個要求了:希望能夠給這個精彩的總序擬一個標題,不要讓它淹沒在毫無性格的“序”字之中,您看怎樣?

另外,您希望我們在這個總序后面怎樣署明您的身份、學術身份,或者其他怎樣注明最恰當、最有說服力。

致禮。

趙萌

2014.1.8

郎景和院士第二天就回復:


趙編審:


謝謝您的溢美之詞。


關于序的提名,建議:


序——醫生的良知和社會責任


關于署名,文下只寫郎景和,頭銜可以放在該文橫線下——


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會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原副理事長,《健康世界》原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當你對作者有了解,對圖書有了解,和作者的對話就會充實,就會有的放矢,就會順暢。即便遇到專家、大家,你也是有底氣的。

再比如2023年出版的《走近最可愛的人——李蕤赴朝家書日記》一書,我們也和圖書編者宋致新、趙致真進行了反復、充分的溝通。我們拿出設計樣張,讓他們看到圖書體例改變后的新面貌,從而改變了他們最初的設想,讓他們欣然接受了出版社的策劃方案。這其中,編輯溝通的誠意與拿出真本事的能力,都非常重要。

寫好資助和評獎項目書


政府支持優秀圖書的出版,出版社可以申請政府的資金資助。在選擇申請項目資助時,編輯首先需要明確,這個選題主要是針對市場需要,還是具有顯著的社會價值。因為政府的錢來自稅收,政府支持的重點當然是那些符合國家長遠發展需要、人才培養需要、社會效益突出的選題。

項目申報書的填寫也是有技巧的。

前面講到,我最初寫申報書時,專家評委給我的啟發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后來,我自己也擔任圖書項目評審專家,這些年的體驗和感受,概括如下:

第一,寫評獎材料首先要有針對性。要認真研究每一個獎項設立的主旨和目的,雖然都是國家級圖書獎,但是不同的獎項,設立部門不同,側重點不同,評選的傾向性也有所差異。比如“五個一工程”獎是中宣部設立的,主旨是以作品傳播來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所以選題是否弘揚時代主旋律、是否屬于社會熱點、思想是否積極向上、是否飽含正能量,都很重要。中國出版政府獎是出版管理部門的最高獎,要反映國家文化、文明的最高成果,具有傳承價值,所以選題要重大、厚重,內容和表達要具有比較高的藝術水準、專業水準;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體現我國科研與科普“一車兩輪”“一鳥兩翼”的發展思路,注重的是我國重大科學研究成果的科普化,所以選題最好選擇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和重大科研成果,作者選擇科學前沿的權威專家,在內容上以及表現手法上具有原創性、創新性。一份申報書應對各個獎項的申報,這是大忌。

第二,要認真研讀評獎申報書中的各項要求,仔細揣摩評委會究竟想了解什么,然后有的放矢,清晰表述。切忌自說自話,一味闡釋自己想說的。

第三,文字精練,觀點鮮明,有見地,有主張,這是寫好申報材料的基礎。寫材料和寫書一樣,要讓評審專家看得懂,有興趣看。因此,務虛的東西要簡明扼要,務實的部分要寫得充分,但是文字要精練;要把自己所做圖書的價值、構思特點、表達方式、特色以及創新點寫出來,文字深入淺出,切忌過多使用出版業的名詞術語,因為評審專家大多是內容方面的專家,而非出版行業的專家;要注意請教高水平的專家學者,善于吸收他們的觀點,并將這些觀點融入材料,作為亮點,提供認識價值;切忌長篇大論,適當擬寫小標題,突出層次;要有生動舉例,但是切勿在一個細節上占用過多筆墨,而忽略圖書面貌的總體敘述。

總之,對選題有清晰的認識,有精準的概括,并學習資料申報的技巧,才能寫出一份高水平的申報書,增加申報成功的可能性。

*本文圖片由北少社提供

2024年全國出版從業人員收入調查開啟!

去年你掙了多少錢?

歡迎掃碼參與不記名問卷調查!

分享、在看與點贊,商務君至少要擁有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出版商務周報 incentive-icons
出版商務周報
專注報道出版創新
3431文章數 4925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貴安新區:三年大變樣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布尔津县| 南昌县| 万载县| 玉龙| 漠河县| 湘乡市| 砚山县| 昌乐县| 洛浦县| 南投县| 景宁| 博乐市| 靖宇县| 开平市| 夏河县| 会东县| 临高县| 佛冈县| 咸宁市| 淮北市| 镶黄旗| 额敏县| 云南省| 桃江县| 长白| 潮安县| 乌兰浩特市| 云阳县| 浙江省| 观塘区| 增城市| 庆元县| 东乌| 古丈县| 仪征市| 玛多县| 泰州市| 喜德县| 三都|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