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所有的發達國家中,只有美國的人均GDP一直在瘋狂正增長。全世界的人口超過5000萬的發達國家總共有7個,分別是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韓國。
而這7個發達國家中,除了美國,無一例外地全部出現過GDP停滯的情況。甚至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人均GDP曾經達到美國的1.5倍,可現在你看,已經趕不上美國的一半了。為什么?根本原因是只有美國完完全全地吃到了全世界的每一輪紅利,并且現在順利地讓全世界替美國背債。
整個世界發展至今,一共經歷過三輪經濟轉型。按理說,每次經濟轉型時都容易出現風險,但美國卻幸運地全部順利轉身。第一輪經濟轉型是從農業社會通過房地產轉向工業社會。除了通過大航海完成轉型的歐洲國家,美國、日本、韓國都是靠房地產起來的。發展房地產經濟的好處和壞處都相當明顯。
好處是房地產很容易讓GDP騰飛,因為房產更新換代是由本國居民大量承接債務完成,不會受到其他國家干擾,整個過程很流暢。而且買了房就要裝修,白色家電這類相關行業也能夠迅速崛起,利息增長的速度會快得驚人。而發展房地產經濟的壞處是,一味地擴大居民的債務金額是很危險的。所以到了一定的階段,國家政府就必須想辦法尋找新的產業來當房地產債務的接盤俠。如果找到了接盤俠,那第二次經濟轉型就能夠順利完成。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所有國家找到的接盤俠,要么是車,要么是船,因為這是迅速解決工業產能過剩、實現債務外轉的最佳產業。當然,哪怕是大力生產汽車、輪船、飛機這些大宗工業商品時,也有主次之分。例如汽車能夠消耗大量工業產能,又不需要承擔過多的債務成本,所以一定是放在最主要的位置。
而飛機雖然能夠帶來更大的經濟價值,但消耗產能的速度慢,債務成本又太高,所以要往后放。其實你應該已經發現了,我們國家現在就是正處在這個階段,這兩年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積極推動汽車出口,就是在試圖甩掉房地產帶來的經濟包袱。
不過,當造車、造船行業的產能也過剩之后,就需要進行第三次經濟轉型了。這一次的目的是要通過第三產業轉移債務。先說說什么是第三產業,除了大眾認知的各種服務行業之外,互聯網、金融、法律、醫療、教育等一切對自然資源依賴小,卻能大量轉移債務的產業,都是第三產業。
美國曾經搞了一場互聯網產業革命和醫療產業革命,就是典型的轉型動作。完成這次轉型之后,美國就徹底站穩了腳跟,也成功地讓全世界替美國背債,過上了慘賺的日子。而且正是因為美國向全世界輸出債務,搶先登上了地球統治者的位置。所以每當有第二個國家擁有轉型機會時,美國都會無所不用其極地阻撓對方。
來看美國的小弟,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之前搭著美國的東風,躋身亞洲四小龍的位置,一度也是過得風生水起。但美國是不可能讓他們一直進步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們因為沒有得到美國的批準,連造飛機大多數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別提什么轉型了。所以到目前為止,有且只有美國能一直保持GDP增長,因為全世界經濟規則已經被美國捏在手里了。
不過,這也并不意味著美國能夠永遠這樣辦下去。而且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其實未來的機會并不少。比如當下的我們就處在第三次經濟轉型的周期中,每個普通人的需求點和關注點都代表著商機。老年人養老引發的銀色經濟、不愿生育的年輕人產生的單身經濟、寵物經濟等,這些產業這幾年都在高速增長,產生的經濟效益越來越高。并且以后還可能隨著國家經濟的轉型,迎來再次騰飛。如果我們在就業創業時能夠選擇與之相關的產業,那就有可能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得到更清晰的發展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