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
5月15日,有網友發視頻稱,湖南長沙某中等職業學校在組織學生戶外考試時下雨,學生仍要在雨中作答。有許多網友對此表示質疑,稱“就不能室內考試?”據了解,視頻中學校為長沙鐵路航空中等職業學校。5月16日下午,該學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并非刻意讓學生在雨中考試,系考試開始后突然降雨,雨勢變大后學校馬上中斷了考試。(5月17日極目新聞)
“長沙一職校學生在操場淋雨考試”,這個做法難以讓人產生敬意,反而令人心生疑惑。
熱戀中的情侶“雨中漫步”,多少還有浪漫的成分。而讓學生在雨中考試,就只剩下狼狽了。學校稱,并非刻意讓學生在雨中考試,系考試開始后突然降雨。這個說法還是“解釋不通”。目前的天氣預報可以精準到每個小時,倘若學校事先看天氣預報,就不該組織學生戶外考試。
再說,學校為什么要組織學生在戶外考試呢?那么多的學生在一起考試,看上去場面挺壯觀,但考試究竟是為了檢測和提升學生的能力,還是為了場面好看?學生平時都在教室里面上課、學習,為什么非要讓所有學生把座椅都搬到戶外考試?難道“沒苦硬吃”也是為了“鍛煉意志”?
談及當前的教育現狀,著名教育家王樹國說:“學歷不等于能力,真正的能力是在實戰狀態下磨練出來的”。他指出,教師的功能不是傳授知識,而是讓知識變為學生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就應該為他們提供正常的學習環境。在室內考試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個環節,學校完全沒有必要“節外生枝”。組織學生戶外考試,在烈日下或雨中作答,本質就是“作”,跟“創新”“鍛煉意志”沒有半毛錢關系。
為了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鍛煉出響應的能力,就應該創造條件,搭建舞臺,切實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特別是作為職業學校,更應該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實操能力。讓他們在上課和考試之余,多做實驗,多參與社會實踐,比起那些“看上去很美”的形式主義要管用得多。
讓學生“雨中作答”,交不出教育的“合格答卷”。“沒苦硬吃”式的教育由來已久,是時候“剎車”了。否則,學校教育與社會需要的距離就會越來越大,甚至背道而馳,豈不是誤人子弟?(文/李蓬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