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區整體環境變好了,還把公共收益的錢用來建電動車停車棚和充電端口,變化真的很大!”近期,滕州市華滕小區業主劉女士對小區公共收益整改成效頻頻點贊。為規范小區公共收益管理,近日來滕州市紀委監委會同街道紀監工委,對住宅小區公共收益公開情況強化監督檢查。
公共收益屬于全體業主所有,不能成為“糊涂賬”。去年以來,滕州市紀委監委瞄準民生“小切口”,緊盯群眾“身邊事”,圍繞住宅小區業主公共收益公示管理不規范、侵占公共收益、矛盾調解不到位等問題,開展侵占住宅小區業主公共收益專項整治行動。
整治行動中,市紀委監委積極督促各有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及相關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對轄區內住宅小區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情況開展統計摸底,組織督導檢查人員按照每個街道不低于30%比例對整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抽查。指導街道紀監工委與各社區黨委、城建工作崗以及物業公司等部門協同發力,構建“社區黨委引領、物業與業主委員會協同共治”管理格局。通過制定完善的公共收益管理制度,將公共收益納入專項基金管理,明確收支范圍、審批流程和監督機制,專款專用,確保公共收益規范化管理。
截至目前,共查處物業主管部門不擔當、不作為、假作為、亂作為問題4起,接收移交案件線索4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人,向有關職能部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1份。推動17個住宅小區完成公共配套用房移交,收繳公共收益194.86萬元,有效解決了困擾群眾20多年住宅小區公共收益主體不明、責任不清、管理混亂等難題。
“接下來,我們將推廣華滕小區專項整治示范經驗,進一步提升住宅小區公共收益的管理水平與使用效益,讓小區公共收益真正成為‘明白賬’。”滕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