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情節存在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媽,您真的要走嗎?"李明站在門口,眼中滿是愧疚和不舍。
我拖著老舊的行李箱,回頭看了一眼這個住了五年的地方,微微搖頭:"明明,有些路,媽媽必須自己走。"
"可是小浩才五歲,他離不開您..."
"他有父母。"我淡淡地說,"而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李明欲言又止:"是因為那個備注嗎?婷婷她不是那個意思..."
我沒有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一刻,我的心早已平靜如水。五年來,我付出了全部的愛和6500元退休金的大部分,換來的卻是"錢包婆婆"四個字。這不是一時的氣憤,而是五年積累的心酸在那一刻全部爆發。
"媽..."
"別送了。"我輕輕關上門,帶走的不只是簡單的行李,還有被輕視五年的尊嚴。
那天晚上,我離開了兒子家,重新開始了屬于自己的人生。
01
我叫李桂芳,今年六十三歲,是一名退休小學教師。教書育人三十八年,我把最美好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了三尺講臺,含辛茹苦培養了幾代學生。
退休后,我本打算和老伴周建國一起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實現年輕時未能完成的心愿。
我和周建國都是普通人,一輩子勤勤懇懇,沒有大富大貴,但也不愁吃穿。我的退休工資是每月6500元,老伴的退休金比我多一些,兩個人的收入足夠我們安度晚年,甚至還能小小奢侈一把,去旅游散心。
我們的計劃本來是先去西藏,那片圣潔的土地一直是我們心中的向往。周建國還專門買了登山杖和專業的登山鞋,在社區廣場上每天練習爬樓梯,為高原反應做準備。我則收集了一大堆旅行攻略,每天晚上和老伴一起研究路線。
"老周,你說我們是先去拉薩還是先去林芝看桃花?"我一邊整理攻略一邊問道。
"都行,你決定就好。"周建國一向尊重我的決定,他笑著說,"只要和你在一起,去哪里都是好的。"
就在我們計劃出發前兩個月,命運給了我一記重拳。周建國在一個普通的早晨,突發心梗離世了。
醫生說他走得很安詳,沒有受太多痛苦,但這對我來說是晴天霹靂。四十年的夫妻感情,說斷就斷,我一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那段時間,我整個人都恍惚著,每天都在家里翻看我們的旅行計劃和老伴的照片,眼淚流干了又流。我的學生們、老同事們都來看望我,可我的心就像被挖走了一大塊,空落落的。
就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兒子李明和兒媳王婷帶來了一個消息——他們要做父母了。這個小生命的到來,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和生活的意義。我開始慢慢走出喪夫的陰影,期待著孫子或孫女的降臨。
李明是我唯一的兒子,在一家科技公司做中層管理,工作很忙。兒媳王婷是外企人力資源部門的主管,也是事業型女性。他們都是社會精英,收入不菲,但工作節奏快,壓力大。
九個月后,我的外孫小浩出生了,是個健康可愛的男孩。正當我沉浸在當外婆的喜悅中時,李明和王婷來到我家,提出了一個我沒想到的請求。
"媽,我和婷婷商量好了,想請您幫忙照顧小浩。"李明坐在我對面,神情有些為難。
王婷接著說:"是這樣的,媽。我產假只有四個月,公司那邊已經催我回去了。我們倆工作都忙,沒法照顧小浩,請保姆又不放心..."
我愣住了:"你們是想讓我去你們家住?"
