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老林,我是醫院的王醫生。你兒子剛剛割腕自殺,情況危急。“
”他留下的遺書里只寫了一句話:'爸,這二十年的債,我還不起了。'"
電話那頭陌生的聲音如同一記重拳,擊碎了我在泰國普吉島酒店房間內的寧靜。
"什么債?我兒子欠誰的債?"我猛地從床上彈起,手抖得幾乎拿不穩手機,"
他怎么樣了?在哪家醫院?"
"北京第三醫院急診科,病情穩定,但需要家屬盡快過來。"
掛掉電話,我手忙腳亂地收拾行李,打開筆記本電腦訂機票。
然而,當我輸入信用卡信息時,屏幕上跳出一行刺眼的紅字:
"支付失敗,信用額度已超限。"
我顫抖著拿出錢包里的六張信用卡,依次嘗試,卻全部顯示"透支超限"。
翻開護照夾層的家庭照片,想看看兒子的臉,卻意外地掉出一張我從未見過的紙條。
我打開一看,是一張欠條,上面赫然是我的簽名,金額一欄寫著:100萬。
01
"#退休生活# 今日普吉島,明天曼谷,后天清邁。52歲,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對著酒店大堂的豪華沙發自拍一張,配上這段文字發到朋友圈。
然后拖著行李走出大堂,轉進旁邊一條狹窄的小巷,來到一家廉價旅店。
"林先生,您的房間已經準備好了,203房間,三天一共900泰銖。"前臺的泰國姑娘遞給我一把鑰匙。
這才是我真實的住所,不是社交媒體上展示的五星級酒店。
我只需要花很少的錢在豪華酒店的大堂坐上半小時,拍幾張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就能收獲一片羨慕的評論。
"老林真會享受生活,比我們這些還在給兒女攢錢買房的強多了!"
"退休就應該這樣,活出自我!"
"羨慕啊,環游世界的退休生活!"
每次看到這些評論,我都感到一陣虛榮心的滿足。
沒人知道我實際上是住在狹小悶熱的廉價旅店,晚餐是泡面加火腿腸,出行全靠公共交通和拼車。
回到簡陋的房間,我打開筆記本電腦,繼續寫我的旅行博客《退休后,我環游世界的1001天》。
這個博客已經積累了將近五萬粉絲,我經常分享"如何用退休金過上富足生活"的經驗,甚至接到一些旅行社的推廣邀請。
屏幕上還開著視頻通話的窗口,那是三小時前和兒子小林的對話。
"爸,普吉島怎么樣?看起來挺奢侈的。"小林的聲音聽不出什么情緒。
"當然了,比你們整天為房子發愁值錢多了!"我把攝像頭對準酒店大堂的水晶吊燈,"這家酒店一晚上兩千多,但值!人生苦短,要會享受。"
"嗯,您開心就好。"小林的回答很平淡,"對了,小宇最近老生病,醫藥費有點緊張..."
"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事自己解決!我當年可比你們困難多了。"我故作輕松地打斷他,"年輕人就該多吃點苦,別老想著依靠父母。"
"我不是這個意思..."小林欲言又止。
"好了,我明天要去曼谷了,先不說了。"我找借口結束了對話,關掉攝像頭后,長舒一口氣。
從冰箱里拿出一包泡面,接了熱水泡上,掏出記事本算這個月的收支。
退休金6000元,已經提前支取;
信用卡A還有3000額度,卡B、卡C全部刷爆;
卡D、卡E、卡F的最低還款即將到期,需要至少還6000元。
我咬著筆頭,焦慮地思考如何熬過這個月。
也許可以借用旅行認識的朋友信用卡?或者找一些短期的導游工作賺點外快?
手機突然響起提示音,是一條銀行短信:"尊敬的客戶,您的信用卡已逾期三天,請盡快還款..."
我煩躁地關掉手機,拿起泡好的方便面。
這種窘迫的生活已經持續了八年,自從我52歲提前退休,告訴所有人要環游世界開始。
誰都不知道,我所謂的"退休旅居",不過是一場精心編織的謊言。
02
八年前,我從國企提前內退,拿到一筆不算太多的補償金。
當時小林剛大學畢業,工作還不穩定。
"爸,我想買套小房子安定下來,首付還差二十萬,能不能..."電話那頭,小林小心翼翼地試探。
我當時正站在單位樓下,手里拿著內退文件和補償金支票,心中五味雜陳。
三十年的工作生涯就這樣結束了,而我除了這筆補償金,幾乎沒有任何積蓄。
"買什么房子!現在房價這么高,不值得!"我聽到自己斬釘截鐵地說,"
我這輩子沒買房子照樣活得好好的!租房多自由,想搬就搬。"
"可是..."
