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局勢波譎云詭的當下,俄烏兩國將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對話會成為了焦點事件。這次會談可以說是久違的首次直接面對面交流,不僅吸引了全球目光,也寄托了不少人的和平期待。
那么,這次談判誰會出席?到時候談些什么?又為何將地點選在土耳其?
(美俄烏相約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以“三方會談”形式進行談判)
1、俄烏已確定參加名單
首先,據央視新聞報道,俄方已然確定了其代表團的豪華陣容。
代表團中包括總統助理梅津斯基、外交部副部長加盧津、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總局局長科斯秋科夫以及國防部副部長福明,其中任何一位都是俄政治與軍事領域的權威。
此外,還特別安排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四名專家組成員。這些人物構成不僅顯示了俄羅斯對此次談判的重視程度,也預示著會談內容必然涉及復雜的多層面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并不在出席名單之列,引起了外界對會談級別及其可能結果的諸多猜測和討論。
作為烏克蘭的最高領導人,澤連斯基的角色充滿了期待。他不僅對普京的出席表示希望,更對俄羅斯代表團的具體組成心懷關注。
在例行的視頻講話中,澤連斯基更是數次提到對俄方行動的應對方案,并稱只想和普京對話。毫無疑問,這場會談對于烏克蘭來說,是一個重新審視甚至轉變整個國家戰略的重要契機。
(普京宣布不去土耳其參加談判,普京緊隨其后也不去了)
2、普京不去?特朗普也不去了!
反觀美國方面,在參與問題上的態度顯得頗為謹慎。
盡管曾有傳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會親自前往土耳其,為這場重要對話增添幾分戲劇色彩,但最終名單證實,他并不打算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對于普京是否出席看得相當重要,他近乎當著澤連斯基面,給了特朗普獨一份待遇!特朗普表示,若普京去土耳其,那自己也去。
當然,即便最終特朗普沒有參加,卻也派出國務卿魯比奧前往伊斯坦布爾,這顯示出美國在幕后對俄烏對話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整體來看,這場會議盡管未能成為最高領導人直接會晤的場合,但涉及的人員構成依舊顯示出其重要性。各方紛紛派出重量級人物,揭示出這一會談在當前局勢中的關鍵地位。
這背后,普京為何不出席、特朗普又為何選擇觀望?都成為解讀全球政治風向的重要線索。因此,各國觀察者都會持續關注會談的進展及其潛在后果。
(俄烏沖突爆發后,埃爾多安曾多次呼吁雙方克制,并多次前往兩國斡旋)
3、為何談判地點,要選在土耳其?
至于為何選擇在土耳其談判?
答案則藏在土耳其與俄烏兩國間微妙而復雜的關系網絡中。
近年來,土耳其憑借其地緣優勢和外交策略,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愈發關鍵的角色。它與俄羅斯之間有著深厚的經貿紐帶,比如石油和天然氣的貿易往來,這使得土耳其在對俄制裁問題上采取了與西方不同的立場。
此外,土耳其也與烏克蘭維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尤其是在軍事裝備方面的交易。這種雙邊友好關系讓土耳其成為了雙方都能接受的調解者。
不僅如此,在普京表達會面意愿的同時,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迅速行動,與普京和澤連斯基展開頻繁的電話外交。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土耳其渴望通過推動俄烏對話來彰顯自己的重要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作為此次會談的地點也象征著歷史的延續。2022年3月,俄烏曾在伊斯坦布爾開展過談判,當時取得了一定共識。因此,再度選擇這座城市在情理之中。
(俄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表示,此次談判的議題,主要集中在如何可持續性解決沖突根源等內容)
4、這次會談,俄烏要談點什么?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此次土耳其會談到底談些什么?
央視新聞報道稱,會談的核心問題是烏克蘭是否應該放棄加入北約,從而在國際舞臺上接受永久中立地位,這同樣是俄羅斯始終不變的訴求之一。作為交換,俄羅斯承諾提供安全保障。此外,俄代表團還會討論“海量”技術性問題。
但不容忽視的是,俄烏之間關于去軍事化、領土歸屬等問題的分歧,為此番談判增添了不確定性。
盡管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已多次表態,俄方愿意在沒有前提條件的情況下重啟談判。他們強調此舉是為了認真負責地解決當前沖突,而非單方面的政治作秀。
但俄國家杜馬下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卡爾塔波洛夫強調,任何在烏克蘭部署北約力量的企圖都將遭遇俄羅斯的強力反擊。
總的來說,這是一場各懷心思的博弈,要想達成全面停火,恐怕還為時尚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