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反間諜防竊密展上,總臺央視記者王莉的一次體驗,撕開了現代間諜竊密的冰山一角。一部看似普通的智能手機,在植入 “木鳥” 控制病毒后,竟成為了實時監控的 “眼睛”。無論是日常撥號記錄,還是私密的微信聊天內容,用戶在手機上的每一步操作,都被遠程監控得一清二楚,個人隱私與機密信息如同 “裸奔” 在數字世界中。這種令人不寒而栗的場景,正是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無孔不入竊密手段的縮影。
間諜的竊密行徑還延伸至看似嚴肅安全的會議場所。在我國某重點單位的一次涉密會議上,會議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突然,“吧嗒” 一聲,打破了會議室的安靜氛圍。一支正在工作的錄音筆,毫無征兆地從座椅下方掉落。這一異常情況瞬間引起了參會人員的警覺。經仔細查看,這支錄音筆是被強力膠布粘在座椅下的,因多次使用,膠布黏性減弱,才導致其掉落。
國家安全機關介入調查后,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原來,該單位工作人員張某,出于個人恩怨,竟罔顧國家利益,通過技術手段隱匿身份,主動向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發送投靠郵件。在境外勢力的指揮下,張某長期從單位辦公系統違規下載文件,擅自攜帶手機進入涉密場所拍攝涉密文件。而在會議室偷放錄音筆,對會議內容進行秘密錄音,更是其竊取機密的慣用手段。至案發時,張某已累計竊取內部文件資料近 30 萬份,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活動猖獗,類似惡劣案件頻發。就如某駐外機構公職人員張某,在境外任職期間,頻繁出入高端社交場合,與境外某企業家協會成員李某結識。在李某的刻意逢迎下,二人關系愈發密切。一次,張某向李某暗示對 “特殊娛樂場所” 的興趣,正中李某下懷。很快,張某在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精心設計下,在情色場所嫖娼時被 “當地執法人員” 當場抓獲。走投無路的張某,在李某的 “幫助” 下,與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搭上關系。此后,張某被對方以嫖娼之事為把柄脅迫,利用工作便利,多次通過打印、拍照、撰寫、口述等方式向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提供大量涉密信息,并收取大額經費。甚至在即將離任回國之際,還與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簽訂 “承諾書”,約定回國后繼續為對方效力,給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最終,張某在回國后被國家安全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
還有境內某高校學者李某,為了能在國外知名期刊發文提升自身學術知名度,主動聯絡境外某非政府組織,以內部數據為籌碼進行交易。其行為被國家安全機關及時察覺并采取措施,成功消除了風險隱患,保障了國家秘密安全 。
除了這些隱蔽的人為操作,間諜的竊密設備早已突破傳統認知,偽裝技術令人防不勝防。
一款造型普通的充電寶,內部卻暗藏針孔攝像頭和存儲芯片,能在為手機充電的同時,無聲無息地記錄周圍環境;看似裝飾用的掛鐘,實則內置高靈敏度的竊聽裝置,房間內的任何交談都會被清晰捕捉并傳輸出去。
在某重要科研單位周邊,曾有間諜將微型竊聽器偽裝成路邊的小石子,這些 “石子” 能精準定位信號源,將采集到的信息實時發送給遠處的接收設備。
國家安全部于 5 月 17 日特別發文警告,閑置廢舊智能設備倘若處理不當,極有可能淪為信息泄露甚至泄密的“黑洞”,進而帶來難以預估的安全風險。許多人在更換新手機時,天真地認為手動刪除信息并將手機恢復出廠設置就萬事大吉了。但實際上,普通刪除僅僅是將信息數據標記為“可覆蓋”狀態,數據依然完整地保留在存儲芯片里,借助專業數據恢復軟件,這些數據極易被還原。相關公開資料顯示,受經濟利益驅使、專業數據擦除技術門檻較高,以及企業和個人數據保護意識淡薄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近乎半數的閑置交易智能設備都存在數據殘留或者數據擦除不徹底的嚴重問題。
隨意丟棄舊手機的風險極大。對于那些已經損壞且難以修復的手機,不少人選擇直接丟棄。但經過專業處理,即便手機無法正常使用,其主板與芯片仍有可能被修復,設備存儲的數據也就面臨著被讀取的風險。也就是說,隨意丟棄的手機,可能搖身一變,成為別有用心之人隨意訪問的數據庫與信息源。
在閑置交易的智能設備境內外流通環節,個別企業及個人為降低成本、實現快速通關,存在瞞報品名、夾藏夾帶等違規行為。特別是一些涉及關鍵信息的網絡基礎設施運營商,在未向我國網信部門報備,也未進行安全評估的情況下,私自將含有加密數據的硬盤及未擦除干凈的閑置交易手機運往境外,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數據泄露的風險。
甚至有些手機在關機后,仍能被遠程定位與追蹤。若該設備事先被安裝了特定程序,或預留了后門,其攝像錄音功能在關機狀態下也可能被激活使用。相較于正在使用的手機,已關機的閑置手機更容易被忽視,進而在不經意間淪為監控竊聽的工具。
國家安全機關鄭重提示,閑置智能設備絕非一般的廢舊物品,在日常處置時,務必做好全方位的防范措施。牢記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的原則,堅決不用聯網智能設備記錄、存儲、處理、傳輸任何敏感信息與涉密信息。平日里要定期清理手機內存,及時查找并修復系統漏洞,以此提高智能設備的安全性。切勿將聯網智能設備帶入涉密場所,也絕不在非涉密場所談論涉密事項。
在更換手機前,應徹底刪除舊設備中的所有數據。為防止數據痕跡殘留,可先存入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待占用存儲空間后再進行恢復出廠設置操作,如此反復多次,盡量覆蓋原存儲信息,以最大程度降低數據被恢復的風險。同時,要及時退出舊設備中所有應用的登錄狀態,刪除過往設備登陸記錄,必要時修改重要賬戶密碼;及時關閉定位服務和麥克風等隱私授權,切不可未經任何處理就將舊手機出售、捐贈或隨意丟棄。
除了實體設備,網絡成為間諜竊密的主戰場。他們精心設計的釣魚郵件,往往偽裝成來自官方機構或合作伙伴的重要通知,一旦用戶點擊郵件中的鏈接或下載附件,惡意軟件便會悄然植入電腦,瞬間掌控設備,將內部文件、系統數據等核心信息打包傳輸到境外服務器。在某些案例中,間諜還會利用物聯網設備的安全漏洞,入侵智能攝像頭、智能音箱等設備,將其變為竊密工具。比如,一款常見的家用智能攝像頭,因未及時更新安全補丁,被間諜遠程控制,實時監控著目標場所的一舉一動。
間諜的竊密手段還滲透到日常生活場景。一些看似偶然結識的 “新朋友”,實則是經過精心偽裝的間諜。他們通過長期接觸,獲取目標人員的信任,在不經意的聊天中,引導對方透露工作相關的敏感信息;在學術交流、商務合作等活動中,間諜也會混入其中,以探討技術、交流經驗為名,套取關鍵數據和情報。
面對間諜無孔不入的竊密網絡,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謹慎處理網絡信息,對陌生設備、鏈接保持警惕,是守護個人隱私和國家安全的重要防線。如果您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行為及可疑線索,請及時撥打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只有全社會共同筑起反間諜的堅固堡壘,才能抵御這些無形的威脅,守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