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北京迎來一場盛會,歡迎來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貿易伙伴。就連臺當局在拉美地區的兩個所謂的“邦交國”——海地與圣盧西亞,也派人來參會了,而且規格還不小。
中拉合作日益深化
根據路透社報道,這次海地派出了外交部長巴蒂斯特赴華參會,而圣盧西亞也派出了外交官蘭西科特來給中方捧場。
路透社記者還注意到,5月13日開幕的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現場,還擺放了海地與圣盧西亞這兩個國家的國旗,結合這兩個國家的“特殊身份”,這處細節似乎顯得不同尋常。
但實際上,這只是中方基于待客之道,一視同仁的給了貿易伙伴應有的待遇。我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應此事時,也強調中方一貫歡迎并支持拉共體成員,參加中拉論壇框架內的活動。
說白了,海地和圣盧西亞作為拉共體成員,是有資格參與這次會談的。
而且這也并非首例,過去在此類論壇上,也不乏有一些臺“友邦”應邀參會,并且在論壇框架下與中國大陸展開積極互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一些外媒之所以對此感到大驚小怪,無非出于兩點原因:一方面是擔心臺“友邦”再少兩個,美西方妄圖“以臺制華”的圖謀失去戰略錨點。
就比如說,去年1月份,隨著瑙魯宣布與臺當局“斷交”,臺當局的所謂“邦交國”只剩下12個。
而中國的建交國,則增加到183個,這再一次說明,中國走向統一的歷史大勢是不可阻擋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更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現在也只剩下少數幾個國家,還跟臺灣地區保持著所謂的“邦交”關系,徹底“清零”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就在前不久,作為拉共體成員的巴拉圭,其國內農業團體就施壓當局盡快與中國建交。這充分說明,堅持“一中原則”是人心所向。
相信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順應民意和歷史潮流,站在國際大義的一邊,作出符合本國長遠發展的正確選擇。
瑙魯與中國恢復外交關系
而對于我們來說,友好不分先后,只要堅持“一中原則”,我們也愿意跟國際伙伴,翻開雙邊關系的新篇章。
所以這一次,海地與圣盧西亞派人來北京參會,既懷揣著想跟中方深化合作的愿望,也為雙邊關系實現新突破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就看他們能不能把握住了。
另一方面,西方媒體對這次論壇如此關注,也是因為中美剛剛結束在日內瓦的會談,就有這么多國家派代表來北京參會、給中方捧場,不由得讓美國面子上有點掛不住,因此一些西方媒體想要借題發揮。
然而美國當前的尷尬處境,都是自己一手釀成的。遠的不說,就說特朗普上臺以來,滿世界的揮舞關稅大棒,為了“美國優先”,全然沒有把他國利益放在眼里。
美方這種孤立主義、霸權主義的做法,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反感,包括拉美、歐洲乃至亞洲地區的一些國家,紛紛站出來對特朗普的關稅訛詐“說不”。
美國總統特朗普
這既是因為“天下苦美久矣”,越來越多的國家不愿再容忍美國肆意妄為的做派了;同時,也是因為中國的發展和崛起,為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所以這一次,中國與拉美國家在北京開會共商合作,既是我們的自由,也是對方的自由,輪不到美西方對此說三道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