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兩個冷漠的字,六萬多元換來的就是這樣簡單的回應。
“樂安真的能去迪士尼過生日了嗎?”她自言自語,眼淚滑落。
一股前所未有的憤怒涌上心頭,她抓起車鑰匙沖出門外。
停在兒子家門口,透過窗戶,她看到兒媳正對著鏡子試穿一個嶄新的奢侈品包包。
01
李秀文今年六十五歲,是一名退休銀行高管。
歲月在她臉上刻下了痕跡,但她的眼神依然清亮。
二十年前,她的丈夫因心臟病突發離世,留下她和當時還在讀高中的兒子趙民生。
那天下午,她正在銀行審核一筆貸款,接到醫院電話時,整個世界仿佛靜止了。
“您好,請問是趙先生的家屬嗎?趙先生剛才心臟驟停,我們已經盡力了...”
電話那頭的話沒有聽完,李秀文已經沖出了辦公室。
當她趕到醫院,丈夫已經被白布覆蓋,再也沒能睜開眼睛。
回家路上,十七歲的兒子趙民生坐在副駕駛,兩人都沉默不語。
“媽,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到家后,兒子紅著眼睛問。
李秀文抱住兒子:“別怕,有媽在。”
從那天起,李秀文就撐起了這個家。
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做飯洗衣,再檢查兒子的作業。
她把銀行高管的精確和條理帶入了家庭生活。
每天清晨五點半,她準時起床。
燒一壺水,煮兩個雞蛋,煎一片全麥吐司,再榨一杯橙汁。
趙民生喜歡吃香腸炒蛋,她每周都會準備好材料。
“媽,你也吃點吧。”兒子有時會心疼地說。
李秀文總是笑笑:“我吃過了,你多吃點。”
其實她只是泡了杯咖啡,連牛奶都舍不得加。
周末和節假日,她接銀行的兼職咨詢,增加收入。
兒子打籃球,需要一雙耐克限量版球鞋。
“同學們都穿這種,我也想要一雙。”趙民生不好意思地說。
那雙鞋要兩千多,幾乎是李秀文當時一周的工資。
她二話不說去買了,看著兒子穿上新鞋歡喜的樣子,她覺得一切都值得。
自己的衣服,她已經好幾年沒有添置了。
單位同事聚會,她總穿那套藏青色的套裝。
“秀文,你這衣服我都看膩了,去添置點新的吧。”好友徐麗華常這么說。
李秀文只是笑:“我這人不講究,穿著舒服就行。”
她把大部分錢都花在了兒子身上。
最好的學區房,最好的補習班,最好的興趣培訓。
功夫不負有心人,趙民生終于考上了省重點大學的金融系。
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李秀文終于哭了。
她緊緊抱著兒子:“你爸要是在,一定特別驕傲。”
大學需要學費和生活費,李秀文更加賣力工作。
每個月定期給兒子打錢,從不拖延。
大三那年,趙民生突然說想買輛二手車。
“媽,同學都有車了,我去面試實習也方便。”電話那頭,兒子的聲音充滿期待。
李秀文猶豫了:“車很貴,養車也費錢,你確定需要嗎?”
“就十幾萬,二手的,很劃算。”趙民生說,“我找到實習了就還你。”
李秀文最終同意了,掏出十五萬給兒子買了輛二手豐田。
后來她才知道,那是輛二手寶馬,價格遠超十五萬。
趙民生向其他親戚借了錢,還申請了助學貸款。
得知真相時,李秀文心痛不已,但還是幫兒子還清了所有債務。
“你為什么騙我?”她問。
趙民生低頭:“我怕你不同意...”
李秀文長嘆一口氣:“以后有什么事,跟媽媽說實話,好嗎?”
兒子連連點頭,保證再也不會撒謊。
李秀文信了,她總是愿意相信兒子。
02
大學畢業后,趙民生進入一家投資公司做分析師。
第一個月工資到手,他給母親買了條絲巾。
“媽,這是我第一個月工資買的,顏色配你氣質。”趙民生笑著說。
李秀文激動地接過絲巾,連聲道謝:“真好看,我兒子有出息了。”
那條絲巾她至今還珍藏在抽屜里,從未舍得戴。
好景不長,三個月后,趙民生來家里吃飯,說有事相商。
“媽,我發現一個好項目,就差點啟動資金。”他一邊吃飯一邊說。
李秀文夾了塊紅燒肉放在兒子碗里:“什么項目啊?”
“互聯網金融,現在最熱門的。投五萬,三個月回本,半年翻倍。”趙民生說得頭頭是道。
李秀文對投資一竅不通,但她相信兒子的專業能力。
“行,媽這就給你轉賬。”她拿出手機,一邊輸密碼一邊叮囑,“不過投資有風險,要小心啊。”
趙民生拍著胸脯保證:“媽,你放心,我有數。”
三個月過去,投資虧損嚴重。
趙民生垂頭喪氣地回家:“媽,不好意思,項目失敗了。”
李秀文安慰兒子:“沒關系,吸取教訓,下次別這么沖動。”
沒想到,“下次”來得很快。
半年后,趙民生又找到母親,說發現了一個“穩賺不賠”的房產投資機會。
“就十萬塊首付,月供我來還,兩年后肯定升值。”他信誓旦旦地說。
李秀文遲疑了:“上次的錢還沒回來呢...”
