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的成都夜空,被一道光影劃破——哪吒腳踏風火輪,以裸眼3D形式躍然于交子商圈與春熙路商圈的地標建筑之上。人群中,年輕人舉著手機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社交平臺上,“哪吒裸眼3D首秀”話題也在發酵、走紅。
▲哪吒裸眼3d視頻登上大屏
這是成都與哪吒的又一次“雙向奔赴”。五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億票房震驚業界;今年,《哪吒2》以158億全球票房排名全球影史票房第五,成為國產動畫的標桿之作,而這一次,哪吒不再只是銀幕上的神話英雄,更成為成都城市精神的象征——成都正以蓬勃的數字文創產業、開放的創業環境,吸引全球年輕人來此“改寫命運”。
▲哪吒主題圖片登上大屏
十年磨一劍:
從工作室到產業集群的雙向奔赴
哪吒與成都的羈絆,早已超越了銀幕。
2013年,導演餃子帶著團隊“蝸居”在成都高新區創業路16號,為《哪吒1》的融資四處奔走。彼時,成都設立中西部首只文創基金,推出“文創通”貸款,為這個“魔童”撕開生路。
五年后,《哪吒2》的誕生,更是匯聚了138家企業的協作——特效公司墨境天合用算法模擬海浪褶皺,千鳥文化為申公豹的毛發渲染百萬根粒子,聲娛文化的配音演員在錦城湖畔吼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經典臺詞。如今,這些企業半數散布于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以“一杯咖啡的距離”完成高效協作,托起產業的黃金半徑。
▲《哪吒2》配音演員
此次首秀,也并非哪吒與成都的首次聯動。今年4月,《王者榮耀》與《哪吒2》官宣合作,兩大“成都造”頂流IP在成都地標天府雙塔亮燈,推出角色聯動皮膚。“王吒”組合也成了開年來大眾呼聲的最佳回響,以及“成都智造”的又一個高光時刻。從游戲CG動畫到配音演員的跨界共享,成都文創圈的“老街坊”模式,讓產業鏈上下游如齒輪般精密咬合。
事實上,除了《哪吒》《王者榮耀》等現象級IP,成都還培育出《遮天》《十萬個冷笑話》等精品IP,《劍網三》《九州仙劍傳》等多款“成都造”游戲流水超百億元。
千萬個“哪吒”:
在成都改寫未來的人們
在成都,哪吒不僅是神話角色,更是千萬創業者的精神圖騰。
在天府軟件園,博恩思創始人李耀正帶領團隊攻克醫療機器人領域的世界級難題。這位成都籍科學家,帶著“讓機器人更聰明”的信念,研發出控制精度達0.1毫米的手術機器人,打破達芬奇壟斷,成本降至1/3。
在成都高新區,考拉悠然CEO沈復民正為機器人裝上“思考大腦”,他研發的“悠然無界”大模型,讓機械臂能自主完成分揀、搬運等任務。
在成都機器人產業園,卡諾普副總經理鄧世海講述著創業故事:13年前,五名大學生用50萬元起步,如今他們的焊接機器人年產值超3億元,出口20余國……
這些故事,也是成都發展的縮影。
▲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
幾組數據也印證了這座城市的澎湃動能:
2024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突破2800億元,新文創活力指數居全國第一。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達948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市票房以6.39億元位列全國第三,《哪吒2》《駐站》等作品橫掃國內外市場。而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內,騰訊、網易、可可豆等64家企業聚集,形成從內容創作到衍生服務的全產業鏈生態。
從園區到城市,成都以騰訊、可可豆等領軍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力方科技等3家企業入選全國文化(成長性)企業30強,全市規上數字文創企業超680家。“文創通”累計支持企業884戶次、貸款超48億元,連續多年扶持的企業成電光信2024年上市北交所,星閱辰石、星邦互娛遞表港交所上市。
▲可可豆公司內景
豐沃的城市土壤,讓“少必入川”成為新潮流。90后山西小伙楊凡,三年前在成都創立自媒體《少已入川》,對話150位“新老成都人”,發現這座城市“不是選擇題,而是開放題”。全國人大代表吳德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表示:“過去人們常說‘少不入川’,如今四川正成為年輕人創新創業的熱土。”
從文化流量到城市能量:
當哪吒點燃文旅新引擎
哪吒的熱度,正轉化為文旅經濟的“風火輪”。從青城山云霧繚繞的修仙秘境到寬窄巷子人聲鼎沸的主題市集,從環球中心的巨型哪吒雕塑到交子之環的光影秀場,成都用“魔童 IP”串聯起一場古今交融的文旅盛宴。
就在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成都“熱”進全國前三,接待游客1551.6萬人次,旅游收入129.1億元。寬窄巷子的哪吒雪糕、天府雙塔的拜年視頻、三星堆的AR青銅神樹,讓文化流量席卷全城。
5月18日的首秀恰逢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成都博物館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為主題,推出“大備盛德——青銅時代的曾國與鄂國”特展,125件(套)精品文物帶領觀眾探尋千年前的禮樂文明;第五屆“這禮是成都”文創產品設計大賽頒獎典禮舉行,升級為全市文博聯動,共同挖掘成都的文化標記。同時,以“博物館未來是青年”為題眼,將學校師生帶到博物館文化推廣的陣線,將4500年的文明史解碼為現代鮮活的語言。
除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成都博物館還將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上新”。2024年,成都博物館文創銷售額已突破7000萬元,鎮館之寶“石犀盲盒”更成為年輕人追捧的爆款。
▲成都博物館特展展品資料圖
從“少不入川”到“少必入川”,成都的吸引力源于“有需必應”的營商土壤與“從容創新”的城市底氣。當哪吒的混天綾攪動四海,當李耀的機器人跨越國界,當成博的文物盲盒走進千家萬戶,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在證明:在成都,每個奮斗者都能成為自己的英雄。
正如《哪吒》3D視頻中所寫:“勇于改變心無畏,無限可能正當時。”在成都,每個奮斗者都能成為自己的英雄,而這座城市,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書寫著屬于新時代的傳奇。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攝影記者 楊譯焮
編輯 歐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