"沒什么可是的,我決定環游世界去了。趁著還走得動,到處看看。"
我脫口而出,其實這個念頭剛剛才冒出來。
"環游世界?"小林明顯愣住了,"那補償金..."
"這是我工作三十年的血汗錢,我憑什么給你買房子?年輕人靠自己!"
說完這話,我突然感到一陣輕松和刺激,仿佛打破了某種枷鎖。
第二天,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第一條"退休環游計劃"的動態,配上網上找來的某個海灘照片。
評論區瞬間沸騰,親友們既驚訝又羨慕。
"老林這決定太棒了!活出自己!"
"不給子女攢錢買房,自己環游世界,這才是正確的人生!"
看著這些評論,我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
于是,我把補償金的一部分用來購買了一套專業的攝影器材和一臺高配筆記本電腦,開始了我的"環游世界"生涯。
剛開始還算順利,補償金支撐我在國內各省游玩了半年。
每到一個地方,我都精心篩選最美的景點拍照,發到社交媒體上,配上夸張的文字描述。
然而半年后,資金開始緊張。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這一點,尤其是小林。
在我精心構建的人設中,我是那個灑脫不羈、不為房子發愁的"人生贏家",怎能輕易認輸?
就這樣,我開始了信用卡循環負債的生活。
一張卡刷爆了,申請新卡;新卡額度用完,去小貸公司借錢還舊卡;
眼看無力償還,就逃到國外躲債。
我用最少的錢,營造出最奢華的假象。
小林的婚禮我沒有參加,理由是"正在馬爾代夫參加攝影活動";
孫子小宇出生時我也沒回去,只是發了個象征性的紅包,聲稱"南美洲的機票太貴了,改日一定補上大禮"。
實際上,那時我正在泰國曼谷近郊的一個小旅館里,數著僅剩的幾百元活動資金,焦慮地思考下一步該怎么辦。
每次小林打來視頻電話,我都會找個豪華點的地方站著,或者租一輛好車坐在里面,告訴他我過得有多精彩。
而每當他委婉提出經濟困難時,我就會立刻打斷,教育他要自立自強。
"現在的年輕人太依賴父母了!我們那時候什么都靠自己!"
說這話時,我刻意回避自己正在信用卡透支的事實。
03
就這樣,我的"旅居生活"持續了八年,從國內到東南亞,再到一些簽證容易、消費較低的國家。
我從未踏足歐美,因為那里的費用我根本負擔不起。
但在社交媒體上,我是去過"巴黎鐵塔下喝咖啡"、"紐約中央公園漫步"的人生贏家。
這些照片當然都是經過特殊處理的假象,有些是P圖,有些是在模仿景點拍攝的。
我甚至購買了一些國外博主的照片使用權,稍加修改后發布,向所有人展示我"奢華而自由"的退休生活。
隨著時間推移,小林的態度變得越來越冷淡。
從一開始的熱情詢問我的旅行見聞,到后來簡短的問候,再到現在的幾乎不聯系。
去年春節,我照例發了一條"在泰國過年,感受異國風情"的動態,配上精心準備的豐盛年夜飯照片。
然而刷了半天,都沒看到小林的點贊或評論。
我試著給他發了個紅包,很快被退回,備注是:"不用了,我們過得挺好。"
一種不安開始在我心中蔓延。
當晚,我嘗試視頻通話,小林接了,但全程只能看到天花板,他的聲音聽起來很疲憊。
"爸,我這邊挺好的,您繼續享受您的生活吧。"
"小宇呢?讓我看看外孫。"我強作鎮定地問。
"他睡了。下次吧。"
通話很快結束,留下我一人對著屏幕出神。
我打開小林的朋友圈,發現最近半年幾乎沒有更新,最后一條還是去年六月發的,是個轉發的養生文章。
出于好奇,我用另一個社交賬號搜索小林,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屏蔽,無法看到他的任何動態。
這反常的跡象讓我決定回國看看。
但當我查詢機票時,才發現自己的經濟狀況已經無法支持一張回國的機票,六張信用卡全部刷爆,退休金還要等到下月才發放。
就在我一籌莫展之際,那通王醫生的電話打來了。
04
從泰國回到北京,我幾乎用盡了所有辦法。
賣掉了隨身的相機和筆記本電腦,借了幾個微信好友的錢。
還向一家華人開的小貸公司借了高利貸,才湊夠了機票錢。
飛機在首都機場降落時,我的手機就開始不停地震動,全是各種催債短信和未接來電。
我強迫自己無視這些,直奔醫院。
北京的冬天比我記憶中更加寒冷,刺骨的北風吹得我直打哆嗦。
我已經很久沒有體驗過北方的冬天了,在社交媒體上,我一直是在溫暖如春的熱帶度過每一個冬季的"幸福老人"。
第三醫院的急診部忙碌而嘈雜。
我問了護士臺,被告知小林已經轉到了普通病房,9樓神經內科。
電梯里,我做著深呼吸,想著該如何面對兒子。
八年了,我們幾乎沒有見過面,只通過視頻和短信聯系。
他現在什么樣子?
