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中年人最大的底氣就是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這句話我曾經嗤之以鼻。為什么一定要背上幾十年的房貸,把自己困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我堅信,生活可以有更多種可能性。
而現在,我站在女兒出租屋的門口,手里捏著剛收到的短信:"媽,算我求你了,別來找我。"門內傳來抽泣聲,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樣疼。
我今年58歲,退休三年了。沒有房產,沒有固定住所,走到哪兒住到哪兒。我自以為找到了人生的真諦,卻忽略了這種選擇對女兒造成的傷害。
"開門,小雨,媽媽知道錯了!"我敲著門,聲音帶著哭腔。
沒有回應。只有更加壓抑的啜泣聲。
我靠著門滑坐在地上,回想起三天前那場災難性的家庭聚會。小雨帶著男友來見我,原本應該是件開心的事。
"阿姨好,我是周明,小雨的男朋友。"那個彬彬有禮的年輕人遞給我一盒精心包裝的禮物。
"媽,我和周明打算明年結婚。"小雨一臉幸福地挽著男友的手臂。
我們在咖啡廳聊得很愉快,直到周明的父母到來。寒暄過后,話題不可避免地轉向了婚后住房問題。
"我們家周明有一套小兩居,不過離市中心有點遠。"周媽媽笑著說,"不知道林阿姨家里有什么安排?"
我愣住了。小雨緊張地看著我,周明的父母則一臉期待。
"實不相瞞,我沒有房產。"我努力保持微笑,"我退休后一直在各地旅居,住酒店或短租公寓。"
餐桌上瞬間安靜下來。周明父母交換了一個眼神,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
"林阿姨的生活方式很特別啊。"周母干笑兩聲,"那小雨這邊有什么住房安排嗎?"
小雨低著頭,臉色煞白:"我...我目前還租房住。"
周父皺起眉頭:"現在年輕人結婚,雙方家庭至少要有一方出一套房子吧?如果兩邊都沒有,孩子們怎么開始新生活?"
我感到一陣刺痛:"我的養老金足夠舒適生活,如果孩子們需要,我可以每個月給他們一些資助。"
周母放下茶杯,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林阿姨,不是我們勢利,但現在社會就是這樣。沒有自己的房子,孩子們怎么安身立命?"
"我認為房子不是必需品。"我堅持道,"人生有很多種可能性,為什么一定要被固定資產束縛?"
"媽!"小雨急得眼眶發紅,"現在不是討論生活哲學的時候。"
周明坐立不安,試圖緩和氣氛:"阿姨的想法很前衛,我們可以慢慢..."
"周明。"他父親打斷了他,"我們家是同意你們結婚,但前提是兩家能一起為你們的未來負責。看來林阿姨的想法跟我們不太一樣。"
小雨緊緊抓住周明的手:"叔叔阿姨,我媽媽這些年一個人把我拉扯大,很不容易。她只是...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周母嘆了口氣:"孩子,不是我們刁難。現在社會,沒房子寸步難行。你媽媽選擇那種生活,是她的自由。但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我們得為你們的將來考慮。"
"可是..."小雨的聲音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