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8日訊 近年來,濰坊學院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積極探索數字化表達、青年化傳播的新形式。學校堅持以“短視頻+思政教育”融合創新為抓手,通過強化實踐導向、豐富教學手段、注重協同育人、推動成果展示等舉措,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和參與熱情,有效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親和力和育人成效,形成了具有濰院特色的思政課教學改革新思路。
聚焦實踐教學,構建思政育人新樣態
濰坊學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主動將短視頻實踐教學嵌入思政課程教學全過程,推動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深度融合。學校依托《思想道德與法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思政課程,探索引導學生以短視頻為載體,圍繞國家發展、青年使命、鄉村振興等現實議題開展選題策劃和拍攝表達,推動學生在“拍、剪、演”中深度參與、深度思考,實現思政教育從“灌輸式教學”向“生成式育人”轉型。2024年,學生作品《奔赴熱愛,樂道和平》以濰坊市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為實景教學基地,通過再現奧運冠軍李愛銳在中國的經歷,傳遞“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時代主張,榮獲第八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二等獎。該作品是學校推動“社會大課堂”融入教學改革的成果縮影,也是思政教育與本地文化資源融合育人的生動體現。
強化競賽導向,探索短視頻教學新路徑
濰坊學院注重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將高水平思政短視頻賽事作為深化教學改革和檢驗育人成效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系統構建“課程指導+社會實踐+視頻展示”的短視頻教學實踐路徑,推動形成課堂教學、項目實踐與成果傳播的有機聯動。教師在課堂中注重理論指導與選題引導,鼓勵學生結合身邊素材自主創作;學生團隊依托紅色基地、地方文化、鄉村振興一線開展調研拍攝,提升表達能力和社會責任意識;最終通過作品展示與競賽選拔形成傳播閉環。2022年,該校思政課教師指導學生拍攝的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講述青年大學生扎根農村、建設家鄉的成長經歷,榮獲“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二等獎;2021年學生作品《栗子花開》以傳承“淌水崖精神”,講述返鄉創業故事為主線,獲得全國三等獎。一系列參賽作品將青年視角與時代主題相融合,在國家級、省級平臺上持續發聲,展現了學校思政教育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也為高校推進“大思政課”改革提供了有力參考。
拓展教學場域,豐富育人傳播新空間
為進一步拓寬思政教育的空間邊界,濰坊學院積極推進“場館里的思政課”與短視頻教學深度融合,將思政課程從“教室內”延伸至“社會中”。學校聯合濰坊市革命烈士陵園、濰縣集中營博物館等紅色資源地,打造沉浸式教學場域,激發學生參與熱情。2024年短視頻作品《追光》即依托濰坊革命烈士陵園開展實地拍攝,圍繞“堅定理想信念”主題,通過思政課程與紀念場館內容相結合,深入詮釋“信仰之光”的時代價值。指導教師有效結合思政課《思想道德與法治》第二章內容,指導學生在實景教學中理解“理想信念”概念,形成從情感共鳴到價值認同的過程。這種“實地講——視頻創——思政悟”的路徑,有效增強了學生對理論內容的理解深度與情感厚度,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延展和育人價值拓展,推動思政教育在真實社會情境中入腦入心。
注重協同育人,激發團隊建設新動能
濰坊學院始終堅持協同育人理念,在短視頻教學中構建“教師引領、學生主體、資源共享”的教學機制。學校充分發揮思政課專任教師、輔導員、媒體技術人員的協同作用,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推動短視頻作品從選題、編劇到拍攝、后期剪輯的全過程指導。近年來,師生團隊在“我心中的思政課”微電影大賽、“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等賽事中屢獲佳績,教師多次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思政類專業賽事中獲獎40余項。為強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持續開展“短視頻創作訓練營”“課程思政微創營”等活動,提升學生策劃表達、媒介素養、思想深度等多維能力。通過全過程協同育人機制,思政課實現從“教學任務”向“思想共鳴”的升華,教學共同體與育人共同體融合發展態勢日益明顯。
完善機制保障,推動教學改革新突破
為推進短視頻教學常態化、制度化,學校不斷完善政策激勵與資源配置體系。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提供經費支持短視頻創作,建立完善投稿平臺,推動優秀作品向課程考核、社會展示、宣傳推廣三位一體發展。學校注重將短視頻創作與課程評價體系深度融合,在《思想道德與法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思政課程中靈活設置短視頻制作實踐項目,鼓勵學生根據學習主題進行自主策劃與實踐表達。學院還定期舉辦思政短視頻展映日、優秀作品交流會等活動,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形成課程引領、作品展示、榜樣帶動的良好生態。作品通過“濰院思政”“青春濰院”等校級新媒體矩陣進行推廣傳播,擴大教育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通過機制創新,思政短視頻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展和思政改革的突破口,構建起融理論性、實踐性、傳播力于一體的育人新模式。
短視頻作為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表達方式,為“大思政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濰坊學院將繼續堅持守正創新、融合發展,不斷深化“短視頻+思政課”的融合路徑,推動思政教育從“有意思”向“有意義”轉變,進一步打造高質量、高水平、高影響力的育人體系,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生動育人實踐。
閃電新聞記者 劉九省 通訊員 劉峰 濰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