會不會責怪我這么久沒有回來?
那句"二十年的債"到底是什么意思?
電梯門開了,我走向護士站。
"您好,我找病人林小平,他是我兒子。"
護士抬頭看了我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異樣:"林先生是嗎?請稍等,我需要確認一下。"
她拿起電話,低聲說了幾句,然后轉向我:"對不起,病人家屬已經明確表示不允許您探視。"
"什么?不可能!我是他父親!"我提高了聲音。
"對不起,這是病人和家屬的意愿,我們必須尊重。"護士的態度堅決。
我站在那里,感到一陣眩暈。自己的兒子拒絕見我?這是什么情況?
正當我不知所措時,一個年輕的護士經過我身邊,小聲說:"911房間,但我勸你別去,他情況不太好。"
我向她投去感激的目光,快步向911病房走去。
病房門緊閉,門上有個小窗口。
我透過窗口看進去,看到一個瘦削的年輕人躺在病床上,手腕纏著厚厚的繃帶,面色蒼白。
那是小林嗎?
他比我記憶中消瘦了太多,眼窩深陷,嘴唇干裂。
我的心像被人揪緊了一般。
這是我的兒子,我唯一的孩子,現在卻像個陌生人一樣躺在那里,而我甚至不被允許進去看他。
就在這時,身后傳來一個充滿敵意的女聲:"你還真敢來!"
我轉身,看到一個削瘦的女子站在走廊上,眼睛紅腫,顯然剛哭過。
她應該是小林的妻子小雯,我們只在視頻里見過幾次。
"小雯,我..."我剛開口,她就快步走上前,不由分說地把我拉到安全樓梯間。
"請你離開這里!小林現在情況很不穩定,醫生說看到你可能會引發二次自殺!"
她的聲音顫抖著,充滿了憤怒和恐懼。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王醫生說他留了遺書,什么二十年的債?"我急切地問道。
小雯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我:"你真的不知道?還是在繼續裝傻?"
"我真的不知道..."
"算了,你自己看吧。"她從包里拿出一個厚重的文件袋,重重地塞進我手里,"看完這個,如果你還有一點良心,就永遠別出現在小林面前!"
說完,她轉身離開,背影滿是決絕。
我站在空蕩蕩的樓梯間,手里捏著那個厚重的文件袋,心中充滿了不詳的預感。
這里面裝的,會是什么?和所謂的"二十年的債"有關嗎?
深吸一口氣,我打開文件袋,抽出第一份文件。
當我看清上面的數字時,雙腿一軟,不得不靠著墻壁滑坐在地上...
文件最上方赫然印著"催款通知書",收件人是"林小平",金額一欄寫著"人民幣:3,762,418元"。右上角的落款日期是三天前。
我的大腦嗡嗡作響,手指顫抖得幾乎拿不住文件。
三百多萬?這怎么可能?
急促的腳步聲從樓梯上傳來,一位中年醫生匆匆走過,看到坐在地上的我,停下腳步。
"先生,您還好嗎?需要幫助嗎?"
"我...我沒事。"我勉強站起來,靠著墻壁穩住身體,"請問,您是神經內科的醫生嗎?"
"是的,王志明,神經內科主任。"他打量著我,"您是...?"
"林小平的父親。"
醫生的表情瞬間變得復雜,他看了看我手中的文件袋,又看看我的臉:
"原來是您...林先生的情況很特殊,自殺未遂后出現了嚴重的應激反應。每次提到'債務'或'父親'這兩個詞,他就會情緒激動。"
"到底發生了什么?他為什么會自殺?"我急切地問道。
王醫生嘆了口氣:"從醫學角度,他長期處于極度壓力下,身體和精神都達到了崩潰的邊緣。“
”他的妻子提到,他這幾年背負著巨額債務,幾乎將全部收入都用于還款,生活極度拮據。“
”前天得知兒子病情加重需要手術,卻拿不出錢,可能是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的血液仿佛凝固了:"兒子?小宇生病了?嚴重嗎?"
"相當嚴重,需要立即手術。但他們已經負擔不起醫療費用..."