趙民生臉一沉:“媽,你不支持我嗎?要不是上次你給的太少,我也不會虧啊。”
李秀文聽了這話,心里一疼。
還是掏出了積蓄,給兒子湊了十萬。
結果可想而知,兩年后房子沒升值,反而跌了價。
趙民生將責任推給市場環境:“誰能想到政府會出臺調控政策呢?”
李秀文只能選擇理解和原諒。
這樣的“借錢”循環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每次趙民生都信誓旦旦,結果都是血本無歸。
李秀文的養老金被一點點消耗,但她從不抱怨。
她心想:兒子終究會成長,會成功的。
就在這時,趙民生帶回了一個女孩,說是他的女朋友,名叫徐佳佳。
徐佳佳是某奢侈品牌的公關總監,打扮時尚,舉止大方。
“阿姨好,聽民生常提起您,說您把他帶大不容易。”初次見面,徐佳佳親切地握著李秀文的手。
她還帶了禮物,是進口的燕窩和高檔茶葉。
“這孩子,太客氣了。”李秀文連忙招待。
飯桌上,徐佳佳頻頻給李秀文夾菜,態度十分親近。
“阿姨,您做的菜真好吃,比外面飯店的強多了。”徐佳佳贊不絕口。
李秀文非常滿意這個準兒媳:“佳佳真懂事,你們年輕人好好處。”
婚禮很快舉行,李秀文拿出積蓄,給了兒子二十萬作為新婚禮物。
“媽,你留著養老吧。”趙民生說。
李秀文擺擺手:“我沒什么花銷,你們年輕人需要錢的地方多。”
婚后,徐佳佳的真面目逐漸顯露。
第一次露出馬腳是在一次家庭聚餐上。
李秀文花了一整天時間準備了一桌子菜,有趙民生愛吃的紅燒肉,還有她拿手的清蒸魚。
徐佳佳嘗了一口,皺起眉頭:“阿姨,您這菜油太大了,現在講究健康飲食,少油少鹽。”
李秀文愣了一下,趕緊解釋:“佳佳說得對,下次我注意。”
飯后,徐佳佳看著李秀文忙前忙后收拾餐桌,只是坐在沙發上玩手機,一點沒有幫忙的意思。
趙民生也視而不見,跟妻子一起看電視。
李秀文也不在意,繼續忙碌。
春節時,李秀文給兒媳準備了一條心儀已久的羊絨圍巾作為禮物。
“佳佳,這是我給你買的,顏色挺適合你的。”李秀文笑著遞過禮物。
徐佳佳打開盒子,看了一眼,勉強道謝:“謝謝阿姨,挺好的。”
轉身就把圍巾丟在一旁,再也沒有碰過。
李秀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她不說。
更讓李秀文難過的是,兒媳處處與她作對,在親戚面前公開羞辱她。
“阿姨思想太守舊了,現在都什么年代了,還那么節儉。”徐佳佳在眾人面前不屑地說。
李秀文尷尬地笑笑,不知如何接話。
趙民生從來不為母親辯解,只是附和妻子:“是啊,媽,你得跟上時代。”
徐佳佳懷孕后,更是變本加厲。
宣布懷孕消息那天,徐佳佳對李秀文說:“阿姨,我有孕吐反應,以后就不來您家吃飯了。”
李秀文心里一喜:“那我去你們家做吧,孕婦要營養均衡。”
徐佳佳搖頭:“不用了,我們請了營養師和保姆。”
李秀文的熱情被澆了冷水。
孫子趙樂安出生后,李秀文迫不及待想去探望。
“媽,醫院探視有規定,等我們出院了您再來吧。”電話那頭,趙民生敷衍道。
李秀文等啊等,直到半個月后才見到孫子。
徐佳佳抱著孩子,不讓李秀文碰:“阿姨,孩子剛睡著,別驚動他。”
李秀文只好遠遠地看著,心里又酸又甜。
此后每次探望,都有各種理由阻止她與孫子親近。
“阿姨,我們育兒理念可能不太一樣。”徐佳佳總是這么說。
“孩子不能老抱,會被寵壞的。”
“他不吃您做的輔食,會過敏。”
“玩具太舊了,不合適現在的孩子玩。”
李秀文所有的好意都被拒絕,但她從不爭辯。
六十歲生日那天,李秀文在家做了一桌菜,等著兒子一家來慶祝。
電話沒響,門鈴沒響。
直到晚上十點,一條簡短的短信:
“媽,生日快樂,今天臨時加班,改天補上。”
李秀文看著短信,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她打開社交媒體,看到徐佳佳發的照片:全家人正在高檔餐廳慶祝徐佳佳父親的生日。
照片里,趙民生笑得開懷,趙樂安被外公抱在懷里。
李秀文關掉手機,靜靜地收拾了一桌子菜。
去年冬天,李秀文因肺炎住院一周。
趙民生只匆匆來看過一次,停留不到二十分鐘。
徐佳佳根本沒露面,連個電話都沒打過來。
是鄰居劉大媽照顧了她整整七天。
“秀文啊,你這兒子...”劉大媽欲言又止。
李秀文笑著打斷:“民生工作忙,我理解。”
出院回家后,李秀文躺在床上,回想這些年的付出,第一次感到深深的疲憊。
03
“秀文,你被當成提款機了。”
好友徐麗華坐在李秀文對面,直言不諱。
徐麗華是退休法官,性格直率,從不繞彎子。
兩人在社區老年大學的太極班認識,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李秀文苦笑:“麗華,你說得太重了。”
徐麗華放下茶杯:“我說的是事實。你兒子這些年從你這拿了多少錢?有記過賬嗎?”