"對,"李明點點頭,"我們那邊有間客房,您住著會很舒適的。您退休了,有時間,又有經驗...再說,您一個人住這里,我們也不放心。"
我看著他們期待的眼神,心里五味雜陳。一方面,我確實很想多陪陪剛出生的小外孫;另一方面,我已經規劃好了自己的退休生活,想去旅行,想參加社區活動,想做很多以前沒時間做的事情。
"媽,我知道這對您來說是個犧牲。"李明看出了我的猶豫,"但小浩真的需要您。我們會盡量配合您的。"
王婷也說:"媽,您放心,我們不會讓您太辛苦的。周末我們會盡量多陪小浩,您也可以休息休息。"
我的目光落在照片墻上,老伴的笑臉依然那么溫暖。我知道,如果他還在,一定會支持我去幫助兒子。畢竟,家人之間就是要互相扶持的。
"好吧,"我終于點頭答應,"我去幫你們帶小浩,但不是長期的。等他大一些,能上幼兒園了,我就回自己家住。"
李明和王婷喜出望外,連聲道謝。那時的我,哪里知道這個決定會讓我在兒子家住上整整五年,又以怎樣的方式結束。
搬去兒子家前,我把自己的小公寓收拾得干干凈凈。雖然平時會回來看看,但主要時間都會在兒子家。我把老伴的照片和我們的旅行計劃鎖進抽屜,心想:等小浩大一點,我再繼續我們的計劃吧。
李明和王婷住在城東的一個高檔小區,三室兩廳的大房子,裝修得很現代化。他們給我準備的客房雖然不大,但采光很好,有獨立的衛生間,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媽,您看還滿意嗎?有什么需要添置的盡管說。"李明帶我參觀房間時說。
"挺好的,比我那小公寓寬敞多了。"我笑著回答,盡量讓自己顯得輕松一些。
就這樣,我開始了在兒子家的生活,也開始了我人生中一個全新的階段——全職奶奶。
02
小浩是個聰明活潑的孩子,從小身體健康,很少生病,這讓我省了不少心。作為一名退休教師,我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即使小浩還小,我也會有意識地培養他的習慣和興趣。
每天早上六點半,我就起床準備一家人的早餐。李明和王婷通常七點半出門上班,所以我會做些簡單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清淡的面條等。他們匆匆吃完就趕去上班了,留下我和小浩在家。
"奶奶,我要吃面條!"小浩拍著小手說。
"好,奶奶給你做面條,你要乖乖吃完哦。"我笑著捏捏他的小臉蛋。
帶孩子并不輕松,特別是對于我這個已經六十多歲的老人來說。小浩剛開始學走路時,我必須時刻注意他的安全,防止他摔倒或碰到尖銳的物品。等他會跑了,我更是要跟著他滿屋子轉,生怕他傷著自己。
每天,我不僅要照顧小浩的飲食起居,還要負責家里的大部分家務。做飯、洗衣、打掃衛生,樣樣都要操心。雖然兒子家請了鐘點工每周來打掃兩次,但日常的整理還是需要我來做。
我的退休金每月6500元,除去自己的基本開銷,大部分都存了起來。我心想著等小浩長大一些,可以給他準備一筆教育基金。雖然李明和王婷的收入都不錯,但我總覺得多一份保障對孫子有好處。
"媽,您的退休金自己留著用吧,我們不缺這些。"李明曾這樣勸我。
"我一個老太太,花不了多少錢。"我笑著回答,"存著給小浩以后上學用。"
起初,李明和王婷對我的幫助很是感激。他們工作忙,常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有時甚至需要出差好幾天。每當這時,家里的重擔就全落在我身上。但我從不抱怨,因為小浩給了我太多快樂。
"奶奶,你看我畫的畫,這是你,這是爸爸媽媽,這是我。"小浩指著他涂鴉的一家四口,驕傲地說。
"畫得真棒!我們小浩長大要當畫家呢!"我笑著夸獎他,心里滿是溫暖。
晚上,我常常給小浩講故事,有民間傳說,有歷史典故,也有我自己編的小故事。小浩最喜歡聽我講老伴的事情,他總是睜大眼睛,認真地聽著。
"奶奶,爺爺為什么不來看我們呀?"有一次,小浩天真地問。
我心里一痛,但還是微笑著回答:"爺爺去了很遠的地方,他在天上看著我們呢。他最愛小浩了,所以我們要做個好孩子,不讓爺爺擔心。"
小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伸出小手擦掉我眼角的淚水:"奶奶不哭,小浩陪著奶奶。"
這樣的時刻,讓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把對老伴的思念和對兒子的愛,都轉移到了小浩身上。看著他一天天長大,牙牙學語,蹣跚學步,最后能跑能跳,我的心里充滿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常常在小浩午睡的時候,翻看手機里的照片,記錄下他成長的每一個瞬間。有時,我會給以前的同事們發些小浩的照片,她們都羨慕我有這么可愛的孫子。
"桂芳,你這個退休生活過得真充實啊!"我的老同事張老師在微信里說。
"是啊,雖然累一點,但看著孫子長大,心里很滿足。"我回復道。
不過,隨著小浩漸漸長大,我和王婷之間的育兒理念差異也開始顯現。她更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和社交能力培養,而我則更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和生活習慣養成。
