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血濃于水終究只是一句空話。"當我躺在這間醫院的病床上,聽到門外侄子們的談話時,我才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
或許很多人都以為,親情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紐帶,能夠經受住任何考驗。但現實往往告訴我們,當利益面前,連最親的血脈也會變得陌生和冷漠。
我今年67歲,無兒無女,一生積蓄都用來補貼兩個侄子。但在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卻聽到了最寒心的話語。
"叔叔這次住院時間可能會很長,費用肯定不少。"外甥小李站在門外,聲音壓得很低,但我還是聽得一清二楚。
"是啊,我算了一下,治療加護理至少得十幾萬。"外甥小張回應道,語氣里滿是煩躁,"這些年我們已經陪夠了,他一個人沒有子女,攢那么多錢干什么?又不是我們的責任。"
聽到這些話,我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手術前一天,我本想告訴他們我的決定,可現在看來,我差點又做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外甥小李聲音更低了:"大不了輪流來看看,費用能省則省,反正他那套房子和存款,早晚都是我們的。你忘了小時候他怎么對我們的?"
我閉上眼睛,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四十年啊,我把他們當成親生兒子,可到頭來,在他們眼里,我只是一個即將留下遺產的老人。
小張接著說:"對了,他床頭柜里有個紅色的筆記本,好像是遺囑什么的,你找機會看看寫了些什么。"
我忽然感到一陣劇痛,不是來自病灶,而是來自心底。四十年的付出,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局。
"護士說他睡了,我們進去看看吧。"門被推開了,我立刻閉上眼睛,假裝睡著。
感覺到有人靠近床頭柜,然后是輕微的翻動聲。我的手指緊緊攥著被單,心跳快得仿佛要跳出胸腔。
"叔叔,你醒了嗎?"小李假惺惺地問道,聲音溫柔得仿佛是世界上最孝順的侄子。
我依然閉著眼睛,不想面對這樣的虛偽。他們在我床邊坐了不到十分鐘,就找借口離開了。直到門關上的聲音響起,我才睜開眼睛,看向窗外的陰天。
四十年來,我第一次感到如此孤獨和絕望。
回想起來,我和這兩個侄子的緣分還要從四十年前說起。那時我剛三十出頭,事業蒸蒸日上,但婚姻卻遭遇了重創。
我和妻子結婚五年,一直未能生育。醫院檢查后發現,是我身體的問題,無法讓妻子懷孕。妻子一開始很支持我,但隨著父母的催促和親戚的閑言碎語,她的態度漸漸變了。
"要不...我們領養一個孩子吧。"我曾試探性地提議。
"領養?那不是親生的,怎么能一樣!"妻子毫不猶豫地反對。
最終,在結婚第七年,妻子提出了離婚。我沒有挽留,因為我知道她值得擁有完整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分手時,我把大部分財產都給了她,只留下一套小房子和工作。
離婚后的那段日子,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而就在這時,我得知大哥一家出了車禍,大哥和大嫂當場死亡,只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小李和小張。
小李那年才8歲,小張更小,只有5歲。他們突然失去父母,無依無靠,看著他們茫然無助的樣子,我心如刀絞。
"哥,這兩個孩子怎么辦?送福利院嗎?"二弟問我。
我看著兩個孩子熟睡的臉龐,搖了搖頭:"不,我來養他們。"
二弟驚訝地看著我:"你剛離婚,又沒經驗,怎么帶孩子?"
"我可以學。"我堅定地說,"他們是我親侄子,我不能看著他們無家可歸。"
就這樣,我成了兩個孩子的監護人。那時我的工資不高,撫養兩個孩子并不容易。我搬到了一個更小的房子,把原來的房子出租,增加收入。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我還接了不少兼職,經常工作到深夜。
但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我覺得再辛苦都值得。我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用心照顧,細心教育。每次看到他們穿著整潔的校服,背著書包上學的背影,我都感到無比欣慰。
"叔叔,你為什么不結婚啊?"十歲的小李曾天真地問我。
我摸摸他的頭,笑著說:"因為我已經有你們兩個了啊。"
十五年后,小李考上了重點大學,小張也進了一所不錯的學校。我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但看著他們取得的成就,我感到無比自豪。
"叔叔,等我畢業工作了,一定好好孝順你。"臨走前,小李拉著我的手說。
我相信了他的承諾,也相信血濃于水的親情。卻不知道,這只是我一廂情愿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