李秀文搖搖頭:“他是我兒子,我不在乎那些。”
“你不在乎,他們就更不在乎。”徐麗華嘆氣,“我做了一輩子法官,見過太多子女啃老的案例,最后都沒好結果。”
李秀文低頭不語。
徐麗華繼續道:“秀文,你得讓子女懂得感恩,一味付出只會害了他們。”
李秀文抬頭看向窗外:“可我放不下啊,尤其是樂安,那么可愛的孩子。”
徐麗華拍拍她的手:“為子女好,不是只有付出金錢這一種方式。”
李秀文點點頭,但內心依然矛盾。
幾天后,趙民生來電話,說孫子想見奶奶。
李秀文欣喜若狂,立刻答應周末去看望。
周六一大早,她就準備好了禮物,是一套樂高積木,樂安最喜歡的。
到了兒子家,趙樂安撲到她懷里:“奶奶,我想你了!”
李秀文眼眶濕潤:“奶奶也想你。”
徐佳佳冷眼旁觀:“樂安,去寫作業。”
趙樂安撅起嘴:“可是奶奶剛來...”
徐佳佳加重語氣:“現在就去。”
趙樂安只好依依不舍地走開。
李秀文失落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孫子離去的背影。
午飯后,趙樂安偷偷跑到李秀文身邊:“奶奶,下個月我生日,我想去迪士尼。”
李秀文眼前一亮:“好啊,奶奶帶你去。”
徐佳佳立刻插嘴:“媽,迪士尼太貴了,我們打算在家簡單過。”
趙樂安失望地低下頭。
李秀文看在眼里,心疼不已。
當晚回家,李秀文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腦海中全是孫子失望的表情。
第二天,她做了個決定。
她給徐佳佳發微信:“佳佳,我想為樂安的生日出點錢,帶他去迪士尼,可以嗎?”
徐佳佳回復得很快:“媽,太貴了,門票加住宿餐飲至少五六萬。”
李秀文想了想,回復:“我轉66666元給你,夠嗎?”
這幾乎是她一年的退休金。
徐佳佳:“夠了夠了,謝謝媽。”
李秀文點開銀行APP,輸入金額,點擊轉賬。
確認密碼后,她長舒一口氣,仿佛做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
轉賬后,李秀文滿懷期待等著兒媳的回復。
一小時過去了,沒有消息。
兩小時過去了,依然沒有消息。
直到晚上,徐佳佳才發來簡短的兩個字:“收到。”
李秀文有些失落,但寬慰自己:或許她太忙了。
第二天,李秀文刷社交媒體,看到徐佳佳發的照片:她手持一個全新的奢侈品牌包包,站在品牌專柜前自拍。
照片配文:“終于買到了夢寐以求的限量款,老公最懂我??”
李秀文放大照片,包包的價簽依稀可見:¥59800。
心像被刀絞一樣疼。
她給兒子打電話,無人接聽。
給兒媳發信息,已被拉黑。
李秀文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的落日,忽然意識到了什么。
她撥通銀行客服電話:“您好,我想凍結我的銀行卡,昨天的一筆轉賬可能有問題...”
掛斷電話,李秀文拿起外套和鑰匙,直奔兒子家。
心中的怒火和二十年的委屈,在這一刻全部爆發。
04
李秀文站在兒子家門口,用力按響門鈴。
門開了,徐佳佳一臉不耐煩:“媽,有事嗎?”
她的肩上還掛著那個全新的名牌包,價簽都沒摘。
“請進來喝杯茶吧,我剛泡好的...”她笑著想把我讓進客廳。
“不必了,就在門口說就好。”我筆直地站著,目光沒有從她臉上移開。
“這些年來,我就像是你們隨意提取現金的ATM機器,我把心掏給你,把你當作我親生女兒對待,可你從來不曾考慮過我的感受,不,應該說你們所有人都從未真正關心過我是怎么想的...”
我的話一字一句砸下來,兒媳的表情像是被風吹過的湖面,泛起一圈又一圈漣漪——驚訝、惱怒、不安、心虛,最后定格在一種難以形容的復雜神情上。
她伸手想拉我進屋,但當她的指尖觸碰到我的手臂時,我繼續開口了。
“我今天過來,是要告訴你們一件事情。”
我接下來說出的話,讓兒媳的臉色瞬間變得像紙一樣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