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階段的中美關系而言,特朗普本人的好惡,恐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雙邊關系的走向,這不只是因為特朗普本人恰好就是近幾十年來權利最大的美國總統,也是因為特朗普本人的情緒喜怒無常,在實施外交之時,往往用“好”和“壞”這種二元思維來看待問題。
從今年4月2日發起的全球關稅戰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特朗普認為其他國家在全球貿易體系當中“占了美國的便宜”,所以要征收關稅防止美國“繼續吃虧”。但這一擾亂市場的單方面行為,無疑會讓全球化出現大幅倒退,而美國也必然為此付出代價。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
根據多家媒體的報道稱,全球知名主權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在5月15日宣布一則重大消息,直接下調了美國在該機構的信譽評級,從原先最高的AAA級下調至AA1級,這是自特朗普發起全球貿易大戰以來,美國在國際機構上所遭遇的首個“滑鐵盧”。
和尋常人的認知不同,美國的主權信譽極為特殊,不僅涉及到了外國投資者在美國市場進行投資的信心,還涉及到了美國金融體系下的核心資產“美債”,以及全球大多數國家用來結算外貿的標準貨幣“美元”。
一旦外界評估美國政府難以償還債務,或者存在債務違約的風險,那么他們通常就會調低美國的國家信譽預期,不僅可以“對沖風險”,還可以保證自身的信譽。
如今,在全球范圍內的三家主流信用評級機構惠譽、標普,以及這次的穆迪,都先后對美國的評級進行了下調,意味著美國國家信用的下滑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客觀現實”,勢必會極大地影響美國的金融體系運轉。
而從時間線上看,鑒于美債的風險還在持續性增加,特朗普恐怕很難在今6月份美債到期之時,找到足夠多的外國投資平衡債務。
特朗普改口稱愿意訪華
在這一大背景之下,特朗普又把主意打到了中國身上。據悉,特朗普在近期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網采訪時表示,先前中國面臨145%的高額關稅,但在雙方談判之后,關稅降到了30%,中方也降到了10%。
特朗普強調,這場降溫不僅是美國對中國施加的“善意”,也避免了一場新的經濟危機的爆發。而當福克斯新聞網的記者問道,特朗普究竟愿不愿意出訪中國之時,特朗普的回復是“當然愿意”,并且強調在他看來,“中美關系是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這一番表態與他先前對中國所保持的強硬立場完全不同,在更早之前,特朗普還宣稱,若是90天內中美無法達成協議,那么美國還將繼續提升對中國征收的關稅,盡管不會到達145%的標準,但也會是“很大增幅”。
如今特朗普卻在公開場合改口,表示自己很“愿意”訪華,那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就意味著特朗普有求于中國,縱觀美國遇到的幾個“大麻煩”。
恐怕也只有即將到期的美債需要中國出手來進行托底,原因無他,因為這一筆美債的總額實在是太大,除了中國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其他國家有能力來“接盤”。但這又衍生出了一個新的問題:特朗普已經被中國看穿了其反復無常的本質,又怎么會幫助美國渡過難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