王婷常常給小浩報各種早教班、興趣班,讓我在周末帶他去上課。我雖然不太贊同這么小的孩子就被安排得這么滿,但出于尊重,還是照做了。
"媽,現在的孩子競爭這么激烈,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啊。"王婷常這樣說。
我點頭附和,心里卻想:孩子的童年應該有更多自由和快樂,而不是被各種課程填滿。但我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爭執,便把這些想法埋在心底。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在兒子家的日子也從最初說好的暫時照顧,變成了長期居住。小浩已經三歲了,可以上幼兒園了,但李明和王婷希望我能繼續幫忙接送和照顧。
"媽,小浩上幼兒園后還是需要人接送,您在家也是閑著,就繼續幫幫我們吧。"李明懇求道。
我看著小浩依戀的眼神,心軟了:"好吧,再幫你們一段時間。"
就這樣,我的"臨時"幫忙,不知不覺變成了五年。在這五年里,我的退休金幾乎全部用在了小浩和家庭開支上。我很少給自己買新衣服,更別說出去旅游了。西藏之行的計劃被一再擱置,老伴的登山杖和登山鞋,也積了厚厚的灰塵。
但我并不后悔,因為小浩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看著他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我最大的欣慰。
03
小浩四歲那年,家里的氣氛開始微妙地變化。
王婷升職了,成為了公司的部門總監,工作更加繁忙,壓力也更大。她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即使在家,也常常在書房處理工作,很少陪小浩玩耍。
"婷婷,小浩一直在等你回來陪他玩。"一天晚上,我輕聲提醒沉浸在工作中的王婷。
她抬起頭,臉上是掩飾不住的疲憊:"媽,我今天真的很忙,有個緊急項目要處理。您能先幫我哄哄小浩嗎?"
我點點頭,轉身去找正在客廳玩積木的小浩:"小浩,媽媽有工作要做,奶奶陪你玩好嗎?"
小浩的小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但很快又變得明亮起來:"好啊,奶奶陪我玩恐龍大戰!"
我心疼地看著孫子,心想這孩子已經習慣了父母的忙碌,懂事得讓人心疼。晚上哄小浩睡覺時,他突然問我:"奶奶,媽媽為什么總是不陪我玩?她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這個問題讓我心里一緊,趕緊安慰他:"不是的,媽媽很愛你,只是她工作太忙了。等她忙完這段時間,就會多陪你玩的。"
小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閉上了眼睛。我看著他熟睡的小臉,心里五味雜陳。我明白王婷和李明的工作壓力,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辦法彌補了。
第二天早上,我試著和王婷談了這件事:"婷婷,我知道你工作忙,但小浩真的很需要媽媽的陪伴。"
王婷正在匆忙準備出門,聞言停下手中的動作:"媽,我知道您是為小浩好,但我真的分身乏術。這個項目關系到我今年的績效和獎金,我不能松懈。"
"我明白,但是..."
"媽,"王婷打斷我,"我已經盡力了。再說,小浩有您照顧,不是很好嗎?您是退休老師,比我懂得怎么教育孩子。"
我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是的,我很樂意照顧小浩,但我不希望他因為父母的忙碌而感到被忽視。可我又不想讓兒媳覺得我在指責她不稱職,只好把話咽了回去。
這樣的小摩擦開始增多,我和王婷之間的關系也逐漸變得微妙起來。她開始對我的育兒方式提出質疑,認為我太溺愛小浩,沒有給他足夠的規矩。
"媽,您不能每次小浩哭鬧就立刻滿足他的要求。這樣會讓他變得任性的。"王婷批評道。
"孩子還小,適當滿足一些無害的要求,有助于建立安全感。"我據理力爭。
"現在的教育理念已經不一樣了,您那一套可能有些過時了。"王婷的話帶著一絲輕視。
我沉默了,心里有些難過。雖然我是老一輩人,但我一直在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她說的那么"過時"。但為了家庭和睦,我選擇了忍讓。
李明在這些爭執中通常保持沉默,不愿站隊。他夾在妻子和母親之間,左右為難。有時候,我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出歉意,但他從未公開支持過我。
"明明,你覺得奶奶的方法對嗎?"有一次,王婷當著我的面問李明。
李明尷尬地看了我一眼,最后含糊其辭地說:"大家都有道理,各有各的教育方式..."