醫生的話被一陣急促的警報聲打斷,走廊上的紅燈閃爍,護士們快速跑動。
"911房間病人情況危急!醫生請速到!"廣播里傳來急切的呼叫。
王醫生立刻轉身沖向小林的病房,留下我一人站在原地,心如刀絞。
就在這時,一個小男孩從走廊拐角處跑來,約莫五六歲的樣子,臉色蒼白,眼睛又大又圓。
"爺爺?"他怯生生地看著我,聲音細弱,"你是爺爺嗎?媽媽的照片上有你。"
我呆住了。
這是小宇?
我的外孫?
他看起來瘦小得不像話,臉色蠟黃,眼窩深陷,一看就是營養不良的癥狀。
"小宇?"我蹲下身,試圖與他平視,卻發現自己的視線已經被淚水模糊。
"爺爺,你能救救爸爸嗎?"小男孩的眼睛里充滿了希望,"醫生叔叔說爸爸太難過了,看到你可能會好起來。"
我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爸爸現在不舒服,等他好一點,爺爺一定去看他。"
小宇點點頭,卻突然咳嗽起來,一連串劇烈的咳嗽讓他瘦小的身體劇烈顫抖,臉色變得更加蒼白。
"小宇!"小雯的聲音從走廊那頭傳來,她快步跑來,一把抱起孩子,警惕地看著我,"我不是讓你在休息室等我嗎?"
"媽媽,我看到爺爺了。"小宇虛弱地笑著。
小雯的表情變得復雜,她看了我一眼,低聲對小宇說:"我們回去吧,爸爸需要休息。"
"等等!"我急切地攔住她,"小宇怎么了?需要什么手術?"
小雯冷笑一聲:"現在知道關心了?" 她頓了頓,聲音變得低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手術,費用50萬。但我們已經負債累累,沒有任何信用可以申請貸款。"
"我來想辦法!"我幾乎是脫口而出。
"用什么?你的環游世界積蓄?"小雯眼中滿是諷刺,"哦,對了,您應該看看那個文件袋里的東西,特別是第三頁和第十七頁,或許能解釋為什么我們會落到這步田地!"
說完,她抱著小宇匆匆離開,留下我站在原地,手中緊握著那個似乎裝滿了炸彈的文件袋。
我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顫抖著打開第三頁文件。
那是一份債務合同,貸款人是"林建國"——我的名字,金額是100萬,日期是八年前我剛退休的那個月。
簽名欄赫然是我的簽名。
我的大腦一片空白。我從未簽署過這樣的合同,這是怎么回事?
急忙翻到第十七頁,是一份醫院診斷報告。
患者名字是"林小宇",診斷結果是"先天性心臟病,需手術干預"。報告底部有一行紅字:
"基因檢測顯示,該病癥可能與祖輩遺傳因素相關。"
心臟病?遺傳因素?
我模糊地記起二十多年前自己做過的一次體檢,醫生提醒我有輕微心臟異常。
建議進一步檢查,但我因為忙碌和僥幸心理一直沒放在心上...
正當我思緒混亂之際,一個陌生男子走到我面前,西裝革履,表情嚴肅。
"林建國先生?我是鑫輝投資的法務代表,關于您的欠款問題,我們需要談談。"
"欠款?什么欠款?"我一頭霧水。
男子遞給我一張名片,冷笑道:
"別裝了,八年了,您兒子替您還了多少,您心里沒數嗎?現在他自殺了,剩下的債務,您打算怎么處理?"
我接過名片,只覺得天旋地轉。
名片上印著"鑫輝投資有限公司",正是文件第三頁那份合同上的債權方。
"我不明白,我從未借過..."
"林先生,證據確鑿,合同上有您的簽字和指紋。“
”如果您拒不承認,我們只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了。"男子的語氣不容置疑。
就在這劍拔弩張之際,醫院廣播再次響起:
"緊急通知,911病房病人再次出現自殺傾向,警戒級別提升至A級!家屬請速到護士站!"
小雯匆忙從休息室跑出,抱著小宇向護士站奔去,在經過我身邊時,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控訴。
我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恐慌和無力。
兒子再次試圖自殺,外孫病重需要手術,一份莫名其妙的百萬債務懸在頭上,而我卻連一張回國機票都幾乎無法負擔。
八年來精心構建的"退休旅居"假象,如同一座紙牌屋般轟然倒塌。
那個西裝男子冷冷地看著我:"林先生,看來您需要時間消化。“
”這是我們的最后通牒,三天內,要么還款,要么我們對您和您兒子采取法律行動。"
他轉身離開,腳步聲在空蕩的走廊上回響。
我一個人站在醫院冰冷的走廊里,手中緊握著那個裝滿秘密的文件袋。
突然意識到,我引以為豪的"環游世界"生活,可能一直建立在兒子的犧牲之上。
而當我終于鼓起勇氣,繼續翻閱文件袋中的內容時,看到的真相讓我徹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