我心里明白,兒子是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但這種不表態,對我來說其實就是一種表態。
家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張,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么。每天晚上,當所有人都睡了,我一個人坐在陽臺上,望著星空,想念老伴。如果他還在,一定會給我支持和安慰。
"老周,你在天上還好嗎?我真想你..."我常常這樣自言自語。
盡管家庭關系有些緊張,但我依然盡心盡力地照顧小浩和家務。早上六點起床準備早餐,送小浩去幼兒園,然后打掃衛生,洗衣做飯,下午再去接小浩放學,輔導他認字學畫,晚上等李明和王婷回來吃完飯,還要收拾廚房...一天下來,常常累得腰酸背痛。
但看著小浩健康成長,我覺得再累也值得。我的退休金幾乎全部用在了生活開支和小浩的教育上,給他買繪本、玩具、學習用品,還有各種營養品。雖然李明和王婷從不要我的錢,但我總覺得應該為這個家做點貢獻,不能只是白吃白住。
"媽,您的退休金自己留著用,不用給我們買這么多東西。"李明曾說。
"我住在這里,吃你們的住你們的,總要盡點力。"我堅持道。
有時候,我會想起自己那個小公寓和曾經的退休計劃,心里會有一絲遺憾。但每當小浩撲進我懷里,甜甜地叫一聲"奶奶",所有的遺憾都煙消云散了。
"奶奶最愛小浩了!"我常常這樣對他說。
"小浩也最愛奶奶!"他總是這樣回答,然后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這樣的時刻,讓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把自己的青春給了講臺上的學生,把中年給了家庭和兒子,現在的晚年,我愿意給我最愛的孫子。
但我沒想到,命運很快就會給我上一堂關于尊嚴的課。
04
小浩五歲生日那天,李明和王婷難得同時請了假,準備給小浩過一個難忘的生日。王婷訂了一個奶油蛋糕,上面是小浩最喜歡的恐龍圖案。李明買了一套小浩心儀已久的大型積木。我則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家宴,包括小浩最愛吃的紅燒肉和糖醋排骨。
"哇,今天的菜好豐盛啊!"李明一進門就贊嘆道。
"都是小浩喜歡吃的,他生日嘛,要吃好的。"我笑著說,心里充滿了期待。
小浩放學回來,看到滿桌子菜肴和大蛋糕,高興得直跳:"今天是我的生日!奶奶做了好多好吃的!"
"生日快樂,小浩!"我們一起祝福道。
吃飯時,氣氛很是溫馨。小浩興奮地講述著幼兒園里發生的趣事,我們都認真地聽著,時不時發出贊嘆。但話題很快就轉向了小浩即將上小學的事情。
"我們打算送小浩去育英實驗學校,那里的教學質量在全市是數一數二的。"王婷說。
"育英啊,是挺好的,但聽說入學競爭很激烈,需要提前準備。"我有些擔憂地說。
"所以我們想提前送小浩去育英附屬幼兒園的國際班,為升學做準備。"王婷繼續道,"雖然學費有點貴,一年近十萬,但為了孩子的未來,值得投資。"
我心里一驚,沒想到一個幼兒園的學費這么貴。我試探著說:"小浩現在的公立幼兒園不是挺好的嗎?老師們都很負責,他在那里也很開心..."
"媽,"王婷打斷我,"現在不比您那個年代了,教育資源的差距很大。國際班有外教,小班教學,還有各種特色課程,對小浩的發展有好處。"
我聽出了她話中輕視的意味,心里有些不舒服,但還是耐心解釋:"我知道現在教育競爭激烈,但小浩才五歲,最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性格,不一定非要去最貴的學校..."
"媽,"王婷的語氣更加強硬了,"我們家經濟條件允許,沒必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李明在一旁不置可否,只是低頭吃飯,顯然不想參與這場討論。
我看了看兒子,又看了看兒媳,最終選擇了妥協:"你們是小浩的父母,你們決定就好。"
飯后,我們一起為小浩唱生日歌,讓他許愿吹蠟燭。小浩閉著眼睛,認真許愿后,一口氣吹滅了蠟燭,我們都鼓掌祝賀。
"小浩許了什么愿?"我好奇地問。
"我希望奶奶、爸爸、媽媽永遠在一起,永遠不分開!"小浩天真地回答。
我心里一暖,但也有一絲苦澀。我知道自己終究要回到自己的小家,不可能永遠住在兒子家。但看著小浩期待的眼神,我不忍心打破他的幻想。
切完蛋糕,李明開始收拾餐桌,王婷則去廚房準備熱水給小浩洗澡。就在這時,她的手機響了,是單位打來的電話。她匆忙接起,走到陽臺上去說話,接完電話之后她隨手就把手機放在茶幾上充電。
我坐在沙發上,陪小浩一起拼新得到的積木。突然,王婷的手機屏幕亮了,顯示有新消息進來。
我的心猛地揪緊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我知道偷看別人手機不對,但此刻,奇怪的好奇心驅使著我靠近過去看。
此時屏幕上的發信人名稱卻跳入我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